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Technic]差速器(Differentials)零件─简介乐高积木中的物理力学
本帖最后由 jerryyao 于 2015-9-22 09:51 编辑转载一篇宝岛那边毛毛老师早期写过的很经典的文章,文章介绍了关于乐高的科技系列的精髓。放到今天来看,仍旧不过时。
原文地址:http://le.beingo.net/archives/1392
他的博客中还有其它的文章可以学习。
如果不是乐高积木採用一步一个零件的工法堆砌出一部汽车,加上改装8674-法拉利F1赛车时遭遇转弯不顺畅问题,我根本想不到原来要一部车转弯竟然是一门物理力学,以及堆砌积木居然跟汽车工程师一样认真;其中奥妙在于差速器(Differentials)这个零件(如下图):
http://www.xiaohuasheng.cn/EditPicture/ExperiencePicture/t_20111214152735005.jpg
下图是结合齿轮的应用范例,在后轮驱动汽车中,差速器装置在两个后轮之间;如果是4轮驱动车,(以下感谢北极熊的指导)理论上是要3个差速器的,前轮一组,后轮一组,另一组则是中差,作用是平衡前/后差速器的转速差:
http://www.ebama.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9/22/094834s5d5oyy2szt1nz1s.jpg
积木玩具堆砌后可以动已经不是新奇事,不过差速器这个例子更将它提昇到「怎麽动会更有趣、更有意义」的层次。此外,前文「Technic系列─放在客厅茶几上的教育玩具」中提到教育玩具的概念,这篇文章也以差速器为例子,做更进阶的阐释,并用来补充说明积木堆砌不同于某些益智玩具,有时更要「用得好、用得巧」,并非让玩家盲目地尝试错误(例如闯关游戏)。
[解说]乍看之下它好像是一种齿轮箱(Gearbox),将3个齿轮(Gear 12 Tooth Bevel)以90度角连接在一起并传动,其中一侧镶嵌一个大齿轮(或另一侧也镶嵌中齿轮),好让其他零件能带动整个圆柱形框架。如果过于简化转弯的想法时,那麽这个零件其实可有可无,大可以用一根十字轴当车轴串起2个轮子,就可以一起转弯了,就像在夜市可以20元买得到的发条小汽车一样,何必大费周章地用到差速器和齿轮?
所以,在解说差速器之前,我们要先瞭解一下汽车转弯的原理:
http://www.ebama.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9/22/094835t6cf2ch8zf8rfhr8.jpg
(图说)以2-D鸟瞰图来看,汽车的4个轮子构成一个长方形平面(数学上只要3个点就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所以转弯时会因为两轮之间的轴距,而形成内、外2个不同半径的圆(以红、蓝线表示),分别由汽车左、右两侧轮子所画出来的轨迹。
为了方便解说,我们将轮子、内圆(红线)、外圆(蓝线)的周长都设为整数,再将圆圈周长除以轮子周长就可以得到轮子的转速;由于外圈周长大于内圈,由图中计算得知,外侧轮子在同一时间需要转动比内侧轮子快(相同时间内,当内侧轮子转动8圈时,外侧轮子已经转了10圈),也就是转弯时,蓝色轮子的转速要高于红色。所以当2个后轮在共同连接在一条车轴上时(图中黄色轮),转速不同会引发磨擦力平衡的问题。
因此,转弯过程不只有转速差异这麽简单。我们都知道车子之所以能前进,是因为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这与我们双脚前进原理是一样的,差别在于轮子用旋转来产生摩猜擦力,脚则是踩在地上)。当两个轮子以轮轴连接在一起,且转速不一样时,则地面施加在这两个轮子上的摩擦力也不一样。从物理学上得知,摩擦力会使轮轴的两端承受两个不同的力矩(汽车业称为扭力),当这两个力矩差值过大时,便足以将轮轴扭断(参考下图)。
http://www.ebama.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9/22/095021v4yns18g8n2sqqmg.jpg
我们可以用双手握著毛巾的两端,再分别以「同方向、但不同速度」的旋转(一手转得快,另一手转得慢),这时候可以看到毛巾被扭转,可以模拟轮轴被扭曲的情形(参考下图)。
http://www.ebama.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9/22/094835c6nkgglvnuaedqdi.jpg
要解决力矩不平均而造成扭断轮轴的问题,似乎只要在轮轴中间加上某种装置,允许两侧轮子能有不同转速即可。另一个问题是,2个轮子的动力都是源自于同一个引擎所输出的马力,再平均传递到两侧轮子上。
http://www.ebama.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9/22/094835qyne8n6ybj652fo3.jpg
整个受力情况是,动力输入是固定值,代表轮轴稳定地接受来自引擎输出的动力,但两侧轮子因为各自承受不同的摩擦力,所以当动力传送到轮子后是个变动值,代表合力随转弯路况而变。因此轮轴中间这个装置必须能让这些受力同时发生且均匀地传递,但又不会相互影响,因而加速油耗。
这些不同来源、不同方向的力矩会形成各种扭力,所以差速器结构虽然简单,却汇集了複杂的物理力学,就这一点来说,不知道乐高积木会不让小朋友觉得物理变得有趣?
如果你是乐高公司的设计师,要怎麽设计这样一个装置?别忘了,它还有一些限制,例如:
◎组件要简单,即使是国小学生也很容易组装;
◎组件体积不能太大,以免堆砌后整部车过大,加上Power Functions后却无法驱动等;
◎整合后的零件总数儘量少,让盒装售价能保持在消费者可接受的范围内。
[解说]这答案我并不知道。不过,乐高公司很聪明地解决:直接将真车用的差速器缩小化、乐高化(还是那一句俗话:不必重覆发明轮子)。
下列网址中有一段影片,清楚地说明现实中汽车工程师怎麽构思差速器的结构和功能:http://www.archive.org/details/Aroundth1937 (注:如果线上播放很慢,可以直接在绿色「Individual Files」框中选择下载影片档案,再以适当的解码器播放即可。)
以下是真实汽车中所用的差速器(图片来源:Wiki):
http://www.xiaohuasheng.cn/EditPicture/ExperiencePicture/t_20111214152750833.jpg
从图中可以看到些微差异,乐高积木用28齿齿轮(编号1,Differential with One Gear 28 Tooth Bevel)取代螺旋环状齿轮、20齿齿轮(编号3,Gear 20 Tooth Double Bevel)取代螺旋锥状齿轮,但行星齿轮(编号2)则相似。接下来,将以图文解说差速器在转弯时的运作原理,不论真实汽车用或乐高化的差速器都适用。
Wiki上的说明有附上解说的图片,图片中的差速器便是乐高积木所使用的模型: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fferential_(mechanical_device)
http://www.ebama.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9/22/094855x508pu0iz3s7uw5s.png
(图说)这张图是直线前进时,差速器的运作原理。动力传送到蓝色的大齿轮后,整个差速器支架跟著转动,这时绿色齿轮不动,因而带动左右两个红、黄色齿轮,于是连接其上的轮子也跟著转动。
http://www.ebama.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509/22/094855i69vl9ugkk5zxu6a.png
(图说)这张图则是转弯时,差速器的运作原理。动力传送到蓝色的大齿轮后,整个差速器零件跟著转动,但红色齿轮因为转速较低(内圈)使摩擦力增大,而摩擦力会形成一个与引擎动力反向的力矩、并扭转红色齿轮而降低转速,所以会将额外的转速差(红色低于蓝色)传递到绿色齿轮上、并带动其旋转;
又因为绿色与黄色齿轮成90度连接角,所以反向力矩会传送到黄色齿轮上,施加一个额外的力矩(除引擎动力外)并扭转黄色齿轮,正好与原来转向相同,使它转得更快,凑巧也是外圈轮胎所需要的高转速。同理,如果不用差速器,而只是将2轮用刚性材料做成的轮轴连接,两侧不均匀的力矩足以扭断它。
[结论]玩积木何时需要这麽认真、严肃?从观察一个小孩子玩积木的角度去看,如果改装8674-F1赛车时轻易就完成,表示这部车并没有反应真实轮胎和道路状况,也就无法因挫折而启发解决困难的推力,让他们把玩过程中什麽也没学到,不过是花费很长时间在看似玩乐、其实是被玩具厂商的设计牵著鼻子走。
只不过,某些玩具藉著益智的名义,採取高价让家长买单确实离谱,但差速器零件的设计和应用,提醒我一件事,玩具虽然是给小孩子的玩乐用的,但也可以小、便宜和真实,使解决堆砌问题跟把玩一样充满乐趣。
特别声明:
本文作者:9Show-lego(感谢授权本站转贴)
转贴来源:玩乐天堂原文
lego 很有学问那,拜读了。谢谢。 这么大的品牌没点技术含量是不可能的 有没的讲这种的视频或动画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