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e_xia 发表于 2014-9-26 15:59:18

屯、选、摆、读、聊、思、记——亲子阅读7件事

常言说,居家过日子都有七件事儿: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亲子阅读也一样,有些事儿是你从入门开始,一直到成为了阅读达人,都不可不做的。也是无巧不成书,这些事儿,总结起来,也刚刚好是七件。你要问是那七件?那就是──屯、选、摆、读、聊、思、记。
而且,最为巧合的是,这七件事儿,也刚刚好,可以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成为一个对应的关系。怎么个对应法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细细分析一回。第一件事:屯
也就是屯书。屯书就好像准备柴火──你要开始做一碗饭,就必须烧柴;你要开始阅读,就必须先烧钱买书。
其实,我个人是一贯反对买上一大堆书放家里的,为什么呢?首先,浪费森林资源;其次,买回家的书有可能孩子不爱看,这样不但浪费了森林资源,还白浪费了口袋里的银子。但是,每一个爱书人却又必修“屯书”这门功课,为什么呢?因为你想要读书的时候,如果手边根本没有书,还得先去书店买,或者去图书馆借,等你累了一圈,把书搬回家的时候,说不定已经不想读了。只有当你手边已经准备好了一些书,在你有阅读欲望的时候,随时有书可以拿起来读,阅读这碗家常便饭,才是真正有可能做得香喷喷、美滋滋的。大人读书都是如此,亲子阅读就更是非常讲究时间性了,众所周知,孩子成长的速度是飞快飞快的,几个月之前他可能喜欢读认知书,几个月之后可能就喜欢读故事书了。你不多屯点各种类型的书,不时刻准备着,怎么可能在每天亲子阅读的时间段,做到不慌不忙,有的放矢?
不过,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好口袋里的银子,我们屯书归屯书,屯的技巧绝对不能少,如果用一根柴能够烧好一碗饭,那么我们当然尽量不要用第二根啊。那么,怎么屯书,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些书呢?
技巧有三:
1、各种类型的书都买一点点。
我个人认为,就孩子自然的阅读需求发展来考虑,图画书、经典儿童文学、科普百科、人文史哲,是可以按照2:3:1:1的比例来屯的,而现在很多爸妈都很痴迷图画书,甚至发展到只买图画书,其他书一概不买的程度,可要知道,图画书虽好,大量的儿童文学经典却仍然是以文字书的形式流传于世的,如果只买图画书,你就等于让孩子错过了许多好书。有许多经典之作,比如《安徒生童话》、《柳林风声》、《胡桃夹子》等,虽然有图画书的改编版本,但如果只读改写的文字,你的孩子也永远无法领略原著的文字意境的博大精深,也不可能进入这些文字能够激发出的浩瀚的想象空间。还有一些特定的童书,像《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孩子对话》、《希利尔讲世界史》,虽然不是文学作品,却也是充满着智慧、经验和灵性的好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养分,当然,它们也是没有图画书版本的。所以说,不要单恋一支花,百花齐放才是春啊。
2、尽量买单本书,不买大堆的套书。
现在可以选择的书太多太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成套的,一套就是好几十元甚至几百元,如果在没有试读的情况下屯了这些套书,结果又发现它并不是孩子喜欢的菜,那浪费的银子就太多了。好在现在大多数套书也是会拆开出售的了,这样就可以先屯一本,如果某一天发现孩子喜欢,再去全部买来,也不算晚。当然,某些书的类型比较小众,首印数也只有不到五千,一年左右,基本上也就绝版了,真的不幸遇上这种书,孩子又超喜欢,那也只能去孔夫子这样的二手书网站购买了。
3、在买纸书之前,先屯电子书。
这一招要放在五年前,大家肯定还会觉得可操作性不大,但是随着平板电脑、kindle电子墨水和手机阅读的快速渗透,随着亚马逊、当当网、淘宝网都相继推出了电子书的销售版块,基本上,我觉得90后的爸妈都会欣然接受这种屯电子书的招数了。电子书不占空间,不浪费森林资源,而且还比纸书便宜很多,如果读了觉得喜欢的,可以再买一本有纸的收藏,多方便啊。现在手机上还有很多有声书可以下载,你没有力气给孩子读的长篇小说,用一本有声书就可以搞定,简直太爽了。
第二件事:选
如果说屯书如烧柴,而选书就如选米,现在,该讲一讲这个选书的学问了。其实,在屯书的阶段,我们就已经开始磨练这个选书的能力了,但是,那毕竟只相当于做饭之前的一次演习罢了。真正的选,是指怎么给孩子选择当下要读的那本书。就好像你是要煮香香的小米粥还是软软的大米饭还是黏黏的糯米饭,这完全取决于你选用了什么样的米,每一天的选书,也决定了你今天的亲子阅读将是柔情脉脉还是轻松搞笑,是五光十色还是朴素沉静,是大开眼界还是怀旧老时光。最关键的是,如果选得对路,孩子将会越来越喜欢阅读,并且还会从被动的听,变成主动要求自己看;可如果选错了米,没有做好饭,那么孩子毫无疑问是会不好好吃饭的。怎么才能选对米呢?
这首先取决于你平时对孩子的了解和观察,孩子喜欢什么,心里都有数,那就基本上不会出错了。比如很多男孩子喜欢玩车,那么以车为主角的童书当然会成为他的心头好;喜欢玩洋娃娃的女孩子,给她选择有仙女、公主、小精灵、小矮人等可爱角色的童话书也是不会错的。但是除了对孩子喜好的把握之外,选书,和屯书一样,也有三个技巧:
1、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程度来选书。
很多爸妈可能会觉得,区分不同年龄段的童书,很专业,对自己来说太有难度了。其实呢,不管什么学问,都有它简单的一面,就好像物理学里面的时空概念,往高深了去,爱因斯坦相对论,有几个人真懂啊?可是,这一点都不妨碍大家看穿越题材的小说吧?所以我呢,也做了一个入门级的不同年龄段阅读素材的特征表,这个表格简单易记,即使你之前对童书是什么一窍不通,照着这些特征去选择不同年龄的书,基本上也是八九不离十,差错率绝不会超过20%。
2、隔一段时间,换选一种不同的书。
这样做的话,有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防止孩子产生阅读中的审美疲劳,再好吃的饺子也架不住天天吃,对不?二是开阔孩子的视野,喜欢文学的女孩子也要让她看看科普,开阔一下知识面啊;喜欢飞机大炮的男孩子也需要偶尔看看情感细腻的作品,培养一下情商哈。但是,这个“换口味”的时间,则必须多做几次实践才能把握得最好。要知道,孩子有时候就是喜欢反复读一本书,就像吃自己喜欢的口香糖一样,非要把这本书嚼烂,把甜味吸光,才会吐出来。这是正常的阅读需求,也是值得鼓励的良好阅读习惯,如果在孩子嚼一本书正嚼得津津有味的时候,非要换一本书塞给他,做爸妈的就有可能吃力不讨好了。除了要把握好换书的时机之外,把握住换书的类型也一样重要,更新的这个类型,最好能够和之前热读的那一本书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又可以找到点关联,而不是毫无关联。比如,前一阵孩子在热读小鸡卡梅拉的图画书,这一阵,你打算换本科普类的童书给他看看,那最好,就选一本里面讲述了小鸡为什么不长牙或是小鸡如何从鸡蛋里孵化的自然类科普,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从故事里的小鸡延伸到科普书里的小鸡了。类似的关联法还有很多,只要做爸妈的自己能抽空先读一读要选择的童书,就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好办法。
3、大范围里爸妈选书,小范围里孩子选书。
所谓大范围,就是某一个类型的书。比如,你可以先选择,这个暑假,我们要读几本诗歌,但是具体读谁的诗歌,是希尔大叔的无厘头搞笑诗,还是金子美铃的纯情童谣,那就交给孩子自己选。又比如,你还可以先选择,这个月,我们要读一读罗大里的童话书,但是,具体是读《假话国历险记》这样的长篇童话,或是读《电话里的童话》这样的短篇故事,就让孩子自己选了。这样做的好处也有两个,一是让孩子觉得,是自己“要读”一本书,而不是谁强迫他非读这一本不可,这样他的积极性会大很多;二是不知不觉之间也培养了孩子自己的选择能力,总是自己选书读的孩子,不但将来自己买书的时候,会知道要选择什么、不选什么,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一样会很有主见,绝不会轻易患上选择困难综合症。同时,在这些好处之外,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你们选书的过程也会变成促进亲子交流的一个快乐游戏,孩子会知道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你也会知道孩子喜欢读什么样的书。一本书,还没有开始读,却已经成为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感桥梁,这是何等的其乐融融呢?

第三件事:摆
如果说,屯书和选书还只是涉及到一个亲子阅读的理念,那么从这个“摆”字开始,我们就要进入亲子阅读的实战当中了。那么,何为摆?当然是指摆书。俗话说,光说不练嘴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如果我们会选书,却不会摆书,那也一样够傻的。书这种东西,如果收藏在高高的书架上,当然只能起到一个花瓶般的点缀房间的作用;如果严严实实塞在床底下的收纳柜里,那就更加和守财奴葛朗台的金币一样,只是满足自己占有欲的东西,和收藏一堆沙子石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当你把书摆出来,摆在随手可取的地方,它才可能在你或者你的孩子刚好想读书的时候,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是不是这个理儿?
但是,摆书,看似容易,却绝对是一门学问,随手可取的位置好像很理想,却也同样可以成为淹没一本好书的“死角”。实际上,不管多么醒目的位置,如果一本书摆在上面,超过一个星期了,你的孩子都没有去翻看,那么十有八九,下个星期他也不会去翻看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认知心理学上有一个常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在自己的视野范围里会关注的事物永远是有变化的、能给自己带来新鲜感的,而长期固定在某处的事物则很容易被视而不见。所以,这也是动态的游戏画面,或者电视画面,往往比静态的图书页面更容易转移孩子注意力的重要原因(想要孩子注意一本书的话,就不要同时把电视开着哦)。
而根据这个定律,如果你想让一本书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让他们主动去翻看,最好还是先不要把书放在孩子轻易可以见到的地方,而是把它藏好,等到你觉得合适阅读的时候再拿出来。比如,在网上邮购的书寄到了,先塞到自己的书柜里吧,到了周末,或是节假日,有大把时间可以进行亲子阅读了,再把要读的书拿出来,这样它才会给孩子以新鲜感,如同一个刚刚买回家的礼物一样,能够引发孩子的好奇和注意。
这,也好像凉拌菜的时候,滴上不多的几滴新鲜麻油,就能让你的菜格外香,格外诱人,但是,如果你放的是不太新鲜的油或是地沟油呢,这道菜的味儿自然也就不怎么样了。摆放书籍的技巧,和放油一样,要始终能够给孩子一种新鲜感,才能达到“摆”的最佳效果。除了不轻易展示新书,这里还有一些小窍门,可以让一本老书同样焕发出新书般的魅力:
1、使用迷你小书架。
一些布做的收纳筐,还有硬纸做的收纳盒子,都可以改装成摆放在床头、桌案上的小书架,这种小书架的好处首先是可以灵活移动,其次是可以灵活装饰,比如那种收纳纸盒改造的“小书架”,平时,可以用花纸糊一层,到了圣诞节,忽然给它糊上一层大红色的装饰纸,再贴几个喜气洋洋的不干胶装饰画儿,圣诞树啊,小雪花啊,顿时旧貌换新颜,节日气氛立现,也会马上引发孩子的注意,也就顺带会注意到书架里换上的圣诞主题的图书了哦。
2、亲子动手做书套。
书套是用来防止弄脏图书的,但是如果原来的图书封面不够好看,借着加书套的机会就可以让这些黄脸书变得十分美貌。尤其是,如果是自己用旧挂历纸、旧杂志DIY一个书套,让孩子在上面涂鸦的话,不但可以满足孩子的动手欲望,还可以让他借着涂鸦的机会好好看看这本书在说什么。我就有这样的经历:为了给老爸的一本爱书做书套,画书套上的封面图,耐着性子把那个看似很枯燥的大长篇给从头看到了尾,终于搞清楚了里面有哪些人物,并且选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画在了封面上。同样,如果不是那一次做书套的话,我可能永远都记不住“高尔斯华绥”这么绕口的名字,但是当我亲手把这个名字写在书套上之后,再想忘记它也就很难了。
3、让书出现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如果你家里经常会摆放一些相框、装饰画什么的,那么不妨考虑一下,在摆放这些装饰画的地方,摆放一本书。比如,孩子睡觉的床头,挂一个木制相框,但是相框里面嵌入的是一本书,而不是孩子的大头照。这本书还可以根据季节时令经常更换,让孩子看到就有新奇感。又比如,买一些书籍形状的收纳铁盒(淘宝上就有哦),里面放的是孩子喜欢吃的东西,但是,在某一个书状的盒子里面放的却是几本真正的小书,而不是巧克力糖,从大书盒子里面取出一本本小书来看,就好像取出一块块糖果来品尝,相信也是一种别样的趣味吧。
第四件事:摆
终于说到读了,这个读当然是阅读的读,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我才把它放在七件事的中心来说。阅读也正如三餐之盐,每一天都不可或缺。如果三餐少了盐,就会寡淡无味;如果生活中没有阅读,也一定会少了许多乐趣。
自然,不同的人也需要不同的读书方式,甚至对同一个孩子来说,不同的生活阶段,也需要不同的亲子阅读方式。正如一部名为“美食家”的老电影所说的那样:对一个厨师来说,他需要把握的最重要的技巧是什么呢?不是火候,不是刀功,而是放盐。即使是煮一道汤,先放盐则汤稠,后放盐则汤清,饭前喝的汤需多放一些盐,饭后喝的汤则需少放一些盐,这些都是需要摸索和总结的经验。而在亲子阅读中,“如何读”的经验更是总结不完的,我曾经打算写一本《亲子阅读101式》来专门说说这个读,不过,这个庞大的计划真要做起来仍需时间,就好像小书房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人生每个愿望都需要慢慢去实现。
这一次,我们先抛开阅读方式的各种不同,只说一说,亲子阅读的这个“读”的过程当中,几个像盐一样容易被食客们忽略的要点:
1、读前之读。
真正优质的亲子阅读,是需要父母从和孩子读书之前就开始读的。自己先读一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了,也知道它有那些地方比较有趣,那些地方比较出彩了,再抱着孩子一起读,就不会错过那些妙笔生花之处。如同一个好的导游,必定是对自己带领游客游览之国家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了如指掌,在现场和游客介绍时才能如数家珍。但是,就儿童图书而言,尤其是低幼的图画书而言,要知道它好在哪里,就必须是用一双有童心的眼睛去看,才看得到哪些地方会打动孩子。而如果你觉得自己看不出这些地方藏在哪儿,又怎么办呢?比较容易把握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给自己上点眼药水,这里的眼药水就是指那些能够开阔我们视野的童书鉴赏入门书哈,比如,《好绘本如何好》、《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点亮心灯》、《给孩子的100本好书》,这些书,平时多看看,是非常有利于迅速提升自己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第二个方法就是,多和孩子玩在一起,自己的孩子,邻居的孩子,亲戚朋友的孩子,等等,找一切机会和孩子们玩,做他们的游戏,体会他们的快乐,倾听他们的谈话,然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书可以吸引他们,而有的书却不能:这种读前之读,也可以称之为,阅读童年。
2、读书需要有节奏。
很多爸妈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要忙碌,给孩子读书的时间本来就少,于是,恨不得一分钟里读完一本书,语速自然就很快,但是这却是一个非常要不得的坏习惯,尤其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本来就是在语言学习期,如果你读的速度过快,他根本还没理解你读的是什么,一个故事都已经结束了。实际上,读书不仅仅不应当语速过快,读的时候最好还能适当做一些停顿,这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些时间去回顾和理解你刚刚说的那些内容。这一点,在大人听讲座或者听专业课的时候,我相信也一样有同感,当专家讲到某个你不太熟悉的事物的时候,你也是巴不得他能讲得慢一点,甚至,在关键处停顿一下,好让你有时间对他说到的那些词汇做出一个反应,对不?即使是电脑,处理外部输入的信息也一样是需要时间的,何况我们用的不是电脑,是人脑。这也是为什么,好的老师都懂得,讲课一定需要把握一个节奏感,有些地方可以快一些,但有的地方就需要慢慢讲,虽然讲故事不是上课,但是异曲同工,如果不能把握读书的节奏,只是像大和尚念经一样,把书念完就了事,那读了多少本,也是等于白读,不会给孩子留下多深刻的印象。
3、读书声外还有读。
有些爸妈可能觉得,既然,我读书的节奏把握不好,那还不如直接买个专业播音员的有声故事,放给孩子听,这样总比我自己读半天孩子还听不清楚故事内容要好吧,而且还捎带学习了普通话,一箭双雕啊。其实,如果真是上班太忙了,回家累得没法进行亲子阅读了,偶尔用一个故事录音来调剂一下亲子阅读的生活,也无不可。但是,你必须要知道的是,一个有声故事里面,是永远不可能包含面对面讲故事时,爸妈的音调、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这些东西也都是一种“读”,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的情感体验,与人交流的能力,几乎都是主要来自这种读书声外的东西,而不是来自读书声本身。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妈妈讲故事特别受孩子欢迎,听了一个故事,还想听下一个,而有些妈妈讲故事却不太受欢迎,甚至孩子宁可去听录音带,其实奥妙就在于这读外之读——前一种妈妈懂得怎么在讲故事的时候加入音调的变化,加入感情色彩,加入丰富的表情,加入自己的肢体语言,甚至加入角色扮演,而后一种妈妈只会照着书读,并且也不太理解书里面到底在说什么,反正就是照着字儿念下去,把所有故事都读得像“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的循环播放一样,那么你想想看,孩子会不会在听的过程中感觉乏味,甚至打瞌睡呢?

第五件事:聊说到聊书啊,那可以聊的东西还真不少。其实,聊和思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儿伙伴,如果对一本书还没有进行过思考,就开始聊上了,这种聊多半也是泛泛的聊,空洞的聊,聊出不来趣味和意义的聊。而任何思考,都是必须有一个时间的积淀的,就好像酱油和醋这两种东西,都需要有一段时间去发酵,才能升华出这些天然调味品应有的滋味儿。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聊并不一定是在读书之后,而很有可能是在思考之后。
那么,为什么我还是要把聊放在第五位呢?因为,思考总是在读后产生的,但是,聊书,却也可以在读前进行,而且不要小看这个读书前的闲聊哦,有时候,它的作用要比任何读后感之类的作业,更能激发孩子对于阅读这本书的兴趣。这种读前之聊,也可以比作抹在面包上的果酱,面包可能本身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抹上果酱之后,就是每一个小孩都爱吃的甜食了,是不是?不过,用什么方法去和孩子聊一本书,才能显得更加有乐趣呢?技巧仍然可以归纳为三个:
1、聊细节。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细节,图画书有图画和叙述的细节,文字书有对话和场景的细节,抓住一个或者两个细节,简单聊几句,就可以在读书之前先引发孩子对书中内容的好奇心。比如,在《阿利的红斗篷》当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在环衬上——八只排成一行的绵羊在环衬页面的下方,而左上角的梁上有一只小老鼠。在阅读正文之前,可以让孩子先看看这个细节,并且提出一些能激发他们好奇的问题:为什么羊群旁边会有一只小老鼠呢?你觉得小老鼠会不会是小羊的好朋友呢?然后,我们翻开正文页就会发现,这个小老鼠贯穿了整个故事——阿利在做什么,它也在跟着忙什么,一会儿拿剪刀,一会儿拿肥皂,如果孩子之前已经对小老鼠产生了好奇,那么毫无疑问,不需要我们再说什么,他也会紧跟着故事,一直十分认真地把所有小老鼠出现的地方给找出来的。实际上类似这样用细节增加趣味的图画书还有很多,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晚安,月亮》里面都有这样的“跑龙套”的小老鼠。不过,正如我们之前说的,必须先在和孩子读之前就读一读这些书,否则,你真的很难在聊天的时候抓住这些小细节。
2、聊作者。
聊一本书的作者,实际上是一种八卦精神的延伸,作为人类,我们对同类的兴趣,往往要大过于对其他事物的兴趣,这是无比正常的现象。不过对孩子来说,一般是对图书封底上的作者介绍不太感兴趣的,除非他们真的喜欢这本书,才会想要知道“这个故事最开始是谁讲出来的”。利用这一点,我们倒是可以借着孩子喜欢某一本书的时候,把这个作者其他的作品也推荐一些,告诉他“这就是你最喜欢的那个写故事的人写的另外一本书”,十有八九也会引发他的阅读兴趣。但是,如果并非这种情况,又如何在聊一个不认识的作者的时候,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呢?其实,也很容易,因为很多作家自己的经历就十分具有传奇性,不亚于他们所写的精彩故事,比如,《布鲁诺与布茨》这个系列儿童小说的作者,成名的时候只有12岁,他中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有八部小说(近百万字的篇幅)被正式出版了。如果和孩子们聊聊这些八卦,毫无疑问会激发他们对“传奇人物”的作品的阅读兴趣。当然,要聊八卦,你要先有八卦可聊,到哪儿去找八卦呢?其实很多书的序言、后记、包括图画书的一些附赠的书评导读手册等等,都包含有丰富的八卦资源,小书房网上也有许多关于各个儿童文学作者的八卦资料,他们大多数集中在童书研究和八卦小站当中,经常去瞅瞅,就不会缺少聊资了哈。
3、聊主题。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主题,甚至一本书可能有若干不同的主题,而这些主题和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云朵面包》,可以是就着刚刚吃下的面包展开的话题——“云朵做的面包你吃过吗?”也可以是在户外郊游一边看云一边聊的话题——“你知道云朵都可以做成什么呀?”生活中各种话题,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始聊一本书的主题内容——当然,你也必须是熟读各种图书的一个书虫爸妈,才能做到把这个技巧发挥得游刃有余,这个还真是急不来的,必须靠时间的积淀了。当然,你也可以在小书房找找各种主题书单,或许,你的聊天灵感就会在某个书单里面找到,也说不定哦。

第六件事:思
读书不可能没有思考,思考,往往比阅读本身更加需要空间和时间,纯正的山西老陈醋,必经八年以上夏伏晒、冬捞冰,所以,我们也要懂得给孩子的阅读“留白”,才能让思考有一个酝酿积淀的过程。但思考是一种隐性的人类活动,在亲子阅读当中,孩子的思考,我们是看不见的。而阅读引导却又是经常谈到要启发孩子的思考云云,我们怎么去启发一个看不见的活动呢?
在亲子阅读中的思,实际上,重点是我们要发现孩子的思考,而不是灌输给孩子什么样的思考。因为当父母发现了孩子的思考,知道他在想什么了,自然就可以和他碰撞出来思考的火花。我们在前一章说到过,聊和思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儿,多和孩子聊书当然是最有助于你发现他在想什么的,但是对于那些表达能力并不是很强大的孩子,尤其是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又怎么才能知道,他在读书中也有思的收获呢?又该如何让读书后的思考成为他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呢?这里,也有三个小技巧和大家分享:
1、等。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阅读需要“留白”,所以你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急于看完书就对孩子问这问那,不要急于让孩子表达,孩子的思考能力,其实和成人不相上下,但是他们的表达能力,却是后天培养起来的。他可以在读的过程中一溜烟跑去做别的;读完了书之后,他也可以什么都不管,继续玩。你只要耐心地等待就好,因为他要是真的对书中的内容有思考了,自己就会主动有表示的,但是这个表示,不一定就在阅读的过程中表现。如何等这种表现到来呢?首先要让自己放轻松,不要太刻意地总是去关心孩子有没有记得书中内容,不过你可以在等的过程中,再给孩子读几本和那本书主题接近的书,也可以和孩子看看和这本书有关的动画片,让孩子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加强印象,达到化短期记忆为长期记忆的目标。其实,等的过程中,抱着一颗平常心是最重要的,这有点像你在等一个心爱的人对你表白,他不一定就在你期待的那一刻,对你说出你想听到的那一句话,但是,只要他是真心爱你的,一定会在某个时间,在不经意中对你表现出这种感情的存在。你只要真心关注着,就总有一天,会听到让你惊喜的那句话。
2、钓。
一听这个词你就知道了,这个活儿也一样需要耐心。而且比起等,更需要当爸妈的自己有几分技能。钓自然需要鱼饵,能钓出来思考的鱼饵又是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你自己的思考。大人是比孩子善于表达的,当你有了一种思考,你就可以用各种表达方式,表现出来。
对于比较年幼的孩子,我们其实可以玩一些更轻松的游戏,比如,曾经有个妈妈说,读完石头汤这本书,觉得挺有感触的,但是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这种感受。于是,我给她想了个点子,不要去用嘴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用模拟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煮一锅石头汤。这种情景再现的方式,特别适合年龄小的孩子,而且书本内容原本就很有游戏感的情况。对模仿能力超强的孩子来说,角色扮演是一种最简单的体验人生的方式,而在你和他的互动当中,思想也自然会传递过去的。最高级的钓,还是能够把书中的一切联系到真实生活的点滴当中,在孩子完全没有觉察的状态下,钓出他心里的那些小秘密来。曾经有一位聪明的爸爸,在和孩子读过了《重要书》之后,非常有心地在选裤子的时候,引用《重要书》中的句型”对裤子来说,漂亮是很重要的,穿着舒服也是重要的“,然后让孩子自己在不经意地说出来自己的结论——但是,对裤子来说,穿着舒服是最重要的。其实呢,真是有心人的话,把书本里面的内容用到生活中,也不是很难,有很多书,本身就和生活紧密相关,比如你带孩子逛街的时候,如妈妈买绿豆,第一次上街买东西这些书中的情景和对话,也会自然浮现出来的吧。
3、用。学以致用,是最好的刺激我们思考书中内容的方式,对孩子来说其实也一样,给他们机会去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要远胜过对他们问一堆根本和他们的生活无关的问题。往往一本书读了之后,我们不会立刻明白,它对孩子产生了什么影响,直到过了一段时间,一本书的情景刚好和孩子的生活经历重合起来了,我们就会发现,哇,他原来还记得这本书,而且真的对这本书好有见解。因为一本书里面说的各种大道理,对于孩子来说,和“你拍一我拍一这样”的语言,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拿来消遣的东西,也只有真正到了他需要用的时候,才是会被拿出来思考的东西。比如说,很多图画书里面谈到过,如何交朋友,如何对待朋友之间的差异,可要让孩子懂得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情,只能通过现实世界的人与人的交往,才能把这种故事里面虚构的矛盾真实化。所以说,与其给孩子提出一堆,你觉得什么是友情啊?对朋友撒谎好不好啊?你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啊?还不如,在真实的世界里面,给他找几个朋友。邻居也好,亲戚家的孩子也好,甚至是远距离的笔友和网友也好,都可以让孩子真正明白,故事里面说的友情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一些书,本身的内容就很具有功能性,比如《我爱波波熊》、《我的名字克里桑丝美美菊花》,这些故事都是讲述孩子加入一个新学校之后如何处理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当孩子即将遇上这样的事情时,提前拿出这些书来读一读,等他真遇上了类似书中的情景了,自然就知道如何运用自己读过的内容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了。

第七件事:记
亲子阅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其实正是这第七点,我们总以为,只有读后感,或者是亲子阅读记录,才算阅读过程中的记,可我们忽视的是,孩子看了一本书之后,画了一个书上的小人,这其实也是一种记录。
任何一种由阅读延伸出来的自发创作,涂鸦也好,读后感也好,自己写的故事也好,写在书页边上的眉批也好,其实都可以算是“记”的一种。这些记录,能够帮我们更加深入地去记住自己读过的书,也能帮我们从另外一种角度,重新诠释和思考自己读过的书。但是任何一种记录,要做好它,最核心的一点是不要刻意为之,所以我才把记录比做我们常喝的茶,茶香不是人工的,而是来自大自然的纯天然香气。而亲子阅读当中的记录,也应该是这样,自然而然,有感而发的,这样的记录,也一定会有它纯天然的一份淡淡香气。
不过品茶是有技巧的,好茶需要有技巧地品尝,才会更加甘醇,而做记录的技巧也可以总结为三点:
1、营造出记的氛围。
记录和思考不同,它必须有一个记录的载体,不管什么记录,总是需要手边有一个可以做记录的东西,才有可能开始进行的。有的人喜欢在书上,页眉啊,边角啊,直接写。有的人喜欢用一个记录本,或者是一个小黑板。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至少还得有笔,对吧?而且还要有一张桌子吧?这也是最起码的。当然,现在也有做电子笔记的了,有手机,有软件,也一样可以开始做阅读记录。不过,大多数家长可能还是比较喜欢手工写的感觉吧。而这里说的营造阅读记录的环境,主要还是针对手工写而言的,因为这种方式虽然老土,却是人人皆可为,尤其是,大人小孩可以齐上阵。大人写字,小孩不会,也没关系,画呗,想想看,如果是一本亲子同制造的阅读笔记,有你的文章,有你孩子的涂鸦配图,这是何等有爱的一个纪念品啊。
而且,要营造这样一个记录的坏境,也非常简单,纸张若干,笔记本子若干,记得一定要有一盒彩色笔,当然,还可以准备一些彩色纸,可以撕之,叠之,放在本子上做装饰。这些东西可以用一个收纳盒子装着,方便灵活机动地搁在你和孩子读书的任意一个角落。
不过重中之重还是,你需要自己先养成一个随时记录一下的习惯,孩子是有模仿心理的,看到你记录得津津有味,他肯定会想要掺和一下,你正好,恭敬不如从命,让他掺和进来。开始的时候,他可能是来捣乱的,但是,次数多了,他一定会发现做记录的好玩之处。2、不要天天记录。
可能有人会质疑这一点了,是啊,我们不是常说阅读如水,要天天浇灌么?但是,亲爱的,这里说的不是读,而是记呀。做记录是一个有感而发的过程,而在这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规律就是,你不可能对每一本书都有感触。你每天都要坚持和孩子读书,这是对的,只要家里有书可读,每天读书都是有物质保障的,但是,做记录却不是一个用物质就可以保障的事情,它是一种创作,一种创造,而创造行为,只能是从心所欲的,心里有的,做起来自然很轻松,心里没有的,再怎么往外“挤牙膏”,也是挤不出来的。所以,千万不要把做记录当做一个任务,那就没趣了。吃饭是每天一定要做的事情,喝水是每天一定要做的事情,但是,品茶,却并不是每天一定要做的事情。阅读记录,也一样是如此。只有兴之所至,记录起来,才是有滋有味的,也才会始终给孩子带来一种——这是在玩而不是在做作业的趣味感和新鲜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错,而是一种快乐。只要是快乐,就不会轻易被放弃的,所以,即使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孩子觉得做记录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个好习惯,就一定会被保持到他长大成人。
3、记录之后还需整理。这个做整理,实际上有点像做编辑。做记录,是一种玩耍,但玩耍不是没有价值的。怎么让玩耍产生价值呢?就好像一个艺术家,他可以把创作当做是玩,但是,通过我们的编辑整理,就可以把他的艺术品集中起来,出一本画册,让他的创作产生价值。做爸妈的,每年也应该抽出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亲子阅读记录,尤其是孩子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涂鸦。选出最感动你的,集结成册,或者也可以拍照。把他的这些玩耍的成果替他归类放好。每一年只需做这么一次。若干年后,你就会发现,你有了一笔非常巨大的财富。这个整理得有条有理的记录册子,不但可以让你和孩子重温一遍你们过往的一个个小快乐,而且,它会激励孩子,让他发现,自己读过的好书原来是那么多,自己曾经有过的感触原来是那么多。于是,他会在今后的阅读之路上走得更稳,更坚定。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这个本子将成为你们一家人的传家宝,可以传给孩子的孩子的孩子。最后,成为一个家庭阅读宝库。
亲子阅读的七件事,到今天,就连载完毕了。不过,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岁月里,还有更多更多的技巧和经验,需要我们去记录和总结。今天的记录,其实只是一个开始。正如松居直先生说,亲子之间交换的丰富语言,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而要把这份财富传承下去,给我们的孩子,给孩子的孩子,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很多很多的事要做。但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哪怕只是做一点点随手记取的工作,都会在若干年后,给我们的朋友、亲人、后代,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帮助。那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为自己,为孩子,记取一瞬美好的时光呢?

hyy0109 发表于 2014-9-26 16:04:42

不错不错,总结得很好!

篮子0225 发表于 2014-9-26 16:04:49

必读啊,总结到位,非常精辟!~

swe_xwe 发表于 2014-9-26 16:36:19

楼楼总结的非常到位!赞一个!
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就是针对一个知识点选出相应的书,多角度学习的。
其实相对于屯书和读书,选书是最费精力的!要求父母不仅要先了解每本书的内容,还要把内容相似的书进行整合。我家的经验证明:这样的亲子阅读学习效率很高,并且互动性很强。

jojo3000 发表于 2014-9-26 16:47:54

先收藏着,回头细读

applesheep 发表于 2014-9-26 23:37:54

楼主很有想法,总结的很赞!

阿童木宝宝 发表于 2014-9-28 09:41:39

真是好贴,赞楼主的热心转帖!:handshake

snail913 发表于 2014-9-28 09:51:42

挺不错的总结,对家长要求很高。

webb117 发表于 2014-9-29 11:23:18

好贴,回头好好学习下

xiaoaj80 发表于 2014-9-29 13:11:51

谢谢推荐,阅读确实需要认真学习。

wlmelody 发表于 2014-9-30 13:19:25

小书房网,谢谢推荐。全篇看完,受益良多

xinyi1020 发表于 2014-9-30 20:00:13

妮妮之妈妈 发表于 2014-10-10 12:43:42

谢谢分享,已学习过!说实话,真心没时间把孩子每看过的一本书自己都先看了,小的时候绘本可以,现在章节书我都没有孩子看的快了!

贪得无厌 发表于 2014-10-10 13:00:58

总结的很好,学习了,囤书的病还没治好啊~

ylp620 发表于 2014-10-11 20:45:00

总结到位,非常精辟!~

恩临妈妈 发表于 2014-10-24 09:46:50

学习了~受用~

裙子妈妈 发表于 2014-11-1 12:16:41

好贴,收藏,慢慢执行~~~

tina1975 发表于 2014-11-7 12:42:59

总结的很好,但实际操作有点 难

shuiruotian823 发表于 2014-11-8 20:31:13

写得很好。。。

globalroam 发表于 2014-11-9 14:06:37

我们也在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之中,谢谢分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屯、选、摆、读、聊、思、记——亲子阅读7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