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彼岸 发表于 2011-7-6 00:34:25

如何不发火,还要有效果?--《不发火,孩子才会听》

       对于日本的亲子(学前)教育和小学阶段的教育,我一直怀着一种比较复杂的感情,其中钦佩的成分是很占了较多比例的,套句流行语来概括,就是“羡慕嫉妒恨”!那么对于亲子育儿书,我统计了一下,由于大部分是看欧美方面和中国本土的育儿书,日本作者写的亲子育儿书我总共看过3本,其中就有2本被我列为父母必看的经典,树立了很高的高度。其中一本是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让无数父母对于巴学园是无比向往;另外一本是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这本象字典一样的书,实用可靠,细致入微,面面俱到,非常适合亚洲家庭。《窗边的小豆豆》可以归到育儿理念类的书,《育儿百科》则是实战技巧类的书,两本都是经典,也是销量非常大的畅销书。
  
      因此看到《不发火,孩子才会听》这本书是日本作者写的,于是不免有所期待起来。但是拿到书之后发现书比较薄,一看字数才8万字,心想《窗边的小豆豆》也是不厚的,字数不在于多少,只要把问题讲透彻,把解决方法讲清楚,就可以了。
  
      不到2个小时看完这本书,回过头来注意到封面上的副标题是“给小学生父母的70个教子提案”,作者有过多年的日本小学教师的工作经验。因此说实话,其中有些方法是符合日本国情,但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1、提倡父母学会容忍并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让父母(或者老师)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事情孩子就是不会或者就是做不到,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因此,父母或者老师降低了要求的标准,自然就不会发火;
  
       2、用24小时的时间维度来比喻人的一生,进一步阐述为何我们作为家长或者老师要对孩子降低标准和要求,用这个维度来比喻确实比较新颖,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印象比较深刻。
  
       3、书中给出一些实例并说明解决和应答的方法,这点比较实用,而且我注意到大部分是生活习惯方面的例子,从一个侧面说明日本人对孩子的教育更侧重日常生活习惯方面的养成。而在中国,家长更重视智力方面的开发,反而忽略了性格习惯的养成。
  
       总体而言,这本书的目标是家长和老师,并且提出需要改变和修炼也是家长和老师。不对孩子发火,并且能够达到效果,对于我们做家长的而言,知行合一,看了就要做到,也是自身的一种修炼。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60580


千千妈 发表于 2011-7-6 00:41:24

谢谢推荐,已经下单.
正准备假期自己看些关于教育方面的书.

云在彼岸 发表于 2011-7-6 00:49:08

千千妈 发表于 2011-7-6 0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推荐,已经下单.
正准备假期自己看些关于教育方面的书.

这本书,说实话很薄,除非家长很难控制情绪并且意识到需要去改,那么这本书可以一看;如果家长已经读过不少育儿书而且有育儿理念了,那么这本书就没必要买了。

云在彼岸 发表于 2011-7-6 00:52:09

千千妈 发表于 2011-7-6 0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推荐,已经下单.
正准备假期自己看些关于教育方面的书.

千千妈,我发书评只是表明我读这本书的所感所想。当当上有在线阅读,你先读了部分章节再决定是否值得购买哈。把钱用在刀刃上。

帆婷 发表于 2011-7-6 06:16:02

去看看,生活中我经常会和儿子生气,自己也知道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

zhhq92168 发表于 2011-12-10 17:50:01

学习楼主好榜样!


zhhq92168于2011-12-10 17:50补充以下内容:
学习楼主好榜样!

tracywxd 发表于 2011-12-11 19:35:12

秋天的小猪妞 发表于 2011-12-13 15:55:23

跟着你我买了两本书,谢谢

Lindsay512 发表于 2011-12-14 23:44:39

又该把窗外的豆豆翻出来看一看了。

manlian 发表于 2011-12-14 23:49:01

不发火是不可能的,道理说千遍,不如棍棒一遍,呵呵。

熊猫妈妈 发表于 2013-4-3 21:14:17

我觉得家长还是看些提升自己净化心灵的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alex_007 发表于 2013-4-4 00:00:58

对于日本的亲子(学前)教育和小学阶段的教育,我一直怀着一种比较复杂的感情,其中钦佩的成分是很占了较多比例的,套句流行语来概括,就是“羡慕嫉妒恨”

chinamoon 发表于 2013-7-13 14:48:26

哦,“提倡父母学会容忍并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这个理智上接受,实际行动中常忘记。

drben 发表于 2013-7-13 14:59:58

知易行难,道理都明白,做起来难
有时候真的火大,会冲着孩子巴拉巴拉的吼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不发火,还要有效果?--《不发火,孩子才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