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孩子看适龄书
本帖最后由 RubyAtCuisine 于 2017-2-27 10:25 编辑很多家长会为自己的孩子在很年幼的时候就能捧着哈利波特的原版书阅读而感到欣慰,觉得阅读的路走得蛮顺利的。
我的孩子在认知上比较幼稚,她看的原版书,通常处于美亚推荐的阅读年龄范围。偶尔科普书会看兰斯指数超过1000的,但的确不多见。
她有时候在图书馆会拿了大孩子的章节书翻阅,能读(实际上生词并不多),但读了几页后就会评价“不好看”“没意思”之类的,又塞回书架里。朋友说我是太散养,“这个词汇量的孩子,怎么可能看不了哈利波特?你得推一把。” 我不能理解,为啥要推?推的意义在哪里?
女儿最近迷 Daisy,用她的话说,“我已经疯狂了”。我最初给她入的是Daisy and the trouble 系列的初章,天天捧着看,乐得。每天和我说话就是一个Daisy,日日歪理十八条。It is not MY fault,基本上就是口头禅。我后来给她入了绘本。我朋友笑话我,“钱用不完是吧?居然倒退了给她买绘本”。女儿这几天就是绘本和初章轮流看,一张张图抠细节,每天都有新发现。有一本书的题目是《006 and a bit》,女儿知道是讲间谍,但并不懂为啥是006而不是其它数字。很显然,她生活的大环境,没有给她007这个人物的信息。我给她解释了,她才恍然大悟。
昨天她尝试了 Raz 中R级的一篇文章《April Fool's》,平时她只是在做H级。阅读理解十题对了九题,听上去并不算太坏。但当我和她讨论时,我发现她并不是很理解。
比如开篇第一段:
As I walk into Principal Taylor's office, I wonder who glued Mrs. Shoemaker to her chair. It would have been a hilarious April Fool's prank if the old, faded glue bottle hadn't been hidden in my desk.
女儿没有明白 faded glue bottle 的含义,也并没有意识到主人公是被冤枉的,至于那句虚拟语句,她更是一笔带过,毫无感觉。
我不得不从头到尾一段一段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她理解。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讨论,她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一个精彩的扑朔迷离的故事。
这篇文章,字面上她几乎没有生字,即便是 prank,她也已经猜出大概的意思,但为什么她没有吃透?比较关键的问题是她不知道愚人节的背景和玩法,生活经历的不足阻碍了她对故事的理解。其次,语境的积累还不够。
我因此建议女儿可以适当看一些Raz 里高级别的科普性文章,但故事类的(fiction),就不要去浪费时间了。
所以我蛮庆幸自己没有非推她去看不适龄的章节书。
在给孩子提供阅读书籍的时候,孩子的阅历,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否则就好像我们学德语和法语一样,能朗读,却无法阅读。
完全认同,科普文章要同步跟进。语言到一定级别,对文化背景依赖性加大,没有生活背景会觉得无趣或不理解。科普文章恰好可以淡化这种背景要求。 没有非推她去看不适龄的章节书. 认同这点。
不是能读,就能理解的。
没有非推她去看不适龄的章节书. 认同这点。
不是能读,就能理解的。+1 不能急呀。谢谢分享经验。 很有道理,学习了!! 非常认同楼主的观点!这是对那些急功近利,自欺欺人的父母一记有力的当头棒喝! 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现在很多急功近利的现象,看过一位晒6岁读哈利波特的文章,回帖中充满赞扬和羡慕,不知道又引导了几个家长又入上魔道 谢谢经验分享 不是能读,就能理解的。+1 四五岁读到牛津树9级,你们怎么看? 含宝妈 发表于 2017-2-27 13:21
四五岁读到牛津树9级,你们怎么看?
牛津的故事,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理解。但RIDDLE之类的,就会难一点。
我个人觉得,牛津越往高级,越需要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牛津里所讲到的故事,原文读过了,那么再被神奇钥匙带领一下,改个结局,会觉得特别有趣,思路大开。
学习,感谢分享!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7-2-27 13:37 编辑
前几天我刚和一位妈妈在贴里争过,这些意在言外的东西,本来就不是靠入迷和查查字典,读者自己就肯定能获得!
疯狂着迷的时候去细扣细节,才是将阅读理解和语言外层,兼顾备至水乳交融地做到——【精读】的火候,精读的真面貌就是这个,量变成质变也是在此时!
但是怎么去做这字里行间的故事情节细扣,和怎么去理解这故事蛛丝马迹下面的文字的微妙运用,特别面对的是个性不一的儿童,我以为是大大有讲究滴 westwolf78 发表于 2017-2-27 11:17
完全认同,科普文章要同步跟进。语言到一定级别,对文化背景依赖性加大,没有生活背景会觉得无趣或不理解。 ...
那是不是该增加文化背景的学习呢?怎么学?
读符合心理年令的书,是很重要的。并且我也不赞同大量阅读,启蒙后,大多数人都直奔大量阅读去了,这个我也不太赞同。适量阅读就行了。并且,阅读也可分为视频阅读,音频阅读,文本阅读,做为外语的英语,声音的刺激不能太少。从可理解性上来说,听力理解要高于阅读理解。不细细展开说了,能淡定很不容易的。 是的,就跟中文阅读一样,让孩子看难度大的中文书,他认识字,但理解不了背后的意思。英文学习也一样,给他难度适合的书 新加入爸妈,我是甘博士群的,特来学习经验,怎么加你好友呢?手机没找到地方 其实阅读的天花板就是孩子的理解能力
我家自主阅读推进的快,很大程度就得益于理解能力相对超前
所以说,父母应该像楼主一样了解孩子,引导孩子,可惜这样父母不多,毕竟要求比较高。另外,很多父母陪伴孩子时却是盯着手机屏幕的。 看了下,daisy的确可爱,跟着楼主败。 深有同感! 非常认同,只不过自己英文水平太差,都不知道在英文上该怎么帮孩子,唉,先提高自己的水平 不知道是楼主是太谦虚,还是娃实在是太厉害
查了下,daisy系列章节书可是AR5.0+,程度完全可以直接接轨percy jackson系列
这套也算适龄的话,那6.0以下就没有超龄了 babydream 发表于 2017-3-2 19:21
不知道是楼主是太谦虚,还是娃实在是太厉害
查了下,daisy系列章节书可是AR5.0+,程度完全可以直接接轨per ...
“程度”这个概念没法说的,PJ 的电影娃看的,但是书坚决不碰。所谓的适龄,一方面是能力,另一方面是兴趣,两者都合适才好。(其实我现在发现这个题目起得不完美,呵呵)
此外,我家娃从小双语习得,她的语言水平和北美同龄的孩子差不多,所以能看 Daisy 系列,既不是我谦虚,也不是她厉害,而是正正好;P
我觉得也看孩子的兴趣,我家宝5年级,但目前看9年级阅读水平的英文小说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7-3-2 21:11
“程度”这个概念没法说的,PJ 的电影娃看的,但是书坚决不碰。所谓的适龄,一方面是能力,另一方面是兴 ...
这个我赞同,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问题是人总有偏见,总倾向于自己做的就是适合的,别人做的就是不适合的。
我也一样,那天从机构图书馆出来,在公园正好遇到女儿中班同学。
就在想如果有人说那孩子能看AR3+的书,我肯定不是不信,就是认为是家长鸡血并拔苗了
可到了自己的孩子,为何就觉得一点问题也没有,是很正常的事
不是能读,就能理解的。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7-2-27 13:28
牛津的故事,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理解。但RIDDLE之类的,就会难一点。
我个人觉得,牛津越往高级,越需要 ...
我家小妞现在5岁半,我发现她读到牛津6后,就不是很爱读了,虽然勉强的读了7,但不像以前那么渴望我帶新书回来了,想请教一下,我们这种情况接什么读比较好呢,能否推荐一些合适的衔接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