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骏宇妈妈 发表于 2014-11-7 16:49:48

盗火者 另外一部关于教育深思的纪录片

不是因为儿子上小一 就不会关注到这部纪录片《盗火者》。
借用某人的一篇博文:紀錄片共10集,每一集都有一兩個介紹重點,然後採訪一些重量級人物發表對某一問題的看法。這套教育紀錄片,每一集都是從一些教育的改革者,教育的亮點入手介紹,雖然我們能體會教育改革者的艱難,但至少能稍微窺得一絲光亮。第一集《重回人的語文》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
其一:我們這裡的小學語文教育,已經變成發了新書之後,家長必須在開學前的假期(寒假或暑假),把所有的生字生詞都教給孩子。如果家長完不成任務,是要被老師各種批評的,不負責任啦,耽誤進度啦,孩子愚笨啦。其二:小學生寫作文,全部是家長從網上搜索摘抄。偶爾一次寫了老師認為不錯的作文,是要把自己的作文背下來,當然,也要大量地背誦範文,到了考試的時候,考哪個題目,就把背過的範文或舊文默寫出來即可。其三:很多家長急於給孩子報補習班,提高語文成績。絕大多數的學生不喜歡閱讀,或者可以說,教師有閱讀習慣或者至少閱讀嚴肅讀物的人,都很少......第二集《呵護童年》,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vid=x01295b100w
主要介紹了成都的華德福學校。對於華德福的教育理念,我不是非常瞭解。但兒童的學習,的確不應該是端端正正坐在課堂,學寫字和計算而已。因為大千世界,可用的學習資源實在很多,而孩子們的學習,更應該是體驗式遊戲式全息式的,當他們的思維被開發和訓練之後,再看學校、課堂、分科的所謂教育,實在是可笑又狹隘啊。第三集《天梯寒門學子的出路》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vid=s0129kpy7f4
則是在偏遠落後地區,因為撤校合併,因為師資缺乏,因為環境的惡劣,寒門子弟所面臨的巨大“不平等”。他們如何改變命運?第四集《守望鄉村》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vid=r01290kr2z1
主要介紹了李英強的立人圖書館。看了他和志願者們的努力,我很想掉眼淚。儘管很多圖書館難以為繼紛紛倒閉,但李英強說“立人在鄉村的全部努力,就是想要在鄉村去尋找到一些向上的、不屈的靈魂,慰藉他們的孤獨,幫助他們的成長。我們想把這種可能性告訴更多的人。”我想,哪怕每一個立人圖書館只能影響很少的人,但至少對這些人來說,他們的面前打開了另一個世界,他們的靈魂不再孤獨。向立人致敬!第五集《大學大學》
http://v.qq.com/page/m/0/x/m0129rkkvwx.html
大學精神的失去由來已久,也許正因為這樣,近年來,我們總是緬懷民國時代,那個大師輩出的時代,那個精神自由的時代,那個知識份子還有獨立人格的時代。大學精神的失去不僅僅是失去了陳寅恪所說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可怕的是高校教育的腐敗和墮落成為常態。在這裡,教授在找錢,學生在逐利。龍應台曾經在她的一本書里慨歎:在大陸,高級知識份子湊在一起,談論的話題也都圍繞著“房子”、“車子”、“孩子”來進行,所以她說大陸已經沒有知識份子話題(類似這個意思吧)!就像錢理群教授所說:我們的大學,正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老校長劉道玉說:現在的大學生,價值觀已經扭曲了,指紋利害不問是非了。教育不能給學生提供一種理想。當一個人沒有理想,沒有信仰,沒有目標的時候,唯一的驅動就是利益。大學生要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人能否成才,不決定於名校和名師,也不決定於學歷和學位的高低,而決定於你自己。具體來說,決定於你自己的理想和執著追求理想的精神。即使我們的大學建了越來越多的大樓,有很多大而美的校園,每年在擴招學生,高校教育甚至正在普及,可是,那又如何?我們的教育已經偏離軌道太遠。
第六集《在路上高校改革》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vid=e0129cxz7tl
高校教育的去行政化,路到底是越來越寬,還是越來越窄?武漢大學老校長劉道玉、南科大的自主招生實驗等等,高校的改革,我們可以期待嗎?

第七集《課堂風暴》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vid=p0129c060r0
杜郎口中學的奇跡課堂,學生分組合作、自主學習,教師不允許講超過十分鐘,課堂幾乎都是由學生做主,學生來展示和講解。我們學校也有領導去杜郎口學習過,回來推廣的做法中,哪些來自杜郎口我不知道,但我想,至少,杜郎口中學算了邁出了改革的一步吧。儘管現在學生的思維還收到局限,眼界也不夠寬廣,還是以應試為主,但至少學生有了積極性,這一點來說,就比其他學校好多了吧!
第八集《尋找馬小平人文教育》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vid=h0129s6ksib
馬小平活著的時候,我沒聽說過他,因為我實在是一個不關心時事的人,幾乎從來不看新聞。但他作為語文教師,一直致力推廣人文教育,所做的努力讓人唏噓。尤其是他手術之後,在病房整理出自己編寫的讀本,回校工作卻遭到家長的攻擊......但,好在,還有活著的馬小平還在努力中。
第九集《在家上學》
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vid=w0129x3f6g1
從移居大理的一家人開始說起,到深圳著名的讀經學堂介紹,最後到張清一校長以及他的今日學堂。張校長的新教育的確是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追隨及推廣,在體制教育日益失去活力,問題越來越多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再選擇體制內學校,他們或者在家學習,或者參加傳統文化學堂,或者參加家長互助聯盟,進行體驗式學習......不管怎樣,多樣的選擇,才是正常態吧。
第十集《公民教育》http://v.qq.com/cover/m/my0a1rvzu6ik8zr.html?vid=t0129wcn7do
從央校校長的下課講到他所倡導的公民教育,回顧了民國時代的公民教育讀本,見過之後公民教育的缺失,其實,我們的教育缺失的東西已經太多......
近年來,有一個詞很流行,“崩盤”,我們常說經濟崩盤,樓市崩盤,股市崩盤,等等。但真正說起來,其實最大的崩盤是教育的崩盤。作為多年的體制內教師,種種的身不由己、挫敗無力、變態苦楚,實在是難以盡述。這部教改紀錄片的出現,至少讓我們看到,還有人在真正關心教育,還有人在默默努力。 其實,我很想配上片尾曲,可是搜了半天,沒找到。歌詞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的教育,離這個目標,還很遙遠。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你我谁谁谁 发表于 2014-11-7 16:56:46

谢谢分享!

心自知 发表于 2014-11-7 17:29:16

一切都是道德败坏的老师造成的

若熙爸爸 发表于 2014-11-7 18:16:36

fanny3270 发表于 2017-9-25 12:16:18

我最近才看,我心中无根,这个片子让我们回过头去找一找自己为什么无根,自己找根,帮助孩子找根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盗火者 另外一部关于教育深思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