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规范——从数学月考想到的
孩子这次数学月考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出现偏差。丢分主要出在“长度”这一部分,这部分课堂练习较少,只有两次小测试。估计全班状况都不太好,所以前天老师又出了一次关于“长度”的周周练,孩子做的也不太好。孩子犯的错似乎很低级,比如“画出一条4厘米的线段”,他居然只画出3厘米。另外一个题要求量图上的一条线段,实际大致是4厘米,孩子的结果是“3厘米”。我们分析认为,孩子没有真正理解长度的含义,没有区分点和长度,在画或量一条线段时,把起始点0当成1,所以3厘米在他眼里变成了4厘米。现在的关键是让他首先理解1厘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是2厘米、3厘米、4厘米,帮助他建构起长度概念,并与自然数区别开来。相关的题目几乎没有练习,造成没有理解,这一点在先前没有发现。
二是做题不规范。表现在列竖式计算没有按照标准去做,比如用尺子画横线,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进位、借位都要标明等。孩子虽然做得不规范,但大部分能够做对,说明对解题步骤是理解的,问题在于粗心、懒惰、习惯不好及没有规则意识。以前要求不严格,今后应特别强调规范和标准,如不符合要求一律重写。数学的特点就是数量的符号化和关系的形式化,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定要清晰明了,这也代表思维的过程清晰明了。规范化和清晰明了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由此看出,练习还是有一定必要的,因为练习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只有在练习中才能检验理解得是否正确,并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当然,这种练习要适量,类型要多样。一个题型反复练习有无必要?我认为益处不大,一旦理解并能理清逻辑关系,就算掌握了。
好一个认真上心的妈妈 真的觉得楼主有时间写这么多文章不如花点时间在孩子具体学习上操操心。 我家的月考数学也是惨不忍睹,关键是没有解题思路,看不懂题干 我觉得一年级数学完全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一些题出的完全不知所云,画一些所谓的图,其实连题都没有描述明白。有一道题是画了一个楼梯,然后一边孩子上楼一边下楼,然后就这么问,上楼的孩子靠右行走,下楼的孩子靠左行走,不论上楼下楼,都要靠右行走,这是标准答案,我去,这什么答案。还有画鸟画苹果让列算式的。 家有小儿女 发表于 2015-10-19 01:33
真的觉得楼主有时间写这么多文章不如花点时间在孩子具体学习上操操心。
我一直在操心啊,只是不愿让孩子总是做题,搞题海战术,我是很反感应试教育的。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5-10-19 09:47
我一直在操心啊,只是不愿让孩子总是做题,搞题海战术,我是很反感应试教育的。
要不你试试自己把课内知识梳理一下用你觉得孩子更能接受的方法给孩子讲讲看?应试是不好,但是毕竟目前来看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另外我相信一道题目可以多种方法讲解并且可以引申出一系列问题,如此或许可以举一反三,虽然效果上可能不如题海好,但没准孩子的思考能力会比单纯的题海好很多很多。
其实抱怨再多又能怎样呢?假如不是家庭条件制约,相信会有更多人大胆尝试自己看好的教育模式,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不知你想过没有,或者说有没有遇到过:孩子会不会因为你的理念跟老师学校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困惑?有可能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不清楚你平时是如何教孩子的,我的想法是先适应学校再补充你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家有小儿女 发表于 2015-10-19 10:39
要不你试试自己把课内知识梳理一下用你觉得孩子更能接受的方法给孩子讲讲看?应试是不好,但是毕竟目前来 ...
适应学校后,还能将我的教育理念作为补充?你要知道完全按照学校的来,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搞课外的东西了。我抱怨学校,是因为应试教育不怎么样。我认为,孩子还小,用不着灌输这么多,童年不要承担这么多的重负。人生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短跑,抢跑不意味着以后能跑好全程。
细节很能决定成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