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考改革会加速社会分层
本帖最后由 欣然妈 于 2015-11-26 16:50 编辑以前已经有这种感觉,这几天跟老家一位家长聊,他道,现在高中不怎么看重英语了。他孩子上的是省会的一家重点高中。我想到爸妈网上对英语的执着,感到这种态度的差异越发会加速社会的分层。
而且大城市,像北京我没有感到学英语的气氛降低,而高考一出政策,地方立刻就有了态度的差异。感到这种地区之间的固化也会加大,大城市越来越国际化,中小城市越来越文化固步自封。 不是说好的大学是要设定英语分数线的吗,比如211,985类英语一定要达到多少分才行。个人觉得英语还是很重要的,它成为了筛选的门槛之一。 就是好的大学英文分更高 确实会这样 是的,英语是国际化的 谁知道过几年是怎么样的呢,不过英语还是要学的,工具呀。
高考本来是一条好的路,可以一定程度的筛选人才,不过社会在变化,高考却不变化。
原来通过考试来选拔孩子的学习状况,能力状况。寒门学子只要努力,还是比较容易超越家境的影响脱颖而出。
而现在高考的选拔会越来越多被家境左右,只能两极分化加剧了 广州这边英语学习还是很看重的,很多有实力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去上外教课,对听说能力很重视。个人也觉得英语还是会成为一种分水岭。 听《罗辑思维》说一定要住在北上广深,现在越来越体会到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要学的 ,多一门语言不是坏事吧 现在在做外贸,感觉英语口语不好,很多事情还是很力不从心的,所以我觉得孩子学好英语,也是掌握一门好的语言工具,对他以后的个人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 是啊,一定要学好英语 教育改革的目标很明确啊,就是所谓“愚民化”教育,把体制内的教育降低到最低水平,其余都靠体制外的力量,拼的就是家庭的额外投入。
打着“素质教育”或者“弘扬传统文化”之类的貌似顺应民意的幌子,实则从根本上对于社会阶层进行固化。
处于社会较高层次,家长主观上又有想法的家庭自然会获得最多的教育资源,维持住本身的社会定位;
家庭资源一般,但家长主观意识好的家庭,还有向上层一搏的机会;
最苦的就是家庭层次不高,家长又没有意识到而依然完全依赖体制内教育的,基本翻身无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