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树 发表于 2011-7-15 15:30:10

我家的宝宝刚好大你的一岁,今年三岁半。我们去年就是觉得他自理能力不好,怕他去了会生病就没上小小班。结果他平时一起玩的小朋友都上学了,没人和他玩了,他在家总觉得无聊哦很想早点去幼儿园呢。我觉得你可以让他试试看,先上个半天课吧,宝宝喜欢就去,不喜欢就明年再去。 听说有的宝宝上一个月,病一个月,还不如不上呢,呵呵。

大米妈 发表于 2011-7-15 15:31:37

本帖最后由 大米妈 于 2011-7-15 15:58 编辑

小团团 发表于 2011-7-15 10:38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补充点哈,楼主听过很多家长都说这样的话
什么话老师一说就好使,家长就不好使
我大学的老师就是,她告诉 ...

什么话老师一说就好使,家长就不好使
**********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 家长就需要反省了,
因为 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了
孩子年幼时, 家长应该是他们心中的英雄才对!
为什么家长的话都不听了呢?

孩子现在处在秩序敏感期,我非常注意保护这一点
有时候我自己制定的规则,自己因为太累没能遵守,
但孩子会遵守,我再累也会爬起来坚持
从小建立内在的规则和秩序,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喜爱
长大才会真正喜爱学习
而不是迫于老师的威权,静静地在教室里坐满45分钟

大米妈 发表于 2011-7-15 15:33:14

首先家长内心要强大,孩子内心才会强大

虫虫MM 发表于 2011-7-15 15:36:10

我个人觉得上幼儿园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在幼儿园中,基本上都是团队合作的完成项目,与朋友们互相结识也是孩子们一个认识的开端,一个社交的技能。也许LZ是全职妈妈,总感觉24小时能照顾好宝宝,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毕竟孩子是会独立踏上社会,就从幼儿园开始让孩子与小小社会亲密接触的第一次吧。

苹果树果果 发表于 2011-7-15 15:38:41

本帖最后由 苹果树果果 于 2011-7-15 15:44 编辑

有的妈妈说宝宝不上幼儿园,上小学有可能坐不住,这一点,我真的不担心,我觉的舒米说的很对,这是关于专注力的培养,宝宝其实非常有忍耐力,现在看书一次40分钟没有问题,(当然是故事书),和楼下小盆友玩木头人的游戏,大她半年的不是她的对手,大一岁的,能和她差不多,二三分钟没有问题,(不要小瞧二三分钟,自己试试就知道了),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那个大环境我给不了她,就像有的亲说的,那是个小社会,不是家庭能给宝宝的,和小朋友一起吃饭,一起做游戏(这个我们有)团队合作关系等,这是最主要的。其实我没想宝宝学多少东西,就是有个健康的心理,和一些走上社会必须的基本能力(不是知识,而是自尊心,爱心,责任感,同情心,毅力,忍耐力...等等这些,我真的不知道幼儿园能给宝宝这些东西吗,至于学知识,我还是认为有了这些能力,学习永远不会差,还有就是宝宝自己很想去幼儿园,觉的那个认可她长大的标志,很有自豪感

苹果树果果 发表于 2011-7-15 15:44:46

大米妈 发表于 2011-7-15 15: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话老师一说就好使,家长就不好使
**********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 家长就需要反省了,


说的太棒了,我到是担心她不听老师的

yingshanhongkai 发表于 2011-7-15 15:48:40

如果没有经济压力,又有这么大人照顾饮食,是我就放弃去幼儿园。如果要过集体生活,小区里有一大把同龄的孩子,或去一个早教中心补充群体生活,我不觉得非得上幼儿园。我们周边的幼儿园有哪个能真正的以孩子的心智和情商为基础而建立的,没有!

苹果树果果 发表于 2011-7-15 15:51:05

苹果树果果 发表于 2011-7-15 15: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舒米,但是宝宝把人家孩子脸都抓破了,总觉的不道歉不合适啊

好,照办,下次不管了

舒米 发表于 2011-7-15 15:51:36

小团团 发表于 2011-7-15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跟袖子探讨别的话题的时候聊到了点有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事情。论坛里多数家长都是很关注孩子教育并在亲 ...

“我们缺少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除了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懂得孩子的心,理解孩子的行为状态,毕竟是这个时期是孩子心理建设的关键期。心理的健康发展将影响他的一生,甚至是他的下一代。

“幼儿园的老师不好我们选择在家带孩子,那么到了小学中学呢?只要没有好学校好老师就不送了吗?当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是让孩子去适应这个世界,她今后的人生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并不是每个出现在他生命里的人都是我们希望他所遇到的人。”是应该去适应这个世界,但前提是自我内在的完善。孩子只有有了一个强大的、充实的内心,才有能力去适应。小学已经6、7岁了,孩子已经建立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那个时候才能对不良行为有一定免疫力,这就是古语说7岁看老的原因吧。让一个没有反抗能力的人去参加一场博弈,这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老师天天面对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孩子,批评孩子是在正常不过的了,也是在所难免的,同时,如果一个孩子接受不了反面意见对孩子的未来也不是件好事,孩子的成长总是要经历风风雨雨的。这样她的生命力才会越强越旺盛!”这个对于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可能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但对于表达能力尚不完善,没有分析能力的幼儿来说,绝对是一种伤害!!!还是那句话,没有强大的内心,就无法与风雨抗衡,跟不要谈什么在风雨中成长。

“就是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和没上幼儿园的孩子到了小学差别真大很大,不是说成绩上哈,就说最简单的纪律。幼儿园的孩子已经习惯并接受课堂教学的环境,而家里的孩子往往没接受过这个训练,上课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叫遵守纪律,会随心所欲的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觉得这一点不要站在老师角度看问题,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实际上面描述的孩子不是因为没上过幼儿园,是因为孩子的专注力在幼儿时期,甚至婴儿时期被看护人破坏了。翻过来看,是不是上过幼儿园的小孩都能遵守课堂纪律,安静的坐足45分钟呢?至于老师要是因为这些不喜欢孩子,那是因为老师不懂得孩子的成长发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什么话老师一说就好使,家长就不好使”这个很正常,在面对一个一开始就以权威形象出现的陌生人面前,我想不单单是未谙世事的孩子,就算是一个成年人,心里也会有一些些畏惧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长期以来的惯性。家长在孩子面前,树立了老师威严不可侵犯的形象。而自己在家庭中,父母还有一个给予孩子爱的义务,并且是互相之间非常熟悉和了解的,在孩子的心目中自然没有老师来的有权威,说白了,就是对未知的,不熟悉的,不确定的人和因素的一种自然反应。













苹果树果果 发表于 2011-7-15 15:54:16

苹果树果果 发表于 2011-7-15 15: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的妈妈说宝宝不上幼儿园,上小学有可能坐不住,这一点,我真的不担心,我觉的舒米说的很对,这是关于专注 ...

嗯,我会的,其实没有很强大,只是想证明在家更容易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忍耐力,自己带宝宝,没有刻意的去培养,只是对她比较有耐心,不知不觉的就有了

苹果树果果 发表于 2011-7-15 15:59:51

舒米 发表于 2011-7-15 15: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缺少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除了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懂得孩子的 ...

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怎么我就不会说这样的话呢,{:soso_e130:}

苹果树果果 发表于 2011-7-15 16:00:14

反正也决定了,今年不送了

enrei 发表于 2011-7-15 16:42:05

katherineyxy 发表于 2011-7-15 16:46:28

我建议还是到学校去的好

93776940 发表于 2011-7-15 17:25:17

呵呵。我又看了一下,总结:多数学龄期父母主张上幼儿园好(当然,因为年龄还小,小班不建议,托班不排斥)。多数学龄前父母主张自己带。其实,这已经说明了问题的实质。

小团团 发表于 2011-7-15 21:22:58

本帖最后由 小团团 于 2011-7-15 21:35 编辑

舒米 发表于 2011-7-15 15:51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缺少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除了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懂得孩子的 ...

哈哈,上午看到你的回复我还想回复呢

其实,我们父母是了解孩子的,但是老师面对的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孩子,她们在某些方面会比我们知道孩子更需要什么。再说了,为什么在幼儿园就不能进行良好的身心建设了呢?就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难道幼儿园的使命是摧残我们的花朵?放到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一样可是实施自己想要的教育。

送幼儿园也好不送幼儿园也好,每个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希望孩子心理健康,其实这个是需要老师和孩子双方共同努力的。何以见得孩子到了7岁就一定心里会足够强大了呢?我们作为父母的又有多少可以做到内心足够强大呢?如果到了小学之后真的可以足够强大也不会屡见有学生自杀之类的报导了。我们身边有多少是真的内心足够强大的人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育上我们比起美国是有差距的,但是这是国内的大环境,我们不可能跳出这个大环境的。孩子去了幼儿园内心就不能强大就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了吗?那几十亿中国孩子都是送到幼儿园去受罪了吗?显然不是。我觉得家长做的应该是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基础上去晚上孩子的内心。

孩子更多的还是应该走到孩子中,去享受孩子们的世界。

我们都知道,在家也好幼儿园也好,我们需要的是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老师也是人,人心都是肉长的,不能因为报道中的某些老师去否认所有老师,但是我们遇到的老师并非都是完美的。

还有,也许有些老师会喜欢调皮的孩子也许有些会喜欢乖巧的孩子,这是老师性格决定的。但是绝对没有老师会喜欢在他课堂上任意妄为不遵守纪律的孩子。我们知道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可是当你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时候,有那么几个个别的孩子扰乱课纪律你会怎样?一天忍两天劝,一个月之后呢?天天如此呢?包括我们自己,我们是爱孩子的也能理解孩子,但是我们还是会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道理是一样的。

小树的成长需要从小就历经风雨,而非成才之后才经历雨雪寒霜。园丁可以及时的扶正它,但是最终是否能成才还要看小树自己。为什么人类圈养的野生动物成年之后即便在训练多年之后也很难回归自然,因为他从小的环境就已经跟自然切断了。也许这个比喻不够恰当,但我们想说的,我们不能割断孩子成长的任何一个时期所要面对的东西,而将所有放置于几岁之后。没有之前的积累怎能适应明天的风雨?

陶也要经过高温的煅烧才能成为瓷。在幼儿园里的孩子我们一样可以帮他树立良好的心理,不是说孩子足够强大了以后面对彪汉的老师就无所畏惧,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我觉得真正的好办法不是在家锻炼孩子如何,而且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间如何做到平衡二者的关系,毕竟孩子要面对十几年的学校教育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到底要不要上幼儿园,纠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