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大京 于 2016-3-14 11:41 编辑

文/大京


有些朋友对大京老师的观点,即把绘本用来学习很不赞同。他们的观点是,绘本不是用来“学”的,而是用来“欣赏”的。


我不知道如何定义“欣赏”?欣赏这个词好像比较抽象,概念也很大。绘本既然是用来欣赏的,请问如何欣赏呢? 欣赏,也分层级的。 是不是需要说出个道理来,还是说就是看着好看,听着悦耳。我们到了画廊或者博物馆,看到了非常美的绘画作品,我们就会去欣赏它,我们可以就说一个字,美!这是一种欣赏,谁能否认呢。但也可以也讲出个子丑寅卯来,比如讲解员对这幅绘画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听完讲解,我们才才知道到底美在哪儿了。


即使如此,我还是非常理解绘本是可以用来“欣赏”的这样的观点。


其实大京从来都不反对所谓欣赏绘本。因为绘本你可以把它仅仅当做几副图画来欣赏。但是这并不妨碍另外一些人用绘本来学习英语。绘本是个载体,也是工具,绘本是个筐,啥都可以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可以用来欣赏,你甚至可以用绘本来让孩子单纯学美术绘画都没有问题的。当然也可以用来学英语,而且还可以深入精细地学。



如果非要把绘本定义为其中的某一个特定的作用,这个观点我是不赞同的。绘本的作用和功能不是单一的。绘本好比一个篮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既然大家都是为了把孩子的英语搞好,为什么不可以用绘本来教学呢?


有的朋友说,绘本不能用来教学是因为不能把绘本当做教材用。诚然在国内,绘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不可以当做教材来用的,国内还没有人能达到这个水平能够用绘本编出成体系的教材来。因为绘本的体系性并不是非常的完整,它们比较散。但是谁说绘本不能用于教学呢? 英美人在学,台湾人在学,香港人在学,为什么我们这里就只能欣赏呢?


现在谈谈我对英文绘本学习的一些粗浅的理解和认识。



观点一:  绘本需要精挑细选,宁缺毋滥



有的朋友把时间多用于下载和囤积上,或者看到是童书就忍不住收集收藏,而花在怎样甄别绘本和如何更好地使用绘本上面的时间却不是非常充足。


观点二:  对于中童与大童,绘本适合精听精读,少些泛听泛读。

孩子学习英语时,如果处于幼儿期,可以适当的熏陶和洒洒水之外,即所谓的“欣赏”,进入到中童大童阶段,就需要精听精读,扎扎实实把基础打好。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都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有人理解泛听泛读就是随便听听,随意读读,泛泛地听,泛泛地读,而我的理解就是粗观大意,蜻蜓点水,不求甚解的意思。这样的学法意义有多大?可以讨论。

我个人的理解,泛听泛读的“泛”是广泛的意思,而不是泛泛的意思。是指接触涉及的题材要广,是指广度或宽度,而不是泛泛,浮光掠影,浅偿辄止的意思。很多人的理解对不对,恐怕需要商榷。我是不认同所谓蜻蜓点水式泛听泛读的。那只是在浪费自己和孩子的时间而已。就算是广泛含义的泛听泛读,那也是在孩子基础比较好了,英语能力很不错的情况下才能谈到。否则就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英文在以后很难取得比较高的水准。
这是个学习方法问题,或者方法论的问题。不能能引起我们的重视。

大京总结的公式是:   泛1 → 精 → 精+泛2   

什么意思呢?   

幼童阶段(泛泛听泛泛读)→ 中童阶段 (精听精读)→ 大童阶段(精听精读+广泛听广泛读)

请注意:

幼童阶段的泛听泛读和大童阶段的泛听泛读意思是不一样的。幼童阶段是不求甚解浮光掠影式的泛泛之意,只是熏陶和感受而已,还谈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而大童阶段的泛是指广泛涉猎的意思。是指对原版书的题材,体裁要广泛接触。

总之,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对待不同的孩子,也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不能搞成一刀切。


观点三:  绘本是养成精听精读良好习惯的最佳素材之一

绘本和分级读物,还有教材最大的区别是绘本的故事性最强,画面最为优美丰富,是培养孩子养成精听精读良好习惯的难得素材和契机。

孩子在某一个时期非常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如果过了这个阶段就会错过了这个时期。如果连最有趣好玩的绘本孩子都没有认真听过读过,都没有建立起跟读朗读的习惯,那么对于别的的英语素材就更难建立了。


观点四:  把绘本用于教学和把绘本当做教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些朋友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说绘本不能用来当做教材用,所以绘本也就不能用于英语学习。这个观点的逻辑是有问题的。孩子在幼儿期间从妈妈爸爸那里学母语,有教材吗?没有啊。 孩子某句话某个词发音不对,妈妈纠正了过来,这难道不是一种教学吗?

不能把教学等同于教材,教材可以用来教学,别的东西也可以用来教学嘛。绘本可以用来教学,这是没有疑问的。


观点五:  应该深入挖掘绘本的价值,将绘本用好,用扎实,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和时间


这主要是针对中童和大童来说的。中童和大童完全可以利用绘本进行精听与精读训练。比如:跟读训练,朗读训练,复述训练目前看来还是最有效率的高效学习方式之一。


有人反对跟读,朗读,复述。我不知道反对的理由是什么?说是怕孩子有压力,其实你又没试,怎么知道孩子就一定有压力呢?有压力,可能是因为选的绘本太难了,或许是这个故事他并不感兴趣,这样才会有压力。如果是难度适中,趣味性很好的绘本怎么会有压力呢?


所以需要找对症结,不是跟读,朗读,复述这些方法本身有什么问题。


有些孩子对某一本绘本特别喜欢,反复听,反复模仿,难道这不是一种自发的跟读朗读复述吗?如果在最有趣最精彩的绘本可以建立起跟读和朗读的好习惯,那为什么不早早建立良好的习惯呢?

总之,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对待不同的孩子,也要区别对待,不能搞成一刀切。


当然,以上都是我个人观点和经验之谈,没有任何勉强别人接受的意思。希望朋友们可以参加讨论,拍砖也行。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0 理由 收起
high5 + 50 感谢你!
2863 查看 25 收藏帖子 (1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llwang1115

    2016-3-14 10:58:40 使用道具

    谢谢大京老师,我们家属于中大童,经历过自己学习,学校学习和机构学习的经历,所以我比较认同您的观点,我们精读这一块的工作确实没做好,需要补课,想请您推荐一下,您认为比较适合中大童学习的绘本,谢谢!
  • 陪伴成长

    2016-3-14 11:42:0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2016-3-14 11:43 编辑

    首先申明,不是为了抬杠,只是不喜欢过度宣传绘本。

    绘本,只是专门为小朋友(也可能包括成年人)而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已,没有必要过度宣传。

    下面再逐条看看你的观点吧。

    观点一:  绘本需要精挑细选,宁缺毋滥
    之前已经回复给你过:如果是从学习语言的角度来看,绘本的选择对普通父母而言,是很难的,因为绘本难度很难控制。
    另外,如果可能的话,请具体讲讲你理解的绘本“精挑细选”的原则,或者根据你的原则和实践,选择出的适合各年龄段、各层次的适合英语学习的绘本吧。这样也许对大家更有价值。

    观点二:  对于中童与大童,绘本适合精听精读,少些泛听泛读。
    首先,不知道你对 小童、中童、大童 的定义,也不知道你对 精 和 泛 的定义。没有概念定义的公式是没有办法讨论的。

    观点三:  绘本是养成精听精读良好习惯的最佳素材之一
    如果绘本只是之一,那不妨讲讲其他的素材,然后比较一下各自优劣。这样也许对大家更有价值。

    观点四:  把绘本用于教学和把绘本当做教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个人理解:教学的材料叫教材。你先说说你认为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吧。

    观点五:  应该深入挖掘绘本的价值,将绘本用好,用扎实,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和时间
    这个逻辑,可以应用于任何学习材料。试着造个句:“应该深入挖掘 新概念 的价值,将 新概念 用好,用扎实,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和时间”。 好像也很顺嘛。

    再次申明,不是为了抬杠,只是不喜欢过度宣传绘本。
  • Luluyouyou

    2016-3-14 12:03:04 使用道具

    同意幼童应该多泛读,慢慢孩子会自然形成对于什么书籍的喜爱. 就像我孩子,不属于感情细腻的孩子,所以对于很有名的绘本以爱为主题的,都不喜欢听., 反而喜欢有情节的,但是中大童应该形成了对于绘本的偏好,应该在精读方面下功夫了.
  • high5

    2016-3-14 12:18:11 使用道具

    楼主可否列举一些您觉得故事性强,且适合跟读朗读的绘本,谢谢
  • 下雪

    2016-3-14 12:20:41 使用道具

    楼主可否列举一些您觉得故事性强,且适合跟读朗读的绘本,谢谢
  • tarbaby

    2016-3-14 12:40:4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tarbaby 于 2016-3-14 13:03 编辑

    观点五:  应该深入挖掘绘本的价值,将绘本用好,用扎实,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和时间

    这主要是针对中童和大童来说的。中童和大童完全可以利用绘本进行精听与精读训练。比如:跟读训练,朗读训练,复述训练目前看来还是最有效率的高效学习方式之一。

    楼主说的绘本精读主要就是跟读和复述训练吗?有没有带着孩子了解绘本作家或插画家的故事、作品的含义、有趣的画面细节或是讨论作品在孩子心中激起的共鸣呢?

  • 大京

    楼主 2016-3-14 16:02:22 使用道具

    llwang1115 发表于 2016-3-14 10:58
    谢谢大京老师,我们家属于中大童,经历过自己学习,学校学习和机构学习的经历,所以我比较认同您的观点,我 ...

    爸妈网上有一些书单按照难易程度排列出来的,可以在里面找一些和孩子的兴趣,程度比较匹配的绘本,选出来精听或精读。比如中童大童比较喜欢的《Joseph had a little overcoat》,《Silly goose's big story》,还有Tinga Tinga Tales系列等绘本
  • cj030

    2016-3-14 17:21:13 使用道具

    谢谢温馨指导!
  • superpear

    2016-3-16 10:33:03 使用道具

    其实一直都不知道怎么做精读?
  • vivin06hi

    2016-3-16 11:34:07 使用道具

    也想了解下小中大童的定义、公式的阶段划分以什么为依据,应该不是纯粹根据年龄吧?另外请教下楼主,您指的精读包括语法么,还是只跟读和复述?包括语法的话会不会担心失去绘本的乐趣,如果不包括的话,是不是精读就相当于多读几遍?
  • 大京

    楼主 2016-3-16 21:12:0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大京 于 2016-3-16 21:17 编辑
    vivin06hi 发表于 2016-3-16 11:34
    也想了解下小中大童的定义、公式的阶段划分以什么为依据,应该不是纯粹根据年龄吧?另外请教下楼主,您指的 ...

    先说第一个问题:

    一般对于小童,中童,大童大家基本上有一个年龄上的划分与共识。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有的孩子学的早程度当然会好些,有的孩子学得晚程度会弱一些。比如培训学校招生时一般会按照孩子的英文程度来划分,而不完全是按照年龄来划分的。当然年龄也不可能差很多的,因为认知能力在那儿放着呢。大点的孩子认知能力强接受起来也有优势。所以不是绝对的,但是一般大致可以按照小童中童大童来分,这个划分不是很精确,只是个框架的划分。具体到某个孩子还可以具体分析的。

    第二个问题:

    怎么定义精读?传统意义上的精读当然是指精细深入的阅读。这种精读不谈语法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把“读”的范畴延伸扩大一些,我们也可以定义为跟读,朗读。因为跟读,朗读,复述也是阅读训练的一部分,或者说前期准备铺垫。如果泛指,是可以指一切关于有关阅读,如果是特指,可以看成理解性阅读,也可以看作是跟读,朗读。

  • 大京

    楼主 2016-3-16 21:49:2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大京 于 2016-3-16 21:59 编辑
    陪伴成长 发表于 2016-3-14 11:42
    首先申明,不是为了抬杠,只是不喜欢过度宣传绘本。

    绘本,只是专门为小朋友(也可能包括成年人)而创作 ...

    我把你的回复原文复制粘贴如下,蓝色的字体是我的答复。(粗体字是大京的观点)


    首先申明,不是为了抬杠,只是不喜欢过度宣传绘本。

    绘本,只是专门为小朋友(也可能包括成年人)而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已,没有必要过度宣传。

    下面再逐条看看你的观点吧。

    观点一:  绘本需要精挑细选,宁缺毋滥

    之前已经回复给你过:如果是从学习语言的角度来看,绘本的选择对普通父母而言,是很难的,因为绘本难度很难控制。
    另外,如果可能的话,请具体讲讲你理解的绘本“精挑细选”的原则,或者根据你的原则和实践,选择出的适合各年龄段、各层次的适合英语学习的绘本吧。这样也许对大家更有价值。

    我记得你上次提出的观点是让孩子先学分级读物对吧? 你的理由是分级读物是由易到难,难度好控制。而不是先学绘本。我的观点和你恰恰相反,你只注意到了难度,而忽视了趣味性。绘本的趣味性是无可比拟的,加上图画丰富多彩,它的吸引力是分级读物不能相提并论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绘本有简单的也有难的。你说难度不好控制还是有些道理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一点而否定绘本的作用。至于如何挑选绘本,爸妈网的资源已经不少了,什么汪,廖,吴等老师的书单,怎么都足够用了。主要是把握两点,一个是趣味性,孩子是否喜欢;另一个是孩子的英语程度。只要把握好着这两点,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观点二:  对于中童与大童,绘本适合精听精读,少些泛听泛读

    首先,不知道你对 小童、中童、大童 的定义,也不知道你对 精 和 泛 的定义。没有概念定义的公式是没有办法讨论的。

    小童,中童,大童不是我提出的概念,而是爸妈网上大家基本的一个框架与共识。虽然这样划分不是非常精确,比如某个具体的孩子到底英文什么程度,也是可以分析的,但是如果连这样一个框架式的划分都没有的话,很多问题可能更没有讨论的可能性了。这指是一个大体的划分而已。而且,我第二篇文章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观点三:  绘本是养成精听精读良好习惯的最佳素材之一

    如果绘本只是之一,那不妨讲讲其他的素材,然后比较一下各自优劣。这样也许对大家更有价值。

    正是为了为了严谨起见,所以我特意用了之一。 比如分级读物当中也有非常棒的素材可以作为静听精读的素材啊。比如经典的章节书也可以啊。怎么绘本就是唯一的呢?

    观点四:  把绘本用于教学和把绘本当做教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个人理解:教学的材料叫教材。你先说说你认为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吧。

    教学的材料就是教材吗? 那讲义呢? 有的讲义也就是几张纸,这也是教学用的材料,这算是教材吗? 你对教材的理解未免有点狭隘了吧

    观点五:  应该深入挖掘绘本的价值,将绘本用好,用扎实,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和时间

    这个逻辑,可以应用于任何学习材料。试着造个句:“应该深入挖掘 新概念 的价值,将 新概念 用好,用扎实,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和时间”。 好像也很顺嘛。

    你造的这个句子是不是有点搞笑了?   就好比我说“张三是个好人”,你却说这话不对,为什么不对呢? 因为李四也是好人,王五也是好人,所以张三是好人就不对。 你不能用“李四是好人”来否定“张三是好人”吧!  

    概念,逻辑,还是需要的吧。对你这种无所谓逻辑的“逻辑”,我还真是无言以对


    再次申明,不是为了抬杠,只是不喜欢过度宣传绘本。


    虽然你不断地强调你不是在抬杠,但是事实上,你确实是在抬杠。也正因为你知道你在抬杠,所以你自己先特别声明了一下,我觉得有点那个了(此处省去一成语),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只要是礼貌的,善意的,即便是抬杠也没有所谓,我还是愿意回复的。




  • vivin06hi

    2016-3-17 10:22:02 使用道具

    回复不了楼层,直接放这吧。。

    谢谢楼主回复,都是被逼的,诶。。因为我们家看得确实太泛了,绘本快速扫一遍就过,估计是坛子里最泛的(这个泛不是指范围哈,虽然涉猎主题也确实蛮泛的),对他来讲,纯粹是图个故事的新鲜劲儿。所以我一直隐约觉得有点儿浪费资源了,但认为孩子还小没放心上,看了楼主的,才正视起这个问题来。以后看绘本放慢些速度,遇到新的词组或单词,用英语跟他解释一下,语法还是到以后交给学校,毕竟家里时间有限。另外,大循环做起来,就是隔段时间再重新看一遍,这时候又觉得新鲜些了~ 加上音频跟着听起来,目前就打算这样了
  • 大京

    楼主 2016-3-18 16:51:27 使用道具

    vivin06hi 发表于 2016-3-17 10:22
    回复不了楼层,直接放这吧。。

    谢谢楼主回复,都是被逼的,诶。。因为我们家看得确实太泛了,绘本快速扫 ...

    不错,别着急慢慢来吧
  • chencbin

    2016-3-18 18:59:25 使用道具

    在这里简单说几句吧
    国外的Reading教材HI5说的大部分是绘本+桥梁书组成。如果图多字少都可以笼统称为绘本,那GK-G3确实是这样。当然,还有童谣,诗歌,戏剧,新闻采访等形式的内容。
    美国的教材大部分出自mcgraw-hill,pearson,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这三家巨头。而他们编排的课程同年级的都大同小异,很多文章都是相同的。当然他们有可能是相互借鉴过,但不难发现那些编撰教材的专家对选材是有很多共同点。
    那为什么我们要舍近求远,用绘本而不用这些教材呢?要知道,英语水平不好的家长别说教孩子绘本了,就是找一套水平衔接较好的绘本读物也是件不容易的事。这也是我反对家庭幼儿英语教育一上来就给孩子读绘本的原因。也许你会说,可以跟着音频读,但你又反对正常语速的音频。可一般的绘本音频就是正常语速,比较慢语速的还真不好找,反而美国低年级学科教材配套的音频是比较慢。当然,我对孩子跟读慢速音频也是持保留意见。因为我家孩子起步的时候就是听正常语速的(这个是去年的录音 http://www.ebama.net/thread-287692-1-1.html)。如果你看过迪士尼的神奇英语或者美语世界这两套教学动画,他们用的配音也都是正常语速。
    其实幼儿英语的学习完全没必要去捉摸那些细枝末节,否则往往会舍本逐末适得其反。自己水平达不到的更不要勉为其难,赶鸭子上架去辅导孩子读绘本。记得我在三年多前发过一贴(http://www.ebama.net/thread-127327-1-1.html)不知道当初坚持读绘本的现在怎么样了?
    英语学习并不是习武,非得要讲究个什么流派。除了去英语国家常住外,其他方法都是低效的,但我们总能找到一个正确的切入点。而这个切入点一定不是读绘本(英语好的家长除外)。
  • 大京

    楼主 2016-3-20 11:14:1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大京 于 2016-3-20 11:22 编辑
    chencbin 发表于 2016-3-18 18:59
    在这里简单说几句吧
    国外的Reading教材HI5说的大部分是绘本+桥梁书组成。如果图多字少都可以笼统称为绘本 ...


    我会逐一回复你的回复。

    先说第一个问题

    我们表面上看观点不同,其实只是视角不同罢了。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绘本和教材的区别与不同的特点。

    绘本虽然是比较散的,没有完整体系。但是绘本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是最强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吧。

    教材有体系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是用来专门系统学习用的。


    由此可见,这位朋友重视教材,说明你看中孩子系统地学习英语,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

    而我的观点是通过绘本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我当然知道系统学习的必要,所以我从来就没有说过孩子只学绘本就可以了,其他不用学不用接触了。

    到了一定的时机或阶段,教材当然可以学,好的教材为什么不能学。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绘本的输入量足够大,那么不学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也是可以成立的。

    为什么我强调用绘本来培养跟读和朗读训练呢?

    因为我特别看中绘本的趣味性和故事性,这是激发孩子兴趣的极为有利的素材和载体。

    如果孩子在绘本学习阶段就能培养出良好的跟读朗读习惯,那么以后学别的素材,不论是别的什么原版书或者是教材,孩子对跟读朗读甚至背诵都会上瘾的。这是培养英文高手的必经之路。

    也许有人说,我没想着要把孩子的英语水平提高到高手的水平,如果这样,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另外想补充一点,美国的原版教材我也觉得非常好,但是要适当地教给我们国内的孩子,老师需要有比较高的水平,因为美国的教材是给美国孩子设计的,而拿来直接给中国的孩子用,直接用是不行的,还需要二次处理加工,这是很考验老师综合能力的事情,不是一般老师可以胜任的,更不用说普通家长了。
  • qiyanglong

    2016-3-20 12:05:14 使用道具

    不错,很好很好!!!!!!!!!!
  • Giant

    2020-1-2 14:29:41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
  • barbaraying

    2020-1-3 19:49:06 使用道具

    进来学习的
  • Giant

    2020-1-3 22:38:56 使用道具

    好文
  • uptown

    2020-4-14 17:54:40 使用道具

    陪伴成长 发表于 2016-3-14 11:42
    首先申明,不是为了抬杠,只是不喜欢过度宣传绘本。

    绘本,只是专门为小朋友(也可能包括成年人)而创作 ...

    我认为您说的很对,大京老师应该是把自己学习英语的思路直接嫁接到孩子的教学上了,建议在二语习得以及儿童心理这些方面再深耕一下,说不定会豁然开朗哦。
  • byegood

    2020-4-15 10:38:02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好资源
  • 花不落

    2020-5-3 20:12:28 使用道具

    来学习了。
  • byegood

    2020-9-29 18:21:56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好资源
  • mickey80

    2020-11-20 16:16:35 使用道具

    来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