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kun3 发表于 2015-6-12 10:40:57

关于英文写作题材

本帖最后由 qiankun3 于 2016-12-16 15:21 编辑

    关于英语写作的题材和素材上,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6-12 12:32:57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6-12 22:13 编辑

楼主不过是把我早在2015-3-24日,我给楼主的第10楼回帖宗旨,又重复和呼应了一遍

请见此链接---http://www.ebama.net/thread-240475-1-7.html,因为极其有代表性,我在此再重新粘贴一遍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3-24 17:29 编辑

这个根子不在语言上,而在于层次铺展与精简提炼----的思维训练上!楼主无法深入孩子的口语中,与其互动和对话,所以对她口语中、头脑中的思维模式的训练,就无法触及。写文章前,还是要用英语先多做口头表达,自己用录音感受并修正 ---就像画画要先对同一个东西,同样涂鸦上几版后,先会对自己的作品,通过比较,分出好赖高低来,才能逐渐对老师和别人的样板,发生敏感,找到感觉。

有时猛一下子看到老师的,反而不容易知其所以然---这就是被老师给【盖住了】给【砸晕了】!要从自己的修正一步步来,再看老师的,悟性反而更容易【嗅】出来

另外写东西不要一上来就高大上,可以先随性涂鸦简短的!

如果孩子感兴趣的恰恰是这个高大上,那必须按她对此文的兴趣点,顺着她的思路安排先后,先尽情放开,然后小心翼翼慢慢挑选慢慢收---允许其先把所有感兴趣的,全都记录倾倒出来,然后逐步挑出最感兴趣最重要的,一步步过程清晰的缩小包围圈---对文字和句子的压缩精简,必须一点一点来,不能过快,整个过程,要和孩子商量,提供给他不同力度和色彩的词汇和短语,让他自己像挑玩具小模块那样,挑选换回,重新拼图和玩味。同时要不断地用口语问答和启发,帮孩子在头脑中厘清主次,最后才再她的同意和欣赏下,共同完成一个作品---这跟带孩子搭积木、做拼图是一个道理!

这比教师上来就做大删大改,一步到位,而孩子这一方,反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下子生出畏难和丧失文字我做主的---兴味,强得多!假以时日,孩子慢慢会感悟出---原来写东西要同时照顾大与小--既大局与细部的关系----而照顾大局细部的关系,哪怕是在表现一个科普故事,其实也很需要【像编人文故事那般,敢于拓展、留出生动的悬念和想象回顾的空间】,对这种感觉适应后,就会生出一手画方一手画圆的协调性来。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6-12 12:35:55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6-12 12:38 编辑

这是我在该贴11楼再三对楼主提出的建议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3-24 20:04 编辑

如果,小牛顿科学训练的是孩子--浓厚持久的探索能力,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观察假设验证分析还有大胆想象的思维能力,那么实验的报告,也必然是把重点---首先关注和考察孩子在这一方面的思维和兴致的表达能力上来,最后才是文章的文法和写作,这个怎么能本末倒置?!

所以这里的问题是---孩子写了这样一篇报告,但她做实验的时候是什么情形什么感受,她是否没有动手只是抄书和记下老师最后空洞的总结,这个我们不和孩子亲子互动,无法得知,而无法得知你就无法知道---你孩子这篇报告的源头,是来自于抄书还是来自于思维,还是来自于二者兼有的不求甚解,你就无法帮助孩子再现与澄清实验的全程和步骤,你就无法了解到他的感受和思维水平,无权替孩子做主,哪里该取哪里该舍,指责孩子哪里混乱和错误---所以要从源头上保持和孩子同感同受地了解实验本身的内容,没有调查研究,便没有发言权。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一上来,便把孩子的报告,当成写作,来指手画脚、来说三道四的根据所在!---你无权按照死的文章的写作规则,去生搬硬套搞乱一个实验中的孩子---切身的感受和随时都在变化着的思维!就算最后,只是为了帮助孩子厘清句面的通顺,你也一定要谨慎进行,摸清孩子为什么首先会喜欢采取那么冗长、或那样拗口的表达方式的真正理由---是因为他的笨拙,还是因为他有其他的关注和考虑?要允许他有个---按自己意愿试写和试改、逐步体会摸索的过程,而不是一上来就被老师大笔一挥,改头换面!那样的正确,有何用?!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6-12 12:44:02

以及在该贴37楼的再次重申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3-31 14:35 编辑




我的经历告诉我--语法标点固然重要,但写作实际上就是---对人性的多层挖掘---和对生活丰富的探索---

与清晰合乎逻辑的表达!一定是以人为本,文以载道,孩子本身的综合人文素质---成为能力第一考察,

其次才是语法句式标点符号的规范!


你的阅读---要领悟的是这个,你的写作---要表达的也是这个,


不需要多大多重分量的话题,也不需要你有多深沉超过年龄的思想---


只需要你符合年龄真我的本色情感,还有对生活独自的视角与评判。

ningninginnj 发表于 2015-6-12 16:30:03

本帖最后由 ningninginnj 于 2015-6-12 16:45 编辑

很遗憾地看到一个实际情况:我的一个朋友是美国人,对于老大一开始就用这种所谓鼓励想象力的方法和教材去教,结果孩子后来非常为难,看到一幅图画,要让他写几句话,他会很难过地说:我怎么知道写什么啊?从而后来对写作非常不喜欢。
之后对于老二她换了一个教材,那个教材就是一步一踏实地从句法和阅读着手,一步步地让孩子从句子到篇章,现在老二非常享受写作,后面也可以加入creative writing。
我们这个社会迫不及待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却没有看到孩子还没有可以创造的素材的积累。孩子就像海绵,可以吸收很多很多知识,但是干海绵用手一捏,是什么都出不来的。
语法重不重要,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写论文最后都要花钱请人proofreading,因为句法什么的有问题会很影响得分。连美国大学老师自己都说,语法很重要。

之前研究语法和写作的关系,以及语法是否重要这个问题的时候,读过一篇文章To Teach or Not to Teach (Grammar)—No Longer the Question,来自Mc-Graw Hill的网站,里面有这样一句话:With the widespread institution of standards and high-stakes test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recognize and use correct grammar. Educators can no longer afford to assume that students acquire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formal language structures through read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很欣赏楼主对自己孩子的英语培养,孩子的英语真的很不错。但是如果真的以后要去英语国家读书的话,真心建议语法还是得早点教,系统地教,一定对孩子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可以用更加有趣的方法。

Just-go 发表于 2015-6-13 10:44:30

楼主家的娃,8岁,能用英语写出很长的文章出来,已经很不错了,先膜拜一下。

不过,不全同意楼主的感觉。
写作就是写作,必然有一定的要求,语法格式标点符号这些,初级阶段的写作有初级阶段的要求,高级阶段有高级阶段的要求。

楼主强调的是想象力。培养想象力的手段很多。写作也可以培养想象力,但并不是完全为了培养想象力,写作是一项技能,通过规范的训练往往能更好掌握这项技能,而这些训练并不妨碍想象力的培养。

Just-go 发表于 2015-6-13 11:06:12

至于题材,各个孩子不同,不能勉强。
有的孩子,或许接触人权的题材多了,写出关于人权的文章,很正常,无需莫名其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英文写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