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及沟通很重要!!
刚看到的觉的写的很好,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在生活水准越来越高,为孩子提供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越的今天,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要我们去面队:自己的孩子并不快乐,原因正在于自己. 孩子之所以不快乐,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孩子本身,而取决于父母对事件的看法、态度、评价、信念和认识水平。
一、根源——认知的结果
我们往往只注意孩子不快乐的现象和事件本身,对孩子不快乐的根源却很容易忽视;家庭教育不外乎几方面的问题:观念、态度、目标、习惯、性格以及沟通水平。
一般事情的发展规律是:认知会影响行为,行为会影响结果,也就是说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又产生不同的结果,即:认知——行为——结果,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就能改变结果。同时三者互相关联,结果会使人产生新的认知,新的认知又会影响新的行为,所以结果会影响行为。
每天陪孩子弹琴,以前女儿着急、生气、哭,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调节情绪,我只是注意到孩子不愿意弹琴,认为孩子弹琴的时候会偷懒,会烦,没有去寻找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今天弹琴的过程中,孩子也同样有这样的表现。
第一步:先分析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
1、觉得自己总是弹错,认为自己应该一次就弹会,不允许自己出错。
2、不想老公在旁边看她,怕自己弹不好,认为自己弹不好别人会笑她。
第二步: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对孩子的心理不了解,沟通太少,总是把孩子当大人一样的要求,让她形成了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观念,不仅不快乐,而且很难有成就。
第三步:我要怎么做,才可以弥补以前的错误,改变孩子的认知
母女对话一
妈妈:孩子你从家走着去学校,在路上摔倒了,你是躺在地上生气,因为自己摔倒了不原谅自己,还是爬起来继续走?
女儿:起来继续走。
妈妈:那如果不起来呢,坐在地上因为摔倒了生气,会怎么样?
女儿:会影响很多 ,误了上课的时间,生气还对身体不好。
妈妈:是啊,你现在弹琴遇到弹错的地方生气,就和走路摔倒一样的道理,也同样浪费时间,明白吗?
女儿:(笑)明白了!
妈妈:所以,这和你的观念有关系,你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错了再重弹一次,这样就会很快乐去接受并且效率还高,而相反你生自己的气,就费浪费很多时间,还不快乐,所以快乐在自己的心里。
女儿:妈妈,那我做不到怎么办?
妈妈:没关系,你能做到的,不过习惯的改变是需要毅力的,你要调整自己的思路,用积极的想法,比如:我真了不起,这么难的事情我一直在坚持,这是考验我的毅力呢!而不是:真讨厌,我一定做不好......
你试试好不好?坚持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只要它是对的,就坚持,会形成习惯的!
母女对话二
妈妈:宝宝在弹琴的过程中,你做到平静了吗?
女儿:没有,我很着急,总想着怎么还弹不熟悉.
妈妈:那你能从家里一步走到学校吗?
女儿:(笑)妈妈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妈妈:对啊,你知道的,弹琴和走路一样的,你不能一步走到学校,你也不能一下从第一个音弹到最后一个音.
你现在按妈妈的方法,先定一个目标:把这首曲子的右手弹会,那么第一步是弹第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就和走路一样,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想其他的事情,比如:弹不好怎么办?别人看我怎么办?就想着把这个音弹好,然后再弹第二个音,直到弹好这个小节,其他的小节也是同样的方法,然后再巩固.
女儿照着做了,很快就弹完了.
妈妈:我的方法好吗?是不是很快乐,也轻松?
女儿:恩,上午总是着急还生气,把时间都浪费了!现在就是按你的方法做的.
妈妈:好,那以后就按这样的方法去做,提醒自己快乐,快乐或者不快乐是有你的想法决定的.
母女对话三
妈妈:弹琴就要认真,一个键一个键弹好.弹的过程中注意几点:想弹琴的要求,听声音,数拍子,看谱子对不对,并且用心感受,如果不能做到手型按要求,谱子也不对,还不如不弹,这样时间长了,养成坏习惯,就不好了.
女儿:但是那样很累.
妈妈:你现在的坐姿和手型是不是用毅力纠正过来的,觉得累吗?
女儿:不累,坐不好反而会累!
妈妈:所以这都是习惯的力量,如果养成坏习惯,时间长了就会去逃避困难了.
总结
1、消极抱怨不如去积极建设!
2、家长要不断反思自己,动脑去分析,我的失误就是没有去分析根源在哪?总是去补救,不能做到超前,还是自己的知识不够!要努力提高自己!!!
值得学习,不论是对家人还是孩子! 恩 是的 ,认知——行为——结果 之前是感知,孩子为什么要弹钢琴?孩子第一次听了钢琴,感知了这种乐器,感到欢喜,高兴,然后就尝试着去摸一摸碰一碰,从自主探索认知,到引导学习,这也是过程,如果我们的孩子对这个东西还没有足够的兴趣那就先不要急着让她去尝试。 值得学习 写的真不错。学习中。 写的很好。。。。 不错~~~学习! 收藏了,可以慢慢学习一下了~谢谢你的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