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鹿的成长历程——萨尔腾《小鹿班比》
《小鹿班比》讲述的是一只名叫班比的小鹿的成长历程。班比出生在大森林里,他懵懂无知,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森林里,他遇到了很多同类,也结识了许多动物朋友。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班比快乐地成长。他还学会了许多本领,能够准确无误地分辨出任何细微的声音,嗅觉也越来越灵敏。在生活的磨练下,班比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年幼的他,在电闪雷鸣的时候会惊慌失措;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会感到孤独和恐惧,不停地呼喊妈妈。鹿大王——一只老公鹿训斥他:“难道你不能一个人呆着吗?”班比感到害臊,不再大声喊叫。在老公鹿的影响下,他终于认识到:如果想保护自己,如果想获得聪明才智,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独自生活。如果说是鹿妈妈给了班比无限的爱抚,并教会他生存的技能,那么,老公鹿则是他精神上的父亲,时刻关心他,鼓励他,帮助他自强自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王子。森林里虽然如诗如画,但动物们的生活也是非常艰难的。当冬天来临,冰雪覆盖一切,食物缺乏,行走困难,痛苦和贫困也随之而来。动物之间互相杀戮,每个人都没有安全感,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这就是大自然冷酷的生存法则。但更加危险的则是人类的捕猎,动物们遭受灭顶之灾的威胁,因此恐怖的气氛时常笼罩在大森林的上空。班比也被猎枪击伤,幸亏老公鹿带着他不停周旋,躲过了猎人的围捕,并告诉他如何用草药医治伤口。班比一天天强壮起来,他学会了打架,击败了许多公鹿的挑衅,和小母鹿法丽纳谈起了恋爱。法丽纳生下一对小鹿,但班比并没有意识到那也是他自己的儿女。故事结束时,班比的儿女也长大了,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在《小鹿班比》中,借着动物们的嘴,作者对人类侵略森林、屠杀动物的行为提出了尖锐批评。爱护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是这篇童话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在书中,人类是以不光彩的甚至是邪恶的面目出现的。作者没有对人类及其所作所为进行正面的描写,而是通过班比的主观印象将其勾画出来,意在突出人类的阴险狡诈和凶暴残忍以及动物们的惊恐心态。小王子、戈博和野鸡们,都先后倒在人类的枪口之下,班比也中了枪伤,不过侥幸逃过一劫。正如老母鹿内特拉太太所感叹的那样:“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以来,‘他’从来就没有让我们安静过。我们在哪里出现,‘他’就在哪里杀我们。”人类对森林的侵略是全方位的,不仅猎杀动物,同时也在砍伐树木,让动物们失去生存的家园。虽然也有一些善良的人,比如救了小鹿戈博并善待他的猎人,但不幸的是,戈博太过于轻信人类,以为人类已经和他成为朋友,最终他还是惨死在狩猎者的手里。无疑,在这篇童话里,人类是自私自利、不顾其他种群死活的人。作者借着一只猎犬的嘴对人类这种自高自大的心态进行了描摹和讽刺:“你们大家都是属于‘他’的,包括我!不过我爱‘他’,我是为‘他’服务的!难道你们想反对‘他’吗?‘他’是万能的!比我们谁都强大!你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他’的!所有的植物和生物,全都是属于‘他’的!”是啊,曾几何时,人类被这种狂妄的想法诱惑得误入歧途,真的以为自己和上帝一样了不起。但随着生态平衡不断被打破,臭氧空洞,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物种灭绝等灾难频繁出现,围绕在人类头顶上的光环也在不断消退,有识之士开始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万物平等、一体和谐的思想日益受到重视。就像故事中的小母鹿玛伦娜所盼望的那样,人和动物终究有和解的那一天。“总有一天‘他’会到我们这儿来,而且会像我们这样温文尔雅;‘他’会同我们一起玩耍,让整个森林充满幸福。我们会和好的。”人是地球母亲的孩子,也是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人和所有动物都应该友好相处。到那个时候,大森林会真正成为一个幸福的乐园。 《小鹿班比》,(奥地利)费利克斯·萨尔腾著,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很可爱的小鹿 这本书,我看着觉得很复杂。除了觉得上面文章里面提到的方面。我自己看书的时候,觉得班比到最后,有点类似归于隐居者的意思。离群索居,不仅对人类避而远之,对动物界,也是远远离开。真的有点隐世的意味。 儿子小的时候,非常喜欢这本书,每天都得给他读N遍。 的确不错,我们正在看! 我家孩子看过这个故事,很喜欢。她对动物小说都很感兴趣。 很受孩子欢迎的书,谢谢推荐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