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故事书一定要读国外翻译小说吗?
阅读的重要性,是不需要多说的,培养出一个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热爱阅读的热情都是非常让人欣慰的事情。但是往往能够看到的推荐书目,都是国外大奖书,或者说,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我始终不太明白,博大精深的中文,难道是外国作家和中国翻译者们才能传达的吗?中国本土有多少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啊!!! 果娃恰好是一个非常热爱中文阅读的男宝,作为一个五年级的娃,所有的空余时间,零散时间都献给了阅读,各种各样课外书的阅读,我很欣慰,我的孩子在书包里永远有那么一两本优秀的书籍,随时都会翻出来看,我很欣慰在等车等菜的无聊时光中,我的孩子一定是捧着一本书在津津有味的读。我更欣慰的是,这些书都是优秀的书籍,大部分都是中国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呢,第一,在现在这个年代,翻译国外作品的,很少有真正的作家,大部分都是翻译,翻译的文字水平,和作家能比吗?第二,国外作品体现的是国外的生活,和我们孩子的生活隔得太遥远了,很难产生共鸣,没有心灵的共鸣,估计孩子读的过程中更多会关注的是情节,而非思考。第三,西方文学体现的是西方的价值观,不是说不好,不同的文化,总有些共通的地方,但也有很多是和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相悖的。作为一张白纸的孩子,灌输着西方的独立,探险,质疑权威,但同时你又希望你的孩子听话,不要冒险,孝顺长辈,如何让孩子明白,我到底该如何呢? 我不能说我们一本国外翻译小说不看。但是每一本给孩子看的国外翻译小说我都会提前先读一遍,起码要保证翻译的文字是流畅的吧,基本价值观没有问题吧。并不是所有的国外翻译小说,都是适合孩子看的。不是正好相反的么?
楼主怎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国外的小说尽量都看原版的吧,翻译后很多都变味了……中文阅读,特别启蒙阶段,尽量不看译本,因为有文化差异,而且有时候翻译得好奇怪:lol记得以前在坛里看到有讨论这个话题的 推荐部分果娃读过觉得不错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男宝,仅供参考吧。
葛冰神秘动物小说系列
名家动物文学典藏书系(套装共6册)
沈石溪动物小说感悟生命书系(1-3)
敌后武工队(套装共6册)
红岩
飞向人马座
珊瑚岛上的死光
菌儿自传
刘慈欣科幻经典:三体全集(5册)
偷脑的贼
山海经故事丛书-民间传说故事20本
一生必读中国十大名著(10)
中国古典小说少年版(30本)
星际之旅·金木水火土卷
中国科幻名家获奖佳作选(全...
高士其经典科普丛书
科学家两极历险丛书(5册)
仙篮奇剑传
1937少年夏之秋-乱世少年的奇遇与梦想
宝葫芦的秘密
吃耳朵的妖精
窗下的树皮小屋
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
大林和小林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狐狸打猎人的故事
来自美洲的哥伦布
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
秃秃大王
巫师的沉船
下巴上的洞洞
下次开船港游记
小巴掌童话
小兵张嘎
月光岛
纸人
城南旧事(3本)
第三军团
丁丁当当·黑痴白痴
丁丁当当·盲羊
丁丁当当·山那边还是山
丁丁当当·跳蚤剧团
董宏猷纯真书品系列(套装共3册)
非常小子马鸣加
呼兰河传
金牌三小侠
绝境狼王
口袋里的爸爸(20)
狼图腾.小狼
老鼠看下棋
泥巴男生
彭懿幻想馆 9本
孙幼军怪老头(6)
狭路相逢(4)周锐
夏蛋蛋系列
夏壳壳系列
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屁孩儿 (3本)
校园三剑客(套装共9册)
杨鹏语文童话(1-5)
艺术家与童年(套装共3册)
张之路非常神奇系列:
张之路品藏书系
郑春华代表作典藏系列
芝麻开门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周锐:中国兔子德国草(套装共5册)
周锐幽默儿童文学品藏书系
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
藏在词语中的宝藏
呱瓜丁汉字城历险记
汉字里的故事(套装共8册)
嘻哈别字岛
字的童话(全7册)
365夜国学启蒙故事
楚汉英雄志(套装共5册)
林海雪原
三国演义兵器图谱
山海经系列(套装共5册) [精装]
中国传说故事(上下)
中国神话故事(上下)
中国童话故事(上下)
三毛从军记
三毛流浪记
李毓佩数学故事精选集(8)
李毓佩数学童话总动员(10册 )
中国科普名家名作(8)
花袜子小乌鸦成长故事 系列
荒野奇兵三部曲
皮皮鲁精选(8本)
少年奇境探险(6)
时光男孩米小杨(4)
舒克贝塔系列礼品盒装(6册)
我的乡村伙伴-一个城市少年的乡村纪行
小布老虎丛书1-2
叶永烈文集:哭鼻子大王
一年级的小蜜瓜
一年级的小豌豆
郑渊洁银红系列
周锐:鸡毛鸭和鸭毛鸡(注音版5册)
我也是支持不能完全照搬和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我更支持系统的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毕竟这是我们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文化根源。但是说实话,中国的儿童文学也只能是从传统文化中选取素材,近代的也还有一些优秀作品,到了现代就实在是汗颜了。国内现在的儿童读物确实无法和国外的绘本相提并论,不是粗制滥造就是一味说教。而且大家推崇的那些书单,大部门都是台湾教育专家给出的,港台接受西方文化更深入、时间更久,更偏向西方绘本也是必然的。再一个,我知道的大部分知名的西方绘本都是国内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翻译的,文字流畅和基本价值观这些应该是可以保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也不比原版差,所以孩子看引进版的绘本,我觉得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比国内现在的作家的作品要更好一些,因为我们的儿童文学和西方比,差的不是文字技巧,而是创意和对儿童阅读者的责任心。 小说的话不是每个孩子的英文水平都能够读原版的,优秀的中文译本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原版,汉语和英语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个人觉得很多时候汉语的表达比英语更精炼、更有艺术性。所以不是说不能看翻译版,而是需要家长提前做好功课,挑选优秀翻译家、作家的优秀译本。阅读翻译作品的时候是需要先研究一部作品的多个翻译版本的,这个是很重要的。 拜读楼主的书单,大多并不了解,但敌后武工队、红岩、林海雪原、狼图腾、城南旧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山海经、三体这些,实在称不上合适的儿童读物啊。 这一点在古典文学的选择上也是一样的,很多书都有不同的出版社出的、不同作家编写的,甚至同一个出版社不同年份出版的也是不一样的,这个是需要研究挑选。 敌后武工队、红岩、林海雪原、城南旧事、山海经,这些为什么不合适呢?楼主小孩10岁多了,应该是小学5年级了吧,读这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了 我反而是觉得现在的青少年应该多看看这些革命历史题材的书和优秀的影视作品,不能忘本啊!现在的孩子特别应该加强伦理道德和爱国思想的教育! 本帖最后由 xuanjiangsara 于 2015-10-29 10:59 编辑
我倒是觉得国外绘本小说更能突出人性,思路广啊,而国内写的假大空。尝试着去看都看不进去。
小时候没信息所以国内作家写的也就看了,但很快识字多了,马上转大人书。古典文学因为性格不喜欢啊,但是上就上老舍的。
现在国内作家还是写的假大空,配图更是惨不忍睹。搞的小孩写作文都那个样子。
国内“驯化”的作品看多了,再看人性的东西就会不适应。
看过有妈妈会说书里小孩老捣蛋顶嘴不尊重家长老师之类的。
还看过有书评里家长抱怨“花了那么多钱买了个笔记本,就这么几页还大空白,能叫书嘛。”
其中的区别类似动画片的区别:
国内的动画片不管是国家投资还是私人,多是(仅好少的不是,多是短片)打文化牌,憋口气让别人承认中国动画厉害。
国外动画是“我想讲个这个人的故事”
国内科普的也是一大抄,抄还给抄错了。
各种翻译也是会错意漏意。法日意的绘本,没办法语言都掌握,翻译也就罢了。
不是说国外就没糟书了,而是他们出版体系比较好,市场熏陶也好,所以量大,又允许心点子也就出精品了。
国内老买绘本的妈妈已经口味高了,但整体口味摆着,出版业舍不得创新的(中国老毛病了,国外书的形式玩法这边根本没有)。
侄女英语不够,所以只能难的看翻译的,但我跟她说了,要玩的痛快的话你应该自己知道怎么做了。
没钱的话只能买精品,有钱的话还有得投入时间看这个问题呢。
我也是楼主的观点,我们小一,老师推荐一个书单全是国外绘本译本,跟很多微信推销商如出一撤,哈哈,国外绘本如果用英文读,的确很美,但译成汉语真心都不得了。我们啃拼音书中,认字在首要位置,文学欣赏以后再来。 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不好说啊 不管是国内书,还是国外翻译本,包括国外原版书,都需要费心挑选,翻译本也不一定就差啊,你能说钱钟书之类的大家的译本没法读吗? 其实不应该太注重文字这些过于表面的东西,我们读书更主要的是吸收书中的思想。而思想性方面,国内儿童作品都比较差,不如国外作家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当然,有一些作品比如《红楼梦》,文学性和思想性结合得比较好,但毕竟在中国作家中凤毛麟角。我们又不能通晓西方文字,直接读原著,只能找翻译后的版本阅读,当然尽可能找名家名译。但归根结底,文学性要让步于思想性,就像中国古人所说的“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语言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桥梁而已。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5-10-29 11:51
其实不应该太注重文字这些过于表面的东西,我们读书更主要的是吸收书中的思想。而思想性方面,国内儿童作品 ...
阅读最终肯定是要落脚在思想性上,好像诺贝尔文学奖一样,要关怀的是全人类。但是思想是靠文字来传播的,基本的文字功底是获得思想的基础,连文字功底都没有,谈什么思想。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ie 于 2015-10-29 14:45 编辑
yingfangwei 发表于 2015-10-29 14:31
阅读最终肯定是要落脚在思想性上,好像诺贝尔文学奖一样,要关怀的是全人类。但是思想是靠文字来传播的, ...
因为这个理由就要拒绝大部分外国文学作品?
都读一点吧,我的观点是中外结合,古今结合,时间不够,尽量挑经典的读。 yingfangwei 发表于 2015-10-29 14:31
阅读最终肯定是要落脚在思想性上,好像诺贝尔文学奖一样,要关怀的是全人类。但是思想是靠文字来传播的, ...
小说的语言要多好?中国当代作家也就一般般。我读过的外国儿童文学,觉得还不错,起码文从字顺。当然,我没有对照原版,不知翻译是否信达雅。我读了《绿野仙踪》系列故事的两个版本,一个书面语较多,另一个比较口语化,感觉口语更适合孩子一些,不知原著的风格。
对于文艺作品来说,仍然是思想性第一,文字第二。蒙田的话很有启发性:“对于那些身体消瘦的人,要使他们多穿些衣服。所以,那些题材贫乏的人,竭力用漂亮的词句来吹嘘。”
争议的话题,不好说啊 本帖最后由 amstel-river 于 2015-10-29 20:59 编辑
好好奇,现在介绍到中国来的大家共识的优秀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哪些的价值观如楼主所担心的:“基本价值观有问题?”又有什么问题?
楼主说:作为一张白纸的孩子,灌输着西方的独立,探险,质疑权威,但同时你又希望你的孩子听话,不要冒险,孝顺长辈 我想,这是楼主自个儿的价值观吧!我想爸妈网的大多数爸妈不是要培养仅仅是“听话”的孩子吧!独立探险、质疑权威有什么不好吗?一个小时听话的孩子,不独立、不探险、不质疑权威的孩子不会是爸妈网大多数家长的追求吧!
在这个世界交流的时代,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多亏翻译的功劳能让西方人认识到莫言的时代,楼主一直质疑翻译。我想水平高的翻译和出版社还是大多数吧,比如译林。
读国外的书能让你认识你平时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事和社会。读书的目的如果只是在熟悉的地方打转转,那未免太狭隘了吧!“共鸣”不是说跟您生活一样就能产生,不一样就不会产生。简单举个例子,最近得诺奖得作者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报道,那个去救灾的消防员的妻子,看着丈夫在自己面前一天天虚弱直到离世,她的悲伤、苦痛不会让你产生共鸣?那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不管切尔诺贝利离开你有多远,离你每日生活有多远,看着那文字,她的感情也会影响到您的感情吧!这就叫共鸣!而不是楼主所说的:“国外作品体现的是国外的生活,和我们孩子的生活隔得太遥远了,很难产生共鸣,没有心灵的共鸣,估计孩子读的过程中更多会关注的是情节,而非思考。”
坛子里好像也没有哪个爸妈只给孩子读翻译作品吧!也没有谁“一定要读国外翻译作品”啊!所见坛子里面大家读的中文作家作品、国学颇多啊。所以,看见这个题目很是诧异。 国内也有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但是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外国的 本帖最后由 xuanjiangsara 于 2015-10-29 21:57 编辑
amstel-river 发表于 2015-10-29 20:27
好好奇,现在介绍到中国来的大家共识的优秀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哪些的价值观如楼主所担心的:“基本 ...
那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不管切尔诺贝利离开你有多远,离你每日生活有多远,看着那文字,她的感情也会影响到您的感情吧!这就叫共鸣!而不是楼主所说的:“国外作品体现的是国外的生活,和我们孩子的生活隔得太遥远了,很难产生共鸣,没有心灵的共鸣,估计孩子读的过程中更多会关注的是情节,而非思考。”
狂顶这段,我说不出来就拿“人性”概括了,但想表达的就是这个!还好有人说出来了。
我也是前一阵听npr听到这个书,女演员读了几句话都没讲到人,就觉得脑袋被轻轻的描述敲了。汗毛立了起来。
人类最基本的感情,爱,愤怒,困惑,沮丧,嫉妒,这些不管好坏只要作为人存在,不管在那个时代,城市还是丛林,都是一样的。
共鸣就是因为这些基本相同才会真的敲心灵。
但是国内回避这种全面的人性:
国外作品可以见到小孩被欺凌后困惑呐喊,this american life还有段专讲小孩的残忍呢。
宠物死掉后,怎么理解死亡的意义,拥有的意义,
青春期得困惑,理解贫穷和富裕。实际上上小学的孩子,他们能理解很深的东西,只不过大人懒得引导。
信仰的理解,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环保运动活动。历史反思。
国内有人见过:
给孩子看的少数民族孩子的生活的书么(不是科普文,类似三杯茶小鞋子)?新疆云南的孩子真正的生活,苦和乐?
老王前两天发的沙特骑自行车的女孩可有!
为少闹事,这种书不可能国内出现。
不读这个只吃国内的精米精面就会变不均衡,跟吃饭一样道理。
前一阵子不是还有家长问写什么好,多是推荐穿越历史的,不敢动上面的题材。家长自己就把自己锁死了。
要我说吃的外国粮太少!补都补不过来,因为国内粮太多不安全!
书是看不玩的~
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数不胜数~
《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就这两本,自创刊以来的所有的儿童文学,哪一篇不优秀?要是想全部读完,只怕你没有时间~~
~外国人爱评奖,所以没看起来好书多~
~中国的儿童文学也是有很多大奖的,只是你们不关心~
如今这世道,什么都是洋人的好~ 謝謝,我就是在找優秀中國兒童文學 这里并没有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和国外儿童文学孰优孰劣的问题,喜欢外国文学翻译小说的大可大力给娃看,开贴的目的是希望推荐一些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国儿童文学的声音太低了,完全被吵吵闹闹的商业营销掩盖掉了。
希望,仅仅 希望能够把我们自己看到的优秀东西告诉大家,你喜欢,我们握握手,你不喜欢,也没关系,大把各种国外引进的可以给你用。借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说的很有道理 谢谢lz推荐,低幼阶段以图为主的绘本确实是国外的更多更好,到了全文字时期,有名的国外作品会有好多翻译版本,选起来很头疼,多看看国内优秀的故事书很有必要 本帖最后由 阿媛 于 2016-1-28 14:16 编辑
激烈的讨论我喜欢,首先楼主宣扬中国优秀儿童文学的做法我欣赏,其次中国文学作品中符合主旋律的被宣扬,人性真实被禁也如是吧!所以允许看的作品只是优秀作品中的部分吧!
国外作品强调个人,不过个人的小捣乱恐怕也不是家长愿意看到的
铭基同学 发表于 2015-10-29 11:06
我也是楼主的观点,我们小一,老师推荐一个书单全是国外绘本译本,跟很多微信推销商如出一撤,哈哈,国外绘 ...
话是这么说,最近带着女儿去图书馆挑书,国内绘本她就有些抗拒,是完成任务一样要求她听完,国外绘本是要求我给她讲,当然米小圈除外啊,我们家是米小圈迷。现在出了姜小牙系列,我一直没买,就是想等着她学拼音了,她自己看 atlaszhong 发表于 2015-10-29 22:08
书是看不玩的~
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数不胜数~
介绍几部啊,苦于找不到国内优秀少儿读物的家长经过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