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h00812 发表于 2015-3-13 22:00:33

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来讨论下呗

我看到里面作者有一个理论,就是她建议孩子小时候多读无图的书,好像意思是说孩子小读多了带图的书以后就没心思没耐心读文字多的书了!我想起小时候我爸好像是给我买的连环画启蒙的,之后确实原著的长篇名著什么的读不进去,但是像是故事书还是看得进去。所以我又觉得好像作者说的又很有道理,但是跟时下大量读绘本 是不是又相悖?已经迷糊了!大家来说说自己的看法:loveliness:
里面作者的小孩二年级就读金庸了,还跳了级直接读了4年级,当然这个我家肯定是比不了。

zhoubnu 发表于 2015-3-13 22:22:23

加州的课本可是大量的图呀。那种《机器猫》漫画式的书影响阅读习惯,其它图文并茂的书,故事或者科普,大量的信息还是在文字上的。

pesticides 发表于 2015-3-13 22:34:33

真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汉语孩子倒是看的绘本不多,字多的书倒是爱看。英语学习时间不长,还达不到看文字多的那水平

yy梅溪 发表于 2015-3-13 22:35:46

绘本不看太可惜了。很多图文都很美。现在我家妞大了没时间看我还很惋惜呢。其实她说的这一点不对。我们小时候看了很多绘本,现在过度的很好。去年需要看带拼音的。现在不带拼音虽然读的慢一点,但是只要是喜欢的书也读的很好。

祁爸 发表于 2015-3-13 22:45:59

1岁2岁的孩子怎么读无图的书?

想想就知道“小时候多读无图的书”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另外,她说的可能是另一个意思,请看完上、下文。

我发常见有些家长很是迷信某个人,从而导致片面理解人家的话,就如“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话,有人就理解成“不用理会孩子懂不懂,只要读了就行”,但实际上,尹建莉并不是这个意思。
……
不要迷信任何一个人,多读书(文、视频……)后,你自然就有自己的主见。

实际上,尹建莉的方法并没有新意,只不过是她善于写作,把方法写得生动,而且是自己孩子的实例,所以被许多人追捧。

许许多多的无名的儿童教育书,说的道理也都一样。

zlgjg 发表于 2015-3-13 23:25:40

任何事情都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上下文来看,不能断章取义
首先,她闺女小时候没有现在的丰富资源,其次,尹说的是稍大一点的孩子

大野洋子 发表于 2015-3-13 23:53:47

不赞同。幼儿期就是要有丰富的 图画或者说是丰富的“像”,光有字完全打乱了娃的认知顺序啊上来就训练逻辑思维这怎么行呢。虽然她的理论是认为字也是象形的 本身就是图画,可是毕竟还是抽象出来的符号啊,尤其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文字 都已经和原本图像大相径庭了,所以以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根本理解不出来其中的图像的,就像月亮的月 ,怎么能看出月球这个莫名其妙的样子呢。。。所以我感觉 过早地大量接触文字除了对于早识字有好处外,实在没有益处,而且孩子小 记忆力又好 所以会很快识得很多字,让家长越来越信心满满。可是并不可取 。。。这样有点喧宾夺主了

水云起 发表于 2015-3-14 01:06:55

尽信书不如无书

yingniy 发表于 2015-3-14 01:10:39

她那个时代的很多图都是粗制滥造的,和优质绘本中信息含量巨大、精心设计编排的绘图根本是两回事。
就说过去所谓的经典小人书吧,那些画面是不是直白浅薄如水?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流行漫画更是不值一提
以晚安大猩猩为例,作者设计了多少细节前后呼应?
层次丰富的绘画和文字一样值得反复咀嚼推敲

cutemilly 发表于 2015-3-14 09:49:39

知名的无字书都买了,孩子挺爱看,是不是会有新的发现。大人也可以看的。

祁爸 发表于 2015-3-14 13:29:13

@peach00812 我没生气哦。
尹建莉经常在搞噱头吸引注意
许多教育道理,在教育书之外,建议你多看《读者》《意林》,多看事例、道理,自己就有方向。

小黑牛 发表于 2015-3-14 13:46:27

隐约记得里面有个教育同理心的,比如打小板凳说它会痛,我觉得不太可取

若熙爸爸 发表于 2015-3-15 22:16:08

Kimmi妈妈 发表于 2015-3-16 16:23:26

重点是在爱阅读, 跟字多画多没关系。爱阅读的孩子, 到了识字的年龄, 照样爱看字多的书。

肉球土豆 发表于 2015-3-18 14:07:44

我觉得还是图文并茂比较好,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对他们有直观的刺激,更能激起阅读的兴趣

dosoftlvbo 发表于 2015-3-19 09:12:23

不用特意去教字吧,但书看多了,宝宝自己会认识很多字的。是在无意识中学习的

IloveThemis 发表于 2015-3-19 09:19:55

小学一年级有一项重要的技能就是“看画说话”,为什么?就是因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字还认得不多。当识字量大的时候,孩子也慢慢长大了,自然就会转向字多的书了,因为那时他(她)们脑海中的画面跟着文字的描述可以构成了,但前题是需要幼儿时期大量的输入图形画面为基础的。建议楼主看看松居直著的《幸福的种子》一书。


IloveThemis于2015-3-19 09:21补充以下内容:
图画书的画,具有超乎一般人想象的重大意义。

zhoubnu 发表于 2015-3-19 09:30:05

本帖最后由 zhoubnu 于 2015-3-19 09:33 编辑

家长的引导,材料的选择,比形式(看图,看字,听)重要。看图,看字,听故事,都是形式,认识字的看字,不认识字的看图,听家长讲。孩子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感受和活动才是关键。如果材料合适,适当引导,孩子能够充分感受、思考,甚至和家长讨论,看图还是看字还是听,都能取得好的效果,培养阅读的兴趣。阅读也不是越多越好,快餐式的阅读还不如运动、观察、实践。

小阿菲王小小 发表于 2015-3-23 16:49:09

正在读这本书,希望能受益

sandy1111 发表于 2015-3-24 07:57:19

读过,有的可以借用,但孩子是不一样的

荷娜 发表于 2015-3-24 08:52:13

借鉴,不完全照搬。
有个讲打针的,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会疼,尽量忍住,忍不住,哭出来也没事。很受用。

Michelle1015 发表于 2015-3-24 09:14:15

我觉得是这样的,肯定有图的更吸引孩子,孩子还不知道文字的魅力~~但让孩子知道了,孩子就自己抱着书啃

阿春1008 发表于 2015-3-24 09:17:29

对小童的家长教育作用非常大,指导性很强,尤其是对那些一意孤行自以为是的强势家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来讨论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