明文思诺 发表于 2014-8-26 13:38:27

教育的本质?国学为何物?外来文化如何学?

第一章中国传统教育之思想与精神
    最近十余年来,无数的人一直在谈什么传统文化教育,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教育?我个人认为一旦要谈到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提到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神与思想。也许这就是今天国际上教育工作者时常提到的教育三大要素:教育的宗旨,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手段。其中手段是为达成目标而服务的,而无数的目标集合是为了终极的宗旨而存在的。所以,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与精神则是在提到传统文化教育必然不可回避的关键节点所在。而这个传统教育的精神和思想首创在宗周伊始的周公,完成于天之木铎孔子。此教育的主要意义不是专门为教授知识,也不是职业训练,不是专门为某一个特定的人群而设立的。这个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全社会,也可以说是全人类。正如礼运大同篇里所说的那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礼运大同篇里面所提到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可以在论语里面的另外一句话得到一个严格的支撑,那就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小我便一直没有搞懂为何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直至今岁孟春偶读白虎通德论时才真正有所感悟。仁者乐山一句应当是在孔子登临泰山之后说出的言语,泰山植被广布,河汊纵横,伐柯负薪者可以砍伐树木以换取粮米,背弓携箭者可以猎取野物以饱食裹腹,鲁班子弟可以伐大木以建广厦蔽风遮雨,鸟兽虫鱼在其间均各有所安。所以儒家五常中的仁实则是让每一个人,无论是贵族、士人,还是国民野人,都有着自己的工作,都能够以着自己的双手劳作以换取一个美好的生活,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够颐养天年,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我想这就是仁最大的含义所在吧,如果可能我们以后再慢慢探讨义、智、信、礼这几常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吧。
         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对象为全社会,也可以说是全人类而服务的。无论是幼、青、中、老。无论男女,无论职业,无论种族,都包含在这个教育精神和教育理想之中。
      中国文化体系中,并没有发展出宗教。所谓的道教不过是在东汉时期术士和方士的一种结合,然后追溯老子为先祖而发展出的一个类宗教的组织,如果要进行真正的追根溯源和承上启下的话,那么他们更多的和墨家的兼士、后世的帮派更为贴近一些。而白马东来,实际上应该说是在魏晋之后的南北朝印度佛教才真正的开始在中国大量传播。而历史进入隋唐之后,回民的伊斯兰教,以及基督的天主教,相继才逐次被引入中国并得以发展。尤其是佛教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拥有着及其广泛的信徒。所以,佛教虽然创始于印度,但究其终极的完成则是在中国。因此,中国社会因为没有自身宗教的诞生,完全不排拒任何外来的宗教。
    不能按照某些人所提的那样,把孔门儒法认定成为儒教。但儒家思想却极具极其深厚的宗教情感和宗教精神。宗教,例如基督教、佛教等等,其根本教义都是不牵涉进入实际政治,但儒家思想,却是以着治国平天下为至为终极的目标。正如大学里面说的那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很多人都把大学的终极目标定在止于至善,其实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误读。大学的第二段话其实已经对开篇的这句话的顺序有了一个很明确的表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治国齐家可谓为親民,而格致诚正则是寻找至善之道。礼记·学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说得非常的明确: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因此,儒家思想首在寻找能够到达善境界的道路,然后在周围的人群中的实施验证,最后才明明德于天下。这也就是为何会出现两个明的本义所在。
    所以儒家思想是鼓励学人从政的。而佛教、基督教等,其教徒都是超然在世俗社会之上来从事他们的传教工作。但儒家则反其道而行,其学人都是隐没在一般世俗社会之中,在下则是如同韩昌黎先生说的那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上则是服务政治。如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面的千古名言一般: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只求淑世,而不求出世。 因此,孔子才在论语中告诫弟子:学而优则仕。所以儒家学子,并不象其他真正的宗教那样,需要另外成立一个团体,另外一个组织来进行相关的传教工作。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之中,从孔子伊始,教育从贵族的专利品而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后,就担负起了其他民族所有宗教所承担的责任。儒家思想,也可以说儒家教义,主要是教人如何为人。正如梁任公前辈百年前在清华大学的讲演中所说的那样:学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头等要务就是做人。所以要强行把儒家思想定义宗教的话,那也是人道教,或者说是人文教,只要是人,就必然要受此等教化,无论男女老幼都概莫其外;无论何等职业,拥有何等知识都必须以此教义为圭皋,都必须以此教义为中心,并以此为终极的归宿。其中无论是五常:仁义礼智信。无论是八常:忠孝节义礼义廉耻。都是以人为条件,都应为人人所服膺而严格遵守。
    中国的这传承三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既可以代替其他民族的宗教功能,也并不反对外来宗教的传入。因此,在中国中古时期的人心观念之中,我既然能够服膺遵守一整套的人间正道。那么在我身后,如果真的有着上帝等诸位神明,在主张正道,那我也自然就有了上天堂进极乐世界的资格了。因此别人信奉宗教,只要不是以宗教之名为非作歹,不是打着宗教的旗号招摇撞骗,那么我本着与人为善的原则,以着普世的善心,自然就不能加以争执与反对了。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之中,虽然未曾创立兴建宗教,然而却能涵咏外来宗教,兼容并蓄,不起太大的冲突。
    在儒家思想中有一个至为重要的,那就是儒家所独有的人品观,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为评判标准,来把人和世间万物分为各种的品类。例如无生命的石和玉,一个品价低,包括以石偏旁的汉字,例如:砂、 砚、砵等等不一而足。一个则品价高,包括了以玉为偏旁的汉字,例如:玖、玺、琵、琶等等。在有生命的生物中,飞禽的凤凰,走兽的麒麟,水生的龙龟,树木中的松柏,花草中的竹梅兰菊。人造物中的钟、鼎、彝等器皿,以及一切精美绝伦的高贵艺术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有着至为褒扬词语的赞美之情。物品尚且如此,人就更不必待言了,所以中国人常连称人物、人才,这就是所谓的人品。虽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本该对天地所生化的万物,对之以一视同仁。然而人之所以为人,就必然要用人道的观点和标准来赞美天道,所以古话才有:赞天地之化育。因此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天德合人,人德合天,二者归一则是中国人常谈到的:天人合一。不主张西方宗教那样以天蔑人,也不主张达尔文、马克思这些学说说的那样以人蔑天。所以在中国的传统人文中,有其独有的天道观,也有其独到的人道观,有其自然观,也有其人文观。更为重要的是,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而不是剑走偏锋,独执一端。这也让我想其了礼记·学记的那段关于教育的一段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在中国上古及中古人的人品观中,特别是上古时期,主要是有着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包括孔子也时常在告诫弟子: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君者:白虎通云:君者羣也,羣下之归心也。荀卿也提到: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则影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则水圆,又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所以在这里不得不大约再次提一下大学,大学中诚意这一段实则是在讲述一个榜样的力量,讲述一个人如果利用榜样的力量学习别人提高自己,以及自己成为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以后,如何做好他人的榜样。正如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现在有很多人正如误解了开篇第一句话一样,同样把这句话也误解了。按照文言的写作标准来看的话,如果是形容多的话使用的则应该是三六九来表示多,十如果在这里作为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的数字都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如果不是数字,那应该是什么呢?说文上面是这样解释十字的:十,东西为横,南北为竖,横竖相交则东南西北中五方具也。而指也不是手指或者指示的意思。指的来源是在殷商时期传承下来的,那个时候还处在一个鬼神文化的社会,很多男人在出门时候手里都会拿着一个叫如意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按照男人自己的阳具勃起以后长短粗细大小仿制而成的,在大街上的女人就去观察男人所携带的如意来判别这个男人是不是对自己的性生活有所帮助,如果认可了,就会把这个男人领回家。武王伐纣,周公执政以后,上古中国终于从鬼神文化步入了人文文化,周召二公认为男人大庭广众之下携带阳具四处招摇过市极其不雅观,于是就引用阳具来作为诸侯以及公卿官衔品级的标志。官位爵位越高的人,手中所持的笏板就越长越厚越宽,同时也把龟字改换成了象征土地的圭字。而国君与三公坐而论道的时候,如果要发言的话,必须首先举起手中笏板朝前半步走,向国君示意我有话说,经过国君的同意以后,才能正式开始发言。这个过程就被称之为指,后世就延伸为学习效法的意思。因此,在大学的这个地方,应该品读为周围的人群都看着我,以着我为榜样而学习效法的时候,我的尊严不就有了么?
    君,就是群的意思,在任何动物的社会中,总会因为时间和机缘的际合诞生出领导者,所以人之所以为人,很大的一个标志性行为就是社会性。因此人必须在人群中去做人,去学习,去成长,而不能只顾一己的私利,而罔顾大众的利益,必须如同礼运大同篇所谈及的仁者那样去为人民大众谋取福利。这不禁不让人想起昔日军阀孙传芳所说的那段话: 那些争当人民公仆的其实都是骗子,他要当就当人民的父母,不当人民的公仆。因为当仆人的没一个好东西,不是拐骗主人的小老婆就是偷主人的钱财,而天下当父母的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今天回想起这段被湮没在历史故纸堆中的箴言不由不让人唏嘘万千。只有真正的把自己当做是黎民苍生的父母的官员才能给真正的成为一个君子,率领着家人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着,所以这样的人才可称为君子。而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心胸小器,眼光狭窄,只是为一人,或一家,或一党谋取私利,丝毫不顾及国民大众的利益,那么这样的人或者群体就可称之为:小人。所以在班固的汉书·古今人表中,从历代以来的人物划分为九等,先是分为上、中、下等,又在每等中划分上、中、下,于是就有了上上到下下九等人。历史上以着皇帝之尊,大富大贵者而被班固列入下等人,乃至下下等人的不在少数。上上等人乃是圣人,上中等为仁人,上下等则是智人。中国古代把仁智兼备的人称之为圣人,所以说在这里名为三等,实际上是一等人,最下下等就是愚蠢之人。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品的区别,实际上是在于智的聪慧愚蠢与否。如果能通过学习使得知识开明,能够明白人道的可贵,自然就可以成为一品人了。而那些只顾钻营一己、一家、一党之私利的人,不管读了多少书,拥有多少学位,实际上还是知识闭塞,不知普世人道的可贵,所以自然就要被归为最下下品的人。所以老话才说: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所以教育,教化育人才成为了中国立于这个世界千百年来风雨飘摇薪火不灭的原因了,让我们的下一代接受真正的教育,在成长的过程中去逐渐的实践并领悟人道的可贵,则真如孟子所言:人人皆可致尧舜。这样的观念,这样的理想,使得人人都有机会同为上等人,人人都可以同为圣人,也许就是中国人内心深处那不灭的平等观吧。
    中国人时常谈人品,有时常谈到品性品德。人之所以分品级,那是从属于人的德性来区分的。正如中庸的开篇那句话一样: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孔子在历代流传的文献中并没有提到关于人性善恶的区别,只是孟子提到了人心是可以引导向善的,而儒家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荀卿则更进一步的提出人性本恶,所以也就延伸出了他的弟子韩非、李斯成为法家的开山鼻祖。人性原本就来之于天赋,正如泰西哲人孟德斯鸠所谈及的那样:天赋人权。人生而有口则要说话,生而有手则要劳作,生而有脚则要行走。既然人是拥有社会属性的人,那么就自然拥有选举、 择业、婚配的权利。而我自己时常告诫学生: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自由应该是想不干什么就能不干什么。因此领导人性导向的就是所谓的道,这个道是不可以脱离世俗社会,不能脱离人性的,所谓按照党性领导人性,那只能是缘木求鱼,不知所云了。而这个道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不断的追求和完善的。所以离开了人类世俗社会,离开了人性的都不能称为儒家思想的道。因此,人性是天生而来,是由上天所赋予,所以在白虎通德论中,这样解释了周王室为何要建立国学系统,在王畿之地建设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壁也,像璧圆又以法天,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辟之为言积也,积天下之道德也;雍之为言壅也,壅天下之残贼。故谓之辟雍。所以人只要得到良好的教育,真知的教育,那么就必然要学会修养,能比之天赋的性并以而实践之,正如大学开篇所谈到的止于至善一样,人究其一生学习觉悟的道理的根本就在于至善,找到到达善境界的路线和方式。诚意就是勿自慊,就是要相信自己,不要被一些披着美好说词的邪说歪理迷惑自己,让自己放弃好好色,恶恶臭的人性的基准,而去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这样才能在真正的实践中去明确自己的兴趣、愛好、方向所在,这个时候才能称之为德。
    德,只能从人的天性而来,天性相同,人人都具有。 仁,在某些文献的应用中又有比对的意思,如同物理学公理所说的那样: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所以仁者必须要到人群中去親力親为的去实践他所获得的理论,进而完善他的理论。并以此而来宣扬教化后进的人群,而这个阶段在中国古代称之为游学,或者叫壮游。这也就是孔子为何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是说真的不让人去游学,远游,而是在这次的旅行中一定要有着自己的目标,正如纳闪米人说的那样:人,只是在时间的坐标轴里旅行一样,前一秒我做了什么,后一秒我打算做什么,这一秒,反而不关键了。人生百年,只是白驹过隙般的旅行,而旅行就必须是要有终极的目的,我想,这也就是孔子这话的原意吧。所以只要经历了合适的教育,那么同类皆相似的人类,每个人都可以如同尧舜那样成为一等之人。我们试想,在远古那样教育极为不发达的时代,尧舜都能够成为第一等的人。那么在教育这样极为发达的后世,只要真正的站在为子孙后代着想,真正的去不为私利,以着教育三要素为基点的道统、法统、人统的教育下,岂不是真的能够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一等人了。然后推而广之,使得世界之人类都接受此等教育的熏陶陶冶,那么中国人怀揣了千百年的大同太平的理想社会就可以油然而生发了。至此,人世即是天堂,人死后的天堂和极乐世界我们姑且不去谈及,现实的人世就可以称之为天堂了。所以说,中国传统教育的理想与精神,是有着极其深厚的宗教情趣和宗教信仰的。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中国传统教育的理想和精神首先是放在注重人的德性之上,从先天赋予的性,来达成后天人文道德的目的。因此中国人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就如同孟子这样特别注意到人性的问题上来了。性是上天赋予的,人必然不能自欺欺人,不要被外来的引诱认为好好色,恶恶臭是肮脏的,是丑陋的,于是就去追求所谓出世,用着所谓放生就能为自己修来来世的福报而加剧其他生命的折磨。因此,人在教育的前期必须首先从认识人的天性肇始,只有真正的认识了人性,知道了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真谛,才能由此而衍伸去明白天地化育之功。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使得人尽量知道自己真实的性所在,那么就应该把自己真实的内心,从各个方面都通过实践来获得尽量完备的发挥。想来,这也就是论语·学而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就是实践的意思,中国人认为思想,思考都是来自于心而非大脑的,所以觉悟到善的理念以后,一定要去不断的实践,而获得更好更多的真知,这样才能更好的得知自己的性在何方。也许这也就可以用西方的哲学三命题来共同参照了: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要去哪里?也正如严复先生说的那样:知其何来,方晓身处何地,乃明将往何方。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的第一段话谈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也就是牛顿在给Robert Hooke的信中所说的那千古名言一样:If I have been able to see further,it was onlybecause I stoo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必须要去真正的明白人性的所在。人心都知道吃喝玩乐,都知道男女婚配,同样反之,吃喝玩乐男女婚配都是人性的必然;但人心却不能只是在饮食男女之上,不能把人性只是定义为饮食男女。如果只是在这些小处上着眼用心,那么就是孟子所说的养其小体为小人了。
    人的生命,有小体,有大体。这也就是大学明明德于天下所需要的八个阶段了,一个从小见大,一个由微著显的过程了。首先必须去格物,也就是说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认识这个世界,如同白纸般纯净的婴儿从一无所知,到能叫爸爸妈妈,能自己端茶倒水开始逐次的认识这个世界,以获取应有的知识点,进而达到致知。从认识人性的诚意到修正自己的内心,强大自己的内心,才可以勉强称为修身。每个个体的人组合成为家庭,每个单个的家庭集合成国,无数的国造就了这个世界。然而个体的人才是最为关键的细胞所在,尽管普通民众在最近几十年的教育中是无关重要的,是被忽略在国家利益的阴影之下的,但如果完全忽略了个体的人,那么就必然会受到反噬,那么结果就很难预料了。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去忽略一些不显眼,但却至为重要的关键节点。就如同一栋建筑的根基才是最为重要的,不管外表如何的光鲜,一旦基础不牢靠,那么在稍稍有一点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崩塌毁坏的结局发生。推极而言之,宇宙之内,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全世界的人类生命长河才是生命的大全体,而我们每一个人的短暂生命,就是生命的最小体。但人类生命的大全体,是由历史中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所组合积累而成的。因此,绝对不能因为大生命,诸如所谓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去抹杀了小体生命,去侵犯小体的利益,剥夺小体的天赋权利。同样反之,也不能以着小体的私利,而忘却了大体的目的、利益、权利。正如同明末大儒顾炎武阐述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义那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义为责任,在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时候,就责无旁贷的必须站出来以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去迎接大体的召唤。
    儒家的教义,是从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各自固有的良知良能里发散出来,在这里也可以说是人类善一面的本能。所以,自然先天的性才是人类繁衍至今的根本所在,儒家以此为根据,制定出人类生命大全体的终极理想,来尽量发挥此自然的天性,使其达致其最高的可能。这也就是大学所言的近道,是无限的接近那个真实的道,而非现在教育所说的那样唯一的宇宙真理。这就是宗周以后人文社会教育的后天之性。中国传统教育就是使着自然先天之性,以教化人文后天;使着人文后天之性,来完成自然先天之性,这就是所谓尽性知天。所以,在传统教育中,就把自然先天的称之为性,把人文后天的称之为德,德必须承继于性。这也就是我一直坚持的道德经而非德道经的根由所在。因为性属于天道,人人都相同;而德是属于世俗社会,属于人的,是可以人人各异的。这也就是求同存异的本义所在,求的是天道的同,存在的是人道的异。所以德,也就是人道,是各自不相同的,甚至有大小正邪的区分,这就在同样是人类社会,造就了各色的人种,拥有了各样的文明,有了各自的脾性。因此真正有道的人,是会去仔细研判每个人各自所拥有的德的,就如同孔子所谈的那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也就正如胡适之先生所说择善而固之,则功不唐捐的意义相似了。因此,真正的老师,真正的朋友一定会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去告诫,甚至辱骂他的学生、朋友、親属。也许这也就是这样类似的谚语时常出现吧:棍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黄金棍下出好人。
    世界上的各个宗教体系,都有尊天帝而抑人性的嫌疑。只有儒家的教义本质,在主张由人而合天。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谈及人该如何去学习并效法,最后明悟道的真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人群之中,需要去看重的是每个个体之人的天性以及后天的人文之性,就如同老话所说的那样:虎父无犬子。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听闻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孩子怎么样,他的父母就是什么样。看一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要仔细观察他结交的朋友就好了。因此必须要注重每个个体的人,让教育深入的成为人生活的一部分,让每一个小体生命的人都能够尽性成德。以此而上合天,下合地,来完成天地人一以贯之者可以王天下的使命。因此没有人道,就不可能有天道,没有每一个个体的小体生命的个人之道,就绝对不可能有人道,所谓的人道就决然不可能完成。自由,实则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在,儒家主张的尽性成德,就是每个个体之人最高最大的自由。由此这每一个人最高最大的自由,来完成全人类最高最大的平等,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人都是第一等人,人人都可以致尧舜。由此可以这样来定义,儒家用这样的思想来教化人心,就是对人类社会至高至大至深的博愛,这也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无数次所提到的:仁。
    因此儒家以着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来传续着中国的文脉血气,既不是完全注重所谓知识的传授和职业的训练上,更不去注重服从权威、自我奴化、和追随风气之上。因此后世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杜撰的一些XX规的书籍则是完全摒弃了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是在让我们的后世子孙放弃自己的人性,同时更是放弃去天道的追求,而去自我阉割成为权贵的奴隶。这样的书籍和思想决然不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所在,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去甄别遴选,并加以摒弃的。儒家教育的核心所重是在担任教育工作的师道之上,是在胜任师道的人格、品格之上。所以老话才说:经书易求,人师难得。今天很多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体制教育之内,还是私学教育之中,都是将很容易求得的经书让孩子们死记硬背而已,都是在教授考试的技巧而已,都是在让孩子抹杀自己的天性而服从权威的教化而已。如果只是要人来传授一本所谓的经书的话,那还需要去学校读什么书呢?只要花些许的钱去书店购买一本就好了,何必花时间和金钱去接受别有用心之人的蒙蔽呢?所以儒家教育的核心,是极为难求的人师,因为我们需要有真正的师者来指导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道所在。为人师者,必须首先懂得实践为人之道,才能够去指导别人。必须要自己首先尽性成德,才能给教人尽性成德。中庸云:尽己之性,乃能尽人之性。这也就是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孔子为何被称为至圣先师的原因所在,因为孔子的人格最高,品格最高,至为尽性而成德,所以才能胜任为师之道,才能因材而施教的拥有七十二个弟子分布在各个领域都自成体系,以真正的尽性成德,以此而提高各自的人品人格。
    韩昌黎的师者三事实为一事,人都有着自己行道立世的职业所在,但这些职业都不可能脱离了人道而存在的。这也就是中庸所说的:道不远人,人在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任何事物都是为着人类的生存繁衍而存在的,如果脱离了人道,那么也就不需要教育,也就不需要了创造,也就回到丛林法则里面去如同动物一样的弱肉强食就好了。所以世俗的人类社会,就如同大学的另外一句话所说的那样: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在这里,所谈及的就是儒家五常的义之所在,义就是责任,正如汤一介前辈的家训八个字衍伸的义一般: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为人领导,他根本的责任就是仁;为人下属,根本责任就在于尊敬;父子之间的责任就是慈孝;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信,就是承诺,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很严厉的告诫后世子孙:人言无信,不知其可的原因所在。因此,政治家要有政治家的道,如同美国的国父华盛顿、南非的国父曼德拉一样,在放弃垂手可得的权力之后为后世子孙营造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值得效法的榜样。商人要有商人的道,那就是中国传统中为何使用的秤杆是十六两制,那是因为福禄寿三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共同组合成一斤的秤。在古人的认为中,短斤少两的行为会让自己少一两折福,少二两损禄,少三两短寿。商人也有着自己公平买卖,童叟无欺的道之所在。所以,古人所谈世间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之间必然是各自术业有专攻,而细分其专业所在。然而人世的大道则是相通而最终走向一致。这也就是为何老子谈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则无为也,无为则无不为。比之以人一生来对待,那这就是成长的过程是需要去累积认识这个世界的知识,待到而立之年后就需要对已经获得的知识点进行抽丝剥茧,逐渐的把这些貌似错综繁杂的事物归类分析,以找到其中的核心本质,最后达致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不是真的不变,而是无论你怎么变,我都能看出你核心的本质,并做出相应的因对。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世间的万事万物变得如此的厉害分歧起来,如若要从万千的专门职业里面去找寻到共通相成的人生大道出来,就必然会遇到无数的问题,而由这些问题就会引发无数的疑惑而来,所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来帮助解决疑惑。并且协助我们找到自我学习的方法,自我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传道的人必定是首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后在教授的这个过程中帮助解决前进过程中的疑惑,因此,授业解惑,也就是传道。
    孔子门下有着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科目。言语如同今天的外交专业,也可以说正是孔子的言语课引发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出现。外交与政事在今天都可以归属到政治科目,文学则类似今天在书本上传授知识。但孔子门下,最为重要的则是人生大德行这一个科目。不管你是治文学,还是学政治,还是跟着孔子学点什么小音乐,都必须要在最后上通于德行。子路在率领军队这一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一面,公西华的外交礼节是异常的娴熟,冉有非常擅长理财,而子贡又是后世商人所尊称的商圣。所以孔子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真正的做到了仔细去观察每个人独到的一面,然后按照他们的兴趣天性去因材施教。我有一个开办了专门治疗自闭症学校的朋友,曾经有一次和她聊天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让我振聋发聩的话:每个自闭症的孩子都有一扇和外界沟通的大门,只是我们这些成人被很多无关的事物和心态蒙蔽了双眼,无法去发现自闭症孩子的那扇门而已。因此,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伟大的种子,但我们的家长为了去实现自己儿时未能实现的梦想,或者是为了所谓的教育体系这样的权威而屈服,让孩子无法去按照自己的天赋,按照自己的喜好,按照自己的本能进行真正的成长,最后就只好如同权威们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了流水线生产的人型工具了。
    孔子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的每一个弟子都各专一业,在各自的领域里面有着自己独到的发挥。所以当冉有在季孙氏那里打工当家宰,为其理财,而使得季孙氏家暴富,直到超越周公的行为,在孔子看来已经是违背了孔子所谈及的政治大道了。所以孔子很严厉的告诫自己的弟子:冉有非吾徒,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但季孙氏也只是聘请冉有为他理财而已,根本就不敢,甚至想都不敢想让冉有帮他做弑君的事情,就算想,冉有也是不会干的。所以冉有最后还是忝列孔子门墙之内,还得把他列入到政事科里面去。颜渊最为孔子最高学科德行科的高足弟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即使满身本领,满腹经纶,只要将要使得颜回违背人道,那么就会藏之而不用。所以在孔子门下,道义远远重过职业。而今天,有很多的人在很疑惑的四处问别人:如果我吃不饱饭的话,我还要去遵守圣贤的道吗?更有甚者,读了两本诸如弟子规一类的启蒙读本,就敢四处去宣扬所谓的幸福,所谓的大道,披着儒家的外衣实则是在宣讲其他宗教的行迹。我想这样的人应该是根本就不明白儒家的教育到底为何物了。
    宋代的教育大家胡瑗,他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如此的观点: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有通德通识,方通儒通人。他的学校分为经义、治事两斋。首先是在经义方面讲授的是人生的大道,然后在治事方面依照各人的天赋不同,来延请各类教师因材而施教,让他的学生各从事一个职业,或者兼备一个职业。例如:治民、讲武、水利、算法一样。所以易经上才有如此的话:形而上谓之道,形乃谓之器。每个孩子在进行系统性学习之前就如同未曾雕琢的玉的原石一样,他可以被塑造成任何的形状、任何的脾性、任何的职业能手。但一旦经过工匠,或者说是家长老师长达十余年的教育之后,他就必然要展现给外界一个可以具体言述,具体描绘的器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常说:大器晚成。真正的大器是需要用时间来夯实严密的基础,最后才能成为为世人所用的大器。但不管为了什么道,最后都必然要显现出器的所在。
    所以不必在专家和所谓通才之上去产生无谓的争执,人总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在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上。那么就必须是专攻某一个专业以资在这个方面获得超越前人的成绩,所谓孔子于孝经上说: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可轻弃。那只是小小的孝而已,真正的大孝则是扬父母之名于后世。在某个领域有了特别的建树,当历史竹简上书写下某个人在这个领域的名字的时候,就算后人不知道他父母之名,但他可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所以父母之名还是被显扬天下,也算得是大孝了。人只是一人,没人能象孙猴子那样,拔一把毫毛变出万万千千的猴子,所以一人最好只是专攻一事,各行各业都有专门的职业人士去担任。不管是政治、商业、工艺、军事,都需要人去真正的承担起来,而这个人必须要具备的就是通德,这个所谓通德就是只要是人就必须具备的德性,也可以叫做达德。也就是说在担任这个职业的时候,必须要懂得这个职业,或者说这个行业在人生大道这个共同立场上的地位和意义,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这才可以称之为通识。通德归于仁,通识归于智。人只有通德通识两个方面都具备了,才可以成为上品之人,才可以被称之为大器,方能成就大业,最后成为大人。反之,如果这个人不具备通德通识,则就只是小人,只是小器,只能经营小事,沦落为下品之人。
    中国传统教育,只是教化人们做君子而非做小人,教人做雅人而非是做俗人。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至高至深至厚的真理,也许这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大道至简吧。不具备最高的信仰,想来很难明白这句话真实的含义,也就难以达到最高的境界了。正如王观堂先生的人生三境界一样: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当年老银发之时,回首人生走过的坎坷点滴,品味自己追求人生终极目的的过程,其间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也只可自己品尝,犹如我母親曾在茶园的露天茶座告诫于我:人生只有如同冲泡绿茶一样,经历了浮浮沉沉,才能够真正的获得一杯香醇的佳茗。
    正是经历了这样的教育,所以中国人在辨别人品的时候有了雅俗的区分。而俗又分为两种,一个是空间之俗,一个是时间之俗。 限于地域,在某地人所习惯的风俗之中,转换到他乡甚至别国,就难以为人所理解。限于历史,在某一个时期的风俗,等到转换到另外一个时期,又是不为人所理解。所以,在传统教育中,自汉代伊始,为了防止语言三十年一变迁的流弊,教育流程中,在小学阶段就必须要加入训诂之学。正如曾文正公的八本首两句一样: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因为我们不能拿着现代汉语去强行理解古代汉语,这就是训诂学传承千百年的真实意义所在。在教育的实践中,一定要分明白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的俗,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赵元任前辈所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母语文化基础夯实以后,才能够更好的去学习外语,非如此,则不能获得文化深层次的碰撞。
    但正如犹太人不允许其他民族的人去怀疑圣经·旧约一样,因为他们随时告诫别人,那是犹太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累积下来的公理,而公理就如同1+1=2一样是不需要去证明的。这也就是中国的传统教育里面为了去寻求不为时间限制,不为地域所限制,到处皆可相通的大雅君子之道。宗周伊始,列国封疆,就开始提倡雅言雅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诗三百就是当地周王室的采风官四处采集整理而成,这也就奠定了周后为什么中国进入人文社会而非鬼神社会的关键所在。这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让中国这个当时由万千的部落小国进一步的逐渐走向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此后的中国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都为了不为时代所限制,不为地域所限制,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都尽量的去追求雅致。这也就是中庸所言: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这样的人生大道,如果放在一个体之人身上,那么这个人就绝对会成为一个君子。但君子之道绝对不是脱离人,脱离人性,脱离人伦大道的,不是要异乎于人的;而是一定要通于人,通于人性,通于人伦的。更要前进的话,就必须是通一群人,通一般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一定要在青年时期四处游学,壮游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去理解同样的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有着什么相同之处,有着什么不同之处。想来古语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意义的本质也许就在于斯吧。所以中庸才说要本诸身,征诸庶民。这就是说必须要在人数众多的黎民苍生去去不断的求证,以求获得更为广泛的验证。同时又要考诸三王,那就是要去详尽的考证历史,当然考证历史并不是说古人怎么样,我们现在就要怎么样。这个原因梁任公前辈百年前也说了:法只可法先王之意,绝不可泥先王之潭。这也就是为什么荀子要法后王的意思所在。建诸天地就是要在大自然中去求证;质诸鬼神,就是要在提升了精神层面之后去求证于精神界。
    这样得到的大道,一旦遇到真正的圣人,那么就会获得圣人的首肯和心心相印,以及借用圣人的力量向后世再行传播,就如同孔子删诗著春秋一样。 但是圣人是千百年难遇的,所以就要等待百世以俟。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君子,就必定是个雅人。此雅就是通的意思,此君子要旁通四海,上下通千古,知天文,晓地理。昔日曾在商场之内搏杀时,曾多次与恩师共餐,晚餐经常是要吃上三两个小时才能完毕,每次餐桌之上,我们都不再谈论工作,清议时政,更不会去谈及政治。而是讲各种各样的奇闻怪谈,海生植物,汽车修理,只要是能想到的话题,我们都会拿来谈论,目的不为别的,就是要给自己增加见闻,以求更好的去认识这个世界,然后理解这个世界,进而去以己之力创造这个世界。所以,真正的君子必定是个雅人,由俗而上的雅人;而一个雅人,也必然是认识了俗,理解了俗之后的君子。因此这个世界上决然不会出现俗的君子,也不会出现雅的小人。中国传统所称的君子,都是日常人生活中的浅显明白的务实之言语罢了。而中国人所称的雅人,则是绝对关系到文学艺术方面生活而言的。所以君子小人的区分,尤其重在雅俗的区分。
    因为中国传统之教育蕴含了上述的意义,因此中国人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往往不重视学校以及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而是把重心放诸在遴选优秀的师资之上。中国自宗周以来,历代都有国立的太学,后世也叫国子学,国子监。正如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同时在王制篇: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痈,诸侯曰頖宫。这也是宗周所谓的: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包括每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也各自设有学校。乡村到处有私学的课堂。包括民国时期军阀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当年就算是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尽管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不好,但对着南京派来的教育局长何思源一顿掷地有声的言语之后:教育的大业不是我个人的事,而是事关后代青年。主席要我干,就得这样安排;不叫我干,我就走人!身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的韩复榘,不仅没有被触怒,反倒起身安慰何思源,说:省财政绝不欠你的教育经费,尽请放心!从当时这样数不胜数的小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教育在无论什么身份,什么职业,什么文化之人身上所打下的烙印。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而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但更为重视的是在私家讲学,中国自先秦战国时代开始,诸子百家的竞相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各地开设擂台大打口水仗,这还姑且不论。两汉时期,在野有一名师,学子们慕名之后不远千里而来,四方凑集,各建精舍,登门而求教,前后居延数十年得弟子数千人。这也让我时时回顾祖上两次出任日本公使之时,在日本授学十年,得传弟子数万人,今天仔细思量,真不免感慨万千。在古时也有人游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只为遍访各地的名师。等到时代进入元明清三代,书院讲学之风更为甚之。所以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最为主要的不是官学,而是私门教育、自由教育。这也就是陈寅恪先生给王观堂先生的墓志铭上所书写的中国君子之风一样: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个教育的对象,随着时代的演变,就逐渐成为了一种支撑中国立世的社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孔子死后,没有人在曲阜这个地方兴建学校讲学,朱熹死后,也没有人在武夷,在武曲,在建阳,在考亭建个什么学校继续讲学。明代大儒王阳明也只是在自己工作的衙门里讲学而已,连个专门的学校都没有。所以中国传统教育最为主要的精神重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道,而不是象其他宗教那样,有宗教组织,有专门的教堂寺庙,也不凭籍固定的场所。只需要一个真正的雅人君子,作为一名师拔地而起,那么自然子弟就四方涌入而云集。这也算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特色吧。
    唐代中国佛教禅宗的兴起,禅宗佛徒自建禅寺,可以有佛殿也可以没有佛殿,甚至可以没有一本佛门的经典。但只要有了一个祖师,四方弟子就冠盖云集于此,一座丛林之中,数千行脚的和尚人声鼎沸的此来彼往,互相质疑诘难。而一旦某人成为所谓的祖师以后,就另跑一地别开一山门,传授其僧徒。禅宗是佛教中最为中国化的宗派,其传教的行为和精神,也是至为中国化的。看来,不由得不让有所深思。
    时代走入近代史以后,宗教势力在所谓科技的侵掠下,逐渐开始衰退。西方的教育原本是教会首先发起,而近代之后,教会也逐次退出了教育体系,学校就基本成了传播知识和训练职业之上,与着人伦,为人之道开始脱节。到了近六十年来的中国更为甚之,前三十年,为了宣扬和旧社会的彻底决裂,于是乎就开始刨祖坟,毁文物,烧经典。后三十年,为了持续红色江山绵延万古长,也只是把学校变成了洗脑的地方,从小到大给子孙后代灌输的是凌驾于国家、民族、人伦之上的党性。教授给学生的都只是应付考试的工具,用生存的压力把父母原本应当承载的家庭教育完全丧失殆尽,自然最终的社会成人教育也是不复存在了。于是今天的中国,在如同蒙元、满清一样外族的入侵下,只见包装统一面具下的分裂,国家等同政府,民族等同党的统一。实则是国家与民族的分裂,现代与历史的分裂,闭守与开发的分裂,进而引发了人格的分裂。人本身也被所谓的职业观念所分裂,无论是所谓的哲学、文学、宗教、艺术、科学等等,每一个职业,只要有一丁点成就,就被盖棺定论为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反正是随便就可以冒用一个家字。此外的芸芸众生,则成为了房奴、孩奴、卡奴这样的新型奴隶,也就成了某党前期所宣传的无产阶级和奴隶。这样教育出来的人绝对不认为是因为首先有了人生的大道然后才有职业的区分,而是丧失独立的思考而死死认定因为职业才有了人生。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今天中国山寨西贝货如此层出不穷,国考公务员如此趋之若鹜,毒食品毒奶粉禁之难绝的原因所在了。
    庄子言:道术将为天下裂。今天中国的道术,则成了各自艰难挣扎谋生的手段,为了攫取私利则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这则直接导致了职业的分裂。德性这个人伦的至要观点,于是就不知道被丢到哪个九霄云外去了。职业为上,德性为下。体制,原本根本没有生命力的东西,终于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如吸血鬼一样的附身在中国人的身上,于是乎,每个人都成为了体制的寄生虫,每个人都成了既得利益者。当他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打击、被凌辱、被家破人亡的时候,德性在中国人的心中完全消失了。每个人都只是如同鲁迅笔下的看客,如同被拉长了脖子的鸭子只是在叫上一声好而已,深深的窃以为这样的事情绝然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等到真个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也只是徒然哀嚎,为什么没有人帮助我呐喊,等到一点红红绿绿的钞票放在眼前的时候,则也可以忘记曾经的痛楚,再次感恩戴德的山呼着某某万岁。
    职业为上,德性为下。为了谋取一个所谓良好的职业,可以出卖肉体,可以出卖灵魂,可以出卖祖宗。德性就这样随着职业被充分的剥离。教育,这个原本神圣的行业,也就成为了敛财的工具,营私舞弊的温床,向主人邀功的工具。为人师者,只是以着流水线生产的考试工具来衡量所谓知识技能的高下,德性,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一文不值的狗屁而已。完全忘记中庸所言:尽人之性而后可以尽物之性。丝毫不明大学中所言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也不管中国传统教育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朱熹所言:格物穷理。所穷之理乃是吾国吾民全体能为之所用,明明德于天下而存在人伦大道。只是为了洗脑而建立的各个学科,只穷极要求国民效忠,却忽略人伦之道,即是人生之理。即使有了原子弹,有了大量美元,能把几个无脑、无人伦的人送上太空,就能治国,就能平天下,就能凭空的获得人伦之道么?今天的教育之重愚忠,不光是丝毫不顾及仁的教育,甚至连西方提倡的智也是缺失万千。
    汉书·古今人表中,最高只列出第三等,上面尚有的中上,上上等人,今天的中国人还有几个知道?中国传统教育的特殊理想和特殊精神,在这个犹如五代十国时期一样至为黑暗的年代里,确实到了应该每个只要认为自己是人的人,都要去大力提倡的时候了,如果再这样沉沦下去,再过二三十年,中国就真的亡国灭种了。
    中国人最重视师道,这个师道不光是尊重老师,而是老师也必须要首先为人师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子贡也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人人皆可为人师,有一字师,有一句师,也有终生视之为父的师。如同师襄一样,即使是个盲人也可以为圣人之师。中国人所重视的师道,简单的说就是人道。孟子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伯夷、柳下惠并不是教育工作者,但在传统的中国即使是百世之后,还是有人闻其风而兴其形,这就是所谓的百世之师。所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儒家之教育思想,脱离了形式上的拘泥,只要是一个君子,就可以胜任一个师者的使命。社会上只要有着残存的君子存在,那么在他的影响之下,就可以如同大学所说的那样: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君子之教,如时雨而化之。只要春风漫度,有雨而行,世间万物自然便可恣意而生长,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讲东方属木,属春,属仁的本义所在。
    人人同样顶天而立地,存活于天地之间,人的德性相通,人人皆有向上之心。所以只要有一人向上,就必定会带着周围的人群一起向上。中国古人因为对这样的人性具有极为坚定的信仰,因此才发展出上述那样的特殊教育思想和精神而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会引用诗经·卫风·淇澳: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卫国国民不能忘记的就是九十岁的老国君深自儆惕,有文章,能纳人规谏的高尚品德,以此诗来表示涵咏难忘,可为百世之师的意思所在。
    不要怕违逆了时代,不要怕少数的威胁谩骂者,不要怕无所籍凭,不要怕黑暗的权势和力量。只要我们心存道心,只要我们还期望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能够真正的回复成为君子、雅人。那么我们就可以慢慢的单凭小己的努力,主要记住道在我身,道存我心,就可以默默的逐渐主宰我们的命运。否极必然会泰来,文运道运总会有转复的那天。这中间至为重要的枢纽,就是中国传统教育中一直一脉相承的无形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精神。自周公以降三千年,自孔子以降二千五百年,这期间经历了多少外敌入侵,经历了多少黑暗岁月,经历了多少风霜磨难,但中国民族依然在尽管是如此痛入骨髓的屡败屡战,不因为其他什么,就只是因为这个中国人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精神的维系所在。翻遍华夏煌煌二十五史,我们可以发现,真的是有史为证,绝不谬言。此外,我们还将以此为基础,将这个传统恢复于我们的后世,这是我们中国人全体生命的命脉所在。这就是我们先祖所称的:道。教统也就是在这个道统之上,政统、法统也必须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世界上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思想体系、各个教育组织,都是坚持这个道统而生,都是放弃这个道统而死,这其间的主要动机,都是掌握在我们这样的升斗小民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奴隶主的权柄。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其真正内涵也就在于斯了。
    教育的第一要务,便是要每个人都能够认识自己,都能够认识自己的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自我尊重,自我赏识的人才可以真正的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敬佩。但确实要认识传统,在这个薪尽火灭的时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如同我们能够去认识鉴别别人,但很难认识鉴别自己一样,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医不自医吧。但我们还是需要依靠着中国传统教育所涵养的独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去努力的哪怕一代人只重新前进一步。让我们一起努力,各自认识自己,各自尊重自己,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一切都以自己为归属,那么我们总会找那失去的君子雅人之文脉的。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不能这样我们就要固步自封,就要重回闭关自守。我们在发现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去学习别人,所谓见贤思齐也不过如此。但凡此种种,皆是有着固有的限度。这个限度就是不可为了学习别人就遗忘了自己,更不能为了学习别人而破坏毁灭了自己。

明文思诺 发表于 2014-8-26 13:40:39

希望版主及管理员能将这个帖子转移到国学版块,非常感谢!

明文思诺 发表于 2014-8-26 13:55:28

本帖最后由 明文思诺 于 2014-8-26 13:56 编辑

       第一章节为针对王国维观堂先生的同标题关于教育论述的白话翻译和演绎,第二章为梁启超任公前辈对幼儿教育的论述。在第三章以后,我会开始加入属于自己理解的东西。

第二章论幼学
    欧美每一年都在创新,制造发明出各种新的东西,不下数十万件,学术层面的新著,也至少是以万来计算。然而中国却不能发明出引领世界潮流的任何一件事物出来,这是多么让人惭愧的事?在欧美国家,能完整的听说读写的人在一百人中占到80-97人,而中国却是不满30人。有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片大地,脸上五官都不少一样,也不缺胳膊断腿的,为什么悬殊得这样大呢?有的时候想,是不是老天爷在降临才人的时候,就已经把厄运弄到中国来了呢?    我曾经听欧美的人这样说,中国人在西方留学的时候,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成果,都不逊于欧美土生土长的白人,只要去欧美留学几年,基本都能在那里谋得一个好生计来。所以,中外的孩子比较起来,智慧的能力应该是相差不远的,但为什么到最后还是这样悬殊呢?我一直想不明白。梁启超曰:中国后世所有的行为规范都是在春秋时代奠定的;而学习几何,进而认识整个世界是从一个微小的点开始的;人生一百年,最重要的就应该是幼儿时期的教育。    我曾经在我生活的故乡去那些私塾观摩,和那些教书先生探讨教育,但却发现那些老学究一个个的愚蠢不堪,而且目空一切的盲目排斥一切的新生事物,简直就是一井底之蛙,蒙混钱财之徒,我经常在想,乡邻的这些孩子不就是这样被这些老学究给坑害了吗?长大以后,我游历他乡,走到了中国的其他地方,也经常去别地方的私塾观摩,和教书先生探讨教育,但我发现那些先生的愚蠢和排外和我家乡的老学究完全没有区别。我时常在夜深人阑的时候,一个人躲在院子的角落里扪心而叹:煌煌华夏四万万人的才学、智慧、见识、志气就这样在这帮谋人钱财,杀人妻女的愚蠢老学究的手里被消磨殆尽。我们到底拿什么来超越、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袭?也许,亿万人中或许有那么一两个人确实真的有非凡的成就,但这种几率也太小了吧。    顾炎武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梁启超说:外有强敌,内有权贵奸臣流寇,绝对不会让一个国家灭亡,只有当官的贪污腐败,制度不明才能让国家灭亡。旁门左道,以及一些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男盗女娼的乡愿,绝对不会让天下灭亡,只有从事教育的,才会真正的把天下彻底毁灭。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挽救我们的孩子,挽救我们的世界,那么就只能从基础教育开始。    古代的教育工作者是怎么样进行教学的,说实话,我没有親眼见到,实在说不清楚。仔细的去翻阅文献,很散乱的在孔子的七十二弟子的笔记中有体现,比方说:曲礼、少仪、保傅、学记、文王世子、弟子职等等,其实也是比较详尽的了。我没有真正的去欧美国家游历,去那里的小学校观摩,也没有和那里的教书先生探讨。但我从西方来中国的人手里去求他们教孩子的书籍,去请教在中国教书的传教士,得到的信息就完全和中国的教育是相反的,这就让我很揪然于心了。    西方人教育的方法基本如下:先让孩子认识字母和单词,然后逐次的解释单词的意思,再使用学会的单词造句,然后学写文章的次第进行。学习单词的初始,必然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能直接接触到的事物开始,因为这样能孩子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而同时就必须教会孩子天文地理的简单常识,再让孩子一定要学会戏剧,特别是悲剧的欣赏及扮演,就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人类创造悲剧的目的并不是人性的使然,而是人类学习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乐趣所在,只有真正的认识了悲剧精神,人性才会得到彻底的升华。要用朗朗上口的鼓乐词,说唱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教授孩子历史典故,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当时当地的俗语而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孩子容易接受。也必须要教会孩子几国外语,因为幼儿时期,孩子的面部肌肉和声带还在发育过程中,并不象成人那样僵硬,所以学习外语是比较容易的。另外也必须教孩子数学,孩子长大以后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必然会用到数学的。必须让孩子在音乐的环境里得到完全的熏陶,这样才不会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而且音乐对孩子初生疾病的治疗也是有着一定作用的。必须有体育运动,这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以抵御今后的旦夕祸福。每天教孩子的时间不得多于六个小时,不要让孩子太过于劳顿,以至于产生厌学的行为。也不要对孩子进行过量的补课,因为凡事操之过急,就会损伤脑细胞。最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因为人之所以为人,那就是孩子要懂得廉耻,懂得礼法,才能更好的为人处事。    父母绝对不能溺爱孩子,让孩子对待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以至于以后荒废学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是教育学专业的,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所以欧美国家的人,在学校接受四年教育之后,如果要去做更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就必须次第的进入中学、大学深造。如果要去做专门的职业,就去专门的职业学校进行学习,如同学农、学工、学商、学兵;同时学习略微学习各种基础自然学科,历史人文等等课程,这样的话,就可以去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只要稍稍的去增长自己的阅历,就完全可以拿所学的知识来获取一个比较良好的生活品质。所以这样教育下来,可谓是事半功倍,只需要几年的工夫,就能获得一辈子都能使用的能力所在。    但是在中国却完全不是这样,孩子入学还没有认识字,先生就开始教孩子读经。还不明白每个字或者词是什么意思,就强力要求孩子去写文章。孩子入学还没有一个月,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文章,就让孩子每天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开始诵读,充斥于耳。从古到今,都一直没有说明白的所谓大学之道,今天如此骤然的教给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到底是什么道理?    明德二字,汉代的那些儒学大师们根据《尔雅》,宋代的儒家们抄袭佛经,一动就是成千上万字,都不能去解释这明德两个字,今天把这些东西教给这些童稚未开的孩子们,我实在不知道他们到底意欲何为?从大学之道,到平天下,中庸的道理穷极于无声无臭之间,这哪里是几岁的孩子所能理解的?这哪里是几岁的孩子所能去实践的?这哪里是几岁的孩子所能去贯穿的?今天那些所谓的穷酸腐儒,就说长大以后自然就会明白,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万一出了一个天才理解的前提下,这不是天大的愚蠢吗?    明明自己都不理解,也知道孩子根本不能理解的前提下,依然去把这些东西教给孩子,就是天大的愚蠢。并且在孩子显露稍微厌学的情绪后就殴打孩子,让孩子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而开始痛恨老师和整个教育,这还不是愚蠢吗?那些酸儒说:孩子入学开始,就必须要去读经,只有这样才能与圣贤为友,为经典同行。换我梁启超说:这哪里是尊圣?这完全是蔑视经典,只有恶魔才会做这样的事情!    我先不和这些人辩论,我先邀请天下的这些学究先生,并和这些老学究一起宣誓,如果一千个人中能有一个人真正的用所谓的经典能教出真正学以致用的人,那就是我的错误,我愿意自戕以谢天下。    读经是怎么来的?是从八股取士的试题来的,是从科举制度来的。假如说拿佛教经典取士,那么我今天要去背诵的就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这样的语言就会充斥于各大学堂之中。如果用基督教来开科取士的话,我恐怕上帝七天造物而成的话就会在庠序、国子监里面响彻云天。而四书五经就绝对没有人再会去过问。    这不是我梁启超读经读多了才说这样的话,仪礼,也是六经之一,春秋时期的古圣先贤们的雅言,我想请问,今天那些学子们,有几个在毕业的时候,去读过的有几个人?而丧服这几篇,去读诵的根本就没有人,如果不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引导,那何来这样的情形?    我一直以为先民在写这些文献的时候,是如此的呕心沥血,在规范人世的法律和道德的时候,是如此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们花费了多少的心血在里面,却在最后沦落为这帮贱人腐儒用来武断的开科取士,定甲取名之用,到底是谁在蔑视经典,是谁在把真正的古圣先贤抛诸于脑后?    古人从事教育这个事业,都是从浅入深,由粗而精的次第去循序渐进,而今天却不是这样了,完全是前后颠倒,进退失据。原本四书六经,是华夏大道所在,是指引我们终生做人的纲领性文件所在,是我们穷其一生都只能是无限的接近,而不能到达的目标。正如大学所说的那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近道,而非进道。    教育首先从吃的麦、稻开始教授孩子们认识,等到孩子成长以后,才开始教授孩子去按照某些格式学写文章,这样,做一个文人雅士就绰绰有余了。又得孩子再成长一些以后,再让孩子去游历四方,去增强自己对人这个世界的认识,然后才能正如荀子说的那样:始于为士,终于圣人。但今天却完全不是这样了,今天变成什么?始于圣人,终于为浅薄无耻的公务员。这样的情形,难道不能让你我感到害怕吗?    然而我用这样的观点去抨击这些贱人腐儒,他们必然不会认为我说的是对的,我先如他们意,就算为科举着想吧。我在教孩子的最初,我就强力要求孩子去学习那些他们必定不能理解的学问,只要是我认为他们能理解,他们能融会贯通,能学以致用的我就绝对搁置在一边,碰都不让他们碰,这样的行为操守何等的无耻下流,这样教学的途径,何等的迂腐卑鄙?    人生下来以后,就有大脑和小脑(这是中国传说中的魂魄所在,欧美有所为全体学者,他们的翻译的魂就是大脑,魄就是小脑)。大脑主要是让人产生悟性的,小脑主要是让人产生记性的(佛家的话来就是:八识是眼耳鼻舌身为前五识,第六识就是意,根为第七识,第六识就是小脑,第七识就是大脑)。小脑基本一成不变,而大脑却越用越灵活,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引导他们发展悟性比较容易,而强为之以记性,却是很难。    为什么呢?首先悟性是以往为主(以锐入为主),则做事就比较顺,一旦顺畅就通达,一通达就自然灵通、灵活。记性主回(就如同回光返照一般),如果只是照顾到记性的作用,那么这就是违背天理的使然,必然让孩子以后成长非常的困难,这样会让孩子成长的道路被堵塞,一旦堵塞就必然迟钝。所以,如果天生就具备悟性和记性的人,当然就可以称为天才了。如果不同时具备二者,那么强记不如去强化孩子的悟性。
(未完待续)

明文思诺 发表于 2014-8-26 17:01:14

明文思诺 发表于 2014-8-26 13: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章节为针对王国维观堂先生的同标题关于教育论述的白话翻译和演绎,第二章为梁启超任公前辈对幼儿 ...

是的,所以我想把前辈们关于教育的论述都用白话的方式整理一下,然后再来谈我对教育的理解。

kristy 发表于 2014-9-3 11:45:32

楼主继续啊,学习了

xinyi1020 发表于 2014-9-5 21:02:52

meng3010205 发表于 2014-9-19 09:11:07

谢谢分享,学习了!

haibao2008 发表于 2014-9-23 09:35:36

国学,很好!

tiantian2008 发表于 2014-9-23 10:21:03

孩子不喜欢,怎么办,

Giant 发表于 2019-10-11 08:50:42

认真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的本质?国学为何物?外来文化如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