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英语口语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ie 于 2016-9-29 09:52 编辑一般认为,二语习得有关键期(敏感期),一旦过了关键期,人的语言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学习外语会越来越吃力。但总体来说,关键期假说还有比较多的争议,语言各部分(如词汇、句法、语法等)关键期的起止时间还很模糊。不过,语言学家们也达成一个共识,就是语音受年龄影响非常大,年龄越小,目的语的语音掌握得就越好。如果青春期以后才开始学习外语,即使经过再多努力,也很难将外语讲得纯正地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语学习一定要趁早。
口语是一种输出形式,要有足够的输出,输入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所以如果想让孩子的英语发音地道,必须给他们输入大量原汁原味的听力材料,如儿歌、童谣、故事音频等等。最好的方法是看原版电影或动画片,因为它们提供了真实生动的语境,以及视觉、听觉上的全方位刺激,比单纯听音频更有趣,也更利于孩子的吸收。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孩子的辨音能力大大增强了。耳朵灵敏了,嘴上的模仿功夫才能同步提升。我们经常说的“哑巴英语”实质是“聋哑英语”,因为听得少,嘴巴也就受到了禁锢,很难讲出顺畅的英语。但要孩子开口讲英语,还是心急不得,因为在英语启蒙阶段,通常都会有一段沉默期,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孩子只有听得足够多了,才能讲出字正腔圆的英语来。如果过早开口说英语,反而给孩子带来困扰,因为错误的语音语调很容易僵化,纠正起来费时费力。
语音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它不仅仅涉及到发音是否准确,还影响到词汇的拼读和拼写,阅读的速度和理解以及语感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把语音学习作为英语启蒙的第一步。除了听以外,练也很关键。孩子的模仿能力强,神经和肌肉比较灵敏,经过反复练习,能将语音语调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一旦过了青春期,神经和肌肉都逐渐固化,大脑不好指挥了,语音的模仿能力也就下降了。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发音不标准,如果经常读书给孩子听,或者和孩子说英语,会不会误导孩子?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家长并不是英文输入的唯一来源,孩子每天还要接触英文儿歌、音频、动画片,只要输入渠道是多元的,且都是纯正的英语,就不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家长可以放心大胆地和孩子说英语。不仅如此,当孩子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达到一定程度,除了听英美国家的语音材料外,还应该多听听其他国家的人是怎么讲英语的。英语是国际语言,还有很多国家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多熟悉不同的英语发音,有助于开拓自己的国际视野,促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每个英文单词的发音都还算好学,读音也还标准,但是到了句子层面,普遍讲得比较生硬难听,缺乏美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好英语自身的韵律节奏。英语的节奏来自于语流的快慢、高低、长短与停顿,掌握了这些特征,说出的英语才能优美、自然,带有更多的“洋味儿”。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重视听说的作用,还要下功夫多练多模仿。
对完美语音的追逐是无止境的,但这种想法并不一定明智。对很多人来说,讲英语带有母语的口音,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要使自己的英文和英美国家的人一样流利,极为困难,也没有太大必要。就像上面说的,除了英美之外,讲英语的人比比皆是,口音也无比繁杂,但并没有影响彼此的沟通交流。语音学习应该遵循可理解性的原则,也就是我们讲英语,应该能让英美人士毫不费力地听懂。比如中国人民都熟悉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十几岁到美国,毕业于哈佛大学,至今他说英语还有很重的德语口音。口音如何并不代表语言水平的高低,我们不必过分纠结于语音标准与否的问题。如果学有余力,口语能够达到流利、自然、优美的程度,那自然是锦上添花了。
过去的口语教学,因为秉承语法分析的传统,非常重视语言的准确性。其实这是不符合语言交际的实际的。因为时间的限制以及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注意的是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口语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错误,但这并未对交流构成妨碍。从今天国外口语教学的总体趋势来看,是从强调准确向强调流利发展。相比书面语言,人们对口语中的语法错误之类的容忍度要高得多。当然,对于处在英语入门阶段的孩子来说,口语准确是必要的,这是语言交际的基础。在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之后,再着重于提高流利度。
要想说好口语,必须在把握口语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口语的词汇和语法比较简单,句子短小。结构复杂的句子,华丽堆砌的辞藻,往往会加重听者的理解困难。德语作家图霍尔斯基在谈到讲演成功的诀窍时,提到三个忠告:“使用简单句,使用简单句,使用简单句。”另外,使用一些习惯用语也能提升语速。习惯用语可以在交流中省去遣词造句的时间,使口语表达更流畅准确。这些策略的运用,能提高口语的效率。
口语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讲解和记忆上,而是要经过不断地操练,达到自动化,才能做到脱口而出。不经过反复运用,知识就无法转化为技能。常见的口语练习方式有:
朗读。在朗读中不仅可以学习词汇、语法、表达方式,还可以体会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培养语感。朗读剧本、演讲词等,对提高口语能力非常有效。
背诵。中国人一向重视背诵,背诵也的确对口语学习有作用,比如牢记一些典型句式、习惯用法。但整篇背诵意义不大,而且死记硬背往往会导致中式英语。
复述。复述文章或故事的主要内容,不需要另起炉灶,而是根据阅读进行整理,重视输入与输出的联系,降低了组织句子的难度。
看图说话。展示图片、照片等视觉材料,要求孩子加以描述。画面主题要鲜明,不能太复杂,场景为孩子所熟悉。
情境对话。创设一定情境,提供所需要的语言材料,要求孩子进行情境对话。
其他练习方式还有问答、讨论、报告、短剧等等。
当代英语教学更注重在交际中实现语言的习得,以上练习方式多以关注语言形式为主。要在国内找到交际环境似乎并不容易,但也并非办不到。比如以前大家都很推崇的英语角,现在则可以到网上找朋友聊天,如果是英美国家的网友就更好了。也可以找自己的同学或朋友建立一个英语口语圈。完全抛开教材,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尽量使用自己学过的词汇和句型。大家为了共同的目的,互相激励,互相切磋,更容易取得进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