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望子成龙
儿子在幼儿园属于经常被表扬的,结果进入小学却很少得到表扬。因为他比较好动,缺乏耐心,所以字写得歪歪扭扭,加上我的零教育理念,所以他识字很少,在小学属于比较落后的。因为认的字少,所以不敢发言,于是压根得不到任何表扬。从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我感到小学老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作为老师应该要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只关注已经学得很好的学生。孩子的既得知识多固然值得表扬,但是如果孩子努力学习不值得表扬么,为什么老师只关注结果,而不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老师应该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优点并激发他们扬长避短,而不是只表扬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老师的工作是帮助孩子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根据孩子知识的多少进行评价。面对小学重知识轻素质的做法我无力反抗,我所能做的,是把儿子被老师毁掉的信心一点点修复。我不知道我能否对抗老师的强大影响,因为我知道现在在儿子的心中,他的老师才是最权威的人们。作为知识分子,免不了望子成龙,希望他处处优秀。看到儿子从未得到老师表扬,我曾很焦虑。其实是我自己不能免俗。何必要求他出类拔萃呢?如果他是金子,总会闪光,如果他只是一块顽石,我又何必苛求。不能把我自己求上进的压力强压在孩子身上。给他一个轻松的氛围,真正做到不在乎他是否优秀,但永远相信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大人的心态很重要,看你要的是啥。
一家长都有对孩子不是很对的时候,更何况一老师面对几十号学生。 能写出这贴子来,能看出来,你还是焦虑无比。。
虽然在嘴里说不望子成龙,但心里依然放不下,放不下老师的眼光,放不下孩子被无视,更放不下曾经的优秀。。内心很抵触老师。。
这种情绪和状态很不好,需要你先调整。。 又是一张白纸进小学的,除非不再考评老师,不然老师就不会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了,不是我要求低,是老师不让你低要求,老师没有闲情去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只会关心他的学习,而踏入名校的孩子,必将成为学习的机器。 唉,看来还是要提前学点啊,不希望儿子受打击。 既然选择了零教育,就不要对老师有过分要求了
老师不是家长,不会无条件爱每一个孩子的 我是想清楚了,努力把孩子养大就算了,自己不要太累了! 呵呵,零教育理念。家长的观点有时极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一生,至少在走多少弯路上起较大作用。 在现如今的教育体系里,零教育理念会让孩子栽大跟头的,no pain,no gain. 这是一定的 急什么,是不是读书的料,初中才见分晓呢。 现在家庭教育的主流是协同培养,而不是以前的自然成长,所以零教育肯定不行了啊 标题和内容有点脱节啊,题目是要调整心态,内容则是批评学校的教育方法。。。
既然是知识分子,还对小学老师有所期待么?须知家有三斗粮,不当**。自己对孩子零教育,把希望寄托在小学老师的身上,真是让人无语。 零教育,是另一种极端啊,各种迷乱的教育思想,看似有道理,其实害人不浅 学习学习,并且安慰自己 对老师要求别太高,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我家娃的班45个),正副班主任各一,除了教学,还有各种杂事,比如前段时间,医保收费,最近学校要举行艺术节活动,老师要组织学生排练节目。自己的孩子自己多关心些,不要把什么都推给老师。 JohnsonIII 发表于 2014-9-29 0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急什么,是不是读书的料,初中才见分晓呢。
小学也很重要呀,打基础。
呵呵,把孩子培养成幸福的普通人,是我们家一贯以来的终极目标。不怕大家见笑。 我们孩子班上41个,正版副班各一个,班主任很忙,兼任语文数学,每天最早来最晚走,几乎一整天都在教室里,还教思维,还有校本课程,每天特别辛苦,就是这样还每天让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一对一的帮助,所以好多事家长要负责任,不能什么事都依赖老师 在广州 发表于 2014-9-29 07: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老师要求别太高,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我家娃的班45个),正副班主任各一,除了教学,还有各种杂事,比如前 ...
我们班老师也是,每天很辛苦
本帖最后由 netspirit1977 于 2014-9-29 08:43 编辑
幼儿园注重自理能力和素质教育。而小学是体制内教育,分数第一。我觉得家长应该先做好各阶段之间的“桥梁”角色,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才是最重要的。
PS:LZ这样的理念怎么不去试试国际学校。 别指望老师会有所变动
从零开始,慢慢往前赶,也是很好的经验。
既然敢于零基础,就要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一个学期后,差距就会小很多。 所在的阶层不同需求也不同 我觉得老师的本职工作确实是传授知识,至于心理健康,这个是家长的责任吧,不要对老师这个职业期望过高。普通的娃老师也普通对待。老师只有对学习特别好的孩子,很优待。 现在的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自己心态摆好,作个长远规划一步一步地陪伴孩子成长吧。 零起点需要家长做好心理准备,要能承受小学当落后生的压力,孩子也同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