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教11个月大的宝宝手语,觉得让她看动画太伤眼睛。自己动手从网上搜了素材,把常用的一些手语做了卡片。
因为懒得排版,所以设计了扑克牌大小的卡片,用不干胶打印出来裁好,直接粘在扑克牌上给她玩。
缺点是没有塑封太容易坏了

。
宝宝现在想喝奶时会自己比划奶的手势,这算是可以自己和大人交流了吧

会比划more(更多),bib(兜兜),但是估计还没有理解意思。
其实很多家庭都会教宝宝一些表演性地手语,我家就会“拜拜”、“谢谢”、“打电话”。奶奶一抱出去就让她跟邻居表演。
但是我考虑,当宝宝突然大哭的时候,家人教的那些'拜拜'、‘谢谢’有用吗?怎样才能更好理解宝宝的需求?
手语是教给宝宝表达的方式,不是“跟阿姨拜拜”这类展示性地游戏。当宝宝可以理解并比划出手势的时候,那一瞬间的成就感,爽!
所以付出我们能做的努力,静待一朵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