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菜青虫 于 2016-4-13 19:03 编辑

儿童英语启蒙,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自然习得”。

专栏重开,专门讲“自然习得”,会把微信公号上的相关文章陆续搬过来,着急的可以直接过去看:ZiruEnglish。

从0到1的英语启蒙

当我们说到给孩子英语“启蒙"时,我们到底是在说什么呢?对于家长来说,”启蒙“意味着怎样的心理预期呢?是让孩子认识一些单词?唱一些儿歌和童谣?能说一段自我介绍?

我问过很多家长这个问题,回答各异,但基本精神却出奇一致:
1. 不必学多少
2. 要建立兴趣
3. 不能让孩子拉下
4. 为将来铺路打基础
……

一个代表性的回答就是:我也没指望他能学多少,只要他开心就好。

相应地,我们会看到家长这样问孩子:苹果用英语怎么说呀? 黄色用英语怎么说呀? 或者(上过一些诡异的培训课程之后)五边形怎么说呀?如果孩子回答正确,家长会露出满意的笑容;如果孩子还能唱些儿歌童谣,那家长会觉得这就是我要的启蒙效果。

那么,这样的启蒙观有问题么?

有,主要问题是预期太低。打个比方,我们用小小鸟学飞行类比小小孩学英语,我们问鸟妈妈:你对小小鸟学习飞行有什么期待么?如果鸟妈妈回答:它哪能学会飞啊,还不得先从张开翅膀开始练起?先在地上蹦跶几年再说吧!

对鸟妈妈来说,这样的预期显然是滑稽的。

事实上,小小鸟虽然无法就像鸟妈妈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但它们有羽毛,有中空的骨骼,有相对发达的胸肌——种种天赋让它们只要努力扇动翅膀,就可以浮空。它们本能地整合应用这些天赋,直接尝试真正的飞行(而不是把飞行动作拆解,把举起翅膀这样的动作当成目标)。当小小鸟可以从一棵树扑腾到另一棵树上时,和森林里的在地上跑的其他小伙伴相比,就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它获得了初步的飞行能力,实现了飞行能力的"启蒙",继续获得完整飞行能力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



而幼儿学语言,就像小小鸟学飞行。像鸟儿拥有羽毛,中空骨骼等天赋一样,幼儿也拥有种种适宜习得语言的种种认知天赋(详见第3章),也能本能地整合应用这些能力,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并吸收语言(而不是以做作的、拆解的、碎片化的方式,这就是将贯穿全书的"自然习得")。

当幼儿以这样的方式不断吸收语言,也会像小小鸟从一棵树扑腾到另一棵树上一样,获得一个质变,掌握稚嫩但有生命力的语言能力。我将这个过程称为"从0到1的启蒙"。

从0到1的启蒙

1和0,代表极端互斥的两种状态:有或没有;存在或不存在;开水或生水;活的或死的;会飞或不会飞;会骑自行车或不会骑……

外语启蒙也是如此,孩子要么启蒙了,要么就没有,不存在中间状态。

有的读者可能要质疑了:这在语言上适用么?我娃儿认识几百个单词,是0还是1啊?这难道不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连续体么?

从表面上看,语言能力好像应该是一个连续体,就好像考试,不能说只有100分才及格,其他都挂科。

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把什么样的一个状态称为启蒙?

让我们继续借用小小鸟学飞行的比喻,为什么说当小小鸟能从一棵树上扑腾到另一棵树上时,它就已经完成了飞行的启蒙呢?因为这时小小鸟已经具备了"扇动翅膀在空中移动较远距离"的能力。而这是一个质的改变,是从"不会飞"到"会飞"的改变,也是从0到1的改变。小小鸟在这个能力的基础上继续练习飞行,它会飞得更远,飞得更快,花样更多,这相当于在1后面添0。但如果是猫狗鱼鼠这样不会飞,没达到1的动物,无论怎么练习,都是徒劳的,都不能称之为飞行启蒙。

小小孩学英语也是如此。对于已经完成启蒙,从0到1的孩子来说,英语和汉语并没什么不同,两种语言都生长于自身对外部世界的体验,与经验,情感,记忆等紧密相联形成网络,与整个认知系统融为一体。

这样的状态很难量化描述,我们用类比来帮忙:一个3岁的美国孩子和一个哑巴英语的中国博士。

3岁的美国孩子,若论所谓"词汇量",只有博士的零头,考试也考不过博士。但是从对语言的自如应用来看,谁的英语更好呢?3岁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可以听故事讲故事,看动画片看迪士尼电影,有的孩子在3岁时就已经是话痨了,可以跟你说上一天。在这些过程中,她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刻意的使用英语,英语就是她认知世界的基本操作系统,是她的母语。

而对于哑巴英语博士,使用英语尤其是说是一件很刻意的事情,哪怕是闲聊和看美剧,也会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通常还伴随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英语是一种需要有意投入认知资源,时刻分析的外部符号系统,是一个需要用汉语操作系统进行中介运算的程序。

三岁美国孩子,只要继续的在生活中无意识的使用语言,就会获得完整的语言能力,而阅读能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是一个指数级的成长过程,就好像在雪上顶上推一个实心的雪球下山,后面的事情根本不用操心(这是我们后面章节将详述的“自然习得”过程)。


在哑巴英语博士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没有这样的爆发点。他对英语的所有理解,都是按照对待知识的方式,刻意地,努力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苦学而来。这是一个痛苦的,低效的,曲线的增长过程,进三退一。这也是中国英语学习最为熟悉的模式。


对比之下,我们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了:什么样的状态是启蒙?

对小小孩来说,将英语像汉语一样与自身融为一体,达到如三岁美国孩子水平,才可称为启蒙。

如果是像哑巴英语博士一样,用单词、语法、机械化、碎片化的方式刻意学习,形成的只是一个没有内化的抽象符号系统,一个运转在汉语操作系统上的外部程序,而不是操作系统本身。这样的方式学得再多,也很难达到一个质的变化,不会有雪球下山一般的爆发,只能1+1+1+……的垒砖块。

两者有质的不同,前者自如随心,有生命力,能自我生长;后者机械呆板,枯燥死气,只能靠不断堆砌。前者可称之为启蒙,后者只能说是童工的开始。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5 贝壳 +220 理由 收起
didang + 30 很给力!
edithhu01 + 30 我很喜欢!
qinbaoba + 30 感谢你!
high5 + 100 欢迎自如老师
tarbaby + 30 很给力!
26029 查看 197 收藏帖子 (165)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菜青虫

    楼主 2016-3-23 14:28:4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菜青虫 于 2016-3-23 15:19 编辑

    儿童英语启蒙,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
    母语有几种启蒙方法?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长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英语启蒙方法”

    ——在各种争论中,这是一句万能金句,就好像港剧中的“哪,做人呢,最重要是开心”,此句一出,就似乎没有探讨的必要了。

    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我就请大家考虑一个问题:孩子习得母语一共有几种方式呢?是不是也要为每个孩子选择最适合的母语启蒙方法呢?

    我未曾见有一位家长问:我该如何给孩子母语启蒙。

    请看两个铁一般的事实:

    铁一般的事实一:不管什么孩子,只要没有先天的缺陷,那么无论他生在亚马逊的原始部落,还是纽约上东区的豪宅里,习得母语就只有一种方式:和照料者自然互动,这是一种成功率100%的方式。

    铁一般的事实二:世界上有很多天然的双语者,他们用母语的方式同时习得了两种以上的语言。我们之前举过很多例子,比如少数民族、比如双语家庭、比如菲佣、比如国际幼儿园,这也是一种成功率接近百分百的方式。

    既然有很多天然的双语者,用同样的方式习得了两门语言,他们又不是外星人,而是和我们是同样的人类,那很明显这不但可行,而且是普适性的方案!你用一种方式成功的习得了母语,想再添一门语言,把同样的过程再来一遍不就完了!

    就好比你带着孩子跑了100米,看到有人带着孩子跑了200米,你也想让孩子到200米的地方,应该怎么办?

    让孩子先好好锻炼肌肉?开几个会研究一下方法?在论坛上学别人家的经验?

    没必要啊!你怎么带娃儿跑到100米的,再跑个100米就行了啊!




    自古华山一条路

    如果有一种方式已经被无数人证明效率超高,效果超好,成功率100%,为什么还要去尝试各种千奇百怪效率低下的方法呢?

    我憋这个憋了几年了,早些年看到很多自然的双语现象,觉得: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简直是明摆着的么?但那时学艺不精,我以为是自己想简单了。

    后来为了弄清楚这背后的道理,我做了几年观察、研究和实践,看了n本书,从几十年前的理论到最前沿的成果,才终于弄明白了,背后的原理很复杂,但结论就是这么简单:

    对于幼儿来说,英语启蒙有且只有一条最正确的路,那就是跟习得母语一样的自然习得。
    当然,这其中会遇到问题,比如孩子听不懂,母语强势等。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影响性质的问题,而都是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就好比从100米到200米的路上,会出现一些坑洼,几个小水沟。那么家长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往坑里添几铲子土,往水沟上搭几块木板;对于孩子来说,他仍然是开开心心无知无觉地向前跑,像天然的双语者那样再学一门语言,达到近似母语的水平

    如果你是从这篇文章开始看,那么想必你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

    外语和母语不一样啊
    家长外语水平不够啊
    没有语言环境啊
    ……

    其实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经描述和解决了这些问题,请点开历史文章,从《从0到1的启蒙》看起。


    总结:
    我明确反对幼儿英语启蒙方法中的虚无主义。

    幼儿英语启蒙有且只有一条最正确的路,那就是自然习得。

    这是一个只为少数家长所知的秘密,所有成功的启蒙,都有意无意地遵循了自然习得的规律,无一例外。

    只要按照自然习得的原理来引导孩子习得英语,效果是100%确定的。

    事实就在那里,逻辑就在那里,科学就在那里,信不信由你。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tarbaby + 30 我很喜欢!
  • 菜青虫

    楼主 2016-3-23 14:30:5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菜青虫 于 2016-3-23 15:16 编辑

    如何避免被别人的亲子英语经验带进坑里
    早些年的时候,市面上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亲子英语类图书,有限的几本我都找来学习。当时我武功未成,看这些书的时候总感觉神奇:作者的孩子好像很轻易的就入门了,就好像魔术师变魔术,"砰"的一下就把兔子从帽子里变出来了。

    近两年相关的书一下子多了起来,我也都会买来看,但现在我通常只看一章,几页,甚至几句话,一些论坛上的经验贴也是这般处理。

    那我看的是什么呢?我只看孩子是如何实现"从0到1"的,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1"是一道分水岭

    英语启蒙,从0到1最重要,需要家长花的心思,付出的努力也最多。而一旦达到了1,接下来在后面添0的工作就很轻松了。这就好比钻木取火——从无到有,你可能会浑身大汗,双手搓出大水泡;而一旦有了小火苗,你需要做的事就简单了——往火里添柴。孩子的小火苗一旦被点燃,是渴求柴草的,当孩子哭着喊着让你给放故事听,让你给买书,这还有什么难度?无非是荷包出血罢了。

    所以,我看亲子英语经验,只看家长是如何费尽心思钻出小火苗的,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至于那些千篇一律的理论,和如何添柴的篇幅,我一目三百六十五行。

    这是正确的看亲子英语经验的姿势,我建议你也如此,因为你看得越多,越可能被带进坑里。

    史诗级的巨坑

    目前的各路启蒙实践中的坑不但多,而且大,其中最大的一个(据我观察里面坑了无数人),就是倒果为因——把添柴当作火苗的起因,试图通过添0把1添出来。

    举个例子某位老师的孩子英语特别好,简直就是熊熊大火啊!亲朋好友纷纷前来取经,老师盛情难却,就把自己添的什么柴(书单),到哪找的柴(百度,淘宝店铺),扔柴的姿势(读书,磨耳朵)对大家倾囊相授,众人如获真经,满意而归。

    至于孩子曾经在国际幼儿园待过一年这种事情,有什么可说呢。

    大家回到家,就开始搜罗各种高质量的柴草(绘本,卡通……),很多麻麻粑粑还就此染上了囤积癖,网盘里几十T的空间都不够装,家里除了书还是书,顺势开个绘本馆的情况,也是有的。

    柴草备好之后,就开始扔向孩子了,但家长们很快发现事情好像不太对:如果是漫无目的的扔还好,比如把英语当成背景音放给孩子,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是无所谓的:你扔你的我玩我的呗,反正影响不到我;可如果是瞄准孩子扔,比如抓着孩子就让孩子结合音频看绘本,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是崩溃的:为啥要扔这些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砸我? 于是开始反抗,形式各异,比如拒绝听英语,拒绝看英语绘本,等等。而家长也不知所措,心想为啥人家孩子一下子就把这些柴草消灭了,我家的就这么抗拒啊?于是家长要么去搜集更多的柴草,要么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向孩子扔过去。

    从那位老师的角度上来分析呢,她可能也不是有意隐瞒关键信息。毕竟孩子在国际幼儿园中完成从0到1的经历,她并没有亲眼看到。而她亲身实践的,是在1后面添0的工作,比如读书给孩子啊,给孩子提供各种资源啊,因为孩子已经完成启蒙,对这些柴草来者不拒,火苗越烧越旺。那么在她看来,这当然就是自己的功绩啊!幼儿园就是带孩子玩,哪有自己殚心竭虑作用大!她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呢,就叫做聚焦偏差,只认自己看到的熟悉的部分,没看到的不熟悉的就认为不重要。

    她聚焦偏差不要紧,很多家长跟着掉入了巨坑中无法自拔。像单纯给孩子放音频听,所谓磨耳朵或种种类似的行为,是在已经有了“1”之后才有用的添0的行为,没有“1”之前做是没什么效果的。

    另一个大坑

    有的家长确实是自己帮孩子完成从0到1的。比如我认识的一位老师,自己英语很好,从孩子1岁起就给孩子读原版绘本,一直坚持,孩子的英语自然棒棒哒!相熟的家长就过来说,您这手艺浪费了多可惜,我们自己攒个小班,您来教吧!盛情难却之下,这位老师就答应了下来。但当她试图把之前的“成功经验”套用到这个小班时,却发现根本推进不下去,孩子们听不懂,很抗拒,效果也不理想,一来二去,就又回到了传统的单词语法方式。

    那问题在哪呢?

    看过我讲座的朋友可能会知道,看似轻松简单的自然习得,其实要满足几个很重要的基本原则,比如输入的内容要真实,要发生在意义可知的情境中,要建立边界,要用各种方式让孩子懂,还要有必要的重复(自然习得五原则)。由于亲子之间特殊的无可替代的关系,以及孩子在特定年龄的认知特点,这些原则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被自然而然的满足了,而实行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就好像我么生存在地球,常常意识不到阳光空气水和适宜温度的存在)

    于是,当家长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写成贴子或写书的时候,只会着重写自己认为重要的某些具体行为(比如带孩子读书),而这些行为之所以会生效的环境,以及其他不起眼但其实很重要的行为,就可能被无视了或者没有作为重点(比如在最开始的时候通过做手势等各种方式帮孩子理解)。

    那么其他家长照着这些不完全的经验学习,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东施效颦了。

    总结

    简单来说,坑分两种,一种是把在1后面添0的动作,当成1产生的原因;一种是忽视了习得必须满足的底层原则。

    第一种就好像一个牛人向你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对自己的种种努力滔滔不绝,却不告诉你自己的爹是省长。

    第二种就好像一个赚到钱的老板介绍自己当年是如何成功的,做了哪些事情,却没告诉他无奈下海那时刚开始改革开放。


    小课题:

    请找出你手边案头的亲子英语书,看看作者的孩子,到底是如何完成从0到1的……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6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30 我很喜欢!
    tarbaby + 30 讲得很透彻!1和0很形象!
  • 肉肉Yo

    2016-3-23 15:03:47 使用道具

    看了很有启发,期待继续.
  • hmily_pine

    2016-3-23 15:07:44 使用道具

    巨坑理论有道理,见解深刻。
  • zjzscmf85

    2016-3-23 15:49:06 使用道具

    说的好有道理。手动点个赞。
  • RubyAtCuisine

    2016-3-23 16:14:43 使用道具

    嗯,那个妈妈老师给其他小朋友教英语的故事,我深有体会!期待自如老师更多佳作!
  • lisp200410

    2016-3-23 18:57:07 使用道具

    一直觉得自如老师说的有道理,但从来没有细看文章,今天看了,确实见解深刻
  • dell78

    2016-3-23 20:00:52 使用道具

       我家小朋友的英语的0—1,是靠上了两期以TPR为主要形式的外教课。
    后来是各种亲子英语,家长还是很好操作的。现在回想一下,那个TPR的形式,我虽然每堂课都跟着旁听了,但是要操作还是挺有难度的。
  • 瑞希妈

    2016-3-23 20:13:45 使用道具

    你好,很早就践行opol理论,如今孩子不到三岁却可以用英语交流很长时间。深深相信这是非常简单易行的道路。
  • 瑞希妈

    2016-3-23 21:52:45 使用道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wOTg3MDE1Mg录了一段她介绍已经去工作要用的东西
  • 菜青虫

    楼主 2016-3-23 21:57:38 使用道具

    谢谢各位支持,以后每天选三篇更新,好好说说语言习得这件事。其实语言习得的规律是稳定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像现在这样人人都有偏方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 铭基同学

    2016-3-23 22:09:53 使用道具

    什么才算是0到1了,是不是hi版说的启蒙标准,若果是,0到1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像我们这种英语水平差的家长。
  • pantt

    2016-3-23 22:16:1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pantt 于 2016-3-23 22:18 编辑

    楼主能不能明示一下0-1的正确道路,中国家庭环境,二、三、四县城市怎么操作?
    不要偏方,请开个良方
  • kcuf

    2016-3-23 22:32:17 使用道具

    对楼主的论点有些疑问,需要思考一下。
  • Sunshine82

    2016-3-23 23:09:3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unshine82 于 2016-3-23 23:17 编辑

    其实就是真实的语言环境。如果条件达不到却非要创造,的确要花很多精力。
  • 稻草人2014

    2016-3-24 00:07:52 使用道具

    有道理,很多看似可以复制的东西,操作起来还是巨困难。
  • high5

    2016-3-24 01:27:58 使用道具

    万事开头难,自如老师将亲子英语中最不容易操作的这块 0-1 的部分拿出来聚焦刨析,观点独到新颖,读完觉得很过瘾,期待后续更新:)
  • high5

    2016-3-24 01:39:59 使用道具

    不知自如老师是否有兴趣,有空,在论坛就亲子启蒙做几次讲座呀?感谢!
  • hzwym9128

    2016-3-24 07:27:14 使用道具

    学习学习......
  • 悉尼的秋天

    2016-3-24 08:40:07 使用道具

    继续等......
  • skjin23

    2016-3-24 09:50:47 使用道具

    自如老师的公众号是多少?我去加
  • 菜青虫

    楼主 2016-3-24 11:36:53 使用道具

    详解“语言环境”(一)


    “语言环境”是试金石

    我听过很多有头有脸的“专家”说:学英语和学汉语不一样,因为我们没那个语言环境。

    这种说法根本就是没过脑,按他们的逻辑,就好像英美的土地空气中都有神奇的魔力,只有身浸其中才能真正掌握英语。

    但现实并不是如此:
    1.很多人到了英美仍然学不好英语。
    2.很多人没到英美也把英语学得像母语似的

    整个英语教育领域充斥着种种含糊不清、意义不明的概念,而“语言环境”可能是其中被滥用最多的一个。无论怎样的教育失败,都能拿“没有英语环境”顶过去,有这么个万能黑锅,可真是方便!

    而我的观点与之不同:对于幼儿来说,习得二语和习得母语并没有本质区别。每个孩子都能以自然习得的方式习得英语,并获得近似于母语的水平。而实现这一点,不需要去英美!

    那么我首先要回答的,就是“语言环境”到底是个啥。

    语言环境的本质

    探讨问题第一步,需要缩小问题范围。

    请跟随我做三个思想实验——

    在只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孤岛上:

    条件一:婴儿由只说一种语言的妈妈独自带大。

    条件二:婴儿由夫妻二人带大,父母分别对婴儿说不同的语言。

    条件三:婴儿由不会说话的保姆机器人满足生存所需。

    这三种情况下,孩子会分别获得何种语言呢?

    结果很明显:
    1.孩子习得妈妈的语言。
    2.孩子习得父母的两种语言。
    3.孩子不能习得语言,变成类似“狼孩”的存在。

    这三个结果毋庸置疑,无须纠结。

    那么,通过将背景放到孤岛,以及限定养育者,我们就去除了繁杂的社会因素,并将人际关系缩到了最简。这是为了得到一个能让孩子习得语言的最小充分条件:

    只需一个人,就能让孩子习得一门语言。

    即使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也比比皆是:

    • 比如我国南方的家庭中,孩子从父母处习得普通话,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处习得方言。(南方的方言和北方的可不是一个概念,南方的方言北方人是听不懂的,按照学术上的一种划分方法,已经可以划为不同的语言了。这么说吧:法国人理解西班牙语,可能还要比北方人理解闽南语轻松。)
    • 比如我国的朝鲜族家庭中,孩子从父母处习得朝鲜语。例如我们很熟悉的靠说相声为生的罗永浩老师和黄西老师,都是朝鲜族,都能说流利的双语。
    • 比如跨国婚姻的家庭中,如果父母分别用自己的母语和孩子说话,那么孩子自然就能习得两种语言,毫无例外。


    上面的例子,都是家庭成员提供语言输入实现的习得。如果是非家庭成员呢?一样的:

    • 香港流行雇佣菲佣带孩子,菲佣只会说英语,孩子也顺理成章地习得了英语。


    所以,只需一个人就能让孩子习得一门语言。在这样的事实下,谈什么“没有语言环境”不是很可笑么?

    我们强调一下结论:

    语言环境是人!而且只需一个人!
    语言环境是人!而且只需一个人!
    语言环境是人!而且只需一个人!


    “那也很难做到啊!”

    有人会说:即使只需一个人,全天都和孩子说英语,我们也做不到啊!

    真的么?我们来算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孩子9个月大才具备理解他人意图的能力,开始习得母语,到24个月左右开始连贯言语(有的会更早),即使还不能开口的情况,理解大人的复杂言语也没有问题。

    9月到24月,这就是15个月时间。养过娃儿的都知道,小家伙们一天要睡好多觉,即使醒着的时候,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听你说话。

    父母(或其他照料者)每天总共要和娃说几千句话,我们就按3000句来算。平均每句5个词,就是15000个词。人正常语速每分钟120个词,我们按每分钟100词算,那说15000个词就需要150分钟,2个半小时。养过宝宝的可以自己估算一下,家人每天和孩子说汉语,有没有这么长时间呢?

    那么15个月的净输入时间:2.5小时 x 30天 x 15个月=1125小时

    也就是说孩子从语言白板到理解母语并开口说,也不过1K多个小时。

    需要强调的是:9月到24个月,孩子的各项认知能力还并不成熟,孩子是边发展认知边发展语言。而如果是2岁或3岁,认知能力已经相当成熟的情况下开始习得二语,这个时间应该更短,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1000个小时!以我个人的经验判断,500小时的互动输入时间,就足够孩子习得一门第二语言了(类似母语的掌握,无须刻意翻译)。

    这些时间,你真的抽不出来么?

    (注意:这里的输入时间,只能是有效输入累积的时间。像翻译教学、无脑磨耳等无效输入的时间都不能算数。至于卡通的有效性是因孩子而异的,少数孩子甚至可以自通,多数孩子不行。)


    总结:

    在这一篇中,我们明确了两个事实:

    • 语言环境是人,而且只需一个人,并不需要乱七八糟的外物。

    • 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成人对幼儿的净输出量是有限的,约1K小时。


  • high5

    2016-3-24 11:45:05 使用道具

    论坛楼层回复功能最近有点问题,请用点评或是回复。
  • 菜青虫

    楼主 2016-3-24 11:52:48 使用道具

    详解“语言环境”(二)

    上篇文章中,我们的主要结论是:语言环境是由人创造的,而且只需一个人,就能给幼儿提供习得语言所需的完整语言环境。

    本文讲述语言环境的第一重内涵:成人在微观上是如何给孩子创造语言环境的。

    语言环境的第一重内涵

    语言,归根结底,只是意义的表征,而不是意义本身。语言意义,本质而是人通过亲身感知、体验获得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与同类沟通合作并约定俗成的一套象征系统。

    比如是人就会感知到饿和渴,都需要用嘴吃饭喝水,当这两者没有满足时,都会产生强烈的渴望。如此的种种共同经验使得人类合作狩猎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也自然会产生用固定的方式沟通的需求,这也是语言诞生的土壤。(这个问题具体看明天的文章)

    真实的意义是人与人之间“体验”和“沟通”出来的。

    而语言环境的第一个内涵,就是通过创造一个“不言而喻”的情境,把这样的真实意义,传递给孩子。


    联合注意

    实现这个功能的底层机制,就是联合注意框架,我之前写过:

    9个月开始,宝宝可以和妈妈一起把注意力投向另一个事物,形成一种共同的关注。这在儿童心理学上被称为"联合注意"(joint-attention)。宝宝与妈妈一起,将注意力投向外界的物体,三者间就形成了一个联合注意框架。

    这个框架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就是辅助意义的传达。在这个框架内,宝宝和妈妈会形成共享意图,宝宝会自然地推断:妈妈的种种行为,都与这个共同关注的物体相关,进而理解妈妈的意图(意义)。

    比如妈妈抱着宝宝散步,旁边走过一只金毛,孩子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了,妈妈顺着这个注意力,指着金毛说:狗狗!大狗狗!这种情况下,孩子会知道妈妈是在告知自己关于这个大动物的名字,而不是同样在视野内,躺在墙角的猫,或长在路边的树。

    还有:

    • 妈妈和宝宝一起玩玩具,突然听到敲门声,于是妈妈说:一定是爸爸回来了!孩子在这一瞬间,会知道妈妈的言语,指向的是敲门声这个新事件,而不是手边的玩具。
    • 第二天又看见同一只金毛,妈妈说:看啊,昨天那只大狗狗。这只金毛的信息,已经成为宝宝与妈妈的共同经验,那么宝宝也会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妈妈的言语,比如宝宝会自然的推测妈妈是在告诉他这只狗的新信息。

    • 金毛在和哈士奇打架,妈妈说:它们在打架,打架不好,它们是坏狗狗!那么,狗打架这整个事件(而不是个别物体)就成为了母子间的共同焦点,宝宝会从妈妈的态度、语气等进行推测。


    所以,在联合注意框架中,意义的传达是自然而然的,很多时候光靠手指就能搞定,连话都不必说。

    那么这些情况下,你并不是在用抽象的语言和孩子沟通,而是在将情境的丰富信息“赋值”给言语,当孩子再次接受到这个声音信号时,这些丰富的信息也会被激活,形成“意义”。只有先具体,后面才能抽象。


    意义是多维度的!

    自然言语中的意义,是多维度的,而不是抽象的,但包括不限于:

    • 你的神态
    • 你的语气
    • 你的语调
    • 你的动作
    • 你的意图
    • 孩子的感知
    • 孩子的感受
    • 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
    • 共同关注事物的状态
    • 周边的环境(闹市/图书馆)
    • 以及孩子脑补的其他内容……


    这些信息,不是一个接一个的方式被孩子线性接收,而是通过多感知多通道整个打包并行接收的,一下子印在脑子里。

    请各位爸爸妈妈回想自己亲身带孩子的经历,想一想自己和孩子的汉语沟通,是不是大都发生在这样的联合注意中呢?

    那么再对比你给孩子英语启蒙的行为,有没有用到联合注意呢?有没有像汉语一样把真实的意义传递给孩子呢?

    大多没有。

    所以每次当我说跟孩子说英语时不要翻译、不必翻译、不应翻译的时候,总有家长抗议说不翻译怎么能懂?

    我总是要问:你想想,在孩子1岁多,认知能力很弱的时候,就能不靠任何翻译习得汉语,为啥等孩子3,4岁已经很灵光的时候,反而就不行了?就必须要翻译了呢?

    这根本不科学嘛!

    事实上家长只要稍微像汉语一样,在联合注意中和孩子自然地实用英语,把具体的多维度的意义“赋值”给英语,都会很见效果。所以,我为什么反对无脑磨耳呢,因为这个行为根本不涉及真实的语言 意义,能有效果才怪呢!


    总结:

    本篇介绍了语言环境的第一重内涵:通过联合注意框架,将丰富意义赋值给声音信号,让孩子自然吸收。


  • 菜青虫

    楼主 2016-3-24 12:02:12 使用道具

    详解“语言环境”(三)

    前情回顾:只需一个人就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语言环境。这个人通过和孩子一起建立联合注意框架,将真实完整的意义传递给孩子,这和习得母语的方式,是一致的。

    英语启蒙的实际困难

    但二语毕竟不是母语,过程中会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现实中经常有家长苦恼:

    • 孩子拒绝听英语
    • 总是忍不住翻译
    • 我想和孩子说英语,但说不出口
    • 孩子能听懂,但是只用汉语回答不用英语回答


    这些问题都涉及语言环境的第二层内涵:语言认同,我称为边界(boundary)。


    理解“边界”

    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汉语入手。

    很多年轻父母都是在外地打拼,平时在工作场合都是用普通话。这种使用并不需要刻意的要求自己,而是受环境影响的一种下意识的使用,甚至即使想跟同事炫几句家乡话,都感觉很别扭,说不出来。可当你接到父母的来电,乡音瞬间就替代了普通话从口中流出,一切自然而然,你可能都没意识到。

    这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会本能地去适应所在社群的交际规范,切换最顺畅效率最高的沟通方式。

    不同语言规范(不同口音、不同语言)的社群之间,就好像存在着某种“边界”,跨过边界,人们就会不自觉的受到影响。

    这种边界,本质上是心理上的内化认同。这种认同,是通过在群体内互动所建立的。比如你在老家生活了18年,那么在18年的日常生活中,就建立了在老家如何说话的认同。你在公司里工作,大家都说普通话,你也因此建立了说普通话的认同。

    在外语上,道理是一样的。

    中国人到英美,一下飞机,看到金发碧眼的老外,耳边都是英语,一下子就跨越了边界,受到了环境的潜在影响,觉得:使用英语才是正当的,使用英语是才被期待的,就应该使用英语。

    在平常的语境下,很多人说“在中国没有英语的语言环境”时,很大一部分意思就是说:没有像英美本土这样能潜移默化影响心理认同的边界。

    这其实是个技术问题,可以解决。


    大边界中的小边界

    大边界中往往有小边界,小边界的影响,会凌驾在大边界之上。

    比如,即使你到了英美,但是你是跟一大群都不会说英语的同袍一起去旅游,你们组成了一个互相支持的有着自己边界的小社群,那么英美这个大边界对你的影响就微乎其微。再比如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还是跟中国学生混在一起,买东西都去唐人街,那么他还是处于汉语的边界内,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这个留学生即使在外国也学不好英语,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同理,即使在中国的汉语大边界内,你也可以和孩子之间建立一个英语的小边界,来使孩子产生对英语的心理认同和期待,产生好比人在英美的效果。在这样的边界内,无论是你还是孩子,都觉得应该使用英语,只有英语才是正当的,才是被期待的。这时,孩子会积极主动的理解你的英语输入,还会努力自然地尝试输出,一切都是那么的舒心。

    事实上,只要家长建立起这样的边界,它对家长和孩子都会起作用,家长也会觉得说英语自然了,英语互动感觉so easy!孩子的英语水平也会蹭蹭地往上涨!


    如何建立边界

    那么怎么建立这样的边界呢?

    本质上靠坚持和一致。

    为什么说OPOL——One Parent,One Language(一人一语)是很理想的二语启蒙方式呢?就是因为孩子不但能从家长处获得不同语言的语言输入,还对与哪位家长使用何种语言有着清晰而坚定的认同,建立了非常清晰的边界。比如,爸爸从出生起就一直和宝宝说英语,那么宝宝就觉得和爸爸用英语交流才是正当的,天经地义的,用其他语言反而是别扭的,不舒服的——即使她知道爸爸也能说汉语。(就好像即使你老爸老妈也可以说普通话,但你们在家绝不会用普通话交流一样)

    OPOL是100%英语,是最坚持和最一致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但是我们也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家长的英语水平无法支撑OPOL。

    那怎么办呢?

    有办法,我们可以利用“特殊性”来辅助建立边界。

    比如:

    • 特殊的时间:每天晚8:00-9:00,是英语时间,大家只能用英语。
    • 特殊的地点:在客厅里划出一个家庭“英语角”,英语角里只能用英语。
    • 特殊的活动:用英语玩游戏,讲绘本故事。



    我的经历

    我在幼儿园上实验课程的时候,也面临建立边界的问题:我的课堂是全英的,但我又需要在课前课后用汉语和小朋友们沟通感情,那我要怎样才能建立起边界,让孩子自然切换呢?

    我用的方法是“特殊象征物”。

    我在淘宝买了老虎的动物头饰,在课前非常正式地和小朋友们说:这是一个魔法头饰,我戴上之后就不会说汉语,只会说英语了,你们说汉语我也听不懂,听不懂呢我就不开心,所以你们也要说英语。然后在每次开始上课时,我都会用非常庄重的仪式把这个头饰戴上,做出被附体状,然后开始用英语讲故事。

    效果呢?这么说吧,几次课下来小朋友们对这个头饰向往的得不要不要的,争抢着求体验,我就说你们带上这个魔法头饰,也要遵守规矩不能说汉语,不然就会破坏魔法。结果戴上的小朋友们即使说不出什么英语(3岁多),脸憋得通红,也坚决不说汉语。

    家庭中类似的方法有很多,希望我的这个经历,能给你启发。



    总结:

    到本文为止,“语言环境”的上中下三篇就完结了。

    总结下来,使得孩子能自然习得一门语言的“语言环境”无非就是:一个载体,两层内涵。

    家长作为语言环境的载体,通过坚持和一致来建立边界产生语言认同,然后在边界中通过联合注意框架,把真实的具体的多维度的意义塞进英语声音符号中,让孩子不由自主的吸收,这就是自然习得的过程。


  • dida

    2016-3-24 12:12:12 使用道具

    学习受教了,我个人感觉亲子英文绘本阅读的效果是最好的,大概是因为我们都很投入的原因。
  • tianwaitian1978

    2016-3-24 12:36:52 使用道具

    习得必须满足的底层原则有哪些呢?
  • lliliabc

    2016-3-24 15:01:20 使用道具

    自然习得没有错,但如果父母不会英语,自然习得就非常难了
  • 山东山东是

    2016-3-24 15:46:00 使用道具

    还没看完就已经忍不住要点赞了!!!!!!!!!!!!!!!!!!!!!!!!!!!!正在发愁怎么启蒙的小娃家长,非常感谢虫爷的慷慨指点!!!迅速加了微信和公共号。哎呀!太及时了,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