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anxuanie 发表于 2016-10-13 18:18:19

奇迹的国度——谈童话的意义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ie 于 2016-10-13 19:06 编辑

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精神食粮,莫过于童话。童话是以幻想、夸张、拟人等儿童能够理解并感到乐趣的方法写成的故事,它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特点,间接地反映生活世界,满足了儿童的需要。在成人的阅读领域,几乎没有童话的位置,但对儿童而言,要找到一种比童话更受欢迎的文学样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全世界,没读过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作品的人可能很多,但没读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的人恐怕很少。童话,具有永恒的魅力,是送给儿童的“爱的礼物”。
童话被称为原始人类的文学。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科学知识贫乏,相信万物有灵,遂幻想出了一个神灵的世界,这是神话的起源。后来,神话与民间传说不断地交流融会,童话就此孕育而生。童话最初只是成人的娱乐,并未为儿童专享。在早期的童话故事中,还带有某些成人趣味的烙印,如在《驴皮公主》中父亲对女儿竟然产生性爱欲望,《睡美人》的某个版本中,王子蹂躏了公主然后弃她而去。早期很多故事中包含强暴、偷窥、残杀等情节,实在是“少儿不宜”。直到19世纪,童话才摇身一变成为儿童的文学。先是有人从民间收集、整理童话供儿童阅读,这被称作民间童话,比如《格林童话》。继而有人专门为孩子们写作童话,这被称作作家童话或艺术童话,比如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今天,越来越多的作家童话占据了童话的舞台,样式、内容也较之过去丰富多了。
童话是一种依托于幻想的文学形式,而在理性独大的现代社会里,唯有儿童身上尚保留着丰富的幻想因素。卢梭说:“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像原始人类一样,儿童是相信万物有灵的。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他们很难分清梦境与现实、主观与客观。“儿童的想象世界有的时候正是他们的真实世界。对他们来说,真实与虚幻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清晰的界线。他可以从这个世界跳到那个世界,好像从一个窗户前跑到另一个窗户前一样。”(李利安·史密斯《欢欣岁月》)洗澡时,看到水从下水管流走,就以为自己也要跟着流走;梦中有老虎出现,醒来就以为家里也会有老虎;看到下雨以为是有人在天上晾衣服什么的滴下的水,听到打雷以为是天上有人在发怒。儿童喜欢幻想,是因为理性不成熟和相关知识欠缺造成的。他们无法对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对成人的抽象解释也缺乏理解能力。他们只能主观地感知世界,把人或超人看作引发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的原因,用幻想填补自身理解方面的空缺,遂形成一种原始的魔法思维。
梦终究要醒,幻想的世界会离孩子远去,理性将渐渐占据他们的头脑。但在相信魔法的岁月里,孩子不得不面对未知世界的危险与可怕,由此产生出种种焦虑。我记得小时候,看到墙上的划痕像怪物的形状,吓得不敢一个人睡;总以为晚上家门口蹲着一个长着绿眼睛、身材矮胖的怪物,每次睡觉都吓得要用被子蒙着头;做梦时,总是置身于一地毒蛇之中。因为自身力量的不足,儿童必须依靠父母才能满足需要,缓解焦虑。此外,借助幻想,孩子们可以获得强大的力量或者外在的帮助来克服恐惧。他们能用一把宝剑或者玩具枪,抵御怪物的侵犯,战胜种种危险。“现在,在想象的世界中,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打败凶残的野兽。它们应该被处死、打残、驱逐还是感化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喜好。当孩子能运用想象来解决问题时,它们在同样是想象出的猛兽面前就不会感到无助了。”(塞尔玛·弗雷伯格《魔法岁月》)能用幻想来摆脱困境的孩子,心理会更健康,在他们长大成人后,能更好地处理各种心理焦虑。小红帽和三只小猪战胜了大野狼,汉赛尔和格莱特杀死了女巫,杰克打败了巨人。这些童话让孩子在幻想中满足了自己的愿望,解除了内心的焦虑,让他们更容易承受现实世界中的挫折。童话给予孩子以勇气和力量,让他们克服了危险,得到了心理安慰。单纯的恐怖故事,虽然也充满了幻想元素,但会强化孩子的恐惧,因此不宜向孩子多讲。
童话不止帮助儿童解除恐惧的困扰,它还是最佳“教育”辅助手段。当然,这种教育并不是正襟危坐、板起面孔的教育,而是浸润在幻想故事之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到心理冲突之中,童话则能帮助儿童处理这些冲突。“童话故事之所以能解决这些冲突,是因为它提供给孩子一个舞台演练内心的冲突。儿童在聆听童话故事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心各部分投射到故事中不同角色身上,在各个角色身上‘存放’内心对立的各种特质。”“童话是童年的心理剧。在异想天开的奇幻情节背后,却是反映现实人生挣扎的写实剧。”(谢尔登·卡什丹《女巫一定得死》)卡什丹归纳童话故事的七大主题,包括虚荣、贪吃、嫉妒、欺骗、色欲、贪婪和懒惰,他称为“童年的七宗罪”。童话里的主角是儿童心理活动的外化,代表了内心善良的自我和邪恶的自我两个对立面,在经历一番冒险之后,善良战胜邪恶,罪行终被惩处。比如《白雪公主》里王后的虚荣,《汉赛尔和格莱特》里贪吃的孩子,《灰姑娘》里继母的嫉妒等等,都代表了儿童内心中应该压制的邪恶本性,圆满的结局象征正面的人性获胜。通过阅读童话,儿童能够直面人生中的难题,解决自己内心中相互矛盾的各种倾向。通过可以理解的方式,童话为儿童的心灵埋下善良和正义的种子。
童话比现实故事更注重戏剧冲突,人物的性格、品行的对立非常鲜明。这种两极分化的刻画,不仅有助于儿童的理解,也要求他们在对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充满矛盾的人生中,儿童要对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负起责任,而他的一生都有赖于他做出的决定。经过善恶的反复较量,心爱的人才能“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由此,儿童通过反复倾听和思考,才发现了人生的意义,他了解了那些为人类所珍视的高贵品质——真诚、友谊、勇敢、爱情、名誉。童话也让儿童对未来充满乐观,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战胜艰难险阻,最终会过上幸福生活。童话描绘了主人公心灵和道德的成长过程,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令人憧憬的理想世界,激励着他们将这份美好和纯真实现于未来的现实之中。正因如此,写作《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刘易斯·卡罗尔才将童话称为“爱的礼物”。安徒生也说,童话可以教育孩子们,“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和真理”。
童话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儿童认知世界的。爱听故事,从故事里接受教益,是儿童感性思维的体现。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曾经是人类智慧的启蒙老师,人类在故事当中延续自己的生命。故事也是启迪儿童的最佳方式,是他们的第一位导师。瓦尔特·本雅明说:“民间故事教导先民,并且直到今日都还在教导儿童,那是一个最具智慧的方式。”(转引自韦苇《外国童话史》)成人可以把经验概括为抽象的理论,而儿童只能通过故事来思考,通过故事来理解。他们还保持着思维的朴素性、原始性,不能将经验普遍化、理论化。《美女与野兽》里的亲情、爱情,《三只小猪》里的勤奋与懒惰,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传递给儿童,具体而生动。对于儿童,决不能用抽象的教条给他们灌输,而应该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凭借故事去感受。
童话,尤其是民间童话,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不同时代和文化的洗礼,它保留下故事中最核心的部分。童话一般都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往往用“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个地方……”开头,把孩子带往遥远的幻想世界。主人公的名字也往往是带有普遍意义或描述性的名字,如小红帽、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等,其他角色也多没有名字,如国王、王后、渔夫、樵夫、农夫等。童话中的人物性格通常都是非常单纯的,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聪明,要么愚蠢,两极分化,对比鲜明。故事情节也通常有一定的模式,善恶的斗争,强弱的对抗,王子与公主,邪恶的女巫,宝物,奇遇,仙境等等。结局往往是邪不胜正,以弱制强,主人公过上幸福的生活。
之所以这样设定,首先是童话的口述性质所决定的。因为最初的民间童话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为了便于记忆、讲述和理解,无法对人物、故事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描写,主要依靠事件推动情节发展。所以童话不注重写实,不刻画人物,不追求逼真的效果,只讲述发生的事件,具有简约明快的叙事风格。民间童话中直接说“一大早”,而不是刻意地写“一轮旭日刚把它第一束光芒投射在红彤彤的东边天空”这样的句子。口语讲述的特点让听童话的孩子像匆匆赶路的行人,无暇停下来仔细欣赏路旁的风景。其次,类型化的人物性格,模式化的故事情节,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善恶对立,黑白分明的人物性格,有助于儿童做出区分和判断,他们喜欢好人,讨厌坏人,从而能够培养起一种道德感。如果人物性格过于复杂,善恶混杂,儿童有可能无所适从,造成认识上的混乱。结局一般都是大团圆式的,满足儿童的内心愿望,给他们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童话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帮助儿童认知,比如故事情节之间往往会不断重复,情节相似,但又有细节的不同。这种方法一般需要重复三次,比如三个人物,三次冒险,三个任务,三个心愿等。通过反复叙述故事,有利于加深记忆,加速知识的内化。最后,童话作为一种简约、抽象的文学样式,更能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文学史中有很多写实主义的作品,但今天读来已经明显过时。因为现实在变化,人们的趣味也在不断改变,很多作品因其过于贴合时代,反倒容易遭到淘汰。而童话完全从人的幻想出发,超越现实世界,所以不因时间的推移而落伍,能永葆其生命力。童话去除了复杂、支离的外壳,更清晰、更准确地解释事物和生活的本质。当然,童话反映生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一种折光式的、变形式的,看起来不像真实生活,但它却是生活的更大限度的升华。这种简化地处理生活的形式,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它超越了时代和国家的限制,更够为全世界的儿童所普遍接受。麦克斯·吕蒂说:“民间童话使听众体会到的不是形形色色具体的东西,而是一种抽象化的提取物。民间童话犹如一种数学形体,一种晶莹剔透、线条清晰的水晶玻璃。它不是现实主义艺术而是几乎近于抽象艺术。”(转引自韦苇《外国童话史》)
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这一点直到很晚才被人们意识到。西方是从卢梭开始,才真正发现了儿童。而在中国,则是到新文化运动,才把儿童当作独立于成人的个体。鲁迅说:“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但不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一味要求儿童屈服于成人的观念,直到今天仍然根深蒂固。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忽视童话的作用,剥夺儿童阅读童话的权利。比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就曾掀起过关于“鸟言兽语”的讨论,焦点是孩子应不应该读童话。有人认为,教育者应该让儿童对自然和社会做真实的了解,童话类似于梦境或心理病人的幻想,过多沉溺有害心理健康,并举出童话的几大“危机”:“一,易阻碍儿童适应客观的实在之进行。二,易习于离开现实生活而向幻想中逃遁的心理。三,易流于在幻想中求满足或祈求不劳而获的趋向。四,易养成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畏惧心及厌恶心。五,易流于离奇错乱思想的程序。”(尚仲衣《再论儿童读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但他对童话中的神仙鬼怪现象也颇为不满,他说:“儿童文艺里须含有儿童想象和感情。而有神怪和教训的质素的,决不是真的儿童文学。”(《文艺谈(八)》)今天仍然有人把神仙鬼怪排除在幻想之外。笔者在网上看到一则轶事,不知确实否。当初翻译《哈利·波特》第一部的时候,邀请的是老翻译家曹苏玲,但她翻译到半截时,看到书中都是关于神仙鬼怪以及魔法的东西,就没有继续翻译下去,才由马爱农接手,这就是译者“苏农”的来历。
中国受“子不语怪力乱神”思想的影响,一向“重实际而黜玄想”,神话传统不发达,民间童话则更稀少。还有相当多的人,不了解儿童的思维特点,没有看到儿童阅读童话的内在需要。比如今天的小学教材里,课文以现实题材居多,童话难得一见。作文课也全部要求写实,如熟悉的人,难忘的一件事,高兴的一天等,几乎没有教师想到要布置童话或者幻想性的作文。教育者最重视阅读材料的知识和教育意义,童话一向被视为荒诞不经,人物和故事过于形式化,脱离现实,过分沉溺其中,会延缓儿童理性的进步,形成不健康的人生观。在教育中过分强调理性思维的作用,压制儿童的幻想力,可能会对他们的精神造成伤害,从而对整个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德国儿童文学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说:“儿童的理性可以在学校发展,儿童的身体也可以通过体育来锻炼,但是,可悲的是,儿童的心灵所拥有的第三种力量却被世间所无视,正受到严重损害。由于这一原因,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着可怕的缺陷。由于不用而枯萎了的这第三种力量就是幻想力。大人们在另外的领域发挥着理智的作用,可是,却因为幻想力的枯竭,使社会以及个人的生活失去了根基,而且还全然没有察觉。”(转引自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幻想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幻想对于每一个儿童的精神发展的意义。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在童话中得到了最大程度地体现。不能因为儿童富于幻想,就把幻想斥之为幼稚、粗糙的东西。幻想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是人类智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幻想是进入可能世界的一条途径,是通往未来的一座桥梁,是人类创造力的源头之一。列宁说:“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幻想内在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幻想就像一位建筑师,没有幻想就难以构筑起崭新的世界。一个人如果缺少了幻想,他就很难在事业上取得创造性的成就。童年,正是人的幻想力最旺盛的时期,保护和发展儿童的幻想力,是这一阶段迫切的任务。如果用理性和知识排挤幻想的存在空间,就会使儿童失去活泼灵动的性格和敏感多样的生命感悟能力,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感情变得冰冷市侩。如果不在适当的年龄培养儿童的幻想能力,而一味发展理性,会使生机勃勃的感性之花过早凋谢,导致生命的贫乏与空洞。俄罗斯文学家别林斯基说:“儿童文学作家应当通过幻想并且凭借这种幻想去打动孩子们的心。童年时期,幻想乃是儿童心灵的主要本领和力量,乃是心灵的调节器,乃是儿童精神世界和存在于他们自身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的首要媒介。”(转引自韦苇《外国童话史》)幻想就是儿童的思想,童话给了儿童最美的幻想,所以没有孩子不喜欢童话。即使等到他们渐渐长大,理性开始占领他们的头脑,他们依然需要幻想。《哈利·波特》的小说和电影令无数大孩子着迷,就可见一斑。等到成年,他们依然会读童话——成年人的童话,比如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
儿童之所以爱读童话,不是因为它的“教育”意义,而是童话本身有趣。儿童读书,享受的是快乐,目的是如此单纯。儿童从不欺骗自己,在他们眼里,判断一本书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有趣。孩子们在奇迹的国度里尽情驰骋,跟随主人公一起历险,一起成长,童话给予了他们自由的精神和纯真的梦想。“儿童与成人相比,缺少的只是知识和经验,但他们却执有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正是文学艺术的精髓。”(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是文学的最佳读者,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与书中的世界融为一体,而从不脱离故事进行纯客观的审视,也从不考虑任何功利性的结果。
梦终究要醒,奇迹的国度越来越远。在中国,更多的是由于超前教育的过度挤压,让幻想的王国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所有这些属于儿童的美好风景,最后毁于大人之手。他们用英语ABC代替了巨人,用数字123代替了女巫,用生字代替了精灵,用科学知识代替了魔法……那些奇迹将永不再来了。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儿童乃成人之父,成人从来都只是昔日的儿童。如果希望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生活得更幸福,那就从承认童年的独立价值、尊重儿童的心灵开始。让孩子抱有那份天真的幻想,在奇迹的国度里多徜徉一些时日吧,让孩子多些快乐!“给我们书籍吧,给予我们飞翔的翅膀。既然你们是如此强壮有力,请帮助我们一起逃离到那个遥远的国度去吧。请为我们砌造起天蓝色的宫殿,令它四周被璀璨的花园环抱着;请指给我们看那些在明亮的月色下散步的仙女们。我们愿意学习学校里教授的所有知识,但是也请你们,让我们拥有梦幻。”(保罗·阿扎尔《书,儿童与成人》)

xusanguan509 发表于 2016-10-13 19:45:54

好文章,谢谢了。

小益达的花儿 发表于 2016-10-13 20:48:30

好长的文章哦,谢分享

张丽678 发表于 2021-3-17 14:33:30

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奇迹的国度——谈童话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