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odWeTrust 发表于 2015-10-17 16:29:36

【阅读能力】关于一目十行(或者说是舒畅阅读)的实验(用boxcar children)

本帖最后由 InGodWeTrust 于 2015-10-18 10:26 编辑

上次在本版发了个帖子:【快速阅读能力】也就是一目十行,一些感慨和疑问http://www.ebama.net/thread-274805-1-1.html

虽然已经说明是“自然”的能力,不过可能还是有不少误解,以为是那种专门练的“速读”技巧。
所以特地做个试验说明一下

Why:在没有压力,自然阅读的前提下,看看中英文阅读速读的差异
How: 阅读boxcar chilren系列2本书,book3 英文, book4 中文。Book1&2以前读过英文的,所以系列背景和人物知道些。

Who:本人,传统英文教育下的四级水平,6级飘过,词汇量现在大概在3500,估计不会超过4千,目前还未养成英文阅读习惯。
Where: 吃饱喝足,舒适地在椅子上,靠着阳光和窗台阅读
When: 今日下午,天气不错


结果
book3 英文249页,中文167页,页数比0.67 读英文版,117分钟,0.47分钟/页   

book4 英文157页,中文113页,页数比0.72 读中文版,13分钟,0.08分钟/页


孩子如果参加英文考试,这种阅读速读是不合格的(她的英文阅读速度目前和我在一个数量级,甚至不会相差1.5倍)。当然应试可以练,但还是希望应试归应试,能力归能力。



另,读中英文的几点感受
1)boxcar 虽然没有影响理解的生词,唯一的一个whitewash猜是石灰,应该不会错。但是还是不像中文那么通畅
2)读中文最大的感觉就是很自然地在扫过去,看到比如说大段的无聊描写比如食物,衣服,室内装饰等就一扫而过,而关键的比如出现陌生人,发现一点痕迹之类就略放慢些,基本没有回看, 只有不连续的自然而然的少部分默念, 阅读是享受。
3)读英文就不是这样了,不敢“一扫而过”,因为那样很有可能遗漏了某个夹在其中不一样类型的文本信息,而且英文如果“一扫而过”,那就真的是雁过无痕,不像中文虽是扫视也知道有什么。只能说在看到无聊描写时会加快些速度,当然理解程度也有所下降,所以有时要回看,因为发现某些重要的东西夹在前面无聊的文字中,虽然读过了其实没理解好。

4)因为读英文时真正的“一扫而过”很少,所以估计起码一半以上的文字是有默念的。
5)英文还有2个特点就是小词(2,3甚至更多介词凑在一起)和长句。碰见这种只能把句子反复几遍才搞清,长句还好些,清楚了就真的清楚了,小词那就是始终让阅读的理解力有种朦胧感。所以虽然读英文的效率和中文都要数量级差别了,但效果还是比中文差。
6)无论中英文,开始几页都慢些,最后都会快些,正常现象。

最后说说boxcar children, book1还算新鲜,给个3星,后面的(起码到4)都不怎么样,虽然有悬念,但是并没有围绕悬念做足文章,包括情节和人物,还有文字之美——当然最后一点可能自己英文太差还不能评判。最多给2星,苛刻点就是1星。难怪孩子看了第一本,第二本看了些就不要看了。所以看到论坛里有不少人推荐boxcar children,我想他们真的认真听或者阅读过这套书吗?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10-17 17:51:08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10-17 17:53 编辑

鼻饲,每次注入量200ML,间隔时间2个小时,注射前后用温开水冲管,而且每次给的全是极清淡没味的事物,输送稍微快点,不是呕吐,就是腹泻


鼻饲的患者望着一口气用嘴吃了一斤烤肉的健康人说,喂,你们凭什么这么狼吞虎咽的,那食物焦糊的滋味,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在【习得】中获得的语言,正像健康人自发用最嘴巴吞咽,不论是速度还是味道,都是靠像【鼻饲】一般的死记硬背的【学得】语言者,所无法体验和衡量到的境界!


楼主应该先去寻师体验一番---何为语言的【习得式学习】,然后再比较自己过去的【学得】,心头的困惑,自然解开。

lmjcle 发表于 2015-10-17 22:29:04

我对小孩子速读的理解很简单,就是爱看,然后追情节……跟我们小时候看武侠没什么本质区别。

前面基础打慢点,扎实点,后面提供一些孩子爱看的书目,自然就上来了…

ahua1513 发表于 2015-10-17 23:24:20

爱看,然后追情节…这个思路不错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10-18 10:22:08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10-18 13:21 编辑

爱看,然后追情节,但它的前提是习得的理念与正确的操作相对应,孩子的需要和资源的用法相对应,这二者对应上了,你就感觉简单到爽爆,你就能看到速读的曙光!你甚至都感觉不到其实后面是有一个完整的英语习得路线图,在操纵始终,以为一切天经地义,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其实不是这么简单!

一旦有人做不到让孩子爱看,然后自发地追情节,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办到的,他就缺失了一个非常宝贵的-----通过孩子,对【习得】语言的认识发现,对成人【学得】语言的方式,对比反思豁然省悟的体验和机会,他会沿着一己错误的思路,纠结更深,他会时时不自觉的,处处用自己英语【学得】的思路和局限,去揣摩本属于【习得】的成就和风光,这样的观察和实践,注定是一条错误的思路!并且带来错误的结论和更焦躁与怀疑一切的心态,因此对别人极其简单做到的事,对他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虽然有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饱汉不知饿汉饥,都发现不了楼主的症结。


楼主泡在爸妈网多年,并不缺乏外部条件,而是缺乏----针对自己家的孩子,找对属于自己孩子英语习得路线图的---内部智慧。而只有楼主先能让孩子做到爱看、追读情结,孩子就能时时让大人领悟到,习得的阅读,是怎么一回事,习得而出的速读又是怎么一回事,跟自己以前的学得外语那种体验,完全不是一码事,二者常常正相冲。

楼主现在的实践,是在用过去干岸上的习惯视野,来考量和质疑---自己从未进入的、顺流而下的水中风光,实践的前提和手段就是错的,自然是旧问题得不到解决,新疑问又会层出不穷---也就是卡在那里了

找对属于自己孩子的英语习得路线图分两种,一种是靠自力,这种人肯放下从前学习的习气和坚固的理念,通过对漏屋和克拉申理论的深入思考,通过对安妮鲜花、盖老师及其他爸妈的宝贵经验教训,自己领悟出针对自己孩子的路线图,还有一种,就是因为各种大人的思维认知错误,让孩子卡在那里的,他们会去追寻安妮鲜花、盖老师等的博客,现场培训和讲座,在现场,当面观摩到不同家庭的亲子展示,把自己的问题一五一十和盘托出,得到那些靠谱的家长或老师,所给与的手把手的---针对性最强的指导或启示,从而结束自己的磨难。

如果【习得的阅读】是山底,而【习得的速读】,是山顶,那也要先来到山脚下,才能得到山顶的消息,逆而行之,劳而无功。

不关你是哪国语言,习得到了最后的风光,就是摆脱了文字的束缚,完全是思维在快速疾走,那种思维,首先是靠在那种语言环境里,直接或近似直接的在该语言的文化理念及民族情感和价值审美等种种背景的大量习得,来作【一望而知的敏悟】支撑,其次才是对所读资料的难易限定。而人只看见在书本上的外在阅读快慢的表现,根本忘记一切书本上的敏捷,来源于---书本之外的将该语言,用于生活工作交流实践各种思维层面的大量习得!

楼主尚未来到山脚,就要探索山顶的风光,若用自己【习得】中文母语的体验,来推知才更合理一些,怎么竟然用自己当年死记硬背痛苦不堪毫不自由、停滞不前、【半途】当中英语【学得】能力,来推知从一开始就自由欢快毫无束缚直奔山顶风光的英语习得的【最终】能力呢?!那不是风马牛不相及了吗。

InGodWeTrust 发表于 2015-10-18 10:55:42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10-18 10:22
爱看,然后追情节,但它的前提是习得的理念与正确的操作相对应,孩子的需要和资源的用法相对应,这二者对应 ...

    说了那么多,核心就是:在无法有母语海洋般的大环境下,吸收别人的理论和做法,包括请教别人,找到孩子喜欢的材料,听,读。

    安妮鲜花:多少家长,特别是大童的家长,在日志和讨论里提到她的canada环境。
   盖老师:很实在,说了自己的孩子大班起步,上了一年的No-Chinese幼儿园作用很关键,奋力追赶。
   汪:很多家长都说她的书目很难,还有人说她更重视中文教育,后来终于在片言只语之中,有不少家长提到,她孩子上国际幼儿园。

   但是孩子不要说差1岁,就是半岁,3个月都相差很大。而爸妈网上成功的经验,大多数是小童,还有不少中童。大童也有成功,但相对就没那么轻松了。
   对于大童,盖老师也说了,意思也就是尽量追赶。她的书里也就1页提到了大童。
   大童更多的成功经验在于爸妈网上的父母们的分享。不少大童(甚至是中童)在追赶阶段,每天2,3个小时是很正常的。喜欢最好,重复听和读,父母只要让孩子选资源就行了,不喜欢也不能放弃,只有学习,跟读,听,朗读,甚至划生词。

   关于生词:生词少不一定阅读快,但是词汇量少显然不行。 我看到的经验,大童起步,听力抓词很难成为词汇增加手段,都是结合“学得”(向老兄你学个理论词汇),因为无法精准抓出phoneme(音素)。 这个能力,大童起步,无法每天大量时间,也没有外部环境,可以小有收获,但是基本上很难突破(只是个人感悟,谁家大童例外可以拍砖)。

   还有,对初章书籍能够选出喜欢听/读的大童更容易进入正轨,我还看到有喜欢boxcar children的,还有喜欢重复听和读的,对于大童,这些都是利好消息。

   另外,我发帖子也只是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东西,看看别人分享和问题,也许有不少可以借鉴。
   对老兄你提个建议:你长篇大论比喻太多,能不能多说点实在的。不喜勿喷,可以忽略我的建议。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10-18 11:20:26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10-18 15:09 编辑

InGodWeTrust 发表于 2015-10-18 10:55
说了那么多,核心就是:在无法有母语海洋般的大环境下,吸收别人的理论和做法,包括请教别人,找到孩 ...
提醒你一下,大童的问题,可单独发贴,让别人直接明白你想干啥,直接给出他们的分享,你每次总弄出一目十行什么速读的高大上,这是CCTV要去希望英语拿大奖的节奏,谁会想到你家大童,其实连起码的习得,起码的词汇量还没有呢?在你错误的误导下,他们只能告诉你---爱看跟着情节走,就能走向速读了,这个解决你的问题了吗?

如果你非要觉得一目十行的速读,能跟大童最初的英语起步有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华而不实,说明你根本没明白语言的学习是怎么一回事,根本就没有下手处!

InGodWeTrust 发表于 2015-10-18 13:40:37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10-18 11:20
提醒你一下,大童的问题,可单独发贴,让别人直接明白你想干啥,直接给出他们的分享,你每次总弄出一目十 ...

   这位老兄,无论是我回别人贴还是别人回我贴,我都觉得挺好,虽然很多都是东拉西扯。
   就是你我无法沟通——无论是谁的原因。所以,你我的讨论,到此为止。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10-18 15:35:07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10-18 15:36 编辑

InGodWeTrust 发表于 2015-10-18 13:40
这位老兄,无论是我回别人贴还是别人回我贴,我都觉得挺好,虽然很多都是东拉西扯。
   就是你我 ...
同意!有谁愿意对夏虫语冰?有谁愿意对牛弹琴?

“大童靠【辨音抓词】增长听力词汇量?!大童靠phonics来增长词汇量?!然后不管孩子乐不乐意,都不能放弃地只有学习,跟读,听,朗读,甚至划生词”?!

直接雷倒!


InGodWeTrust 发表于 2015-10-18 19:46:56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10-18 15:35
同意!有谁愿意对夏虫语冰?有谁愿意对牛弹琴?

“大童靠【辨音抓词】增长听力词汇量?!大童靠phonic ...

高人,说了不再交谈,就请不要再说这些话了,谢谢。

钻石六小姐 发表于 2015-10-18 20:49:16

阅读能力不懂。
上面的讨论也看不懂。
说说我家的,快听完这套书了,已经听了三十几本。我没有看过,不知内容如何呢。

qiutingzhu 发表于 2015-12-9 02:45:46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10-18 10:22
爱看,然后追情节,但它的前提是习得的理念与正确的操作相对应,孩子的需要和资源的用法相对应,这二者对应 ...

过分夸大“学得”和“习得”二者的区别,要知道就算是习得的过程有时往往也要借助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只是可以通过形象化或情景化的记忆使这个过程尽量不那么枯燥罢了,最简单的例子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孩子,以英语为母语,应该算是自然习得了吧?为了考SAT或GRE一样要背单词,对很多美国中学生来说学SAT词汇并不是一个“爽爆了”的过程哦,呵呵。
而且你把语言“习得”想得太过简单了,要达到真正“习得”语言这个程度不是说你把各种资源听懂了、读懂了就可以了的,而是要用英语自由流畅又比较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用英语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那么试问又有多少中国父母能够用流利的英语与孩子交流呢?

愤怒的钱小鸟 发表于 2015-12-9 08:16:01

没看懂啊!这是要说什么?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12-15 16:47:39

qiutingzhu 发表于 2015-12-9 02:45
过分夸大“学得”和“习得”二者的区别,要知道就算是习得的过程有时往往也要借助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只 ...

你的回复无非让我明白---你根本就没弄懂我5楼的文字,就慌慌忙忙的断章取义,跳出来反对了

你反对我什么,你反对我说的有些人把习得和学得太简单化了吗?我用的【爽爆】是讽刺的词汇,因为接着我马上就说---哪有你看到的爽爆那么简单?!

拜托,别逼我给您补语文,行不?特别还是小学语文。:D

qsz2015 发表于 2015-12-15 16:54:19

果然牛,还有人研究起阅读速度了……

hinduismduck 发表于 2016-4-22 10:32:28

英语学习是长期的过程

jiang319 发表于 2016-4-22 12:45:40

快与不快,还得看你对阅读材料的背景了解,如果已经达到非常了解了,就跟上司签字那样晃一眼一目一百行也行;反之,如果材料背景你了解很少,比如一篇科研论文,即使中文你看起也吃力,中途要大量的思索。所以如果你长期阅读一种类型的材料,随着背景的加深和了解,速度也会不断提升。

Giant 发表于 2019-10-15 21:15:13

The faster the bette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阅读能力】关于一目十行(或者说是舒畅阅读)的实验(用boxcar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