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sly 发表于 2014-10-25 11:09:50

一定要让孩子远离“蛋壳心理”

一定要让孩子远离“蛋壳心理”

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心理脆弱的现象:只能听赞美之词,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外表高傲,内心脆弱,敏感多疑;惧怕批评和指责,只能接受成功与表扬;用家长看来非常过激的反抗回击别人,哪怕是善意的提醒;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有极端的举动,甚至轻生……这就是所谓的“蛋壳心理”。
成因
一方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一味的注重书本知识,几乎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素质的唯一标准,忽略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承受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如今物质条件普遍良好,尤其曾在苦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家长更不想让孩子吃苦受罪,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孩子过分骄纵、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舍不得批评和管教。
危害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孩子心理成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在心理上进行“自我统合”后,才会完成个体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环境的整合与适应。成功的“自我统合”会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如果孩子的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环境表现为不平衡、不稳定,并且没能在外力帮助下顺利化解这些心理毒素,跨越心灵的危险地带,那么任何一根导火索都有可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有的孩子会采取在别人或别的东西上施暴的方式进行泄恨,有的孩子会用自我伤害的方式以求解脱。
建议
父母对孩子爱的包裹和爱的缺失,都易让孩子形成“蛋壳心理”,这样的孩子往往难以正确认识自己。家长应该帮孩子的心灵寻找一个出口,不要让“蛋壳心理”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隐患,一个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的人,是应对不了激烈的竞争的。

我是牛牛妈 发表于 2014-10-25 11:51:11

那该如何做合理、恰到好处的批评教育呢?

zyzlcdf 发表于 2014-10-25 12:35:59

怎么就能让孩子认识自我了

开心的爸妈 发表于 2014-10-25 14:12:31

如何做呢?What's your suggestions?

bunny5416 发表于 2014-10-25 14:53:15

其实我觉得家长该放手时就应该放手,不要让小孩有一种依赖性,错了就是错了,要勇于面对挫折!金丝笼里飞不出雄鹰。

安自在 发表于 2014-10-27 10:05:23

确实是如此,知道这个理论了,慢慢学会放手

萱萱和曦曦 发表于 2014-10-27 11:00:33

话说这样的孩子现在挺多的,亲戚家就遇到过。一受批评就在地上打滚。。。
家长的教育心态很关键,不能走极端,既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也不可表扬过度变成吹捧。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就事论事地具体化,让孩子知道错在哪,对在哪。

globalroam 发表于 2014-11-12 13:00:34

如何做呢?

lululian87 发表于 2014-11-12 20:39:25

多接受挫折教育,加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定要让孩子远离“蛋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