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满6周岁的入学年龄限制并不科学!
年满6周岁的入学年龄限制并不科学!这不是小编乱说的喔!
有事实依据呐!
不少国家实行“弹性入学”规定,最早可以是5岁,最迟七八岁,由监护人根据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决定入学时间。这是比较人性化,也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有的孩子发育早,大脑思想成熟,知道学习好不但让父母开心,也能让自己将来发展奠定好的基础,这些孩子可早一些入学,而有的孩子发育相对较晚,则可晚一些入学。一刀切的年满6周岁入学,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实际。
I will be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别吐槽小编的英语】
那么,在我国是否可以实行“弹性入学”呢?看来很难。倒不是教育资源的问题,弹性入学会让每年的学位需求发生变化,但不至于“突变”,教育部门只需做好规划,完全可以应对。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实行“弹性入学”,更多家长会提前让孩子入学,而不是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决定入学时间。在家长疯狂到“剖腹产”让孩子提前出生以早一年入学的情况下,要求家长理性选择孩子入学时间,难度不小。
家长的“不理性”,根源在于“不输在起跑线”的意识。当前,我国的教育在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之下,已异化为竞技教育,就是把所有学生纳入一个跑道竞争,故而有“起跑线”一说。为了让孩子在同一条跑道竞争中获得胜利,很多家长的“战略”是让孩子早学、多学,这让孩子过早陷入沉重的学业负担中。
要让“弹性入学”具有现实可行性,必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实行多元评价。只有在多元评价体系中,受教育者才会根据个性、兴趣做出适合自身的多元选择。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实行“弹性入学”,就因实行多元评价,尤其是大学,并不以单一的分数标准选拔学生,这给学生的个性、兴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也让每个家长更关注孩子个体的需求,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到孩子身上。
对此,也许有人觉得,一个“弹性入学”,怎么又扯出改革评价体系的问题?要改革评价体系,不是更难吗?对于我国的教育问题,还真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有系统思维。只改局部而不针对系统性问题进行改革,是很难起到多大效果的。近年来,我国在局部,做了不少教育改革尝试,比如教材改革、课程改革,可这些改革,都“雷声大雨点小”,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业压力没有减轻,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也没推进,因此,必须从整个教育面对的系统性问题着手。如果没有针对评价体系动真格的改革,为提前入学的“剖腹产子”旧闻还会不断“新生”,频繁出现在媒体上,而家长们则会把“不输在起跑线上”演绎到极致。
孩子,向世界出发!
过早过晚都是个问题。。。 道理都明白,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随便定一个月份,效果是一样的啊。 反正现在想早上也可以上
也有晚上的,其实也并没那么严
我家孩子班上就有小的有大了 不管 科学不科学 就是目前政策规定只是一些地方 可以找找关系 晚上好 早上好每个孩子个体差异 ,,,,,,,,,,,,, 现在嘴大的人不会研究科学的 现在还没有留级 其实都不需要那种绝对弹性,只要在弹性范围内设置一些智力测试和心智发展测试就可以比较有效的遏制家长们的疯狂提前入学吧?
智商不就是法国(?)为了确定入学而弄出来的吗?我记得好像那里的义务教育是智商达到80以上的不入学,家长算犯罪吧 弹性的结果,可能就是起跑线又往前移。
aboliqiu 发表于 2015-11-29 12:00
反正现在想早上也可以上
也有晚上的,其实也并没那么严
我家孩子班上就有小的有大了
我们这里卡的很严格,差一天建学籍时电脑也登陆不上去 关键倒不是五岁还是六岁上学,而是……我们的教育也好什么都好,都不过是“政策”的产物,政策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检验其科学性,谁来评判,不科学了又如何(我国不科学不人性化的政策多了去了,执行多年的也多了去了)。所以一句话:说了也白说。 哪个国家有弹性入学政策?至少我没听说过,请教 如果晚上学会不会不让上? 我倾向于晚学,压缩课程,分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现在一刀切的做法,资质差就是混,资质好的被耽误。 弹性的话不方便管理,不过早上貌似不可能,晚上还是可以的。 实施的话估计90%以上变成5,6岁就上学了。 凡事皆有两面性 为啥想那么早上学?早上未必是好事,智商高的是少数,大部分都智商差不多。提前学了并不能表示你能早上学,提前学得的红利只能管1-2年。。。。。。。 我们那里市区是六岁半,太恶心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