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zhi2003 发表于 2015-12-20 14:16:28

本帖最后由 baizhi2003 于 2015-12-20 14:19 编辑

4.古诗配图:《春眠不觉晓》(配图:田原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这套书是老书新印,是《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 田原》中的一本,其他几本还包括老童谣,所以可以买到新版,当当独家书,前段时间满减200-110可以到手,非常便宜。这套唐诗配图充满童趣,和前几本比又完全是另一个风格。《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这套书还是不错的,收集了几十本精华。
这几套唐诗,有一些我选取了同样的一首诗,目的是为了方便大家对比作者风格。


baizhi2003 发表于 2015-12-20 15:17:51

本帖最后由 baizhi2003 于 2015-12-20 19:55 编辑

5.古诗配图:幼读古诗一百首 (配图 李文侠 牛双印 韩喜增 潘燕明 张文学 李丰田等等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84年)
这套书拿出来,可能并不会特别讨喜,因为是白描画。但是仔细看看,也很有趣味,属于正方形版本的小人书,真正的中国风连环画。配画的作者也都比较出名,这套书从84年开始,印了无数版次,最后一次重印是在1998年,当当标价4块2,无货。这套书很难淘到品好的。希望有识之士有朝一日可以扫描出这些绝版书,让更多现在的孩子看到,且不论真的是否是精品,也是重要的史料。

baizhi2003 发表于 2015-12-20 16:30:40

本帖最后由 baizhi2003 于 2015-12-20 17:10 编辑

很多老童书确实是已经过时了,尤其是故事类的价值观、科普类的知识,但是确实还有一小部分绝版书值得流传下去。不论世界如何发展,多样性始终会更有利于图书的发展。而唐诗是经典,永远不会过时,这么大的中国,唐诗不只是“杨永青”,拿出几本博君一笑,当然,笑不只一种:lol 1.为什么说八十年代的童书精品多?文革之后的80年代是老一辈大师最后发挥余热、中青年学者激情创作的年代。透过这些书,可以感觉到作者的风貌,没有特别特别多的奇思妙想,但是非常质朴,非常幸福。虽然说不是本本精品,但是精品率绝对超过现在的原创童书,没办法,创作的态度在那呢。其次,以前是计划经济,可以不计成本的投入,现在出书要受成本控制。最后就是,物价水平决定,那时候找大师名家画个画,也就几十块钱,现在得多少钱?所以现在大师很少参与童书创作了。所以,像《看图画学古诗》那种大师云集的唐诗集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了。非常喜欢去年的一期晓说,《大师照亮八十年代》。现在回头评价八十年代还早,再过20年吧。2.囤给谁看?说到这些老童书,窃以为多数是囤给生于80年代的人,作为对童年时光的缅怀。对于看惯了立体书、玩具书的现在的孩子,能不能接受,看进去我并不抱希望,只是想留下一个时代的印记。还有就是,这些书很多,也淘不完,初了收藏家以外,相信也没有谁会痴迷于此,多数都是偶尔为之。3.如何解决二手书脏的问题?如果是给小孩看二手书的话,个人觉得页数不多的可以扫描之后打印了给孩子,防止污染。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有的{:1_1:}。现在的书非常多,选择余地大,我想不论新书老书,都给孩子看看总还是没坏处,至于他喜欢不喜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起码家长打开了这扇窗。4.库存新书是不是盗版?至于说到tb和孔网的库存书,可能很多人会有担心,过了二三十年,怎么还会有库存书,绝对是盗版。其实如果多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还真就有一部分库存书存世!但是也越来越少了。。。我想,不管是什么书,在TB上或第三方上买的时候,都会想一想,什么书是容易被盗的,什么书是不容易被盗的,盗版的出发点是什么,怎样盗版能赚钱。想清楚了再下手,可能会发现另一个世界。
下面转载“最爱童书”博客上的一篇文章给大家了解。这位可是绝版童书的骨灰级收藏家,注意是收藏家。
绝版老书来源考,我的变态总结。作为一个变态的童书发烧友,我看到一些同志谈论一些老书时的困惑,比如为什么以前那么多年的书还是和新的一样、为什么以前的书好多是盖着图书馆的印章的,这样的书是不是偷出来卖的……如此等等。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的绝版书或者老版书(1990年之前),只要是很新的,保存很好的,当然有些是后来损坏了。这样的书相当一部分都是当年作为残次品才得以放入库房后来作为废纸流到市场上而我们才有机会收藏到的。这样的残次品,并不是说质量有多差,也许切割有些歪,也许里边有空白页等等。对于喜欢老书要求完美的人来说,这样的瑕疵品确是宝贝,因为她们一般都保存的很好,哈哈!

    切入正题。老书一个宝贵的来源就是败家子的各类图书馆处理废纸,主流是各类学校。
中国的学校的图书馆,百分之九十的都是摆设,形式主义害死人,除非上级LD来检查,几个学生坐里边故作阅读状外,大多时候是铁将军把门的。所以书保存的相当好,几乎就是全新的,除了上面盖个章。我看到这样的书,除了高兴自己捡到宝贝另外几乎同时迸发出来的感慨就是作孽啊。为什么这么说,浪费了当时人力物力出版出来的东西,在黑屋子里一躺就是十几年几十年,当年的读者孩子现在都成了孩子的爸爸妈妈了才在收藏市场上见到这些当年学校为自己准备的书,那种感觉真是无法言表。而这种现象在咱们国家百分之九十的图书馆在咱们百分之九十的同龄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经历过……时代变迁了,学校的的当权者想当然的认为这些当然是废纸了,只有卖掉。然后听命于教育局的摊派再购买一批油水很大的所谓馆配书,装点门面,再锁起来等待下一次变卖……

    第二个主流是各类厂矿企业老公司医院等,随着90年代末期以及2000年代前期改制兼并破产收购的高潮,更伴随房地产开发的圈地,一大批企业不复存在。而当年几乎每个企业就是小社会的必要因素之一的单位图书馆里的图书也随之做鸟兽散而流入市场,于是我们有福气见到第二个旧书来源。当然这类书以学术或者文学类为主。也会包含为照顾企业子弟之需当年购置的一些童书。

    第三个来源就要提到出版社,瑕疵的产品是要处理的、过时的东西是要处理的、积压的东西也是要变卖的。我们现在能看到一些老书,好多老书尤其是定价高的老书,十几年了还全新的存在一小批在市场上,欣欣然以打折的价格买到并暗骂出版社是败家子的时候,不要以为你真的占了便宜,虽然事实上你占了便宜。因为这些书最初的流出源头也是作为废纸价格出来的。出版社把书作为废纸卖,听起来不可理喻。但是在1996--2005年出版界改制大潮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改制,就是要抛弃一切历史负担,省得以后影响业绩。新官不理旧账,赔钱是前任的事情,于是那么好的书就废纸卖了,当然有些是桌面底下进行的。有些图省事又怕出事儿,就在书上锯道小口子,或者刷上点墨。这样一来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说我卖的不是正常的书,是作废书。于是这样的作废书就直接从出版社库房进了造纸厂的化浆池。很残酷,这就好比妈妈生了孩子又卖掉自己的孩子甚至说杀掉自己的孩子,只有两个字——悲哀。在国外,书是很贵的,印了书,无数人的心血,最后竟然直接将书化为纸浆,恐怕只有中国有这样的最低碳的快速流程。当然命运好的一些书,会在最后关头被一些书贩抢救出来,从这些意义上来说,我很感谢这些书贩,虽然他们哄抬物价,但是没有他们,好多书我们永远都见不到了。

    让人痛心的出版社卖书进造纸厂,还不是最痛心的。最痛心的是一些宝贵的资料也卖掉了,比如原稿。等多年以后想起再版的时候,连原稿都找不到,我只能骂他们败家子!

    因为旧书,因为喜好,我总结出以上的几点,可能一些人认为这些文字很变态很没有意义好比研究旧社会女人的三寸金莲。鲁迅之流定是不屑看的,不过也许可以解某些朋友之于旧书的疑惑。写这些文字,包含了我对上述渠道来源的感情只有四个字:又爱又恨。没有他们,不会这么糟蹋东西。没有他们不这么糟蹋东西,我一介草民恐怕没有机会见到这些宝贝。

    只是希望爱书的人在中国遇到的如此怪圈,以后不要继续下去。四个字,低碳环保,出版亦然!

    一啰嗦已经是八个字啦,就此打住!





煦宝330 发表于 2015-12-20 19:36:16

谢谢楼主推荐的这几套老书,已下单收了几套~!

煦宝330 发表于 2015-12-21 10:29:02

第一套彩色连环画已收到啦,真心不错,收到的基本是全新,太爱啦

煦宝330 发表于 2015-12-21 11:01:15

煦宝330 发表于 2015-12-21 10:29
第一套彩色连环画已收到啦,真心不错,收到的基本是全新,太爱啦

我是孔子旧书网上买的,加邮费下来38啦。确实不错,100首诗,挺值得的

叶飘凌 发表于 2015-12-21 13:04:49

古典美 !!!!

bonnie0824 发表于 2015-12-21 14:27:12

都搜不到啊。。。

baizhi2003 发表于 2016-1-12 21:14:03

本帖最后由 baizhi2003 于 2016-1-12 22:28 编辑

这两天看了“大申爸说书”的帖子,所以想起来我这个帖子还未完成,那只要有人愿意看,就继续写点晒单。发这个帖子的初衷就是就是提供给大家更多被遗忘的传统国学经典读物。好书不一定会再版,原因很多,时间久了就自然被人遗忘了,看看现在的国学类幼儿读物,整体上来讲真的没法和二十年前的相比,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作者、还是整个书的艺术价值。
大申爸的帖子还是在构建一种教育的体系,我这个帖子就权当晒单贴,很多书偏低幼,目的是提供更多传统读物,所以其实这个帖子适合“国学”那块。


6.古诗配图:古代诗歌选 (作者:王易鹏 插图:林风眠 程十发 傅抱石 应野平 等等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61年)

不要被作者“王易鹏”迷惑,王易鹏查无此人,真正的作者是王运熙、顾易生、徐鹏。其实是复旦大学古典文学的代表人物,所以这本诗歌选在文本上的功力是比前几本书晒的书更深厚,在儿童类诗歌中肯定是出类拔萃后继无书!插图不多,一共四册,每册5幅左右,但是全部是超级名家!
内容上讲,这套书作者背景介绍比较详尽,说明的部分包含诗歌赏析,注意有赏析哦,有词语注释,没有古文今译,窃以为古诗也没必要今译。所以这套书对于小学生来讲,大体是够用了。文本上的专业程度甩了杨永青的古诗几条大街,新版古诗连环画其实只有连环画,适合低幼。古代诗歌选由于是给学生看的,插图不多,略有遗憾。
这套书少年儿童出版社印了30多年,最后还是绝版了,很可惜。目前孔网可淘,从60年代版本到90年代“少年文库”版都有,当年的印量还是很大,品好的很多,有相当一部分是馆藏未阅。最早版本的大概是繁体字,后来出的改成简体字了。越早出版的价格越贵,当然也越有收藏价值,但是如果是给小孩看,品好便宜即可,那“少年文库”版也可,封面什么的不如之前的。“少年文库”这个书暂时先放这,后面如果有机会再介绍,这套书中的一部分书还真的是值得一淘。
自己拍的照效果太差了,请允许我盗图。

baizhi2003 发表于 2016-1-12 22:06:28

本帖最后由 baizhi2003 于 2016-1-12 22:30 编辑

古诗配画就到这了 其实八十年以前的类似书籍很多 精品也很多 光杨永青就画了好几个版本的古诗 可惜当下只有杨永青的古诗连环画再版了 搞得我们觉得似乎古诗配画只有杨永青 很多小学老师也推荐杨永青的 其实事实是 除了杨永青 也不知道还有谁了 拿出来几本给大家分享 想说的还是那句话 古诗配画不只杨永青
给孩子看的书 一定要保证质量 好的插图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品位 好的文字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程度 对于眼下一些有恶搞成分的插图 比如说诗人形象都成猥琐男的那种 大人看了付之一笑即可 最好还是不要给孩子看 因为他们鉴别能力还不强 给什么就接受什么 如果现在看这种 那以后得鉴赏水平恐怕也很难提高 不多说了 古诗配画到此结束

下面的内容预告 成语类



icegao123 发表于 2016-1-13 11:23:21

含宝妈 发表于 2015-12-18 23:20
《古诗彩色连环画》tb上找到一家1版1印的,两册28元,而孔夫子上1版2印9新以上却要30,tb上会是正版吗?
...

麻烦短个淘宝链接 ,谢谢 !

baizhi2003 发表于 2016-1-13 22:18:50

本帖最后由 baizhi2003 于 2016-1-13 22:32 编辑

7.成语典故(增订版)    (作者 袁林 沈同衡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8年第2版)

成语是每个孩子都要学习的,重要性就不需要说了,关于成语的连环画还有成语词典有很多,不了解也就不过多介绍,今天这本是“最爱童书”推荐过的,其实是个成语方面的工具书,有1000多页,拿了1986年全国图书的优秀畅销奖。

这套书和别的成语词典不同,并非严格的语言学词汇学辞典,而是从出处的古文出发,完整的讲出每个成语的故事,还带出了基本的一些古文字词含义及成语用法,深入浅出的特点非常明显,而且通篇是中国古代故事,每个篇幅不长也不短,趣味性较强。所以这个成语工具书其实非常适合孩子启蒙,可以从3岁用到老,不但听了故事,还学了成语,古文,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

总之,这本书后继无书,在此类书中绝对是NO1。第一版是80年代初出版的,后来因为得了奖,很受欢迎,后来又出了增订版,内容是第一版的一倍,也就是说,这套书如果选的话,要选增订本!这套书最后一次出版在2000年,所以现在淘宝上还有一些店有库存的书,当然,这种书一般都当二手的来卖了,价格估计要一张毛爷爷了,但是工具书嘛,本身也比较贵。

不好意思,盗一下“最爱童书”的图。接下来的内容是神话。



baizhi2003 发表于 2016-1-19 14:40:33

发完了一本足以传家的成语典故之后,突然想起来,之前一直想分享的历代诗词曲名篇朗诵民乐配乐MP3这个还没发。所以赶紧补上,发这个资源的目的还是为了提供给大家更多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这套朗读配的中国传统音乐超级赞,几百首没有重样的,很用心,希望孩子可以在学古代诗词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到优美的传统音乐!

帖子地址:http://www.ebama.net/thread-285393-1-1.html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另类晒单帖——绝版老童书(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