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输入
本帖最后由 RubyAtCuisine 于 2014-11-19 23:26 编辑女儿有个朋友,家里中英文的书都看,但从来没有英文输出。
我感觉一方面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互动,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的很多英语输入是无效的。
娃妈经常带娃去原版阅览室。阅览室规定必须说外语。娃进去后就很压抑,大气不敢出,小心翼翼。有人和她打招呼她就笑笑。大多数时间是让她自己拿了书看。试想,这个娃还不能自主阅读,所以也就是看看图。翻来翻去,旁边倒是堆了一大摞书。很快就无聊了,吵着要回家,但父母总是要竭力挽留她。
娃在家里经常看各种语种的动画片,大人觉得只要坚持看,就能明白并且习得。有几次我陪着她和女儿一起看,发现其实她根本没看懂。
父母给娃在家读书,原版的就直接用英语读,很少解释。娃怕大人觉得她不懂,因此从来不问。偶然地,她从图书馆借了本女儿超喜欢的书。女儿见到了,就和她坐在一起看。女儿理解她,直接把内容翻译成中文给她讲。事后女儿说,“她好像不太知道故事里的内容嘛。” 瞧,五岁的娃都看出来了。大人却浑然不知。
家长给孩子买的书,很少按照难度,通常就是大人喜欢觉得有意思就买了。有些书从词汇或者理解上,国外都是小学三年级以上的。曾经他们想给孩子看哈利波特,我提出保守意见,说即使我女儿这个程度,我也暂时不会入。这点他们倒是接受了,没买。
我虽然和她父母关系不错,但犹犹豫豫地也不敢唐突地去讲,怕到时候大人反而责怪娃。
心里每次想起来,就觉得很难过。
实际上,这样的无效输入,或多或少打击了娃的自信心。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不存在无效输入这种说法吧,只是时间还没到吧? 这娃父母英语或外语水平如何? 不要劝。
她的家长一定秉承着“看着看着她有一天自然就懂了”的英语早教理念。也许有极个别孩子真的能做到。
对英语教育来说,无效输入和低效输入的比例是很高的。
论坛上更严重。 呃,应该不会吧?我就在讲故事书中从不说中文。但是我娃懂很多了哦。不过我娃还小。我觉得看你和娃爸妈是否真心好。真心好就得告诉他们。他们缺少情节对应,还有交流。 "乖孩子"是容易被父母“欺负”的,换成不听话的,早就罢工了。所以“乖孩子”的父母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感受,不能因为孩子顺从就坚持。 所以很多成功的人小时候往往“不乖”,这样收到教育毒害的程度浅,家有小孩不乖的家长应该高兴,如果教育方法不合适,可以很快从孩子那里得到“不乖的反馈” 人家的孩子,人家父母來教吧,不要插手。 这孩子几岁?心事蛮重的嘛。
lz的思虑也是有道理的,要是观念不同又固执的话,即使说了,对方也未必能接受,反而会觉得lz不懂还瞎出主意。
不过现在也不能完全说他们的双语教育就失败了。只是现在看来这个娃看英语书不走心就是表面应付,这样确实是大大的时间精力浪费,还容易对英语有抵触心理。娃的爸妈既然英语还不错,为什么不在生活中多用英语和孩子互动呢?这一点lz倒是可以建议一下,毕竟语言是有声的,光闷头看书太片面了。 也不能说失败啊,有些孩子就是这样慢热啊,不敢表达,但未必不懂啊。
论坛里流行的说法做法是可理解性输入,但照你叙述他们用的方法不按难度来,更贴近真实环境啊。
家长英语好,目前这点障碍根本就不算什么,太关注短期高效率也不是好事。 怎么高校输入 和高效输出呢 还真觉得挺奇怪的,我和孩子亲子一年半,孩子很多动画都能看懂了,现在已经开始神奇校车了,生活中输出也很多了,简单的书都能复述,卡由这种也一段段会说,平时和娃几本不说英语,只是看动画和亲子阅读,听音频。这种持续了这么久,孩子爸妈一点疑惑也没有? 建议他们亲子互动下也没什么不好的吧? 额,只能说父母的想法在孩子的成长中非常重要,父母应该多交流多学习,经常自省自己的方式方法,否则错过好的时机得不偿失。 哦,5年的输入不可能是这样啊。 嗯,我也是担心这个,所以不买原版书,动画也看带中文字幕的 还是觉得亲子关系上有问题。孩子都不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家长也忽视孩子的感受。将来不会是英语不好这点小事。孩子最小的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吗? 我同意楼主的观点,无效的输入很浪费时间精力,也容易打击孩子的兴趣。
但这个也只是度的问题,不可能追求完全有效的输入,无效的输入也必然不是一点作用没有的,只是效率的问题。我觉得至少要部分能理解的输入,才是最好的。比如说楼主所言的书和动画,看画面,其实也不应该完全无效,应该猜得出情节来,但家长不和孩子互动的话,猜出来的内容得不到验证,也没法和语言形成对应,使得孩子这一步始终没能完全迈出去。最重要的是,确实打击了孩子,让她既不敢张嘴问,也觉得没意思很闷兴趣大减。 本帖最后由 牧云 于 2014-11-20 09:23 编辑
可能跟小朋友的性格有关系,但不容否认的是互动是能够让听和说的能力更协调发展的。。。 好像孩子和父母之间有沟通问题。这已经不仅仅是语言输出的问题了。
孩子性格再平和乖巧,如果父母是开放的心态与其交流的话,也会令孩子打开心扉。
而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啊。孩子的心态有点过于受到压抑了。
教育的问题是不能插手的。关系再好,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和外在,不了解家庭的真实教育情形。就像我的邻居一家人人羡慕,有个乖巧学习好的女孩。但是谁知道孩子妈妈大半夜的会厉声打骂已经上了初中的女儿。孩子的哭嚎声声让人动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猫妈家的虎妞 发表于 2014-11-20 09: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同意楼主的观点,无效的输入很浪费时间精力,也容易打击孩子的兴趣。
但这个也只是度的问题,不可能追求 ...
其实我女儿从小到大,我们用英语给她读书,从来不夹杂中文解释。但会适当提问,或者留意她的反应。日常遇到书里的情形就会引导一下。动画片也是,总会看看她是否真的喜欢,甚至让她自己挑。鼓励她说,鼓励她狂热。
在亲子英语中,我个人觉得父母的态度和心思,起到决定性作用。
本帖最后由 pph0259 于 2014-11-20 09:32 编辑
我家现在是,小灰灰只能听懂一点超级简单句。于是,讲故事时,我得把书上的句子转化为他懂的简单句。就这样,有时讲完,小灰灰还会说“没听懂,中文版!”
我的疑问是,我这么做对吗?这样岂不是水平一直保持低下,没有扩展?但是,我又直觉的认为,真的懂意思才是最重要的。 这孩子真可怜,家长这种态度反应在学习英语方面是这样,可以想象,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家长都根本不会照顾孩子的感受,不会和孩子互动的 其实也未必是无效输入,我家孩子也是随便看动画片。我都不问,但是后来经常和我说动画片中的内容,还会问很多问题。 听楼主说那孩子英语启蒙有5年了?现在多大呢?如果孩子现在还是学龄前,英语每天的量很少,小童即使泡个5年,我觉得是不能和某些大童启蒙2年的相比的。还有孩子也许性格就不喜欢说,属于比较内向的那种。有些孩子可能和父母会说英语,见陌生人就一句不说了。 我也很纠结界定有效与无效输入,有些动画片看着孩子看得挺起劲,但是感觉自己都没听明白每一句,孩子就能听懂么? 应该也只是通过画面看懂故事的意思,再通过反复看去加深他们说出的话。语速太快估计就只会对个别词有印象,因为有时会问我某个单词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单纯扔给孩子资源肯定是不如互动更有效果。 还是应该要互动 是亲子关系出问题了嘛?这么久的无效输入,难道父母没有觉察 无效输入很可怕的,浪费时间。 要么奇葩的孩子--看不懂的东东也能仍耐许多年;要不奇葩的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