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做大自然的孩子——《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读后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ie 于 2015-10-14 08:38 编辑我的童年是在农村渡过的。那是物质贫乏的年代,不过我们与大自然亲近,学习各种本领,用双手制造自己喜欢的东西,无忧无虑地玩耍,在玩耍中成长,生活简单而快乐。我们做弹弓,做弓箭,捉鸟,捉蛤蟆,捉鱼,捉各种虫子,掏鸟窝,挖地道,爬树……不过,如今的孩子们再难重现昔日的欢乐,即使农村孩子,也很少到田野里去玩耍了。农业机械的使用,节省了人力,也减少了孩子和田野接触的机会。他们更愿意呆在屋子看电视,玩电脑、手机,以及现成的玩具。
学业负担加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现在普遍都是独生子女,担负了家长太多望子成龙的期望。放学后,有做不完的作业,以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提高班,户外活动被认为是浪费学习时间而被压缩甚至挤占。出于安全考虑,学校也很少组织户外活动、郊游等,上体育课要签知情同意书,禁止在教室里打闹,虽说情有可原,但无疑把孩子都养成了笼中的小鸟。还有城市的扩展,绿地的减少,距离郊野太远,也大大减少了孩子与自然接触的时间。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
然而,疏离自然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比如肥胖、感觉缺乏、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抑郁症等等。《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的作者理查德·洛夫用“自然缺失症”来描述人类因疏远自然而产生的各种表现。理查德·洛夫试图为我们证明,与自然的直接接触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人对自然有天生的亲近感,人类对开阔的草地、树丛、牧场、溪水、弯弯曲曲的小路和站在高处极目远眺有着强烈和积极的心理反应,这一切都说明接触自然是人类本能的需要。大自然有缓解压力的功效,研究显示“生活在自然景观丰富地方的儿童,比起居住在自然景观稀少地方的儿童,患上由压力而引发的精神疾病的人数要少”。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更偏爱在新媒体中获得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的减少导致感觉能力日渐萎缩,而在自然中,人类用自己的感官去看、去闻、去听、去品尝。自然还是创造力的加速器,据说很多“富有创造力的人当中,几乎所有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根植于他们早年的自然体验”。与人造环境不同,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每天都在户外玩耍的孩子,比呆在教室里的孩子有更好的运动协调能力和更强的注意力。童年时期在自然的挑战下成长起来的人,性格会更加坚强。成年人对环境的关心及相关行为,一般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参与的野外活动,比如玩耍、徒步、钓鱼、打猎等等。以上只是零碎地摘取了作者的一些论述,这些内容在书中都不是泛泛而谈,很多都有科学研究以及大量数据支持。
今天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自然缺失症对儿童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困扰,并试图重建儿童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按照《今日美国》的说法:“一场旨在重建孩子和户外联系的回到自然的运动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2005年理查德·洛夫出版《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2006年,非盈利的“儿童与自然网络”成立,理查德·洛夫担任主席,该网络致力于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在美国很多地方组织了“不留一个孩子在室内”(Leave No Child Inside)活动。2006年,美国有关机构组织了“全美儿童与自然对话”。2007年,美国林务局启动了“更多孩子到林间”活动。2007年,新墨西哥州立法机构批准了“户外课堂计划”,提高全州户外教育比例等等。如今,美国掀起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运动,已涉及政府机构、制度政策、组织活动、文化观念等许多领域。“在自然界中的儿童现在已经是濒危物种了,儿童的健康和地球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这一运动的基本理念正逐渐为美国大众所接受。
中国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目前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挽救那些即将消失于林间的孩子?无疑,我们应该把在自然中玩耍的乐趣一代代传递下去。
理查德·洛夫在书后详细列出了“我们能够采取的100个行动”,以加强儿童和自然的联系,包括针对孩子和家庭、社区、政府、企业家、教育者、健康专家等各个阶层的建议,这些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在他们的每一天日常生活里去体验快乐和探索,有时候是独自的——以便让他们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自然体验,当他们长大时,再进一步去扩大自己的探索领域”。从家长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每天多陪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周末去公园或者郊外游玩,寒暑假多到各地走走。时间总会有的,关键是先改变我们自己的观念。
让我用理查德·洛夫的话作为结束语:“我的孩子们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这也让我有点失落。作为小孩父亲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只存在于记忆中。我也很感激。在自然中和孩子们共度的时光成为我最宝贵的回忆,我希望他们也这么想。” 亲近 大自然,小朋友最快乐 恩,几年前我就意识到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都是跟小伙伴在大自然里玩耍的事情,之后我询问过85后,90后,95后他们的美好回忆也是跟自然相关的,所以我基本没带孩子去过商场,有空就去公园绿地,郊游 :) 这个不是绝对的,我老公小时候农村里长大的,他记得的事情大多是关于吃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