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ie 发表于 2011-9-15 08:20:17

如何帮“小豆包”有做题思维 (转自《娃的问题咱不怕》)

本帖最后由 qjie 于 2011-9-19 13:09 编辑

            我一直认为我的儿子小海豚是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孩子,三岁那年他在黑暗里玩手电筒,看到黄色的光圈脱口而出“月亮、烧饼、鸡蛋黄”一连串词让我叹服孩子的想像力,让我对他将来的学习成绩充满了饱满的希望。事实上,当他成为一名小学生后,几乎要颠覆我对他的信任。小海豚的考试试卷给你答得七零八落。孩子太小,不晓得考试是怎么回事吧!我劝慰着自己,同时不放松地加强对小海豚做题思维培养。真是不帮小海豚不知道,一帮吓一跳。面对习题,这个小家伙给你瞎回答啊!他的思维与出题者的思路根本不搭界,对不上茬。我要开发小海豚做数学题的思维,在纸上画了六个苹果,一边四个,一边两个。小海豚感兴趣地趴在一边看,没等我发问,他先发言了:“这个苹果画得比其它的大。”“不是让你挑大小,我想让你算数学题。”我移开小海豚指大苹果的手指,“你看这两边的苹果有什么不同?”“它最大,它最小。”小海豚的胖手指又去点那个最大的苹果,又兼顾了一个最小的苹果!“能不能不提大小!谁问你大小了?”我的那颗让不及格分数弄得脆弱的心终于要崩溃了,冲孩子大喊大叫起来,吓得小海豚连连检讨,他爸爸赶紧闻声跑过来。问了原委后,他轻声地问小海豚:“妈妈画的苹果哪边多?”“多几个?”“怎么算的?”“小海豚真厉害!会算减法了!以后算数学题就这么做。”说来怪了,小海豚回答起爸爸的问题就靠谱了,小脸上又恢复了自信。私底下,向老公请教我的问题问法哪里不对头。老公解释说,小海豚现在对数学找不准感觉,对的他引导最好用封闭或半封闭式的问题,也就是带有限制性的,当我的提问是开放性问题时,答案就是多个的的。寻思一下老公的话有道理,的确如他所言,小海豚说的没有错,我画的苹果就是有大有小,本应该鼓励小海豚的发散性思维,我却因为答案与我想要的不相吻合时,变得歇斯底里起来了。你这样的态度,对引导孩子积极正确的思维有作用吗?面对老公的发问我无语,知道自己的确是做得不对。表面看是对孩子没有耐心,其实是没有教子能力、不懂教育方法的问题。我再辅导小海豚学数学,当儿子所答非所问时,我就将问题限制一下,聪明的小海豚就很快地能给正确答案。我研究过,一年级小学生的试卷上的问题多是老公所说的那所封闭式的,只是小海豚有些急躁,不读懂题就着急想当然地去答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等于解决了一半问题,我把部分精力放在教孩子仔细审题上,小海豚经过一段时间的做习题,进步很快,孩子有一定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那些简单习题对小海豚来说就是一盘小菜了。我将此法用在辅导小海豚学习语文上,发现也挺见效,却被老公制止了,他主张孩子说出他想说的答案,哪怕离谱些也要鼓励,说只有如此才能尊重孩子的语言表达空间,挖掘孩子的潜在能力。我很聪明地说Yes!总结着说就是在语文学习中用开放性思维,在数学学习上让孩子用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思维呗!老公说这样不行,开始时他用封闭性提问限制孩子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信心,不让应试教育吓到,不让并不能代表孩子真实能力的分数打压孩子的学习热情。一些标准的、正确答案只是简单的复制过程,不能促使孩子进行真正意义的学习,相反会遏制孩子主动探索,现在的小海豚会审题了,还是鼓励他用以前的思维方式吧!“一张长方形的纸有四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海豚做起这类有多种答案的习题得心应手。有一次,他竟然帮助他的表哥解出一道奥数题呢。那道习题是一个由去掉一角的长方形变成的五边形,要求做题者画一条线,将其分成两个三角形。我们两家四个大人左画右画,怎么画都只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另一个就是四边形。就在我们认为题目出错了,决定放弃的时候,小海豚说他画出来了!原来小海豚画了一条粗粗宽宽的实心线,宽度就是借一个边的边长,图形让粗线一挡就变成了俩个三角形。我们不知道标准的正确答案是什么,但一致认为小海豚的答案正确且精彩。当我们的思维都被一条线就是细线限制的时候,小海豚的另类思维让我又看到了幼儿时拿手电筒时的他。
爱心小提示:重视应试教育的分数,还是注重开发孩子的潜能?最理想的答案是将两者兼顾。家长应该注意营造平等、和谐、充满爱家庭环境,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不要想当然地以为给出孩子正确的答案,就会让孩子自动地去除错误观点。因为这样长期以往下去,也许会让孩子的答案接近标准,更可能付出一个隐性的沉重代价,孩子失去对问题的探索性。

seawind 发表于 2011-9-15 08:31:49

总结着说就是在语文学习中用开放性思维,在数学学习上让孩子用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思维呗!老公说这样不行 --老公很厉害, 直接让他管啦

qjie 发表于 2011-9-15 08:35:54

seawind 发表于 2011-9-15 08: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总结着说就是在语文学习中用开放性思维,在数学学习上让孩子用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思维呗!老公说这样不行 --...

这么总结还有些偏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主要不要为了分数限制孩子的思维,这应该是作者的真实意图。
至于让孩子爸爸管孩子嘛,妈妈在家庭教育里绝对不能缺席滴!

5班庞成元妈 发表于 2011-9-15 09:04:35

现在学校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封闭得不能再封闭了。我们家中真是得开放啊!

aobao2008 发表于 2011-9-15 09:33:40

不知道我能做到那样吗?看了,不知道能学会不!

淡茶 发表于 2011-9-15 09:56:21

我却因为答案与我想要的不相吻合时,变得歇斯底里起来了。


好像说的我呢{:soso_e110:}

饶紫柔 发表于 2011-9-15 10:12:29

我也发现这个问题,我还以为是孩子理解能力差,最近就思考着问题呢

qjie 发表于 2011-9-15 14:34:44

5班庞成元妈 发表于 2011-9-15 09: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学校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封闭得不能再封闭了。我们家中真是得开放啊!

是啊,家庭教育就是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教孩子如何正确的释放压力;为孩子提供兴趣爱好的空间,让孩子快乐成长!

qjie 发表于 2011-9-15 14:35:36

aobao2008 发表于 2011-9-15 09: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道我能做到那样吗?看了,不知道能学会不!

一定能的!相信孩子!相信自己!

qjie 发表于 2011-9-15 14:36:48

淡茶 发表于 2011-9-15 0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却因为答案与我想要的不相吻合时,变得歇斯底里起来了。




是啊,这本书里很多地方都触动了我!{:soso_e110:}

qjie 发表于 2011-9-15 14:38:13

饶紫柔 发表于 2011-9-15 1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发现这个问题,我还以为是孩子理解能力差,最近就思考着问题呢

你这样说对你帮助,我太高兴了!以后我还会挑些这本书里的内容发上来。

qjie 发表于 2011-9-19 13:10:23

是啊,要做理智与聪明的父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帮“小豆包”有做题思维 (转自《娃的问题咱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