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该不该报,怎么报,报什么的问题
本周是多数幼儿园报名兴趣班的时间节点,多数下周开始兴趣班课程。报不报,第一看家长的态度,第二看孩子的兴趣。3周岁,并非完全不能报,关键是报什么兴趣班和报怎么样的期望。
比如画画班,小班的班级已经在涂色、涂鸦,兴趣班仍然是启蒙性质的涂色班,只不过就是每周多两节涂色课。在涂色方面会老练一些,还能培养孩子一些立体空间或者平面形状的所谓数学的初级启蒙。但是如果你理解成,这个兴趣班会让孩子更加充满想象力或者能达到绘画技巧,那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舞蹈班,这个年龄的舞蹈班,是活动外加民族舞蹈启蒙,还有就是锻炼群体配合能力和角色分工能力。距离锻炼形体相去甚远。
比如英语兴趣班,这个年龄的就是一种中英式的TPR,内容浅易,知识点极少。如果家长不能外延拓展,单靠这个班,作用还是很微弱,最多可能是给孩子见个世面,知道这么回事,以后不怵。但是和以后学得好不好,并没有大关系。和日常口语化,更是天差地别,相去甚远。
比如语训班,他基于培养语言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并且把语言的特色用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班对于语言能力相对一般或者落后的孩子,还是有一点点效果。但是单靠班,效果也不明显。
另外如珠心算,没有一定程度的数学基础知识,这个课就不能上。比如小小主持人,没有一定的语言天赋或者早期语言开发后的丰富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这个班也不能报。比如画画里面的涂鸦班,如果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没有这个天赋,去那里是极其不合适的。比如舞蹈形体班,这个年龄最好也别报。
从以上简单归纳就可以看出来,第一,要特别注意自家孩子的个体差异,注意孩子在各个方面所处的个体阶段。可以报,但是首先要了解该班的特色和教学特点。报班做到有的放矢,不要觉得无所谓,报不好不就浪费点钱吗。这种心态不可取。因为失败了就会扼杀兴趣并且积累负面因素,拔苗助长后有明显的副作用,反效果。虽然这些班都号称基础班,但是是不是基础、基础到什么程度,是根据自己孩子水平来确定的。有一些基础班,对很多孩子就是等于提高班的性质,给一个0基础的孩子去提高,不敢说等死,负面的例子够多了,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视。第二,报兴趣班,如果想要有一定的效果,一定要强调家庭氛围要跟上。比如画画涂色涂鸦,家里也要创造条件;比如舞蹈,家里也尽量要创造条件或者环境,家长再不能,多给她看一些舞蹈节目或者参加一些舞蹈节目总是可以的吧?逢年过节的节庆节目,电影院的舞蹈欣赏,生活中的舞台表演等等;比如英语,家里也要跟进亲子英语;比如珠心算,家里也要跟进数学能力生活数学的开发;比如语训,既然认识到语言能力稍差,除了报班,家里难道不该改变一下语言环境吗?比如小主持人,家里也要经常组织情景表演的游戏。第三,孩子报班,其实最关键的不是孩子报班,是大人的学习班。这个班,大人一定要上,条件许可,大人除了公开课,尽量多参与几次,当幼儿园的小同学。对于大人把握孩子的能力以及针对性的家教非常有帮助。孩子不缺兴趣,大人缺兴趣,什么班都是徒劳。
所以,兴趣班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是灵丹妙药。既报之,则有心之。既无心之,则不报之。这个原则要把握。
正想报个英语班,呵呵,了解了 我们上周就报了,5个:小主持人、体能、绘画、识字、钢琴。前4个是上期就上过的,孩子自己要求继续参加,钢琴是新加的,上课和陪练都在园内完成。不再纠结了,让孩子就这么混着吧。 孩子明年就去幼儿园了,正好学习了,谢谢分享,提前敲响了警钟 恩,讲的很到位的。
不过我的苦恼是没有适合的班,经济落后的地区,连观念都滞后,
但凡是个班,最小年龄就是5岁以上。
咱还是省钱自己来吧。 好象有些道理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