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的爱是真爱吗?
本帖最后由 ykuaiji 于 2011-8-25 02:51 编辑原来一直是我给宝宝读,而且读了几遍,这几天宝宝迷上了扑克,所以我规定,他讲厚点的书我可以陪他玩两次钓鱼,昨天他给我读了《爱心书》,读完之后,我问他,你觉得书里面的宝宝一直在向大树要东西,没有一次帮大树干点什么,甚至没时间陪大树坐一会儿,你觉得宝宝对吗?宝宝说不对。那样不公平。呵呵,算了,对这个问题我没有详细的再问下去。
我问了他第二个问题:“这棵大树还没有别的办法帮助那个男孩?而且不伤害自己?”,宝宝想了一会儿说:“他第一次卖苹果的钱应该买苹果种子,然后种好多苹果树!然后他可以每年卖苹果,然后他就可以攒钱买他想要的东西了!”呵呵,宝宝的回答让很吃惊。我告诉他我也同意他的想法!不过苹果树可能是种树苗!
这次读完我想了很多,我觉得《爱心树》的故事和眼下许多啃老族的故事很相似。父母在不停付出,孩子在不停的索取,这是真爱吗?我感觉《爱心树》中的爱一样是“授之以鱼”的爱,不是“授之以渔”的爱
本帖最后由 moluelue 于 2011-8-25 02:59 编辑
有点道理哦,其实我看的时候,也不是很感动,总觉得盲目的爱有点悲。 没读过这本书,感觉有些书读的时候要灵活改变一下 是啊,爱很重要,爱的方式更重要。 我觉得,你和你儿子的问答都很好。这是很好的经验啊。我以后和我家宝宝讲故事的时候,也要思考思考。我们也要多想想。
谢谢你的经验啊。呵呵
在交流和讨论中读书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不错嘛。但我想爱心树所要表现的是一个妈妈对孩子无私和博大的爱,让孩子了解妈妈的不易,从而更加爱妈妈~ 这位妈妈很用心哦 呵呵 这要看你怎么想了 这书其实与love you forever说的是一件事。
当love you forever中,母亲随着孩子的成长,自己一直在衰老至死亡,然而给孩子咏唱的小曲始终是"As long as I'm living, my baby you'll be." 。
在the giving tree中,大树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直在付出,自己一直在衰老至死亡。
其实作为父母我们的付出是不讲任何回报的,也不会去想公平不公平的。书中只是简单的在不断叙述父母对子女爱的付出。 爱心树,我女儿2岁8个月,也很爱看,能听出一点小小的忧伤,我呢,是父亲节就说大树是父亲,母亲节就说大树是母亲,以此类推。爱心树是让你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爱,我们有老有小或许都会反复思量。大树付出了所有,那个经历了成长历程的孩子又何尝不是,为了他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他不停的索取,最后他也只是孑然一身想有个地方安静的休息下罢了。只是自己每次读,都会很难过,照顾孩子就没法兼顾父母的现状,很无奈。
hazel 发表于 2011-8-25 15: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爱心树,我女儿2岁8个月,也很爱看,能听出一点小小的忧伤,我呢,是父亲节就说大树是父亲,母亲节就说大树 ...
但愿孩子们知道,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不需要回报的,但是孩子不能无止境的去索取 ykuaiji 发表于 2011-8-26 1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但愿孩子们知道,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不需要回报的,但是孩子不能无止境的去索取
大树就没有责任么?
女儿生日时送她的礼物<<爱心树>> hazel 发表于 2011-8-26 14: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树就没有责任么?
是啊,如果“大树”不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孩子就知道珍惜拥有的一切,知道感恩了吧。 我给儿子读过一次,儿子难过,想了半天说
妈妈这个人真坏,他一直问树要东西,然后半天不说话了
这个故事能给孩子的,远超过我们大人想的吧 不是正确的爱,但是依旧是感人的故事 有点道理哦。。。 这才是真正的亲子阅读 很好的例子,喜欢。 我不喜欢这样的书,让人心情很不好] 这种思考真是很好,可以引导孩子更全面地看待问题。读这个故事时还真没这样想过呢。 是啊,这本书有点苦涩的感觉。 不喜欢这种过于单方面的付出的故事。。。。故事中的应该加入孩子的反馈,微笑,亲吻,浇水,施肥,都是可以做的呀 我读这本绘本感觉心情很不舒畅,觉得很悲凉的故事,
而且这种单一付出的爱很沉重。
希望养育成人的孩子也明白爱的真谛,不是无止尽的索取,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一个对父母都不知道回报爱的孩子,
如何能指望他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呢。
这本绘本确实是赞扬父母对子女无回报的爱,立意很好,
可是我看了心里只有悲的感觉! 我看过爱心树后,觉得太悲伤,一直没有给孩子讲。楼主的讲法对我很有启发。
孩子的理解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但读绘本,安静结束,静想的空间是必要的,我感觉楼主的引导个人色彩浓厚.一个好的绘本会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不同的力量. lovehuaner 发表于 2012-5-9 20: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孩子的理解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但读绘本,安静结束,静想的空间是必要的,我感觉楼主的引导个人色彩浓厚.一个 ...
认同。我一贯给小鬼读绘本也是如此。但是昨天从幼儿园图书馆借来《爱心树》给她读,4岁半的小姑娘 还没读完就哭得稀里哗啦的,我只好给她剖析解释 以此安慰,今天来强大的爸妈网寻经验来了 呵呵
怯怯地说一句,据说这本书的本意不是母爱,而是上帝对子民的爱。 看过几遍,有些悲伤,楼主分析得的确是有道理! 这也是一个角度,也可以从认类向大自然索取的角度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