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宝宝早说话的五个不要
爸爸妈妈们便迫不急待地教他各种生活语言,也开始整天对他说个不停,对宝宝进行语言攻势。但实际情况,可能是并非所有的话都是宝宝可以很快学习到,究其原因,就是在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许多父母犯-下了一些错误。下面就和袋鼠妈妈一起看一下在教宝宝学说话的时候,你是否犯过下面的错误呢?1、不要认为宝宝听不懂
刚出生的孩子,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到了1岁的时候,他可能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有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他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
2、不要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到了1岁6个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个词组合在一起,表达意思,这就进-入了多词句时期。开始时能把两个词重叠在一起,如“吃饭饭”、“妈妈抱”。快到2岁时,出现简单句,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说出“妈妈抱宝宝”,“宝宝吃饭饭”等。在这些发展阶段中,孩子用小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父母因此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3、不要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4、不要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当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还不会从口-中说出,若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当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仅仅说一个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5、不要让宝宝的语言环境过于复杂
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0.5~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他正确的语言。
很好 跟着楼主一起学习 楼主总结的挺好。这些我都有做到 谢谢楼主,家里正有这么一个还不会开口的孩子呢,注意事项记住了。 学习了, 需要注意起来了~~ 我有个邻居宝宝,语言环境较复杂,现在可以部分中文,部分英文的往外蹦句子了,看他的阿姨讲的是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不知对小宝宝的语言能力形成是好还是不好。。 说的很好。
怪不得了……家里人,爷爷说白话,姥姥说潮汕话,妈妈说普通话,孩子学的各种各样的都有。
而且也有楼主所说的,指什么就拿什么,拖延了说话时间。
记住记住以后不要犯~~ 收到,谢谢楼主 我也很郁闷啊,我们说普通话,老人说家乡话{:soso_e101:} 说方言没关系的。
还有家庭一个说法语,一个说德语, 结果宝宝从小就会两种语言。
当然开口晚一点,因为他一开始搞不清楚 检讨,以后不用儿语和宝宝说。 如果能早点楼主的帖子就好了,我就错过了。。 谢谢楼主,家里正有这么一个还不会开口的孩子呢,注意事项记住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