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je 发表于 2016-6-14 15:03:04

【转】尹建莉:什么样的阅读才是 “好阅读”

文=尹建莉  儿童的语言中,事情总是充满“好”“坏”之分。我现在就借用他们的话语模式,谈一下儿童课外阅读中哪些做法是好的,值得提倡;哪些做法不好,要注意避免。请允许我以孩子的口吻,简单地把前一种称为“好阅读”,后一种称为“坏阅读”。  1、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  这一点是针对在孩子还不识字,由大人给孩子讲故事阶段的阅读而言的。  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担心孩子听不懂,就尽量用通俗的口语来讲。这样做不太好。正确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就应该尽量使用标准的、词汇丰富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尽早让孩子接触有情节有文字的图书,从你给他买了有文字说明的图书起,就要给孩子“读”故事,不要“讲”故事。  2、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在课外阅读上,一些家长和老师犯的最无聊的一个错误就是要求孩子慢慢读,一字一句地读。这是不对的。  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速度是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字一字读的人阅读能力最低,一行一行的较好,能达到“一目十行”的最好。“一目十行”是个比喻,指人的阅读已达到一种非常熟练、自如的程度,阅读的视角宽,注意范围大,一次扫视可以从一行扩展到几行。  阅读必须达到一种半自动化的程度,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才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一字一字地读会阻碍这种半自动化状态的形成,所感知的阅读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  人的阅读速度既不是天生,也不是主观上想快就能快起来,且不可能用某种训练方法轻易获得。速度取决于阅读量,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儿童在这方面进步惊人,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学生,他的阅读速度很快就会形成,且由于他们在阅读中想法单纯,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情节,所以速度常常超过那些同样酷爱读书的成年人。阅读量不相上下的孩子,他们的阅读速度大体相同。所以在提高阅读速度上,也不需要人为地去做什么,只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阅读量就可以。  在提高孩子阅读速度上,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第一,不要让孩子低低地读出声来。  学校里会经常要求孩子们低声读课文,那只是读课文,不属于我们这里说的课外阅读范畴。课外阅读不应该出声。出声读,既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也不能增加速度,是一种不好的阅读方式。  第二,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  孩子在初期阅读时,生字肯定不少,不停地查字典是对阅读的不断打扰,会破坏他的兴趣。孩子刚开始读篇幅较长的作品,原本就对自己的识字量底气不足,担心是否能读懂。家长倒是应鼓励孩子,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响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关键字,可以问家长。这样让孩子觉得很便捷,阅读起来有轻松感。我见过有的家长明明认识那个字,却偏偏不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查字典,可能是认为查字典可以让孩子记得更牢。这种做法没有意义,事实是大部分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都不喜欢被什么事情打断。有些孩子喜欢查字典,当然也不要阻拦,重要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能愉快顺利地阅读。  第三,可能的话,尽量租书看或借书看。  3、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许多家长在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总喜欢考察他“记住了多少”。  有位家长,也听取了别人的建议,同意让孩子看课外书。孩子刚读了第一本小说,家长就迫不及待地要孩子复述这个故事,背会其中的“优美段落”,要孩子在写作中用上小说中的一些词语和素材,甚至还要求孩子写读后感。到孩子读了第二本小说,她就责怪孩子把第一本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忘得差不多了,认为前一本书白读了。家长这样做简直是故意给孩子制造绊脚石。这反映了家长的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阅读,二是功利心太切。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搞得孩子厌恶阅读。  当儿童面对一本书时,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识记的要求,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识记上,而把阅读的兴趣放到次要的地位。一旦孩子意识到读完一本书后有那么多任务等着他,他就不会想再去读书。  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  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儿童阶段的阅读大多是童话和小说,孩子只要喜欢读,说明他已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他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过种种事件,并最后一起迎来一个结局,这本书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他把三个月前读的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  至于背诵作品中一些“文字优美的段落”,更是和学习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段落真优美得打动了孩子,他自然会去模仿和记忆;如果“优美段落”是家长选定的,孩子不一定承认它优美,这样的背诵就没什么意义。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在语言上也是这样。背会别人的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写出这样的段落,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风格,与其背诵一段孩子并不喜欢的文字,不如让他用这个时间多读一本书。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差不多都属于“外行”阶段,孩子能看“热闹”就已很好,不经历这个阶段,也难以达到内行的阶段。家长和教师最好不要急于让孩子读了一本书就看到这个意义,体会出那个感想,记住多少东西。你对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怀有怎样无功利的心态,就应该对他的阅读给出怎样无功利的言行。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的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事实是,家长越少对儿童提出不适当的记忆与背诵要求,儿童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越多。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入研究,他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4、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有位家长说他的孩子整天都在读书,他给孩子的钱,孩子大多用来买书了,一套几十本,没几天就读完了,可他的孩子作文水平却很差,不知是怎么回事。  我问他孩子都读些什么书,他说基本上都是漫画书——难怪!  我对这位家长说,看漫画不叫读书,漫画不是书,漫画只是以书的形式出现的电视。你说你的孩子一直在“读书”,其实他一直在“看电视”。  当下社会正处于一个“读图”时代。所谓“读图”就是看漫画、电视或电脑等,是以图像为主的接受信息方式。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阅读形成冲击。一个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信息匮乏的环境中,到上了中学后偶然遇到一本书,他会如获至宝地去阅读,他阅读的兴趣可能就此建立;但一个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各种信息刺激包围,如果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视前度过,他对图像会更感兴趣,图像占据了他的输入渠道,建立阅读文字兴趣的最好时光错过了,他以后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  现在患“电视痴迷症”的孩子太多了,这和家长的一些观念有关。一些家长虽然也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爱读书的人,但并不在意儿童的早期阅读,把孩子的早期阅读看得可有可无。有的认为电视里也有知识,让小孩子多看电视也能长知识;有的认为孩子没识多少字之前,先看电视,等识字多了再读书;还有的认为孩子就应该活得自由自在的,只要写完了作业,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这是在错失良机,这种想法让孩子与一个好习惯失之交臂。这种损失多半会影响一生。  “读图”取代不了“读字”的作用。“读字”之所以优于“读图”,在于以下原因。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这就是“读字”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的简单陈述。  而漫画、电视和电脑都是以图像来吸引人,尤其电视,这种刺激信号不需要任何转换和互动,孩子只需要坐在电视前被动接受即可。看电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多知道一些事,但它的“读图”方式和被动接受性相对于阅读来说,在智力启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学龄前儿童如果把许多时间都消磨在电视前,他的智力启蒙就受到损害。从进入小学开始,他的学习能力就会低于那些经常读书的孩子。  而且,习惯“读图”的孩子,已习惯被动接受,不习惯主动吸收,他在学习上也往往表现出缺乏意志力。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敖用他一贯激烈的口气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  孩子“读字”的时间开始得越早越好。读书和识字量没有必然关系,和年龄更没关系,随时都可以开始。儿童最早的阅读就是听家长讲故事,从父母给孩子讲慢慢过渡到孩子自己看,从看简单的连环画慢慢过渡到看文字作品,从内容浅显的童话慢慢过渡到名著等等。只要去做,这些过渡都会非常自然地到来。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阅读,凡那些表现出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环境。要么是家中很少买书;要么是买了书懒得给孩子讲;要么是整天用电视机哄孩子,总之,孩子从小与阅读是隔离的。  那些从小到大,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读图”而不是“读字”的孩子,他的阅读其实仍停留在初期阶段,阅读所带来的一系列智力成长也不可能实现。这种损失源于他早年生活中“读字”活动没有及时出现——这是个很大的遗憾。这样一个遗憾,难道不该归咎于家长和教师,乃至全社会对儿童阅读的轻视吗?  每个人都喜欢“好东西”,不喜欢“坏东西”,孩子更是把好与坏区分得势不两立,他们纯如一张白纸的生命底片上会留下怎样的痕迹,与他们成长中千万个细节的好坏有必然的联系。教育全在细节中,每个看似微小的“好”“坏”细节,对孩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家长和教师要尽量给孩子提供“好阅读”,避免“坏阅读”,这也是你给孩子提供良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珍惜_1212 发表于 2016-6-14 15:25:20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蔚蓝的蓝 发表于 2016-6-14 15:32:31

可以取其精华。。。。

hopeybw 发表于 2016-6-14 15:41:21

比较片面!外国人比较重视书中的图片,文字也代替不了图的作用,由图到文字有一个过程。所谓越早认识文字越好,个人认为完全是错误得。

laolv 发表于 2016-6-14 15:55:13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88wht88 发表于 2016-6-14 16:05:36

尹建莉她的那套理论完全是误人子弟。

陌陌爸爸 发表于 2016-6-14 16:13:00

尹建莉:呵呵了

livefeng 发表于 2016-6-14 16:17:24

感觉du读图没什么问题啊。。。

守望幸福 发表于 2016-6-14 16:48:37

尹建莉似乎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P

puccaoo 发表于 2016-6-15 20:30:24

尹写好妈妈的时候,绘本还未兴起吧

小阿 发表于 2016-6-16 11:20:06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夜如黑墨 发表于 2016-6-16 11:27:26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albertshi 发表于 2016-6-17 07:50:02

这个似乎有待商榷

绿妖 发表于 2016-6-18 13:22:04

根据自己的理解吧

开心笑曰 发表于 2016-6-20 16:09:10

吓了一跳,最近买了很多漫画。。。。

珞珞大方 发表于 2016-6-21 16:42:28

好像都是对第四条有争议吧?她说的读图可能就是指电视和漫画,有些漫画都是图,每幅图都配了几个语气词,的确不好

hlhxlzly 发表于 2016-10-11 16:23:55

儿子只喜欢看科普书,不喜欢看小说,怎么办?

txtracy 发表于 2016-10-12 09:17:25

我儿子三年级,从二年级就开始迷上了漫画,乐此不疲啊。希望是阶段性,最后回归文字书的大道。

jackychensz 发表于 2016-10-12 10:11:12

谢谢分享,,了解下

黄家太太的小屋 发表于 2016-10-13 11:13:25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hhhzya 发表于 2016-10-13 14:59:57

谢谢楼主分享~

szn_918 发表于 2016-10-14 15:16:40

取其精华,除了读图一段,别的都很有道理

lqf-jessice 发表于 2016-10-14 17:10:23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密密麻麻 发表于 2016-10-19 14:52:12

哈哈,看了这个给我这个管不了太细的懒妈妈一个借口,我确实没有时间给孩子设计看懂没有,好句好词

EmilySze 发表于 2016-11-18 15:45:10

其实会有争议,但是精髓还是在的,有几个观点还不错,辩证

d2x123 发表于 2016-11-18 15:52:25

给我感觉就是强调泛读培养兴趣,后期在追求精读。

lemon2029 发表于 2016-11-18 16:21:20

{:76:}学习了学习了

chenhuiyuan6 发表于 2016-11-18 18:00:03

读图也是一种能力

yanhui_0215 发表于 2016-11-18 21:18:04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jizixiyi 发表于 2016-11-18 22:56:08

幸好看到这篇文章,没打扰儿子读书。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转】尹建莉:什么样的阅读才是 “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