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房间与背单词
孩子九月份上初中,目前听力词汇量大约2-3000,能裸听部分初章书,看一些迪士尼动画片不需要字幕。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在暑假里让她背单词,快速将单词量提升至4-5000.听了她和外教的网络聊天,在聊天里,她可以顺利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语法错误也比较明显。最近我也在和她一起学习收纳房间,突然有了一个灵感,决定目前不让她背单词了。也许这个灵感不对,也许过段时间我会否定它,不过现在我觉得它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猜想就是:掌握单词可能和收纳房间类似,当我们在收纳房间时,如果没有将空间归纳好,就放入了大量物品,那么在取用的时候会非常头疼。如果最初的物品较少,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规划出放置物品的空间,记住这些空间,所以取用和放置都非常方便有效。当我们已经渐渐熟悉了这些归纳方式和空间后,再缓慢加入新的物品,我们会很快地增加这些物品的归纳方式,也就是说,一旦归纳的基础建立起来,物品逐渐增加,不会影响我们的效率。不过,如果一下子增加很多物品,超过了我们目前能够掌握的空间知识,我们只有一个办法,把这些物品放入一个大大的箱子,放在家里的某个角落,以备不时之需。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物品很难做到物尽其用。
这种猜想很像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应试英语:在没有打好语言的构架基础之前,背了大量单词,但运用不了。学校以为构架就是语法,殊不知语法只是别人的收纳方式,可以借用,但全套背下来照搬?估计没有爸妈会用别人家的收纳方法来收纳自己的房子。我们自己的收纳方式,都是按照我们的房子构架和空间,自己来创造和组建的。
这种猜想解释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什么很多幼童虽然单词量小,但是表达顺利而且准确。他们用少量的词汇,建立起自己的收纳空间,因为是自己建立的,取用非常灵活方便。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成人单词量虽然大,但说起话来结结巴巴,无法调用背来的单词库。因为我们背来的单词库,根本就没有放入日用的收纳空间里,而是放入了那个大大的箱子,每次取用都要搜肠刮肚地去寻找。就像一个笨拙的家庭主妇,把所有家用物品都乱丢一气,用的时候啥都找不到。
再举一个简单例子,当孩子可以使用好100元零花钱后,我们才会考虑给他们200元,当他们可以使用好200元零花钱后,我们才会给他们300元。很少有哪个父母直接跳跃至1000元零花钱的。
当然成年人没有办法了,因为工作关系,必须得一下子就要掌握很多单词量,或者金钱,或者房间收纳知识。不过我觉得对孩子没有必要这么急,让他们慢慢地掌握这些知识,效果也许比死记硬背单词好吧。
楼主真是极为聪明呀!一百个赞同!!!太有道理了。建构自己的体系。 再次表示感谢!绝好的思想! 恩,有道理,所有的知识都要构成自己的体系否则无法灵活运用,这也是很多学霸的心得,这也是为什么出去补课未必效果会好 很有趣的想法 很赞的想法。。颇有道理 很有道理,也很形象! 很好的想法,我借用一下 朵朵向朝阳 发表于 2015-06-28 14:09: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有趣的想法
节操碎了快捡起来 正准备背单词呢。
:lol 美妈的帖子一直很有营养的。认真学习了 很受启发,我目前也在纠结是否应该让孩子背单词。
生活中处处是智慧,lz真是善于思考的妈妈 真是个善于思考的美妈 楼主讲得透彻易懂。尊重小孩的内在构建!
这又让我想起国学热! 喜欢楼主的思考,
孩子有这个会用心思的妈,真不用发愁词汇量呢
跟在楼主后面学习 智慧的妈妈,赞! 智慧的妈妈,赞! 我在教老二的时候也是这个问题,已经学会的单词是如何巩固的,学习了 这里又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国的教育。
我国的教育任务繁重,从小学开始的功课越来越难,初中加入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等。我国的教委发心也是挺好的,不管孩子今后用不用得了,先给你们一大堆知识吧,放着,也许今后有用了呢。就像我们逛淘宝或者商场,经常觉得这也好那也好,先买着回来放着吧,堆在那里,万一今后有用了呢?
仔细一想,这些也属于未归纳的物品,使用率非常低。那么学的这一大堆知识呢?大部分只是为了应付今后的不时之需吗?
有朋友说,其实应试教育,特别是理科类,也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不过就我周围的人来看,只有部分人能从学校的理科类教育发展出思维能力,而也有很多人死在了理科上,从而放弃理科。那么,也许只是这部分人有一定天赋,自己学会了归纳理科知识的方式,所以发现了理科的好处。也就是说,大家都从学校拿回一堆东西,但只有部分人悟出这些东西该如何归纳才有用,而其他人也是把这些知识放入大箱子,也许永不启用。
那么再看看西方的教育,不是说他们好,而是他们在孩子的小学阶段,没有给他们大量的知识,而是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尽量领悟如何自己归纳这些知识。也可以说是照顾了大部分智商中等的孩子。因为很多高智商孩子,从小很轻易地就能归纳知识。
那这样看来,中国的小学教育是给高智商孩子准备的,而西方小学教育是给普通孩子准备的啰?: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