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请照顺序-培养孩子的英文
先会听、说,再学读、写学习母语,是从听和说开始
“我们是怎么学会母语的?”如果能静下来想想其中的过程,就应该不难理解,在学英文或是第二种语言时,“先听、说,再读、后写”,才是最符合人类语言学习的自然法则。
孩子从呱呱坠地到会开口说话,少则1年半,多则两年,而真正能够表达无碍,总要到3岁,甚至4岁了。所以,这之间的静默期,也就是什么也不说,光是“听”的时间,就长达两年。
再来看看,“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读字呢?”如果撇开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喜欢偷跑的习惯,孩子真正开始读字,应该是7岁上小学了。我个人很不赞成七早八早就让孩子学认字,中文英文都一样。父母为孩子念故事绘本,让孩子在一旁只用耳朵听,只用眼睛全心全意欣赏绘图的时间没有多少年,大人何苦赶着孩子早早告别这个艺术欣赏的美妙时光呢?
一听二说三读四写,是人类学母语的次序,也是语言学习的自然法则。连我们最亲密、最常接触的母语,都是在酝酿了7年之后,孩子才开始有“读”的动作。如果有其他学习方式可以选择,父母何苦要在孩子一开始接触英文时,就把他们推入一个违反自然法则的境地,要他们从读和写学起呢?
别急着让孩子读字、认字
在书店的一角,5岁上下的孩子,逐字念着一本字数不算少的英文故事书,坐在旁边的母亲仔细聆听的专注模样,想必她一定为儿子的成就感到骄傲。咦,说错了?是“自己”的成就,还是“孩子”的成就呢?嗯……算了,不追究了。
可是,令我心惊胆战的是,那孩子明明念的是英文,怎么乍听之下,却像是在说中文呢?因为认字认得有些吃力,所以字与字之间彷佛隔了三里路远,而且语调、发音……听得我冷汗直流。
朗读,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绝对是值得鼓励孩子去做的事。可是,时机呢?对5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成就”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妈妈想必花了很多的时间在上头(或是花钱请别人花时间也行),但孩子只是命运的被动者,没有选择的空间。
问题真正的症结在于,英文学习的前后次序颠倒了。这样的阅读成就,存在两个问题:
● 应该要先听再说:如果让孩子置身于充分的英文环境中,让他们先“听”个够,听多了再开口说话,就不会有这样吓人的口语表达结果。因为人类“说”的能力,是奠基在“听”之上。就像先天就耳聋的人,是很难学会说话的。
● 可能造成时间排挤效应:一天只有24小时,当我们花这么多力气“训练”孩子读,相对地,“听”的机会就被排挤掉了。
让孩子快速认字、读字,甚至写字,有时真的可以抚慰一些“担心孩子未来竞争力”的父母,也是辅导老师向父母展现成果的最有力证据。但是,循序渐进才是教养的正确方向,也是帮助孩子保持学习兴趣的最自然方法。虽然,帮孩子念英文故事书,让孩子听英文故事,一时之间,甚至是两三年内,都可能看不到具体成果,然而“听”是语言学习上很重要的奠基期,孩子还没走稳就想要他跑,累了父母,苦了孩子,得不偿失。
我女儿快6周岁了,基本还是文盲,拿到书都是盯着图看。所谓文字敏感期一直没有到来。我觉得这样挺好。 学习了!!! 学习下,谢谢分享了
支持支持,说的有理 说的有道理,可是现在的孩子们光听,都会说,妈妈我听不懂 听力先行,我家就是 赞成楼主观点,汉语阅读稍微提前点还情有可原,英文一定要先多听,听多了会自然输出,语音语调词汇语法都不是事儿。这个恐怕就是所谓的语感了,语言的学习语感第一重要。 赞同。我女儿6岁5个月了,还是我给读绘本,她识字量很少,9月份上一年级,我现在有意识地开始教点汉字。但是绘本还是我读,她主要看图。这点我不急
不过说起英语我很纠结。我们这小地方是三年级开英语课。我也断断续续地给女儿听英语什么的,主要是我们英语太差,所以效果不好。但是我很纠结,我觉得也得抓紧给女儿启蒙英语了。如何听呢?我觉得也是个问题 唱点反调。
如果没有语言环境,单独练说需要比较大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如果短期内不出国,那么仅仅是保持这个水平就是很大的代价,写也是类似情况。
听和读相对而言没有这个问题,大量低成本的输入资源,而且随时随地可以利用。
对于没有中学出国要求的小学生来说,大量听、读,有一定积累以后说、写并行,甚至以写练说,都是更现实的做法。毕竟英语远不是全部。
那些幼儿园就听说无障碍的请无视我的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