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aaplm 发表于 2016-7-6 09:39:31

积分奖励表,何罪之有?(2016年7月6日)

      我昨天还在大赞我家如何用奖励表来诱导暑假的学习,结果晚上就看到了这么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不再用积分奖励表鼓励孩子了?》。文章大至内容就是,XX妈妈给宝宝做了一张积分奖励表,记录每天的各种好表现加分情况,累计积分可以换取乐高。但这位妈妈在执行了一个月以后,就果断将他扔进垃圾桶,原因就是他在查阅了大量的网络资料之后,觉得孩子会为了得到奖励分数而被分数,在“回报经济”下,孩子学会把良好行为作为交易换取回报,孩子们为了回报而表现良好,没有回报则犹豫是否表现好。认为,这会削弱孩子本身的动机。孩子会以代价换取本应该属于的亲情等等。同时,这位妈妈的宝宝在参加活动后回来要求额外加50分,而且做个啥都说:那加多少分?所以这位妈妈取消的这项奖励制度。
       看了这个以后,我想说积分奖励表,何罪之有呢?首先,积分奖励表是用来鼓励孩子培养好的习惯,以达到内化习惯性,并不是所有事情的好坏评价,更不是生活的细化,所以,大部分时候的积分奖励表是奖励那些我们觉得他做得不太够的,需要鼓励的,那些习惯需要提高的项目。而很多比如在他这个年纪已经相当简单或者自己已经能够做好的,或者是他本身就已经有良好习惯的,比如7岁的孩子独立上厕所,孩子参加的某项活动等当然不必列入其中。
      其次,积分奖励表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需要在不能的时候,进行调整,比如我们上课时候的项目,就和暑假不一样,暑假需要更多的自觉性,自己去安排更多的项目,可能罗列的项目就会比较多,而平时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回到家项目就会比较少,而对于学校的表现,我就用了一个,老师如果短信有表扬,那就可以回来奖励一颗。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奖励的内容的难度也会有所提高:比如小时候,要求是你完成就可以了,而现在,我就要求他口算错3题以内,5分钟以内才能加2颗。又比如,小时候跳绳,你只要100个就可以加了,而现在需要120或以上,如果达到150以上,可以再奖励一颗等等。
      第三,积分兑换的东西可以多样化,这位妈妈简单的乐高,时间长了会让他不是对乐高兴趣过淡,或者对兑换的东西没有期待感,我们可以普换兑换的内容,可以是实物的,孩子这段时间特别想要的玩具,文具等都可以,这些我们都是根据实物的实际价格来换算的,比如, 一个玩具30元,那么,就需要用300个五角星来兑换。另外,电影、肯德基、去旅游等都可以用来兑换,还可以设立一个五角星换抽奖,哈哈,这一下子让兑换的东西变得神秘起来了,比如100个五角星抽一次,奖品的设置也是随时可以变化的,要能比100个五角星的价值高,也可能比他低,这也让他自己来决定要不要抽,不过,大部分时间他还是愿意抽的,有时候抽到的是妈妈生气时免挨骂一次,有时候是和爸爸妈妈睡一晚上大床等等。
       我想说的是,积分奖励表本身并没有罪,只是用的人如何使用他,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加,怎么加,如何加,哪些加,哪些不加,加了兑换什么,这些都是可以和孩子商量着来做的,让他也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当中来,而不是让他只做一个执行者,通过孩子的一起参加制作,有时候需要一点儿的提醒,那么,良好的习惯在形成内化力量的时候,我们再来和他们商量制定更高的要求等。这种积分奖励表一般用到十岁,我想也应该差不多了,再大了,他就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在小的时候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以后,他就会自己去列好应该做的项目,自己去规划一些时间。关键是看你怎么用啦,有很多东西我们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而不是说这个东西网上说不好,直接扔了,那个东西网上说好,我就直接拿来用。任何东西的拿来,都是需要与自身的磨合,不断调整以达到最好的使用,那才是真正自己的东西。

草长莺飞 发表于 2016-7-6 10:15:24

今天也刚刚看了这篇文章。我家是仅仅是寒暑假在用,孩子自己制定的计划,自己监督自己完成,然后会有“惊喜”。文章里毕竟是别人的儿子和别人的妈妈。自己家的事儿还是要看自己家的情况。

chenghq 发表于 2016-7-6 10:20:18

太赞同楼主了!
昨天我也看了那个推送,还跟同事讨论了一下。
结论跟楼主的想法基本相同,习惯培养起来了,这个行为自然就不用奖励了,可以调整为更高要求的。
方法没有对错,只有用的妥当不妥当。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哈哈哈

勤妈妈 发表于 2016-7-6 10:22:51

我家也开始用奖励积分表,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不过孩子说,妈妈我好好吃饭也要打一个星星。我说,好好吃饭是你应该做的,不好好吃饭会减星星。适当的使用一下,时不时给点奖励我觉得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羽羽 发表于 2016-7-6 10:23:23

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照搬没意义啊,而且我们制定积分奖励计划的时候应该反复问自己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计划,制定这个计划的初衷是什么?制定这个计划之后孩子的确会问可不可以额外加分?或者没达到也要求加分,这些都是孩子正常的表现啊,我们大人也都一样不能完全遵循规则,甚至有的时候也想蒙混过关当作完成任务,尤其是在经过了一段努力但又没有坚持努力之后。
制定这个积分表,首先家长自己就不能太功利,想想我们制定的初衷,不要要求孩子太多,能完全做到其中几项就算成功了。其次家长真不能偷懒,必须紧跟孩子的表现。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孩子能很好的完成之前的要求时,应该立即调整重新制定。

凌恰 发表于 2016-7-6 11:11:34

制度的使用在于人,不是制度好不好,是使用的人不同

橡皮泥日记 发表于 2016-7-6 11:16:11

我一下子就跑偏了,三个宝,好幸福{:76:}

dell78 发表于 2016-7-6 12:26:24

      我家现在也在进行星星奖励。规则也是很细致的。奖星星和扣星星偏重于学习方面。大家商量好从哪些方面赚星星或者扣星星。
      原来小朋友考试的时候很马虎,错了很多题。然后爸爸就很不开心,狠狠批评小朋友。小朋友也很不开心,但是下次考试还这样。后来我建议把考试这一项引入星星的奖励。95分以上,依次奖励0-5颗星星。95分以下,把因为马虎错的题都找出来,错几分扣几颗星星。小朋友自己对考试负责,不会受到家长额外的批评。小朋友觉得很合理,同意了这个制度。小朋友马虎这件事就不归我们大人管了,全由她自己负责。试行了几个月,小朋友在考试中因为粗心失分的情况越来越少。老师都说她是考试发挥型的。(估计是因为她平时作业中有时错误率还挺高的,这个可能她本人也不太控制得了,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P
      所以我觉得这个奖励制度,应该是利大于弊的,让家长可以免于批评和唠叨,让小朋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过我觉得规避风险也是应该的,积分奖励制度不要涉及面太广,要限定范围。

vivin06hi 发表于 2016-7-7 13:26:11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家对星星啊贴纸啊这种奖励完全不感兴趣,虽然累积起来可以兑换

13910136210 发表于 2016-10-11 09:57:46

我们也用积分奖励,基本都是正面的,要扣分的孩子就不愿意了。

shine2012 发表于 2016-10-11 10:46:25

这个问题,在知乎有过专门的讨论。
有一个专业人士回答的很好,建议大家有空去看看。


nicole爸爸 发表于 2016-10-20 15:22:17

积分奖励还是不错的

bettyyang 发表于 2016-11-1 14:32:18

闺女上的全外教幼儿园里也每周统计得到的星星。
妹子每周都得一大堆奖励,各种奖品都不能让我们产生任何激情了。可没办法,妹妹就是习惯性表现好,还是总被奖。

哥哥初中了,班里还综合素质积分制,为了他的分分,老娘都拼了,开车带家里的盆花去装点教室,给班里买一提一提的抽纸。。。最后熊哥哥的积分还是各种原因被扣个精光。。。:'(

snowhiteyang 发表于 2018-4-10 14:26:16

确实需要成人更有意识的思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积分奖励表,何罪之有?(2016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