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暑假,我们正式进入了初级章节书的阅读。当时的情况是,听力已经进入了中章,听了faraway tree,there the moon on the mountain这样一批的中级章节故事书音频,就是说当时的听力理解能力其实已经算不错的了。阅读方面,经过了三个月的拼读转化阅读,以及后面的9个多月的自由阅读桥梁书,已经可以很投入的去阅读各种这个难度的书籍。 因为一直是泛读的状态,所以我们的初级章节阅读,决定用精读的方式帮助加强,素材就是从著名的magic tree house。这套书是有些科普人文内容的,我们用了主题阅读的方式,中英文混阅读,中文和英语阅读的能力,成为他学习的工具。我们秉承的原则一如既往:i+1,刚好够到他能比较轻松的完成,又稍微有一点点难度,用这一点点的高度,拉着他往前走。 精读的方式分为1.主题的各类书籍的阅读,了解相关主题的内容和专用名词;2.读mth的相应书籍,做阅读笔记。第一本,我们用了12天,一天一章写读书笔记,按照那个英语阅读的方法,角色、时间地点,事情起因发展结果什么的,写了12个。第二本时候,果果嫌麻烦,两天读完,写了两个读书笔记。第三本时候,直接一口气读完了,写了一个笔记,再后面都是一口气读完,有些嫌麻烦直接口述这些阅读要点,到后来真正进入了享受阅读的阶段,每次读书都非常主动,自己会说还有什么书要读,还有什么啊。阅读时,专注而预约的表情,可以清楚的显示出他对书中内容的领会和了解。我们的阅读,是以阅读为主体,学习反而成了副作用,随着28本mth的主题阅读完成,忽然发现,他已经可以很顺遂的读兰斯450上下的其他初级章节书。而整个28个主题阅读的完成,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孩子不着急,慢慢享受着他的阅读时光,作为妈妈,其实内心是忐忑的,时间的流逝,往往让自己觉得是不是我们太慢了,总是听到其他人说,我们最近又读了***,***和***,这个时候就会焦虑,焦虑,和焦虑。为啥人家读的书单都那么长了,我们还在mth上混呢,有时也想和孩子发发火,你怎么读这么慢,但看到他无辜的小脸扬起,疑惑于突如其来的指责,忽然妈妈自己又觉得自己像大灰狼了
四年级暑假前,终于读完了mth,如释重负,不论如何总算把这套书读完了,就是时间用的久了一点。然而直至今日,我都在庆幸自己没有在那一年的时间里被所谓的别人家孩子的书单带来的焦虑和抓狂击倒,我们一直慢条斯理的按照自己的节奏读了一年的mth,由此打下了章节书阅读的坚实基础。当中有个插曲,四年级国庆节时候,我们的mth已经读了六七本了,我觉得你都读了那么久章节了,就带了两本内裤超人的章节书回老家过节,第一本,果果是勉为其难读完了,我觉得他是不愿意读书,想出去玩,第二本,他是读了三分之一就不读了,后来逼着朗读完的,哭得稀里哗啦。 后来读到二十几本的时候,再看他的阅读状态终于懂了,阅读能力的提高在于积累,不能着急,厚积而薄发。书单是否漂亮,别人是否羡慕都不重要,孩子本身的阅读状态,对阅读书籍的轻松驾驭,不知不觉的阅读能力的积累才是最重要的。
四年级暑假开始了,我们开始了一天一本的指定书目阅读,my weird school,horrible harry,judy moody,boxcar........这一年的时间里,果果的书单也开始越来越长,越来越漂亮,这时候,他的阅读状态完全是轻松阅读,享受阅读,而词汇量,语法根本都不需要考虑,如同当年进入中文的字书阅读一样,他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越来越庆幸于前面这一年能够心无旁骛的坚持mth的主题阅读,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对mth的精读做的扎实,真正提高了阅读的能力,才在后面的章节书阅读中真正的享受阅读,不知不觉中继续提高阅读能力,润物于无声,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这个时候再看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晒出漂亮的书单时,忽然就释然了。阅读的快乐是孩子自己的,与旁人无关,与书单漂亮与否无关,自己读书的享受状态才是最真实的。
我们的初级章节书已经阅读了整整两年了,不疾不徐,按部就班的以孩子自己的节奏慢慢的行进着,最近出了一套哈利波特的大彩图版的书,中英文我各买了一本,大十六开的,中文的那本被娃发现了,果然爱不释手,果断藏起来,换上了英文的那本
。娃翻了翻,然后就又手不释卷了,240多页,细密的小字,仿佛那不是英文而是中文,我反复问,里看得懂吗,当然了,好看吗,好看,妈妈还有后面的吗?我还想听音频有吗?不由得为自己的机智而得意起来,早先屯的巨贵的美国精装版全套可以出柜了,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