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者天下之美妈逍遥游
本帖最后由 winner 于 2015-5-17 09:02 编辑山外青山楼外楼,
理念区里争不休。
辩风熏的看客醉,
不如八版逍遥游。 抢个沙发,到此一游:) 本帖最后由 _远山 于 2015-5-22 23:49 编辑
论坛里的好友们看看就好
_远山 发表于 2015-5-15 10:55
手机打的好像排版不行随便看看吧。论坛里十分的人选择不说或顶多说二三分,我三分的人却去说十二分的话,装 ...
我看你对理性辩论有很多看法,要不把你帖子搬来,辩论辩论,活跃活跃思维。 winner 发表于 2015-5-15 12: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看你对理性辩论有很多看法,要不把你帖子搬来,辩论辩论,活跃活跃思维。
呵呵想到个情境,就是给领导敬酒,说:领导,我先干了,你随意。
呵呵这里我那杯水已经喝了,你随意(想换个词的,不过没更好的,反正汉字多义,你知道这不是我前帖当贬义用的就好)。
不过您只关注了辩论吗,我有时候还看看冷暖。 天冷了,要加衣服。
天热了,要减衣服。
看情况而定。
改变不了天气只能改变自己。 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英语总是更高贵的语言。
怎么办呢?好好学英语呗。踩着英语这工具阶梯,奔向高大上。
希望随之,整体环境都奔向更高大上。
也许,唯有到了那个时候,汉语才能够成为新的高贵。
现在还早、还早。
尽管压抑着一层悲伤。
小小的欧洲国家们都那么热爱且崇尚自己母语。
偌大的文化大国,启蒙的元素,却必须有英语的参与。
怎么没见美加家庭拿汉语作为启蒙之一的?------------ 将来,也会有这一天吗。
不管能否怀着仿佛复仇心理去期待那一天,起码希望将来的某天,给孩子启蒙,英语只是选修课,而非必修公共课。
_远山 发表于 2015-5-16 00:53
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英语总是更高贵的语言。
怎么办呢?好好学英语呗。踩着英语这工具阶梯,奔向高大上 ...
呵呵
为什么我的眼里有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小窝。
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出去走走。
人怎么能低下高贵的头。
汉语是最美的语言,英语是最广泛的语言。 _远山 发表于 2015-5-16 0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英语总是更高贵的语言。
怎么办呢?好好学英语呗。踩着英语这工具阶梯,奔向高大上 ...
固执的相信,或许会很久很久,但那一天总会来的。
文绉绉:sleepy: 复制一段最近写过的,与楼主和路过的朋友交流:
“最近不觉反思“洗脑”这个词到底怎么回事。一个人成天在耳边说上一万句,你肯定厌烦,夫妻估计有因唠叨离婚的。那一万个人说上一万句,估计你不信都有点儿信------这里又有两层:一公众往往是无知的易盲从的,二大家其实都不傻群众眼睛雪亮(我自己通常稍偏向一)。再如果是你原本不信的东西让你每天持续背诵一万句呢?文革一种偏听偏信的高压语境就是这样形成的吧----人们到后期还“适应”了。看看傅雷的例子可见一斑,开始极有清晰思辨和一份坚持,整风到后期连自己都认同自己是腐臭的落后阶级不配活在新社会。
信或不信,到底是怎么来的?那么究竟又何谓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呢。能够坚守的条件是什么?比如安全保障和经济上不依附。
以上是对论坛争议不同腔调,你信不信、信哪个的反思。小题大做了些,不过论坛确是人群密集,言论看多了,你是否迷失或不自觉地被洗脑。
要有不依附、适合自己的一份判断,就一定不能被他人或环境左右。生性柔弱绝对不行。甄嬛传那么火,因为甄嬛其人真是很令人借鉴。聪明深情之类不说了,她明断、大事上绝不糊涂,有心计、绝非柔弱任人摆布、善良暗藏心底从未迷失、另有自己的骨骼。女子若做到这样,很可以了。”
lmjcle 发表于 2015-5-17 0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文绉绉
楼主的标题我当然喜欢啦,但打开看到,还是楼主的一贯风格,又是一首打油诗{:87:}
写东西肯定仅代表当下的心境跟水平,实在让你这种渔樵高人见笑了:D(说真的喔)
对了,发现楼主到了5月份,兴致很好呀。您这标题我虽喜欢,很简洁,但我这ID名最近还是别太张扬啦,你懂的~ 嗯,如果把它改成“ winner的 Party ”呢。 本帖最后由 _远山 于 2015-5-17 02:28 编辑
fuzhong65929 发表于 2015-5-16 11:14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固执的相信,或许会很久很久,但那一天总会来的。 因为11楼提了甄嬛哈,就还是接到这里来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超喜欢这个人物。
觉得你真是蛮像史湘云的,就是那种憨朴的邻家妹妹。
我也害怕完全通透的人,因为太通透的人,自己都会觉得蛮苍凉的吧。
反正觉得是这样,光单纯,有些事儿可能没能看得太透,也许误解或错过;光偏于相信自己,可能会因为偏执,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太多时间;已经通透了,又可能不快乐。
到目前为止,在虚拟的角色里,觉得甄嬛那种(是电视剧哈,不是书,我觉得书的水准不如电视剧)真是不错。京华烟云里的完美女子姚木兰当然也很好,但那种大气,真的跟牡丹一样一样的,那是花王了,众花之中也属寥寥的品种吧,心理上也实在难及。
还是绿色养眼些对吧,尤其手机上看{:1_1:}
_远山 发表于 2015-5-17 01:09
复制一段最近写过的,与楼主和路过的朋友交流:
“最近不觉反思“洗脑”这个词到底怎么回 ...
有点类似三人成虎,人是群聚动物,假如想要不合群,是需要相当的勇气。被洗脑,也是被环境改变的结果。 _远山 发表于 2015-5-17 0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复制一段最近写过的,与楼主和路过的朋友交流:
“最近不觉反思“洗脑”这个词到底怎么回 ...
我也喜欢甄嬛 本帖最后由 _远山 于 2015-5-18 01:06 编辑
这两天都出去玩了,5月份景色确实好,心情也爽朗很多,可知不能老在家宅着呀,对着音乐和文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好好过着有滋有味的市井人生呀。
这个季节,想必诸位心情都还不错。尤其是楼主呀,这标题改得{:76:}。。。。。 _远山 发表于 2015-5-18 0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再聊-------------这些都算当了爸妈的一份自留地、自耕田吧。对了,这两天都出去 ...
有了孩子以后,会不由自主精力情感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妈妈们对吧。然后会觉得日子一天天过得闹闹腾腾又实实在在的--------------赶脚这就是生活呀,而且还能满满的全是爱和期待。但是偶尔切换到另外一个频道去,会觉得时间流逝之快。很早以前,记得在读者杂志上见过一篇转载文章,内有一句“人生是场醒着的梦”,一直记着,虽然这只是句描述状态的并不究竟的话。如果说哲学和逻辑这些帮助人提升认知,更好地认识世界,现在觉得,学习它们只要达到一个基本的思辩程度就好,并不需要沉浸其中,沉浸在康德、尼采、弗洛伊德等等这些沉重诡谲复杂的世界里----------------而它们只会令人复杂,更不见得能真正改善世界多少。觉得那些跳过哲学,直接步入宗教的人,真是走了一条捷径。把整个世界和人群都看成了思辩的符号,也许提升了智商,但到底不见得增加多少智慧或幸福。自然、清新、虔诚、纯洁、诗与歌,这些才构成人生的春天。
我咔,在说神马啊。。。。。管它呢,反正楼主的镇楼文字,也是首打油诗哈------------这个基调,应该是允许一切怪异O(∩_∩)O哈! _远山 发表于 2015-5-18 01:02
有了孩子以后,会不由自主精力情感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妈妈们对吧。然后会觉得日子一天天过 ...
呵呵,逍遥游,自然可以逍遥说。 winner 发表于 2015-5-19 1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逍遥游,自然可以逍遥说。
好吧,为了回报楼主,我“言简意赅”地总结一下个人最简易的减肥秘诀哈(绝无影射,因为哪怕是施瓦辛格的体形也需要维护才能维持嘛):
一、早晨空腹锻炼--------------注意:一是空腹;二锻炼不必囿于剧烈,步行去买菜、散步、慢跑、游玩之类都OK。因为不累,所以好坚持。
二、饭后普洱茶。我感觉什么都不如普洱茶有特效。胃寒之人,只饮熟普(黑色的茶饼,汤色红黑的那种);否则,生普(青绿色茶饼,因为发酵不充分)熟普皆可。
其余运动、断食、瑜伽那些,都是比较麻烦的事儿,只能说根据爱好来了。我最好的借口是:我没时间呀!:$
嗯,不知这个楼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就逍遥成比萨斜塔好了:$。
_远山 发表于 2015-5-19 19:40
好吧,为了回报楼主,我“言简意赅”地总结一下个人最简易的减肥秘诀哈(绝无影射,因为哪怕是施 ...
可以步行去上班,锻炼身体,同时有适当压力。食物控制好,多吃鱼虾等含不饱和脂肪的,少吃猪肉,实在想吃,炖时间长一些,促进脂肪分解。 读书肯定是好事,但也容易令人产生这么一种幻觉:读过某些道理,便以为自己懂了。读过人心鬼蜮,云诡波谲,便以为自己世事洞明,觉得世上之事不过如此,自己只是没遇上而已。
这是十分可怕的。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答案其实十分简单:
我们的一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而人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往往是非理性的。
这就是人最大的弱点:人是受情感驱动的,因而也是脆弱的。你读了再多的书,学会了再多的道理,在你面对实际的困境的时候,往往派不上什么用场。
你知道要学会投资自己,以期在未来收获机遇,但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劳累,你是否真的能关掉美剧和电影,强迫自己好好去读几页英语?
你知道理性人追求边际效益,不考虑沉没成本,但当你真的面对抉择,要放弃你坚持了两年、三年、五年的东西,你能够放下执念么?
你知道作出决策时要排除情感干扰,权衡各方面利弊,可当你真的面对能左右你未来十年的选择时,你是否真的能做到心如止水,还是犹豫徘徊、举棋不定?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身心俱疲、状态极度不好的情况下,还得硬着头皮去做你不愿意的事情?比如,应酬,跑客户,看房子,又或者,面对日常生活里繁重的琐事。而你这样做,只是为了拼尽全力维护你小小的安定的环境,不至于支离破碎?
你是否感受过那种在命运面前、在整个社会面前深深的无力感?
你是否体验过,被朋友背叛的心寒,一个人在深夜醒来的孤独,每天奋斗12个小时仍看不到未来的灰暗,肩负着债务、忙到没时间喘息的绝望,与机遇失之交臂的遗憾,怀疑自己能力、乃至生存意义的虚无感……?
这些东西,都是读书无法给你的。
书可以告诉你很多道理,但永远给不了的,是面对困境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以及作出选择时坚决的心境。
这两样东西,只有当你去经历了很多事情,沮丧过、失望过、痛哭过,你才能真正地把握到,也才能真正地拥有。
你会发现,生命中有许多属于自己的寒冷和深渊,只能够自己去面对。它们考验的,是你经过千锤百炼、早已刀削斧劈难动分毫的内心。没有谁能够代替你去承担,也没有哪本书能够帮你去抵抗。
知行合一,最难的永远是行。如同藥師所说,读书和阅历永远是互补的关系。可惜的是,许多读书人,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为读书可以代替阅历。
读书可以给你力量,但造就一颗强大的内心,需要提高对痛苦的阈值。也就是说,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去经历痛苦,或许是风险,或许是损失,或许是恐惧,或许是你所厌弃和排斥的事物,直到你能够承受痛苦,你才能不被痛苦所左右。
这没有哪一本书能够教会你,一千本书、一万本书也不能。
然而,这恰恰是读书最大的副作用。读书的本质,仍然是一种「舒适区」。
读书的时候,你是在观看别人的生活,始终没有参与其中。书中的悲欢离合,是主角的故事;书中的艰难决策,也是主角作出的。你始终只是一个观察者,永远体会不到面对困境的绝望和无力。
所以,很多时候,读书,或者说埋头于读书,其实是一种逃避恐惧和风险的行为。在书里面,你永远是安全的,永远不用被卷入现实的风暴中。也因此,你失去了真正磨练自己的机会。
更甚者,它会给你这么一种错觉:你读过了许多故事,自以为明白了许多道理,但你并不是真正明白,只是自己认为明白了而已。
当你真的遇到书里的情形时,即使你知道正确答案,你有勇气选择那一条路么?
我感觉到,读书多的人,大多有这么一种倾向:遇到任何一件事情,喜欢先退一步,好好思考,考虑完,再决定要不要前进。
而结果往往是:算了,还是不要前进吧。
所以,好好去体验身边的生活。去做一些平时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去经历各种不同的经历。不要怕风险,也不要怕损失。书可以教会你各种各样的招式,但如果你不在实战中用出来,就永远算不上一个高手。 winner 发表于 2015-5-20 06:18
读书肯定是好事,但也容易令人产生这么一种幻觉:读过某些道理,便以为自己懂了。读过人心鬼蜮,云诡波谲, ...
转来的文章,有时间做个脑图 感觉还是个偏于年轻的作者写得吧? winner 发表于 2015-5-20 0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书肯定是好事,但也容易令人产生这么一种幻觉:读过某些道理,便以为自己懂了。读过人心鬼蜮,云诡波谲, ...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是因为拖延症吧,跟读不读书关系不大。当然,如果能再深入地多读点书,又愿意学习,也许能找到改进的办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