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积累三部曲
通过观察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方法,结合家庭的辅导过程中孩子的个体情况,感觉需要将词汇的积累分三部曲,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方法积累不同词汇:一、因基本写作需要,会拼写的词汇( spelling): 学校里采用Pearson出版的Everyday Spelling, 第一部分由一学年36周的练习组成,每周5天,同样数量的单词(根据年级情况不同而有所增减,三年级大约14-18个,四年级20个)每天从不同的角度练习,拼写、理解词义、同义词、反义词、文章中的正确使用等,周五默写。老师除了讲解一些基本概念,如 suffixes, prefixes, compound words以外就不再讲了,这个学习的过程完全是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负责判作业和默写。这些词汇一旦孩子熟悉方法就都能掌握,一学年的单词量在500-600。第二部分,是跨学科词汇(cross-curricular), 包括Social studies, health, science, reading 和 mathematics, 这部分在本学年相应学科里基本都学过,这里将需要掌握的词汇进行汇总,有利于学生自己复习和巩固。
这些基本词汇应由孩子自主学习,积累经验,慢慢掌握词汇规律和技巧。无需死记硬背。
二、因听力和阅读需要,能够理解词义的vocabulary:在学科和reading里都有很多词汇,一般不会要求掌握拼写,只需正确理解词义,有些专有名词需要理解并记住。这里就能比较出孩子词汇量差别对掌握学科差异了,词汇量不够、学科背景不了解就会听不懂也看不懂。这时,大量"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纸质reading之前先进行audiobook reading,非常有利于熟悉词汇。在听、读阅读材料时,荧光笔划线、提前上网找到已经整理出的vocabulary 和相关习题、在读的过程中,随时将孩子不熟悉的词汇进行选择或填空练习,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词汇本,这样就有了自己掌握词汇的轨迹。
对于non-fiction 的阅读,比如社科,科学也可以找些相关的中文来听,比如历史、地理类对于学科学习非常有帮助。对事件等专有名词,可以通过最简单的timeline、选词填空等予以强化。
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感觉学科英语对词汇的要求远远超过文学类阅读的要求,因为有些实际上是概念的学习,比如economy, resources, goods, services, rights词汇看上去很容易,但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很容易造成“不懂装懂”,这时家长的帮助就很关键了。其实,这些概念在中文阅读时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不能因为认识字或会写了就以为掌握了,一定要解释、分析,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含义。
阅读的宽度(知识面)同时影响着阅读的深度。
三、为接受更高的挑战而需要进行的准备:在学校里的阅读有两种,一种是大部分孩子感觉不难的,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步骤、花时间好好分析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的所谓“精读”,另一种是TEACHER READ-ALOUD(LISTENING),这部分难度超过了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水平,对词汇量没有特殊要求,但让孩子从听入手,而且一起听,一方面会提高兴趣,更关键的是为下一步学习确定信心。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自己的词汇量都在提高,只是提高的程度不同罢了。
这部分也是家长最容易入手的,在网上下载下来丰富的“听”读物,让孩子自由畅游,何乐而不为呢?这也是家长对孩子真实水平考察的一个最佳手段,不要顾及难度和语速,也不要问听懂没有,只要孩子愿意听、听进去就是最好的证明。
受益于high5的积极影响,仅将这点不“典型”的个人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分享。
谢谢分享,学习了 《Everyday Spelling》这套书可够贵得呀! 感觉现在的孩子要掌握的东西真的好多。 thanks for sharing 谢谢分享!学习了!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