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dan20 发表于 2017-3-3 09:28:37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连载中)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前言)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重新开始说书已经快两月一直在思考我为什么要说书,又该说些什么一切凌乱头绪如梦幻泡影,令我纠结于心,彷徨不定。直到看完董卿《朗读者》的第二期《陪伴》从首期遇见到陪伴,每一期的主题,都发人深省。陪伴很温暖,因为你陪伴我,是你愿意把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给我,那就是时间每一个人都不是孤岛,失去了陪伴,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论坛存在的意义也就在于此了吧而我也终于发现说书的意义在于我女儿我让她写作文,她说爸爸你一起写吧,我说我只会说书,她回答那就你说我写于是就这样约定……七年前半途而废是因为遇见女儿,七年后重拾旧业也是为了陪伴女儿岁月缱绻,时光往返,一切都在冥冥中注定最美的遇见,最长的陪伴……陪伴女儿也许就是我重新说书的原因,那到底该说些什么?最近说了一些无锡文化前世今生,发现应者寥寥,文化传承似乎有了一个断层,只有寄望于下一代。而令我欣慰的是在无锡有着一群人和我有着相同的想法,他们都在努力寻找文化传承的方法和思路。德不孤,必有邻我和女儿是幸运的,先后认识了瑾槐书堂和0.618书房读书、修身,是一生的路。安静而不安分,播一点读书的种子,造一方思想独立的空间。这是陈彤老师创立瑾槐书堂的宗旨,她和她的家人心血凝聚书香,十几场完全免费的文化讲座让我和女儿受益匪浅……0.618书房创始人奶爸每年自费20万元为孩子们打造了一方天地。有光哥分享的作文课、心理讲座、英语角……而最近的朗诵读书群也让女儿爱上了朗读古文。一个人孤立行走坚持很难,但一群人抱团前行却能走得很远……这两个地方都在学前街,瑾槐书堂在薛福成故居的怀顾堂,0.618书房就在故居不远的斜对面它们就如街角转弯处的一盏灯,它能照亮,但却不会标榜自己的存在……我却不会忘记有这么一群充满理想的人在背后坚持努力,无私付出,在这个世俗、利益当道的时代,他们走在一起分享是为深邃的思想和悠远的情怀,为聆听时的感动和共鸣,为平淡日子里的书香与诗意,为灿烂无暇的纯真笑容,为清脆动听的琅琅童声,那就是文化的传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决定以后专门为女儿说一段书,陪伴她一起学习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限生命里的无限可能性……注:为女儿单独说书,故特开此贴,我女儿目前二年级,所以我说此书也将围绕二年级这个层次水平,目的只有一个,让她能听懂,有兴趣学,然后持之以恒的学下去。如果真的能达到这个效果,即使最后只有我女儿一个人在听我说书,我也足以聊以自慰了。如果能顺带给其他人一些参考和启发,那更是我心欣欣然如有荣焉了。说书人认为文化就是人文化成,以文化之,化历史,化地理,化礼乐,化风俗,化宗教,化哲学,化艺术,化诗歌,化故事,化传说,化一切天下可言之物……对于儿童版,初步将分历史、诗词、古文、名著、百科、童话等数十个篇章,同样包罗万象,无所不含。至于能否坚持下去,只能说听天由命,但尽人事。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3 09:29:11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之蒙学篇(1)诵读方知选材难

0.618书房汇聚了众多热心的家长,朗诵读书群里更是藏龙卧虎,每个人都毫无保留无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
大家的目标都很一致,怎么能培养孩子的诵读兴趣,养成孩子的朗读习惯,体验文字韵律之美,提升孩子文化修养。但到底诵读什么好,大家各抒己见,形成了多种流派。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刘东林刘爸、沈老师、冯老师光哥,我戏称他们为书房三巨头。
刘爸主张文化传承,先难后易,不学诗,无以言。所以他首选的朗读篇目是《诗经•大雅•文王》,目的是让大家明白这么难,晦涩难懂的文章,只要坚持读,一样能轻松掌握。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刘爸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气势雄浑含蓄,推崇圣贤经典,堪称学习典范,如果要用诗人来形容他,只能是诗圣杜甫。
沈老师带点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他观点是诵读兴趣在于故事,体验文字韵律之美,所以他强调的是韵律,一定要吟诵才有感觉。
听沈老师吟诵的《声律启蒙》和《静夜思》,浑身毛孔舒畅,吃了人参果一样,仿佛见到天上下凡的“仙人”。诗仙李白最适合他了
光哥的观点是培养兴趣,不要贪多,放低要求,鼓励为主,细水长流,持之以恒。这是关键! 他擅长音乐,闲静淡远,富于禅趣画意,纵情山水之间,保持一份童真。
光哥推荐的《小古文100篇》文字非常优美,富含“诗里有画,画里有诗”意境。他的名言“听听感动,想想激动。过后一动不动。”可比诗佛王维,佛祖当然是坐着不动的。
诗仙、诗圣、诗佛,三位高人说的都有道理,另外像小花(藕神李清照)、奶爸(圣人孔夫子)等寂寞高手也时有名言,我综合了几位高人的观点,就是诵读要有文化底蕴,又充满童趣,还要富含韵律,除了熟读成诵,也要传递文学意境,生命情态和文化思考……
根据高人推荐,首先考虑《小古文100篇》、《声律启蒙》、《诗经》、《唐诗三百首》这四种。但哪种才是最适合我女儿呢,我决定先一起尝试,从中找出最优方案。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3 09:30:02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之蒙学篇(2)兴之所至趣为先 上回说到选定《小古文100篇》、《声律启蒙》、《诗经》、《唐诗三百首》这四种作为女儿诵读启蒙的经典,接下来就是怎么个入门法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如果进错了门,那就是条死路。孩子开始有兴趣,但大多是被家长引诱出来的短暂兴趣,决不等于就此入门了。我女儿从小到现在短暂兴趣很多,画画、跳舞、电子琴、唱歌、口才、书法、英语、围棋、象棋、作文、奥数……每一样都尝试过,也上了无数兴趣班,但却没有一项能够坚持下来的,长则两年,短则几月,都从原来兴趣浓厚到敷衍了事,消极学习再到逼着上课,最后终于打死也不想上了。细想起来,也是我没尽好责任,只知道放任自流,没有起到一个兴趣引导作用,导致了她的五分钟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诵读也是一样,怎么能让女儿有兴趣读下来,多读成诵,最后能够熟背如流。如果单纯地强迫式的让她读和背,开始靠短暂的肯定没问题,但长久下来必定会引起反弹,甚至造成她对诵读的厌恶,最后就彻底进入死循环……光哥说过兴趣从来就是不长久,最后能坚持下去,依旧要靠意志力。不过意志力虽然重要,如果一点兴趣也没有,强扭的瓜不甜,最终前功尽弃,所有努力还是打了水漂。这次诵读启蒙,我考虑的是如何让她的兴趣长久保持,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当然要让她有兴趣,首先我得自己有兴趣,这样才能有一个很好的互动,然后就是诵读的方式方法了,让意志力和兴趣并存,不偏不倚,才能走得更远……我们常说寓教于乐,但在应试教育当道的今天,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即使附小一贯宣传快乐教育理念,但最后还是得靠家长补课来弥补成绩上与民办二桥之间的差距。我也很想用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那段经典的快要被人用烂的的话来教育女儿:“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问题是二年级的她能明白这么深奥的道理吗?还好奶爸说过:任何学习不在于形式,把知识融入自己的思考,才是真的学习。(夫子之名不是白叫的,下次可以出本奶爸语录)于是如何培养女儿将诵读融入思考来保持长久兴趣成了当务之急,兴之所至趣为先,我决定多种学习方式交替进行,在她兴趣消退前及时进行切换,让她始终处在新鲜感的兴趣之中从而真正融入思考,关键还是要好玩有趣,下面我要开始切换第一种学习方式,带她在大自然中找到朗读古文的真谛。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3 09:30:44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之蒙学篇(3)古文真意在自然上回说到我选择的第一种诵读方式,带我女儿在大自然中感受古文的真意。我们去的是蠡湖边的管社山庄。选择这个地方最主要的是人够少够清净,有山有水,也有人文景观,适合诵读(景色细节我会另写文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随身携带的是小古文100篇打印版,名师朱文君整理编撰的小古文,通俗易懂,大而化小,文白结合,相得益彰。网上有多个版本可以下载,也可自行购书。小古文深得文言文意白言不白的精髓,晓畅通达,简明扼要,寥寥数语间,形象、情态、事件呼之欲出。第一组乡村即景和管社山庄在景色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我选择此处的理由之一。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有的版本是我后行,还有版本是吾前行,汝后行)女儿读起来毫不费力,但是在汝和吾两个字上我给她解释了一下,古文里汝是常用字,读作rǔ,意思是你。经常的组词汝辈、汝等、汝曹都是你们的意思。以后要是读三国演义的话,经常会看到汝怎么样怎么样。吾就是我的意思,和五一个音,也是古汉语常用字。这篇小古文属于入门的第一篇,它描绘的是放风筝,虽然还是初春,但蠡湖边已经有人在放风筝,孤零零一个风筝在天上独自飞着,我告诉女儿这就是古文的意境了,虽则寥寥十二字,但却把放风筝的时间地点人物都交代的很清楚,有点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感觉。 青草地,青字形容草很绿,那很大的概率是在春天,春天碧绿的草地上;放风筝,我和你一起在放风筝;汝前行,字面上是你在前面走,但实际放风筝时,应该是你在前面拿着线跑;吾后行,我在后面走,但也可以理解为我举着风筝在后面跑。风一起,风筝就能上天了。古文的十二字能抵得上现代作文的一、二百字,言简意赅。而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句型也可以用在作文里,汝和吾是相对的,前和后也是反义词,完全可以试试看自己仿写,比如《西游记》里可以写,“取经路,去西天,汝挑担,吾牵马”,我们今天一起游玩也可以写“蠡湖边,游管社,汝上山,吾下山”,学会了这个仿写,不管是对吟诵有帮助,对以后的作文和古文学习都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当然如果是几个小伙伴一起玩的话,那就更完美了。接下来是小古文第2篇乡村,风景同样可以在管社山庄找到,可以边寻找边吟诵,这样就更能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图文并茂了。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3 09:31:04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之蒙学篇(4)乡村处处有春天
乡 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这篇小古文描绘的是江南乡村的景象,语言特点比较明显,基本四字成句,节奏鲜明。34个字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原始的乡村画面,有竹篱、茅屋,有水,有杨柳、桃李,有飞燕忽高忽低。由近及远,以静见动,流露出富有生命力的春天气息。
管社山庄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家,但好在临湖,有几分相似意境。我让女儿边读边把文字想象成画面:(乡间农家)乡村里住着一户户农家,(竹篱茅屋)竹子做篱笆,茅草做屋顶,多么朴实,又多么温暖!(临水成村)一家家,一户户靠着水边聚集在一起成为村庄。既然是村庄,想象下晨光熹微的时候,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水边杨柳数株)水边种着几棵杨柳,(中夹桃李)杨柳中间夹着桃树和李树。再想象下,桃红柳绿李白,轻烟缭绕,飘呀飘呀,飘过杨柳,飘过桃李,飘向了更远的地方。(飞燕一双)一双燕子在空中欢快地飞来飞去,(忽高忽低)一会高一会低,(来去甚捷)来去速度非常快,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这幅江南水乡图画,景象真美啊,
有了脑海中图画,就可以按图索骥,来找找管社山庄有没有这样的场景。女儿找啊找啊,终于找到几处看上去有点相像的地方,由于去的时候还是早春,杨柳还没发芽,桃李只能用梅花来替代了,至于竹篱茅屋等,只能靠意会了,而飞燕则是让一群红嘴鸥抢了风头。
《乡村》字面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古字,基本上现在都还在用。要注意的是临、夹、甚、捷等几个字,略有差异。临是靠近,夹是夹着、穿插,甚是很,捷是迅速。
在诵读的时候,要注意通过恰当的节奏来让画面中的事物一点一点呈现出来。静态的竹篱、茅屋、杨柳、桃李要舒缓,到动态的飞燕则要欢快一点,依次读来,味道自出。
这篇小古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如诗如画,完全可以通过画面展现出来。我女儿画画水平一般,如果有条件的小朋友可以把乡村画出来,更可以加深记忆,诵读起来也更有诗情画意。
还有更厉害的牛娃们可以用这篇乡村进行改写和仿写,比如将“水边杨柳数株“”加两个字成为水边亭下,杨柳数株,这样就变成一首四字诗了。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亭下,杨柳数株,中夹桃李。
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也可以单独用数、甚等字来练仿写,比如师生数人,梅花数朵,相见甚欢,如此甚好等等,掌握了小古文的句型,以后写作可是能帮大忙,阅卷老师一般最喜欢带点古味的作文了。
第三篇是芦花,我让女儿猜猜看,管社山庄能找到一样的地方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3 15:25:31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之蒙学篇(5)芦花飞雪秋水间

上回说到让女儿在管社山庄找芦荻,女儿在湖边找来找去,找到一片芦苇丛,指着问我这是不是芦荻呢,见我点头,不由兴奋地读起来
芦 花
水滨多芦荻(dí)。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这篇小古文是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芦花是芦苇开的花,芦苇古人又叫芦荻。常常一大片一大片地长在水边,生命力很强。到了秋天,白色的芦花全开了。秋风一吹,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花,漫天飘飞,仿佛下雪一般,唯美而壮观。
很可惜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是早春,没有芦花,但是有一群红嘴鸥在芦苇上空盘旋飞舞,煞是好看,也算弥补了些许不足。
我对女儿说真正要看芦花要到黄河入海口去,那里河岸边到处生长着密密匝匝的芦苇,连绵不断,巍然壮观。萧萧秋意,袭面入心。风吹草低,四野萧萧,白茫茫的芦苇花穗和荻草花穗随风摇曳,河湖水波荡漾,形成一种天籁般的律动,拨动着人的心弦一般的令人心动。等芦花盛放,蓬蓬松松白花花的一片,风乍起时,苇絮随风在天空悠悠飘飞,弥盖天地间,形成“芦花飞雪”的壮美景观。
为了和女儿讲这个芦荻的荻字,我特地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芦苇和荻现在不是指同一种植物。听说有“北苇南荻”的说法,北方多芦苇,南方多荻。
相同处:芦苇和荻大多长在湖泽水边,都能长到2到3米高,茎叶也都是长条形;不同处:近看秋天的荻花是淡紫色的,芦苇的花则是一片雪白,如果种子成熟,则又变成金黄色. 芦苇略微要比荻矮一点,而且强度要差一点,更空心化。
而古人苇、荻不分,把芦苇和荻都叫做芦荻,很多诗里都有提及,比如“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芦荻花中一点灯”(白居易《浦中夜泊》)。
芦荻在更古老的年代还有另外一个唯美的名称:蒹葭(jiān jiā)。诗经里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这次只是简单提了下,下次留着讲诗经再细说)
诵读《芦花》时,我特地和女儿讲了下平仄。古人读书,讲究眼到、口到、心到。所以读的时候不图速度,不平均使劲儿,有些字音会读得轻而长,有些字音会读得重而短,这样就会产生抑扬顿挫之感,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那么,哪些字音拉长?哪些字音短促呢?
一般情况下,现在的一声和二声,古时候叫作平声,平声要读得轻而长。比如“滨”“花”;现在的三声和四声在古时候叫作仄声,仄声常常读得重而短。比如“水”“片”。
在仄声当中,有一类读得特别短促的字,比如“日”“色”,又叫入声字。“荻”在古时候不读第二声“荻”dí,也是一个入声字。在这篇小古文中,“日”“白”“色”“雪”都是入声字。但是现代普通话中,没有入声了,所以我们就都读仄声。这个入声字比较复杂,我也不要求女儿记住,只是让她知道有这样一个古代和现在的区分,主要是为了以后讲押韵时有用。吟诵还是按现在的平仄来读就行了,不一定要分清是否入声字。
芦花飞雪,其实很多花都是白的,像梨花、李花、樱花都可以有这种效果,不过这三种都是在春天开的。
想提高小古文水平的,继续可以仿写:
桥边多樱李。春日开花,一片白色,东风吹来,花飞如雪。
山上多枫树。秋日赏叶,一片丹红,西风袭来,叶落如火。
盆中多水仙。冬日开花,一片白色,寒风吹来,阵阵芳香。
枝头多丹桂,秋天开花,一片金黄,凉风吹来,香飘如梦。
讲完芦花,女儿迫不及待问我,第4篇是荷,管社山庄有荷吗,我说有是有,不过它换了个模样藏起来了,老规矩你先找找看吧。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6 13:28:07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之蒙学篇(6)亭亭玉立水中莲
上回说到要女儿在管社山庄找荷,这个真是难为了她,因为根本找不到小古文中荷的影子。最后还是我指着池塘里的残枝败叶,提醒她荷换模样藏起来了,她疑惑地读起来: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这篇小古文很容易读懂,半文不白,字面上意思:池塘中种着荷花,每到夏天荷花开花,有红色、白色、粉红色。荷花的梗是笔直的,荷叶的形状很圆,荷花的根茎横着生长在泥中,叫做藕。藕有几节,中间有孔,断的时候有丝。
为什么这篇小古文读起来,让你觉得清新脱俗别有韵味呢。短短38字,从上到下,把荷花的四个部分“”花、梗、叶、茎,都描绘的有花有朵,有形有色。
而写法更是独具匠心,尽显荷花之美。“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花是写颜色,或是“有的、或者”意思,有的红,有的白,还有红白相间,粉红粉白,脑海中立马浮现一种视觉美。
“荷梗直立”梗是姿态,一个“直立”,用得真好,把荷梗写活了,好像那梗是荷的腰似的,腰挺得直直的,给人一种亭亭玉立的动态美。
“荷叶形圆”,总感觉这句让人特别喜欢。为什么喜欢?一比较就明白了。你看“荷叶形圆”与“荷叶圆形”,你更喜欢哪种表达?肯定是前者啊,前者无形中强调的是“圆”字,读过之后,你会觉得荷叶圆圆的,大大的,惹人怜爱,让人欣喜。另外,从朗读的角度看,最后读“圆”,口形是打开的,那种感觉仿佛心也打开了,变得开阔了。这是强调特点的外表美。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横”字非常恰当,那种横躺的感觉真是美妙。仿佛那油油的泥巴是藕温软的床。茎在泥中,躺得舒舒服服、自在逍遥。这就是心情舒畅的内在美。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这一句,由前面的四字词语变成三个字,句式变了,节奏变了,好像音乐的节拍一样,到这儿有了起伏,有了变化,有了灵气。这是韵律美。而且有节、有孔、有丝,具体生动有趣,是谐趣美。

美丽的荷花、直立的荷梗、圆圆的荷叶、有趣的藕,原来这篇小古文就是一副美丽的画呀!当然这幅画是要到夏天才有,说好到时一起和女儿来赏荷。

有想象力的小朋友可以用《荷》进行扩写,把它变成一篇小作文,比如:
池塘里种着荷花,夏天的时候荷花开了,有红色、白色、粉红色。有的直直地站在那儿,像军人一样;有的低着头,像是在和小鱼说话;还有的随风摆动,像是在舞蹈。荷叶一个个大得像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的,弄得荷叶上的露珠不停地滚动。荷叶下面还藏着宝贝,这样宝贝就是荷花的茎—藕。藕一节一节地扎在泥里,藕的中间有许多小孔,切开的时候,还有细细的丝连着。
能力强的也可以用熟悉的景物进行仿写,比如:
园中种桃,春日开花。或粉或白。叶椭圆,枝粗糙。初夏结果,桃多汁,味鲜美。
岸边插柳,春日抽芽,如梦如烟。柳条长垂。柳腰婀娜。柳枝风中,其形若臂。臂有情,伸有意,曲之有思
讲完《荷》以后,女儿意犹未尽问我古代荷花有没有像上次的芦荻一样有别的名字呢?我适当的卖个关子,告诉她其实荷花在古代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也有好多好多名字,比芦荻有名多了,更有无数的诗人文豪写过……是时候在古文兴趣还没消退前给她换个方式,学一些新的东西了。
预知后事如何,敬请期待即将隆重推出的陪伴女儿学文化之格物篇

wws917 发表于 2017-3-7 11:17:50

写得太好了!期待后续!我家宝贝还没开始国学启蒙呢,我先跟着一起学习了!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8 08:59:34

三生三世丹妙心,
八荒四海祝福音。
快意情怀美人梦,
乐学自在女儿亲。

说书人小诗一首祝论坛里各位美女三八节快乐!

关关和花花 发表于 2017-3-8 10:43:00

写得真好,向这位用心的爸爸学习。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8 15:07:11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之格物篇(1)格子框万物
格物一词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格物是一切的基础毋庸置疑了,但问题是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先秦时代应该有完美的解释,但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文化有了断层,格物的意思就此失传了。而以后历经汉、唐等朝代,无数文豪儒宗都解释过,一直都没统一思想,直到宋代的程朱理学。
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若日穷其理云尔。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朱熹认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大学章句•补传》)程、朱都将“格”解释为与“穷”义近似,即推究、穷尽的意思。格物的途径有多种,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知也愈广。
物穷其理,看上去很有道理,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明代王阳明是儒学最后一个大家,他为了研究格物穷其理,就干了一件很好玩的事,就是格竹子。
王阳明读了朱子书后,欲做圣人,先修格物。然于格物,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抬头一看,眼前见一片竹林,顿时有了主意。格物,格物,就先格这竹子吧。
王阳明一屁股坐下来,眼睛盯紧一棵竹子,“格”了起来。眼前这根竹子,碗口粗细,枝叶扶疏,最高处直接天际。阳明凝视了半天,认真思考这竹子背后的道理。
他首先想到这竹子的用处,竹子质地坚韧,竹竿修长,天生是做建筑的好材料,可以盖房子、搭窝棚;截成小断可以做筷子,做竹筒。艺术方面,竹子姿态优美,有气有节,可以入画,可以入诗。竹子的种类繁多,眼前这种竹子人们都叫它毛竹,名字的由来暂且还不清楚。竹笋可食用,营养价值丰富。竹叶可要入药,可做成鲜竹沥治疗咳嗽。还有嘛,……
就这样,王阳明以竹子为题,整整思考了七天,感觉似乎做了一篇关于竹子的大长文章。到第七天,直做的他头晕眼花,几乎要昏倒,最后大病一场,只有放弃格竹子,然后他终于走上心学的道路,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
王阳明的心学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便是立明本心,为善去恶,知行合一。
到了清末民初,熊十力在《原儒》中论及格物学时说:“假定万殊之物界为实在,而分门别类穷其理者,是为格物学之观点。”格物就变成了科学的代名词,格物课就是教自然科学。
当然我这里提的格物不是要像上面这么复杂,我觉得格就是格子的意思,比如一块田如果用田埂来划分,可以把它分为四四方方的田字格四块,也可以分为九宫格的九块,唯一不变的它还是田。
格物就是把事物用格子框起来进行分析,不同的人生经历就有不同大小的格子框架,这样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学习,二年级的孩子自然应该有属于她对事物认识范畴的格子框架来分析,这种格子可以是一种认知工具也可以是一种标准规范。
王阳明格竹子其实也很简单,你拿尺子格,可得竹子的高度;你拿秤秤,可得竹子的重量;如果你用了显微镜,就可以明白竹子何以如此坚韧的原因了。
我要和女儿一起学的格物篇就是基于科学原理,用传统文化来分析事物的本质,类似于百科全书,但又不尽然,还要加上说书人一点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杂糅而成,是为格物。
知道了什么是格物,就要和女儿先一起来格“荷”吧。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13 15:44:41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学文化之格物篇(2)荷花(上)清水出芙蓉
上回我提出了格物的概念,把万物放在合适的格子里来进行观察分析,上上回讲小古文《荷》时,女儿对荷花很感兴趣。我就先根据女儿二年级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水平尝试着格“荷”。
首先,还是从荷的名称开始。为什么要叫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这里荷是托举、承受的意思。
《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 江东呼荷。”(古人对荷花各个部位都有称呼,也只需了解。)
我一直认为荷花在古代的别称是所有花中最多的,荷、莲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菡萏(hàndàn)、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红衣、宫莲、佛座须等。(这个听听就行)
给女儿选出几个我觉得最常用或者最有意义的别称是莲花、芙蕖、菡萏、芙蓉、藕花……(这个下面慢慢会提到,主要还是以名人名文中提及)
最早记载荷花的还是《诗经》: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扶苏:枝叶繁茂的大树。隰:音席,低洼的湿地。荷华:荷花。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
【国风•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荷。有个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没奈何。
(这些留着在诗词篇诗经里详细讲,不用记)
荷花可以用人的七觉来一一阐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心觉(以后格万物都可以用这七觉)
第一,        形色之视觉,用眼睛看。
荷花之美普通语句很难形容,幸好千百年来一直被人用诗文画曲流传后世。
古人诗画中荷花多以白色、红色为多。汉刘氏有曰:白色为莲,红色为荷。在碧水翠叶的衬托下,荷花格外清纯与脱尘,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名句称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
北宋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荷叶上残留的雨珠,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很快消失了。水面上的荷叶如撑起的一个个圆圆的伞盖,在晨风的吹拂下,不断地“招摇”呢,又如一位位采莲的江南女子,身着绿罗裙翩翩起舞,真是可爱之至。
清代李渔的《芙蕖》最为可目,”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于是,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荷花相继开放)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句,更把荷花的美写到极致,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第二,        音律之听觉,用耳朵听。
虽然荷花大多时间是静谧的,
闭目自听。
  莲花,片片绽放。
  流水潺潺中,静静盛开。
绚然,清丽,超绝,静谧。
但是风吹起时,荷叶哗啦啦的响;下雨时,声音更美妙,李商隐有“留得残荷听雨声”名句,红楼梦里林黛玉就喜欢他这一句,雨打在荷叶上,一声声,点点滴滴,错落有致,富含音律之美。如果荷塘里有青蛙,那就更有趣了,荷叶上趴着的青蛙一片呱呱叫声充满童真。
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也是仿佛从荷花丛中能听到各种鸟叫和翅膀扇动的声音。李清照词里写荷专用藕花,她由此也被称作藕神。
第三,        清香之嗅觉,用鼻子闻。
   李渔“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莲叶的清香沁人心脾,荷花的幽香令人陶醉;(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荷香幽幽”,大概是一种淡淡的清香吧.挺让人回味的那种.。如朱自清所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孟浩然有一首《夏日南亭怀辛大》诗,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香气幽微清淡,在凉爽的夏风中夹杂着,若有若无,一阵阵袭来。
第四,        可口之味觉,用嘴品尝。
李渔“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小时候买来剖开莲蓬,取出一颗莲子。剥去莲子那嫩嫩的表皮,里面还有一层薄膜。小心翼翼地用指甲剔去薄膜,将莲子分为两瓣,中间有一棵小小的莲芯。那是苦的,不能吃。去掉莲芯后,将莲肉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细细地品......,顿时,馨香甘甜,充溢口舌。
藕一节一节的,像极了性感妩媚的小蛮腰,中间还有很多的小孔,食用时还常常与你的舌尖藕断丝连。肉嫩水多、味道甘甜,适合生吃,也可以用来炒菜。
我最喜欢吃桂花糯米糖藕,糯米灌在莲藕中,配以桂花酱、红糖一起蒸烂,切成片,香甜、清脆、桂花香气浓郁,绝对美味啊

第五,指间之触觉,用手摸。
触一触莲叶,莲叶给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感觉;摸一摸荷花,荷花瓣就像小姑娘的手那样的柔嫩。更有意思的是荷叶及花瓣上好像都有一层蜡,这层蜡可是非常有用的啊。
乐府长诗《西洲曲》中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之句,“弄”字充分把这触觉展现的淋漓尽致。
女儿一年级学的《江南可采莲》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其实也是采莲时的一种触觉。
形、声、闻、味、触;眼、耳、鼻、口、手;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前五感是格物的初级阶段,而知觉、心觉则是格物的高级阶段。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20 08:22:43

【蘅心花园】开园序曲——遇见→→陪伴→→选择→→礼物
很多人都说,男人这辈子,
一定要有一个女儿,
这样的人生才完整。
于是就遇见了我的小公举……

爱情不会让一个男人长久地深情,
如果问我这世界上最可信的深情是什么,
我一定会回答,那是父亲对于女儿的爱,
这种爱会让一个父亲的心永远是柔软的……
这是最美的遇见


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
也许就是因为上辈子没能给女儿那么多,
所以这一生才会加倍还,
把能给她的,她想要的,都给她。
无论是呵护,疼爱,还是宠溺……


慢慢陪伴她成长,成为她的老师、朋友、伙伴,
陪她度过人生中最单纯美好的时光
经历和她在一起的春夏秋冬轮回,
终有一天会知道,
四季之于自然,就像她之于我们。
这是最长的陪伴


女儿慢慢长大
她学习遇到了挫折
不会也不想写作文
我选择和她一起观察这个世界
和她一起分享,一起动笔……


告诉她世间的美好都可以成为笔下的文字
让她知道不管有多痛苦,有多不情愿
爸爸始终和她一样在努力
不离不弃,最终留下的
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这是最难的选择

女儿开始练笔已经有半年
虽然二年级的文字还很稚嫩
但光哥说非常棒,要鼓励
可以把她的作文整理成册
坚持下去一定有收获
于是在我的公众号歌吟天下里
单独给我女儿开辟了一个小天地
就叫蘅心花园

把她以往写下的点点滴滴都种在花园里
那是一颗颗文心种子
悉心浇水、除草、施肥、呵护……
希望它们有朝一日能生根发芽,花团锦簇,绿树成荫
成为她成长路上心灵休憩的最好地方……
当有一天,我徜徉其中
“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园,
对于这个世界,我已一无所求”
这是最好的礼物

h430030 发表于 2017-3-20 15:34:48

非常好!谢谢楼主!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21 08:48:20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之知行篇(1)第一次当小助教

人生中,许多“第一次”的经历,难忘而宝贵,
  无论是苦是甜,都为人生留下烙印。
  忆往昔,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第一次”,
  都是一首耐人回味的诗篇,
更是一副精彩的人生画卷。
我是半吊子说书人,虽然以前也给成人大专讲过经济学和会计课,给孩子讲课却是破天荒第一遭。
主要是怕误人子弟,毕竟讲的东西和应试教育没多大关系,尤其是吴文化这一块,我也是刚刚开始学习……
所以奶爸开始向我提议时,我是想婉拒的,但经不住奶爸求贤若渴略带期盼的眼神和循循善诱富含磁性的声音;想想要是狠心拒绝的话,奶爸那哀怨的神情肯定够我内疚一阵子的,于是心一软就答应了。
最最佩服奶爸的是,既出钱又出力,搞这么一个免费公益的书房,一年几十万的金钱花费,还有全年无休,昼夜陪伴的精神体力付出,不管你何时去书房,奶爸总是静静坐在那里陪着孩子们。
奶爸自己说他最大问题是不会拒绝人,所以0.618书房成立以来一直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成为孩子们阅读学习的快乐天地。而像光哥的作文课、小花的英语角早已经成为了书房品牌,真正的诠释了什么是寓教于乐。
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答应了奶爸,我还是得好好备课,首先给孩子们讲的话,一定要让孩子能听得懂,于是就让我女儿来做参照物。
明显女儿比我要兴奋得多,当我跟她说做小助教时,她雀跃欢呼,一蹦三丈高。然后就一本正经的开始给我提要求:
“爸爸你的PPT要有图片,要吸引人”;
“爸爸你讲课不能坐着”;
“爸爸你要始终看着我们”;
“爸爸你要给我们提问题”;
“爸爸你要给回答对的小朋友奖励”
“爸爸,最好你能放个动画片”……
一大堆要求,搞得不是她当我的小助教,而是我做她的小书僮。
3.19周日上午,在0.618书房,我到的时候,奶爸、陆爸他们已经忙着排好桌椅、摆好投影设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本来还担心讲这和考试无关的吴文化,又是下雨天,来的小朋友没几个,或者来了也没兴趣听。但事实上,我发现我的想法错了,几十个小朋友和家长,几乎坐满了。一双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和一声声清脆响亮的童音令我足以欣慰。
我讲的并不精彩,而小朋友年龄跨度也比较大,最小的小班,最大的6年级。但意外的是,孩子们听的都很入神。尤其是我提的问题,每个小朋友都能积极回应。
不得不提,书房吟诵群的力量显示出它的威力,当我提到《诗经•大雅•文王》,孩子们张口就能背出来,让我吃惊不已。
而我女儿这个合格的小助教也充分发挥了她的主观能动性。只要有孩子回答对问题,她立马就会过去送上一张贴纸作为奖励。
我看得出全程女儿都处在高度热情之中,远比她自己在讲台上还要高兴,也许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吧。
不知不觉中,发现我也讲了1个多小时。虽然里面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比如我准备好了动画片《阿福漫游记》,居然直到结束都忘了给小朋友播放……
我第一次为孩子们讲课,我女儿第一次当小助教就在这小遗憾中结束了……
突然发现这并不完美的第一次经历也会是我和女儿人生中一段有趣的回忆……
正如《朗读者》董卿说的那样:人生由无数第一次构成,第一次越丰富,人生越多彩。
希望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的过程中,有更多的第一次,让她的成长更健康、更快乐、更多姿多彩……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21 08:48:44

【歌吟天下】给孩子们讲吴文化(1)
3.19日上午在0.618书房给孩子们讲了一堂吴文化,这里分享下我准备的讲稿和录音,由于公众号限制每次只能上传30分钟的音频,所以1个多小时的课分三次上传。
导言
前几周大家在吟诵群里读过《诗经•大雅•文王》,很多小朋友都能坚持三周,熟读成诵。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
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大雅•文王》是《诗经•大雅》的首篇,是一首政治诗,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周文王姬昌。朱熹认为此诗创作在西周初年,作者是周公旦。全诗七章,每章八句。通篇用“赋”的手法,歌颂周文王受命于天建立周邦的功绩,叙述商周兴亡隆替的道理,告诫勉励周成王及后世君王应顺应天命施行德政,反复叮咛告诫周朝臣子及殷商归周诸臣要顺应天命效忠周朝,情意十分恳切。此诗章句结构整齐,每章换韵,韵律和谐,成功地运用了连珠顶真的修辞技巧,语句蝉联,诗义贯串,宛如一体。
文王就是周文王,大雅大多是周王室官方的诗歌,里面主题之一就是歌颂文王。这是因为文王是周人崇敬的祖先,伟大的民族英雄,周王国的缔造者。姬昌积五十年的艰苦奋斗,使僻处于西北的一个农业小国,逐渐发展为与殷商王朝抗衡的新兴强国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后人推崇他内圣外王,所以历朝历代都有复周礼的主张。
文王和今天讲的吴文化有非常大的关系,想知道吗,那就往下好好听吧。
吴文化顾名思义是吴地的文化,具体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春秋时候的吴国,三国演义的吴国,吴地的中心就是无锡、苏州这一块。而源头是在无锡。
一、        吴文化源头无锡名字由来
1、        民间传说九龙戏珠
“无锡锡山山无锡,九龙嬉锡成九峰。”这是太湖无锡一带流传了千年的一句谚语,关于这句谚语的来历,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几千年前的一天,天空一个霹雳,一会会的功夫,乌云密布,天昏地暗。一个大锡珠从天而降,掉在了太湖旁的一块空地上。这个锡球见风就长,越长越大,大得像座山。所以,大家替它起了个名字,叫做“锡山”。
锡山,白天银光闪闪,晚上白光四射。光芒直射到东海龙宫。
东海龙王有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整日游手好闲,顽劣成性,从来不管龙宫里的事。老龙王每次训斥时,他们毕恭毕敬,规矩的很。等到老龙王一转身,他们又放肆起来。
这九个宝贝儿子中,要数小九龙最调皮。一日,小九龙看见一道银光射进宫中,就睁大眼睛,仔细一看,原来远处有一个锡珠正在逗他呢。“亮晶晶,光闪闪,一定是个宝物。”他心想,为什么不约上众兄弟,瞒着父王,前去游玩一番呢。
打定主意的小九龙把锡珠的事情告诉了众兄长。兄长们虽然也被宝珠引的心痒,但想到父王的教训,还是不敢胡来。小九龙却嬉皮笑脸的说:“快去快回,免得后悔…”终于,把八位哥哥的心说动了,九条龙一齐跃出龙宫,径直向锡珠飞去。
九条小龙来到锡珠前,高兴的神魂颠倒,将这个锡珠推过来,又推过去,一直玩了三天三夜,还不够过瘾。他们玩了又玩,最后玩累了,一会会功夫,就睡着了。
龙来了,水来了。水来了,祸来了。三天下来,锡山一带的庄稼、房屋通通被大水淹没了,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真是——九龙嬉锡珠,百姓遭灾祸。怎么办呢?大家急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纷纷说:“赶快逃命吧,再不逃就要淹死了。”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有九个小伙子站了出来。这九个小伙子就是有名的“九勇士”。个个长得像金刚,人人力大无穷。他们商量以后,齐声说:“有锡争,无锡宁,锡山引来九条龙,我们把锡山挖掉,九条恶龙就不会胡闹了。”
大家说:“好是好,就怕办不到。”九勇士说:“人心齐,泰山移。”说着,九勇士打头阵,挖的挖,挑的挑,没几天,已经挖去了一半。
众人纷纷跟上,男女老少,前村后巷,方圆十里的人都来了。到了东方鱼肚白的时候,山里的锡全部被挖掉挑走了,锡山的光芒也消失了。
此时,九条龙睡得正香。九勇士看着睡的死死的龙,心生一计。“龙靠龙须取水,我们快把龙须剪掉,免得他们以后再来害人。”
于是,他们一人一把大剪刀,跃上龙头剪龙须。一会会的功夫,九龙十八须都被剪光了。
再说九条小龙,足足睡了九天九夜方才醒来。他们睁开眼睛,发现光芒消失了,锡珠也不见了,于是都想回龙宫。他们抖动龙须,准备取水,飞腾回宫。不料,取来取去就是取不来水。仔细一看,自己的龙须都不见了。原来,龙没有了须就引不来水,龙无水生不了云,龙无云就上不了天。
九条恶龙无计可施,只得停在原地,发不了威。时间一长,一条一条活活困死在地上,变成了现在的九龙山。
老龙王绝了后代,锡山一带也就太平了。年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从此,太湖边上的“有锡城”,也就改名叫“无锡城”了。
在搜集民间故事的时候,有从一本古籍上看到了一张宋朝咸淳年间,无锡县的地图。上面包含的信息很有意思,大家自行体会。
宋咸淳四年(1268)无锡县地图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无锡城西有一道起伏蜿蜒的青嶂,由南北望去,九峰犹如九龙,这也就是“九龙山”名称的由来。
2、        童谣,历史故事
“无锡锡山山无锡”,这句孤联估计大家都知道,作为千古绝对难倒无数读书人,但是无锡二字的由来,估计大多数人会背出脍炙人口的童谣“有锡争,天下兵;无锡宁,天下清;”
  再有点年纪的会和你讲这么个历史故事。说是在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的年代,惠山的东峰发现了锡矿,故名之锡山。当时是“青铜时代”;人们为争夺采矿,发生了不少斗殴流血,战国末年,锡矿采尽,秦始皇大将王翦率军攻克兰陵(常州)后,在锡山驻扎,埋锅造饭之时,发现一块占碑.上刻:有锡争,天下兵;无锡宁,天下清; 有锡诊,天下弊;无锡父,天下济。 王翦自认此碑出露标志着天下从此太平,故以“无锡”为此地名。
  这个故事在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有记载,虽然年代仔细推敲起来漏洞百出,但历代官方版本《无锡方志》采用的也是有锡无锡之说,以周秦之际锡山盛产锡矿,民间竞相开采,至汉矿尽,遂称无锡。
3、        无锡是无赐的意思
 春申君在故吴墟“立无锡塘,治无锡湖”,也就是正名无锡二字,是要让君王放心,锡在古代是通假字,同赐字。无锡就是无赐,表示不需要封赏。
  《尚书》尧典曰:“师锡帝曰,在鳏在下。”而《春秋公羊传》对锡字则训释为赐意。《春秋公羊传》载,庄公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其言桓公何?追命也。”其对锡公桓命的注解最为得体:天子赐予诸侯爵服等赏命,谓之锡命。《易师》有:王三锡命,怀万邦也。孔颖达说,以其人功,能招怀万邦,故被王三锡命也。

  我们常说的九锡礼源于西周时期的九命之仪。九锡是九种礼器,是皇帝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加九锡是在礼仪等级上给予的最高等级礼遇,形同册封了异姓王。最早记载见于《周礼》与《礼记》,《周礼•春官•典命》曰:“礼有九锡”,《礼记•王制》曰:“上公九命”。

  汉以后有加九锡的封赏,但加九锡的大多成了谋朝篡位的,比如王莽、曹操、司马昭、杨坚、李渊……拒受九锡的有诸葛亮(死得早,要北伐成功后)。
  所以春申君定名无锡,一者是作秀给楚考烈王看,不要锡封,春申君没有不臣之心;另外一层意思也就是其实春申君已经是楚国实际上的无赐之王。而最终荀子师徒三人目的是要助春申君成为楚王,最后一统天下。

yangjie850121 发表于 2017-3-22 12:24:09

MARK一下,解读的真好,以后每天来学习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28 08:56:05

【蘅心花园】一切从春天开始
整理了女儿至今一百多篇作文,光哥说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不能过于苛刻,要鼓励为主,夸,狠命的夸,找亮点夸,实在没夸的就夸字写得好,若字写得也不好就夸终于写出了一句话。
根据这一原则,我想先分若干主题,然后每个主题再按时间顺序贴出她写的作文,最后写上我的点评,当然夸奖为主。
蘅心花园的开园离不开她妈妈辛苦的手打,在此对她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年之计在于春,那让一切从春天开始吧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几个小朋友坐着牛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走。走在前面的一个小朋友,挥着柳枝,就像在挥小彩旗。后面的两个小朋友,一个在吹笛子,一个在读书。
柳树上的细叶顺着风翩翩起舞,小鸟给它作伴奏:“这里的春天是多麽美好……”小草换上了绿装,小花换上了彩妆。春天真美啊!

灵犀点评:
这篇看图写话描写的是女儿语文书上的封面,
“开满鲜花的草地”非常有诗意,富有美感;
“挥着柳枝,就像在挥小彩旗”非常生动,充满了节奏感,
“柳树上的细叶顺着风翩翩起舞,小鸟给它作伴奏”载歌载舞,
春天的画面中加入了歌声和舞姿,更加多姿多彩;
绿装和彩妆这两个词也用的好,拟人手法非常形象;
也可以考虑用涂或抹字代替第二个“换”,更丰富多变些。
如果吹笛子和读书的小朋友再描写一下就更完美了。
总体来说是一篇动静结合,让人充满想象的看图写话。

想象指数★★★★☆
生动指数★★★☆
语言指数★★★★
灵心指数★★★
美感指数★★★★
综合指数★★★★
我爱春天

春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变得嫩绿嫩绿的,小花变得红艳艳的,充满活力。柳树姑娘长出了又嫩又小的新芽,瞧,柳枝正随着微风摇摆着,就像在跳舞。
小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了,它穿着黑色的衣裳,真好看呀。一个一个的春笋娃娃探出了小脑袋,好奇的看着这个世界。小动物们都睡醒了,起来干自己的事去了。春天的太阳温暖的照在大地上,人们暖洋洋的。小河上的冰融化了,小河唱起了欢乐的歌。
春天的雨细细的,像一根根针,又像松树的叶子。春天的雷很响,谁都会被吓到,不过,这是春天在告诉我们:“我要来啦!”
春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
灵犀点评:
读着这篇作文,让我们看到一颗多么可爱多么晶莹无暇的童心呀。
小草、小花红绿相映,柳树姑娘随风起舞;
“笋娃娃探出了小脑袋,好奇的看着这个世界”,“探”、“好奇”用的非常生动;
“”小河唱起了欢乐的歌”形象的写出了流水哗啦啦的声音;
春雨细细的像针,像松叶,比喻非常恰当;
春雷描写得很有趣,有点春天唯恐别人不知道它要来的样子;
“小动物们睡醒了”前面要是加上“冬眠的”就更清楚了。
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略有重复,可以稍微改动下句式就更完美了。
想象指数★★★★
生动指数★★★★☆
语言指数★★★★
灵心指数★★★
美感指数★★★★★
综合指数★★★★☆

春天到了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上一片生机勃勃,有小草,它们嫩绿嫩绿的,个个昂着小脑袋,小花也不甘落后,万紫千红的花朵竞相开放,有桃花,杏花……柳树姑娘迎着春风跳起了舞,小燕子从温暖的南方飞回来了,太阳温和的照在大地上,春雨淅沥沥地下着,滋润着万物。
小朋友们趁机出来放风筝,荡秋千,春游……开心极了。可是,我只能在家写那总也写不完的作业。
春天真美啊,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没完没了来的作业?

灵犀点评:
这篇作文几个春天标志性的景物小草、小花、柳树、燕子、春雨都写的可圈可点。
最大的亮点是最后的峰回路转,有没有乐极生悲的赶脚,春天的美和作业的多联系起来,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太有想象力了。所以我决定继续奖励你再多写一篇作文……


想象指数★★★★★
生动指数★★★★
语言指数★★★★
灵心指数★★★★☆
美感指数★★★★
综合指数★★★★☆
注:用各种颜色把我认为精彩的地方做了标记,让孩子的作文丰富多彩些。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28 08:56:29

【歌吟天下】文化传承的魅力——女儿和瑾槐书堂及0.618书房
一到周末,女儿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瑾槐书堂和0.618书房。
瑾槐书堂她喜欢当志愿者,为那些第一次来的新朋友们引路,欢快的步伐,蹦跳的身影,她在引导中找到了助人的乐趣。当有位大姐姐龙和在文章里细细的描写了她,她的内心甭提有多激动,一连看了好多遍还不够。当陈彤老师把写着瑾槐书堂志愿者的精美牌子送给她,她珍藏着,一有时间就要拿出来戴着臭美下。每到周末就要问我有没有讲座啊,提醒我别忘了报名她要去做志愿者的,当我告诉她这周没有讲座,她开始不甘心,再三和我确认,随后一脸失望,……
吃着点心听讲座也是她的享受,从最开始只能坚持二十分钟就要吵着出去玩会,现在三个多小时下来可以静静地坐着不发出一点声音。还有每次抽奖时兴奋的心情,即使抽不到也毫不影响她开心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抽奖过程就是最美好的……

0.618书房她可以随心所欲的看书,里面适合孩子阅读的好书太多了;可以听光哥的作文课,学会三秒钟的场景如何写出三百字作文;可以参加小花的英语角,听一个百科全书般的妈妈全方位讲知识;还可以当我的小助教,把贴纸分享给回答问题的孩子们……
沈老师的每日故事是她每天必听的,在故事里学习吟诵和诗歌。沈老师的声音属于传说级别,富有磁性和魔力,女儿一听就迷上了,有些故事十分有趣,像《赠汪伦》她反复听了好多遍,轻轻松松就把古诗给背了。
而这周日女儿终于见到了她心目中的偶像沈老师。沈老师朗诵分享会的机会是女儿自己靠努力获得的,在朗诵群21天不间断每天打卡朗诵,付出的是坚持不懈的恒心。奶爸说除了孩子,家长的坚持同样重要。有时候不是孩子坚持不了而是家长放弃了,很欣慰的是女儿读完后能每次提醒我不要忘了打卡。而获得奶爸颁发的奖状和光哥亲笔签名的笔记本,正是对她坚持的一种鼓励……
传说中的沈老师身材比奶爸还要高那么一点,留着一小撮艺术家独有的小胡子,奶爸戏称他是学数学的体育老师,但教的吟诵却是一流顶尖的。他从孟浩然的《春晓》讲起,把我看来枯燥难懂的古诗平仄和韵律说的那么生动有趣,每个孩子在欢快的笑声中领会了韵的美妙……
周日分享会上,每个参与的小朋友要准备1分钟的朗诵内容。开始女儿还有些紧张,一直不肯举手。但是随着更多比她还小的孩子勇敢的上台,她终于鼓起勇气走上场,读了她自己写的作文《春天来了》,读得饱含感情,声音响亮,看得出她的认真和充分准备,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细心的沈老师在身后帮她拿稳纸,夸奖她朗诵时气息把握的不错,看得出女儿笑的灿烂,满满的收获了自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瑾槐书堂和0.618书房形成的文化氛围,散发着文化传承的独特魅力,我知道女儿身上淡淡的文化气息已经慢慢积聚、沉淀,只要坚持下去,必然会潜移默化深入她的骨血、内心和灵魂……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28 09:02:46

4、      吴墟吴西的谐音
另外一个吴墟发间音说。此为语言学家版本。无锡名称的由来,是出自古越族的语言。
“无”为发语词,无锡是吴墟地方语言音转。吴西、吴墟都有可能
还有最厉害的说法是伏羲的谐音。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同时也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山海经》载:南方有雷泽,也有人首蛇身的神……值得注意的是,《山海经》里的雷泽即震泽即指今天的太湖,与《史记》里的雷泽并不是同一个地方。
距今5000年前的太湖流域,乃是依畔长江,草木茂盛,猛兽成群的大平原,其上点缀着一些小型湖泊和低洼地。后来由于古时地壳的剧烈变动,天空有闪电,古人称闪电为“霍羲”。今天上海、苏州、无锡、湖州一带仍有农民称闪电为霍羲。由于洼地上有裂变,且大雨滂沱,闪电不止,使受惊吓的人们四处逃散……
由于这一激烈的地壳变动,产生了一个新湖,人们把这个新形成的湖叫做“雷泽”,因为它是由于闪电的原因造成的,故又称此湖为“震泽”。这些四处逃散的人们为了生存,离开了泽国水乡的太湖,其中有一支逃到中原地带繁衍了后代,形成了一个氏族,即伏羲氏。
根据文献,我们大致能了解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东南沿海部落联盟中的首领。伏羲的父亲是雷公,母亲是华胥,伏羲生于“成纪”。总之,对于以上所提到的不管是人名、族名、地名来看,都应说是离不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指的太湖流域的心腹地带。
而这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又经过长期的口口相传,难免会失音、乃至失传。直至东汉时期才把“伏羲”的近音词,汉字“无锡”基本上确定下来。这就是是从传说中的人名、族名转变成一个千百年来事实上法定之地名——“无锡”的过程。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地理著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追溯到无锡地区的起源时期。在无锡,老一辈的无锡人都喜欢给下一代讲《山海经》,我们小时候听老无锡讲过很多出自山海经的故事,他们也都是听他们的长辈讲的。
所以《山海经》的内容也是相对能获得无锡人认可的
这么多说法,到底哪个才是无锡真正由来,留下疑问,我们从头说起
二、      泰伯奔吴
无锡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一脉相承,那么无锡文化的源头到底在哪里?
  无锡历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无锡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过着定居生活。在鸿声彭祖墩、新渎庙墩、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点。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比如良渚文化传说是蚩尤的部族九黎的一支,崇拜鸟、兽图腾,叫羽人或羽民。像这种羽人部族的说法是否可信,现在还不能下定论,而且这些太湖流域远古文化的中心也不在无锡,也不打算把这些远古文化作为无锡文化的源头。
  无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文化源头就是传说中的泰伯奔吴。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史记周本纪》 )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史记吴太伯世家》)
  商朝末年间周太王古公亶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生有一儿子,取名叫昌。昌从小聪明绝顶,相貌奇伟颇有王者风范,深得古公宠爱。古公有意要将氏族传给昌,但按照当时传统礼法氏族只能由嫡长子继承,所谓传长不传幼,古公既不愿违背氏族规矩,又为自己不能按心意传位给孙子昌而终日忧闷。泰伯和仲雍知道了父亲的心事后,为了顺成父亲的意愿,便假借采药之名离开岐山,长途跋涉来到远荒之裔的东吴荆蛮地区,最后定居于无锡梅里一带。他们遵行当地民族的习惯,入乡随俗,断发文身,表示脱离家族来成全季历继位。
  当然这个故事里面有一点被后世质疑的,岐山到无锡有几千里。为了避让王位,有必要跑那么远吗?后来又出现了泰伯先到吴山后到梅里之说。
1、      历史背景周部落
周人的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 。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今陕西旬邑)。由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 戎侵袭逼迫,不得不远徙。他们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
姜螈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诗经》中有两篇专为她的美德而咏的。一是《鲁颂•闷宫》,曰:“赫赫姜螈,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二是《大雅•生民》,曰:“厥初生民,时维姜螈。生民如何,克里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传说有一日,姜螈趋郊信步而游,碰见一个巨人足印,其大小远胜常人,正惊疑问,顿觉一股暖流在气海泉涌,冲击遍身穴位,竟有说不出的畅快和舒坦,并莫名地产生了一种踩踏这个大足迹的强烈欲望。
她将她的脚套在巨人足印的大拇指上,俄顷,就感到腹中微动,好似胎儿动作一般。她又惊又怕,却毫无办法,十月后产下一子,姜螈以为儿子是妖,就把他抛入隘巷;可一连串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起先是隘巷中过往牛马都自觉避开,绝不踩到婴儿身上。后来姜螈又派人把他丢到山林中去,可正巧碰上山中人多没丢成。最后将婴儿抛到河冰上,又忽然飞来一只大鸟,用自己丰满的羽翼把婴儿盖住,以防婴儿冻僵。姜螈得知后,以为这是神的指示,便将婴儿抱回精心抚养。因最初本是要抛弃他;所以给他起名叫“弃”。

2、      泰伯父亲古公
公亶父,一名古公或古公亶父,古代周族首领,传为后稷第十二代孙,周文王祖父。公亶父是使周族兴盛的一位重要人物,后武王有天下,追尊古公为周太王,太吴姓族谱中,尊古公为先祖。《诗经•閟宫》说:“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迁周族于岐山之阳的周原和开始翦商的事业,是公亶父两项最大的功绩。
古公亶父执政时,正是商武乙时代,他继承了周祖遗风,继续致力于豳地的开发。他勤于农业,所种田地收成丰美。每年春天,他和妻子太姜亲自下地,不怕劳苦,辛勤耕作。夏日暴雨倾作,他与青壮年一起,加固堤堰,疏浚河道。秋日黄叶飘零,他带领大家收割、打碾、贮藏粮食。冬季大雪纷飞,他忙着走家串户,访疾问苦。
当值殷商之世,西北戎狄屡犯邠地(今陕西彬县和旬邑县一带)。“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以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为此,“商小乙二十六年,古公亶父率姬姓族周氏二千乘,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箭括岭)下的周原。豳和其它地方的自由民,视古公为仁人,扶老携幼皆来归附。”
公亶父改变了游牧民族的风俗,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官吏,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建立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认可。“(商王)武乙六年,邠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竹书纪年》。因地处周原,故姬姓从此称周人,“定国号为周,粗皆国家雏形。”
公亶父使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奠定了周人灭商的基础。古公卒,少子季历继位,是为公季,后周人追称王季。王季的儿子昌,即周文王。古公亶父是公刘的第九世孙,殷商后期,率部迁到渭河流域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适宜农作物生长,于是这支部落逐渐强大起来,灭商建立了周朝。

3、      泰伯、季历、文王(天命)
泰伯奔吴顺应天命,而这个天命是周文王姬昌。
  我们先来看看周太王古公为何要想传位给季历及其儿子昌。《史记周本纪》”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史记吴太伯世家》 “季历贤,而有圣子昌” 圣子昌,有圣瑞,光有这些就想废长立幼肯定是不够的,关键是姬昌显示了他的才能,也就是所谓的特异功能。
  张守节正义引《尚书帝命验》:“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酆 ,止于昌户。”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祥瑞之兆朱雀衔丹书事件,赤爵(朱雀)嘴里口衔着一份丹书飞到了季历的儿子昌的手里,他当时四岁,在读书,这是天降圣瑞。朱雀丹书上写的什么,后人不得而知,但说书人却从古书记载上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那个时候周族在豳受戎狄入侵苦恼,古公认为民众跟着我或跟着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不愿意战争而情愿迁徙。“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 (《史记周本纪》)
  古公迁岐山和死去在《史记》都没有具体时间记载。但是东晋时出土的魏国史书《古本竹书纪年》载:“(商王)武乙元年,邠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武乙元年恰恰是公元前1147年,也就是姬昌5岁的时候。说书人认为当时的朱雀衔丹书给姬昌就是指明了这个迁徙的地点,岐下周原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西部,包括今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的一部分,北倚岐山,南临渭河,西侧有汧河,东侧有漆水河,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适于农耕与狩猎,岐山本身又是天然的御敌屏障。
4、八卦占卜
  朱雀衔丹书告诉姬昌要迁周族到岐山,这让古公感受到姬昌的不凡。而姬昌除了有朱雀丹书圣瑞,还会玩乌龟壳,也就是占卜算卦,看看周文王的一生吧,他最牛逼的事情不是创立周朝基业,也不是孔子说的外圣内王,他被后人记住的恰恰是他在易学占卜方面的天才,著作的《易经》流传百世。“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三圣,就是伏羲、文王、孔子。三古,就是上古、中古、下古。现在我们看到那些算命先生还打着文王八卦的招牌。而《封神演义》里也写周文王卦卦灵验,这方面甚至超越姜子牙等神仙。
  古公经姬昌占卜算卦后发现迁徙大吉,决定举族迁岐山周原。豳地的人视古公为仁人,扶老携幼纷纷复归。其他国家的人听说古公仁德,也多归附。因地处周原,初具国家雏形,定国号为“周”,并得到了商王朝认可。而这些成果更让古公感觉到姬昌的神圣之处,于是才有传位给季历及昌的想法。
  周文王丹书占卜迁族,意味着他掌握了周族的神权。在上古时期,神权是超越君权的,占卜那可是能决定军国命运的重要方式,基本是人人信的。因为当时属于神权政治,很多决策是要靠所谓神意的。换句话说,算卦、尤其是算卦的理论,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谁抓住了意识形态,谁就抓住了政治的解释权甚至决策权。而在神权社会里,决策靠占卜。投票和占卜,无非都是靠概率,是听于人和听于神的区别,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所以,谁掌握了占卜权,其实就相当于今天掌握了中央的决策权。《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所以即使是古公的嫡长子,泰伯也根本没办法和掌握神权的姬昌争,他是不得不让。但是泰伯毕竟也是一代圣贤,他决定自己开创基业,临行前请求姬昌给他指点明路,而作为投桃报李,姬昌也就为其占了一卦,这一卦就直接决定了泰伯奔吴的目的地无锡。当然史书中已经无法找到记载,但我们也可以推测作为最厉害的易道圣人,比分金定穴阴阳风水祖师爷还要牛逼,他算卦选定的地点那可注定是成就帝王之气的风水宝地。
  于是泰伯在得到圣人周文王的天命选址后,不惜千里迢迢,艰难跋涉也要来到无锡梅里定居,这才是泰伯奔吴的真正原因。而历史也证明了周文王算卦的神奇和伟大,周在岐山兴盛,三分天下有其二,克殷灭商,最终成就800年周朝天下。而泰伯在无锡梅里建立的勾吴古国也延续千年不断壮大,直到阖闾迁都到苏州短短数十年就亡国灭种,这不正说明文王给泰伯选的无锡风水宝地的神奇之处吗?
5、      泰伯奔吴
因年代久远,地名变更巨大,古籍记载不详,泰伯奔吴的诸多细节可能永远无法考证清楚。而岐山周原到无锡梅里,直线距离约1300公里,以古代的交通条件而言,这是一次遥远的迁徙。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
  路途遥遥何以奔吴?
吴太伯,一作吴泰伯,姬姓,名不详,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周代诸侯国吴国第一代君主。古公亶父欲传位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让位三弟季历而出逃至荆蛮,建立国家号勾吴。 吴太伯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吴人楹联中认为泰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广杯万古江南。"司马迁认为吴是诸侯国中资历最深的西周姬姓同姓国,所著《吴太伯世家》在《史记》的所有"世家"中排第一。
    吴太伯,亦作吴泰伯,姬姓,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的母亲名叫太姜,是有台氏之女,古公亶父的正妻,生太伯、仲雍和季历。
    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都很贤明,古公亶父因此有立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以便传位给姬昌。太伯知道父亲古公亶父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他于是便和二弟仲雍就逃奔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
    据说途中曾经经过太行九泉山(今晋城市吴王山),后世为纪念更名为吴王山。
    太伯与仲雍同避荆蛮后,定居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土著居民认为太伯有德义,追随归附太伯的有千余家,并拥立太伯为当地的君主,尊称他为吴太伯,自号"句吴"。 不过太伯兄弟有没有到达江南,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说法,将梅里定在无锡,是南朝无锡县令刘昭在注《后汉书•郡国志》时开始这一说法的。以前古籍所说的梅里究竟在哪里,至今一直难以确定。
    商代末年,中原地区侯王用兵频繁,太伯深恐兵祸波及,在梅里平墟修筑城郭名为"故吴",但这一说法没有历史记载,在当地也无古城遗址,只是有人这样推测。相传太伯定都梅里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曾"穿浍渎以备旱涝"。相传太伯开凿伯渎河,它流经坊前、梅村、荡口,直至漕湖,全长43公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无锡清名桥一段俗称"伯渎港",一作百渎港。伯渎河的开凿,使当地百姓世受其利。但黄土高坡的人怎么会水利,刚到南方怎么能调动大量当地人力开河,这实在使人难以置信。
   太伯把周朝王位让给他的三弟,后携二弟一路向东,太伯的高风亮节感动荆蛮,归附他的有千余家。于是太伯在太湖流域重建国家,国号"句吴",并在今无锡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太伯奔吴,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去中原文明的种子。而太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数年之间,人民殷富,终于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基础。这位品德高尚的开拓者去世后,就葬在他东迁的最后落脚点也即他在东南重新开拓新天地的据点一一梅里平墟。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无存。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太伯生前最喜种麻,于是大家各采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二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吴人为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称至德寺、让王庙。泰伯庙是在明清古庙址的基础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四个大字,醒入耳目。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曾有《和泰伯庙》一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来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后代骚人墨客,多有颂泰伯庙的诗文遗墨。
    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太伯的生日,所以每逢这日,梅里一带人民纷纷前往瞻仰朝拜。农历清明节,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的隆重节日活动。
    史籍记载:《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历史评价: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 司马贞《史记索隐》:"太伯作吴,高让雄图。"太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受到后世所敬仰。
    太伯无子,死后由其弟仲雍继位。太伯葬于梅里东(今鸿声镇)的皇山(后名鸿山)南麓。周武王灭商后,派人找到仲雍的后人周章,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君主。太伯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
   

三、三让天下
何为三让?
第一次让:按当时部落社会惯例,王位应传长子,泰伯是当然的继位人。他觉得“季历贤”,父亲希望有贤能的子孙继承他的事业,自己就干脆避让,托词采药与仲雍奔吴。
      第二次让:泰伯到达江南后,父周太王去世。他与仲雍回去奔丧。季历和众臣求他接位,泰伯坚决不从,料理完丧事后即返江南,王位由季历继承。
      第三次让:季历立为王位后,整肃朝政,扩大领土,遭到商的嫉恨,被暗害致死。泰伯又一次回岐山奔丧,群臣再次要他继位,他依然不从,办完丧事后立马返回,王位由“圣子昌”——姬昌继承。
1、      孔子《论语•泰伯》三让至德
    《论语•泰伯》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2、泰伯在无锡的历史遗迹
泰伯墓
   泰伯墓,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三十里的鸿山(也叫东皇山、梅里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泰伯墓用青色的大理石砌成,高2米余,直径3米多;墓顶填以黄土,常年绿草如茵。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墓前矗立着两根高大雄伟的华表,华表上雕刻着威武勇猛的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建于公元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齐彦槐书写的一副对联,歌颂太伯的最大功德,其文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广杯万古江南。"
伯渎河
   原名泰伯渎,位于江苏无锡的清名桥附近。商朝末年,吴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吴国后,为了灌溉、排洪,开凿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流"伯渎河"。伯渎河已有3000多年历史,全长43公里,它流经坊前,从梅村到鹅湖。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西攻楚国、吴王夫差北伐齐国,都曾通过伯渎河。
   泰伯庙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东汉永兴二年(154年),汉桓帝为了纪念吴泰伯,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所立。
    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旁,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
    泰伯大殿,面阔五间。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尊塑像。1987年,陆定一和赵朴初分别题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匾额。泰伯庙旁,又竖起"江南第一古镇"牌楼,正在兴建"秦伯园"。2006年5月25日,泰伯庙和墓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泰伯井
    泰伯井,又名让王井,位于至德大殿东面,井水清澈可口。相传是泰伯为当地居民用水而凿。但据考证,泰伯井是战国时期所建。建泰伯庙后,一直是泰伯庙的厨房用井。南朝刘昭《后汉书注》记载:"无锡县东,皇山泰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吴地记》记载:"吴筑城梅里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

    唐代诗人李绅晚年隐居泰伯庙,在泰伯庙留下许多诗文,其中《泰伯井》写道:"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千年。"

2、      勾吴古国
太伯的高风亮节感动荆蛮,归附他的有千余家。于是太伯在太湖流域重建国家,国号"句吴",并在今无锡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太伯奔吴,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去中原文明的种子。而太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数年之间,人民殷富,终于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基础。这位品德高尚的开拓者去世后,就葬在他东迁的最后落脚点也即他在东南重新开拓新天地的据点一一梅里平墟。
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句吴。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后吞并淮夷徐夷等小国而扩张到今苏皖两省全境、浙中北、赣东北地区。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有著名兵器吴钩。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youdan20 发表于 2017-3-29 08:29:09

【蘅心花园】春之圆舞曲——景物篇
上次蘅心花园正式开园,一切从春天开始,女儿的作文五花八门,该怎么整理分类排序,一直是个难题。
春天开始后,是从四季着手呢,春夏秋冬顺序,还是接着寻找春天的游记呢,或者和春天有关的一切呢,女儿说随便分吧,反正她还在继续写,真要分的清楚也不太可能啊。
我也就不纠结了,顺着春天这个思路,就命名为春之圆舞曲,先把她写的和春天有关的景物整理下吧。

蝴蝶姑娘

春天,蝴蝶姑娘在花丛中洗澡,把自己染的美丽极了。蝴蝶姑娘有各种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蝴蝶姑娘飞起来就像在跳舞,她最喜欢在花丛中采花蜜了。一采就是几个钟头,这样就可以让人们看的更久了。蝴蝶姑娘比晚霞还美,比花儿还美,比彩虹还美。
蝴蝶姑娘翅膀上的花纹是谁画的呢?

灵犀点评:
这篇作文想象力非常丰富。
第一句“蝴蝶姑娘在花丛中洗澡,把自己染的美丽极了”,
拟人手法用的非常出色,特别是一个染字突出了蝴蝶五彩缤纷的美丽。
“比晚霞还美,比花儿还美,比彩虹还美。”用了排比和对比来强调蝴蝶美
最后一句疑问句淋漓尽致表现了孩子的好奇,充满了想象空间。
当然如果能更细致的描写下蝴蝶翅膀的花纹就更完美了,
采花蜜也可以具体写一下飞来飞去的情景。

想象指数★★★★★
生动指数★★★☆
语言指数★★★★
灵心指数★★★★☆
美感指数★★★★
综合指数★★★★


美丽的玉兰花

我家门口有一棵玉兰树,玉兰树上开满了玉兰花,那些玉兰花是纯白色的,可美了。
玉兰花象很多东西,有白玉碗,和平鸽,白蝴蝶。。。。。。玉兰花开始是一个小小的花苞,过了几天,从花苞里裂出了几片白玉兰花瓣,又过了几天,花苞变成了一朵小花,又过了几天,玉兰花变成了一朵大大的玉兰花,又过了几天,奶奶说:“玉兰花快谢了,你看已经掉落了好几片花瓣了。”果然,玉兰花快谢了,这几天,我看见玉兰花只剩下了3,4朵,不过,别的地方肯定还有刚开放的玉兰花呢。
我好喜欢玉兰花啊。
灵犀点评:
这篇作文观察非常仔细。
女儿从玉兰花花苞时就开始留心,
每天都进行观察比较,由小变大,也发现了玉兰花的形状特点。
最后发现玉兰花谢了有点惋惜,也留下了美好的希望。
如果语言上再生动点就更好了,比如像和平鸽,
可以描写下微风吹来,展翅欲飞的形态。
想象指数★★★★
生动指数★★★☆
语言指数★★★☆
灵心指数★★★☆
美感指数★★★★
综合指数★★★★


学校里的樱花

这个学期,我们校园里的樱花开得差不多了,而且还很美呢。樱花一开始才稀稀拉拉开了一丁点儿花,过了几天,花渐渐地开多了,又过了几天,几棵樱花树上已经开满了樱花了。
樱花是粉红色的,有五个花瓣,像朝霞,也像晚霞,还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粉蝴蝶,多美呀。樱花树的叶子是红色的,就像一个个太阳的儿女,射出金色的光芒,也像一条条鲜艳的红布条,系在樱枝上。
樱花多像一张张小姑娘的笑脸啊,我喜欢这美丽动人的樱花,我也喜欢那火红的叶子!
灵犀点评:
这篇作文语言描写的非常好,比起那篇玉兰花来有很大进步。
先是一开始稀稀拉拉一丁点儿,渐渐开多了,然后是开满了,观察也很仔细。
描写时不光写花也写了叶,花是粉色的像蝴蝶,朝霞和晚霞,
叶子红色的像“太阳的儿女,射出金色的光芒”这个想象力好奇特啊,
也只有孩子能把红色和金色光芒联系起来了。
“鲜艳的红布条”“小姑娘的笑脸”也很别致,
总体而言是一篇很不错的景物描写。
如果再加上花瓣随风飘落樱花雨的描写就更棒了。

想象指数★★★★★
生动指数★★★★☆
语言指数★★★★☆
灵心指数★★★★☆
美感指数★★★★
综合指数★★★★☆

弧影 发表于 2017-3-31 10:36:20

楼主,一直在追你的贴,敬佩。瑾槐书堂及0.618书房 在哪里啊,好像去看看

youdan20 发表于 2017-4-1 08:49:21

弧影 发表于 2017-3-31 10:36
楼主,一直在追你的贴,敬佩。瑾槐书堂及0.618书房 在哪里啊,好像去看看

在无锡,可以关注下我的公众号歌吟天下

youdan20 发表于 2017-8-25 11:59:34

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一)学而开头藏着个小王子
我在儿童名著导读课里提到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让阅读变得美好的,是书里的什么地方藏着一个小王子。当然这个小王子是童话里的,千万不能是现实中的像查尔斯王子这种的。91岁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还无意给查尔斯王子让位,女王坚持“职责第一,国家第一,我要在位。”而年近古稀69岁的查尔斯王子还要继续在储君这个位子上待下去,继位遥遥无期,想想都心塞啊,千年媳妇熬成婆,小王子早就变成老王子了。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两者都要有,最近开始和女儿一起学《论语》。《论语》其实非常好玩,这是讲述一个私立学校校长和他得意学生们的有趣故事。有人说论语是语录体,编排没有顺序,杂乱无章,但仔细体会,你能发现其中有着非常奇妙之处。
经典的东西都是包含着大智慧,能引起思想共鸣的东西都是共通的。我和女儿说,《论语》里面也藏着小王子,而且开头第一句就是小王子孤独的真实写照。纵观孔子的一生和小王子的经历何其的相似,都是在孤独的旅程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在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的儒家学说并非时代的主流,甚至在礼乐崩坏的背景下,他的学说还稍显反动,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克己复礼的主张,而在死后被他的学生们不断推崇和拔高,加上统治阶层的需要,终于享受了圣人的待遇。
先来看《论语》开篇《学而》的第一段
子曰⑴:“学⑵而时习⑶之,不亦说⑷乎?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⑹乎?人不知⑺,而不愠⑻,不亦君子⑼乎?”
注释
⑴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⑵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⑶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⑷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⑸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⑹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⑺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⑻愠:音yùn,恼怒,怨恨。
⑼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在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到了知识而且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其实我觉得现在这样的解释有点曲解孔子的原意,因为前后不连贯的三句话不像是孔子所说,孔子一直强调的是一以贯之,所以三句话应该是可以连起来通顺讲透的。我一直认为这三句话应该放到特定的环境中来理解,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遭遇困境时说的。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他的主张没有得到当政者的认可,处处碰壁,还经常饿肚子,被人追杀,非常凄惨,孤独的像一条丧家狗,而跟着他一起颠沛流离的学生们一定也会有这种迷茫,开始怀疑人生,老师你的学问到底有没有用啊,孔老师要安慰学生们,防止大家散伙,只好对大家说做学问修养的三个境界来望梅止渴。
“第一个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发自内心愉悦的事情吗?”这里“学”我觉得是学到的东西也就是学说主张的意思,而时习之可以理解为有机会付诸实践(被社会采用),如果实在要解释为时常温习,那也得加个隐藏台词“学到的东西啊,(即使不能马上被学以致用),时常温习下,难道内心不也很愉悦吗。”
第二个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不远千里来向你请教学问,说明你的学说主张虽然不被社会采用,但还是能传播很远,很多人认可,不也是同样很高兴吗。
第三个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使你的学说不被社会采用,也不被人认可理解,但你一样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君子吗。
孔子这样说当然是为了照顾弟子们的情绪,虽然他自己依然很孤独,这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当小王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格外喜欢看日落……,他会对着高山回声“做我的朋友吧,我很孤独——”,而孔子需要在学生们中间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所以他不能因自己的学说不被认可而公开伤悲,而只能用带着退而求其次的哲理感言来掩饰他的孤独,但恰恰是这种不可莫名的孤独成全了整部论语,因为它真实,它可爱,至少我们知道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他也是普通人,有血有肉,喜怒哀乐,追求的最高理想不过是施展复周礼的政治抱负。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当十年前李零提到这个概念时我没有什么反应,但现在重读论语时却是感同身受,“在人群中也一样孤独。”《小王子》里的蛇说。自古圣贤皆寂寞,也许丧家狗式的孤独是整部论语的灵魂了吧。
论语开篇第一句不着痕迹点出了孔子不受待见的孤独非常有意思,论语成书的时候孔子肯定早已经死了,那么论语到底是谁编的?这个最早编论语的人难道是个非常好玩的人?孔子非常好玩的学生们马上就要出场了,《学而》第二句是“有子曰”,有子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能第二个出场?这里有着什么样惊人的秘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8-25 12:01:03

【歌吟天下】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二)有子老师牛叉的出场秀
上回说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也感受到孔子身上带着小王子一样追求精神家园的孤独。
孔子原本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想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推行克己复礼的思想,可惜他失败了。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幸运的是他成为了一个成功的教育家。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三千学生肯定是夸大的,类似于三国演义曹操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现在流行分核心弟子,外围弟子,挂名弟子,再传弟子,反正全加一块都算在内。孔子原本是想通过学生,然后推举学生去做官来实施他的政治主张,但这个理想没有实现,反而成就了他死后圣人称号和儒家经典《论语》。
为什么我说《论语》很好玩呢,因为这里面不光有孔子的话,还有他和他学生们非常有趣的对话。如果只有孔子一个人在那里唱独角戏,那《论语》就不会那么有趣。而他的学生们也非常给力,众星拱月般地推崇孔子,也正是他们一传再传彰扬光大孔子的学说。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学生要把老师给捧上去,说相声一个人说也没意思,那就得再来几个捧哏。老师出名了,学生们才有光彩。可以设想,假如孔子没有这些忠实的弟子,能否成为圣人就很难说了。而推崇孔子出力最多的几个学生中就有今天我们要说的有子。
我们来看《学而》第二句: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若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这里的有子就是孔子的学生有若。中国自古至今就流行排座次的习惯,即使水浒传108好汉们也要排个名分座次,现在开个会剪个彩主席台嘉宾也得按地位大小顺序报啊,更何况讲究礼仪的儒家名门正统了。《论语》里有若的出场顺序是仅次于孔子,二号人物,古代子乃是尊称,凡是位居高位或是声明极大的人才能够称子,比如老子、庄子,能够被称为有子,一看非常牛叉的大人物,(论语里能被称为子的没几个)。有子说的话听上去也非常牛叉,直接说到孝悌是仁的根本,高大上的总结发言,似乎有子老师已经能替代孔子成为儒家领袖了。
这么牛叉的出场秀,很夺人眼球。但真实历史上的有若似乎不是很出名,孔子几乎都没怎么提到这个学生,后人们也对他印象淡薄。即使我读了好多遍论语,愣是没记住他。我和女儿一起重学,她一念到这句就开始说不好玩,到现在还是没记住。一台晚会可能很杂乱,但是主席台或者贵宾席的安排一定不能出差错。《论语》当时的编者真的是脑袋被驴踢了才犯这么低级错误吗?
我们先来看看那时孔子的学生们吧。说到孔子的学生,一般而言都是说他比孔子小多少岁。因为孔子学生有老有少,年龄跨度很长。学生不是一次性招的,入门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先来简单分一下,核心弟子大概可以分成三期,第一批是比孔子小7-20岁左右的,一般而言一期生都是最牛的,资格最老,比如黄埔军校一期就最牛,那是嫡系。孔子因为开始名气没那么大,所以一期生反而比较少,以子路为代表。第二批是比孔子小30岁左右,颜回,子贡为标杆。第三批是比孔子小40岁左右,子游,子夏,曾子等一大批人才。根据中国教育扩招的这个定律,应该是一期比一期多。至于第四、五期的话那就都是年轻弟子,外围弟子,再传弟子了,应该不是孔子亲自传授了。
有若到底小孔子多少岁,发现争议比较大,有多种说法,13、33、36、42、43岁都有人考证过。我倾向于小33或36岁这种可能。因为这样勉强能挤进二期的末尾、起码也是三期的开头。而孔门二期生最出名的就数颜回和子贡了,在这两个人光芒掩盖下,有子一直是个透明人,在孔子眼里算不上优秀弟子就说得通了。小13岁不太可能,那基本上是一期了,和子路一批,一期生没几个的背景下,有子出镜率还少得可怜,这不科学。
42、43岁为啥不太可能呢,我们来分析下。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孔子这么多学生之间肯定有派系之争,老师在的时候,大家都还很收敛,但是孔子一死,这些学生们就开始互相争执,派系林立,各自为阵了,主要是以三期生为主。《史记》记载有一些人推举有若当了孔子学院的院长,理由就是有若长得很像孔子,这又是一个很逆天的颜值杀器啊。但问题是孔子三期生人很多,反对有若的人也很多,如果比孔子小43岁,孔子死时他才30岁,那就太年轻了,镇不住场子啊。而且,有若这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很明显是刚当上院长后训话来显示权威,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强调孝悌,名义上是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其实是暗示大家要尊重学长,不能犯上,更不能作乱,也就是说给那些反对者听的,那么至少他的年龄要比其他三期生要大一点,这个孝弟才有说服力。潜台词就是你们要尊重年长的我,不能犯上反对我,这是老师说的仁的根本啊。
虽然有若很努力的想刷存在感,包括编《论语》让编者一定要注意出场顺序和致词,但是最后他还是杯具了,恰似他的名字似有若无。那么有若的悲剧是怎么上演的,《论语》的编者到底是谁,他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8-28 08:57:00

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一)学而开头藏着个小王子
  我在儿童名著导读课里提到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让阅读变得美好的,是书里的什么地方藏着一个小王子。当然这个小王子是童话里的,千万不能是现实中的像查尔斯王子这种的。91岁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还无意给查尔斯王子让位,女王坚持“职责第一,国家第一,我要在位。”而年近古稀69岁的查尔斯王子还要继续在储君这个位子上待下去,继位遥遥无期,想想都心塞啊,千年媳妇熬成婆,小王子早就变成老王子了。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两者都要有,最近开始和女儿一起学《论语》。《论语》其实非常好玩,这是讲述一个私立学校校长和他得意学生们的有趣故事。有人说论语是语录体,编排没有顺序,杂乱无章,但仔细体会,你能发现其中有着非常奇妙之处。
  经典的东西都是包含着大智慧,能引起思想共鸣的东西都是共通的。我和女儿说,《论语》里面也藏着小王子,而且开头第一句就是小王子孤独的真实写照。纵观孔子的一生和小王子的经历何其的相似,都是在孤独的旅程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在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的儒家学说并非时代的主流,甚至在礼乐崩坏的背景下,他的学说还稍显反动,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克己复礼的主张,而在死后被他的学生们不断推崇和拔高,加上统治阶层的需要,终于享受了圣人的待遇。
  先来看《论语》开篇《学而》的第一段
  子曰⑴:“学⑵而时习⑶之,不亦说⑷乎?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⑹乎?人不知⑺,而不愠⑻,不亦君子⑼乎?”
  注释
  ⑴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⑵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⑶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⑷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⑸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⑹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⑺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⑻愠:音yùn,恼怒,怨恨。
  ⑼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在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到了知识而且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其实我觉得现在这样的解释有点曲解孔子的原意,因为前后不连贯的三句话不像是孔子所说,孔子一直强调的是一以贯之,所以三句话应该是可以连起来通顺讲透的。我一直认为这三句话应该放到特定的环境中来理解,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遭遇困境时说的。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他的主张没有得到当政者的认可,处处碰壁,还经常饿肚子,被人追杀,非常凄惨,孤独的像一条丧家狗,而跟着他一起颠沛流离的学生们一定也会有这种迷茫,开始怀疑人生,老师你的学问到底有没有用啊,孔老师要安慰学生们,防止大家散伙,只好对大家说做学问修养的三个境界来望梅止渴。
  “第一个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发自内心愉悦的事情吗?”这里“学”我觉得是学到的东西也就是学说主张的意思,而时习之可以理解为有机会付诸实践(被社会采用),如果实在要解释为时常温习,那也得加个隐藏台词“学到的东西啊,(即使不能马上被学以致用),时常温习下,难道内心不也很愉悦吗。”
  第二个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不远千里来向你请教学问,说明你的学说主张虽然不被社会采用,但还是能传播很远,很多人认可,不也是同样很高兴吗。
  第三个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使你的学说不被社会采用,也不被人认可理解,但你一样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君子吗。
  孔子这样说当然是为了照顾弟子们的情绪,虽然他自己依然很孤独,这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当小王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格外喜欢看日落……,他会对着高山回声“做我的朋友吧,我很孤独——”,而孔子需要在学生们中间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所以他不能因自己的学说不被认可而公开伤悲,而只能用带着退而求其次的哲理感言来掩饰他的孤独,但恰恰是这种不可莫名的孤独成全了整部论语,因为它真实,它可爱,至少我们知道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他也是普通人,有血有肉,喜怒哀乐,追求的最高理想不过是施展复周礼的政治抱负。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当十年前李零提到这个概念时我没有什么反应,但现在重读论语时却是感同身受,“在人群中也一样孤独。”《小王子》里的蛇说。自古圣贤皆寂寞,也许丧家狗式的孤独是整部论语的灵魂了吧。
  论语开篇第一句不着痕迹点出了孔子不受待见的孤独非常有意思,论语成书的时候孔子肯定早已经死了,那么论语到底是谁编的?这个最早编论语的人难道是个非常好玩的人?孔子非常好玩的学生们马上就要出场了,《学而》第二句是“有子曰”,有子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能第二个出场?这里有着什么样惊人的秘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个人原创公众号:歌吟天下

youdan20 发表于 2017-8-28 08:57:19

【歌吟天下】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二)有子老师牛叉的出场秀
  上回说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也感受到孔子身上带着小王子一样追求精神家园的孤独。
  孔子原本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想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推行克己复礼的思想,可惜他失败了。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幸运的是他成为了一个成功的教育家。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三千学生肯定是夸大的,类似于三国演义曹操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现在流行分核心弟子,外围弟子,挂名弟子,再传弟子,反正全加一块都算在内。孔子原本是想通过学生,然后推举学生去做官来实施他的政治主张,但这个理想没有实现,反而成就了他死后圣人称号和儒家经典《论语》。
  为什么我说《论语》很好玩呢,因为这里面不光有孔子的话,还有他和他学生们非常有趣的对话。如果只有孔子一个人在那里唱独角戏,那《论语》就不会那么有趣。而他的学生们也非常给力,众星拱月般地推崇孔子,也正是他们一传再传彰扬光大孔子的学说。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学生要把老师给捧上去,说相声一个人说也没意思,那就得再来几个捧哏。老师出名了,学生们才有光彩。可以设想,假如孔子没有这些忠实的弟子,能否成为圣人就很难说了。而推崇孔子出力最多的几个学生中就有今天我们要说的有子。
  我们来看《学而》第二句: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若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这里的有子就是孔子的学生有若。中国自古至今就流行排座次的习惯,即使水浒传108好汉们也要排个名分座次,现在开个会剪个彩主席台嘉宾也得按地位大小顺序报啊,更何况讲究礼仪的儒家名门正统了。《论语》里有若的出场顺序是仅次于孔子,二号人物,古代子乃是尊称,凡是位居高位或是声明极大的人才能够称子,比如老子、庄子,能够被称为有子,一看非常牛叉的大人物,(论语里能被称为子的没几个)。有子说的话听上去也非常牛叉,直接说到孝悌是仁的根本,高大上的总结发言,似乎有子老师已经能替代孔子成为儒家领袖了。
  这么牛叉的出场秀,很夺人眼球。但真实历史上的有若似乎不是很出名,孔子几乎都没怎么提到这个学生,后人们也对他印象淡薄。即使我读了好多遍论语,愣是没记住他。我和女儿一起重学,她一念到这句就开始说不好玩,到现在还是没记住。一台晚会可能很杂乱,但是主席台或者贵宾席的安排一定不能出差错。《论语》当时的编者真的是脑袋被驴踢了才犯这么低级错误吗?
  我们先来看看那时孔子的学生们吧。说到孔子的学生,一般而言都是说他比孔子小多少岁。因为孔子学生有老有少,年龄跨度很长。学生不是一次性招的,入门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先来简单分一下,核心弟子大概可以分成三期,第一批是比孔子小7-20岁左右的,一般而言一期生都是最牛的,资格最老,比如黄埔军校一期就最牛,那是嫡系。孔子因为开始名气没那么大,所以一期生反而比较少,以子路为代表。第二批是比孔子小30岁左右,颜回,子贡为标杆。第三批是比孔子小40岁左右,子游,子夏,曾子等一大批人才。根据中国教育扩招的这个定律,应该是一期比一期多。至于第四、五期的话那就都是年轻弟子,外围弟子,再传弟子了,应该不是孔子亲自传授了。
  有若到底小孔子多少岁,发现争议比较大,有多种说法,13、33、36、42、43岁都有人考证过。我倾向于小33或36岁这种可能。因为这样勉强能挤进二期的末尾、起码也是三期的开头。而孔门二期生最出名的就数颜回和子贡了,在这两个人光芒掩盖下,有子一直是个透明人,在孔子眼里算不上优秀弟子就说得通了。小13岁不太可能,那基本上是一期了,和子路一批,一期生没几个的背景下,有子出镜率还少得可怜,这不科学。
  42、43岁为啥不太可能呢,我们来分析下。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孔子这么多学生之间肯定有派系之争,老师在的时候,大家都还很收敛,但是孔子一死,这些学生们就开始互相争执,派系林立,各自为阵了,主要是以三期生为主。《史记》记载有一些人推举有若当了孔子学院的院长,理由就是有若长得很像孔子,这又是一个很逆天的颜值杀器啊。但问题是孔子三期生人很多,反对有若的人也很多,如果比孔子小43岁,孔子死时他才30岁,那就太年轻了,镇不住场子啊。而且,有若这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很明显是刚当上院长后训话来显示权威,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强调孝悌,名义上是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其实是暗示大家要尊重学长,不能犯上,更不能作乱,也就是说给那些反对者听的,那么至少他的年龄要比其他三期生要大一点,这个孝弟才有说服力。潜台词就是你们要尊重年长的我,不能犯上反对我,这是老师说的仁的根本啊。
  虽然有若很努力的想刷存在感,包括编《论语》让编者一定要注意出场顺序和致词,但是最后他还是杯具了,恰似他的名字似有若无。那么有若的悲剧是怎么上演的,《论语》的编者到底是谁,他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8-28 08:57:39

【歌吟天下】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三)杯具的有子被坑下台
  上回说到有子出场很牛叉,孔子学校的第二任校长,仅次于孔子的排名,加上酷似孔子的门板牙,脑袋顶上凹陷而前额凸起造型,一时风头无二。这样霸气满满的出场秀,也没有刷出存在感,不得不说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孔子成圣后,学生们也鸡犬升天,但有若的地位却一直不高,似有若无,归根结底还是他当了院长不久下台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若的下台是孔门弟子派系之争的高潮。当校长被赶下台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有若又是一个能忍的人,看书时担心睡着而用火烧手。《荀子》中提到:“有子恶卧而淬掌,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这么能忍耐的人居然会被学生们赶下台,还原历史真相,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孔子逝世以后,学生们都很怀念他。有若长得很象孔子,学生们共同拥戴他当老师,就象当年侍奉孔子一样对待他。
  有一天,学生进来问他说:“从前先生正要出行,就叫同学们带好雨具,不久果真下起雨来。同学们请教说:‘先生怎么知道要下雨呢?’先生回答说:‘《诗经》里不是说了吗:月亮依附于毕星的位子上,接着就会下大雨。昨天夜里月亮不是宿在毕星的位子上吗?’可有一天,月亮又宿在毕星的位了上,却没有下雨,这是为什么呢?商瞿年纪大了还没有儿子,他的母亲要替他另外娶妻。孔子派他到齐国去,商瞿的母亲请求不要派他。孔子说:‘不要担忧,商瞿四十岁以后会有五个男孩子。’过后,果真是这样的。请问先生当年怎么能够预先知道的呢?”
  有若沉默无以回答。学生们站起来说:“有先生,你起来吧,这个位子不是您能坐的啊!”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问夫子何以知此?”
  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有学生出了个两个很偏很怪、难以考证的关于孔子的问题来考有若,有若回答不出就被学生赶下台,感觉就是一场有预谋的斗争闹剧。一个人徒有外表而没有内涵,是难以立足的。有若是被支持他的势力以长相硬推上去的傀儡,又是被反对派合力赶走的,其实从论语里就能看出真相。
  有若的话,“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粗看都是大道理,但仔细一研究,逻辑上有问题,有若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其实就是想说明孝悌之人就不会犯上作乱,所以孝悌是仁的根本。反过来说不犯上作乱就是仁了,这个有点牵强。
  孔子是把一件很复杂的问题用浅显的话表达出来,深入浅出,读出来朗朗上口,让人望文生义。而有子呢却是能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用复杂的语言解释,奥涩难懂,最后还说不明白,这就是差距。可以说有若在历史上没能成为孔子的继承者,主要还是他个人水平不行,抱不上的阿斗怎么捧也捧不起来。
  当然不学无术而身居高位的人历史上也多了去了,偏偏有若被人赶下台了。说书人认为这不得不归功于有若的反对者的高级黑了,而高级黑就黑在这个论语编者了。有人会奇怪,论语不应该是很多人一起编的吗。这话没错,素材肯定是所有弟子一起回忆,但如何取舍编排可就是几个人说了算。有决定权的主编应该只有一个,不经过主编审定,肯定是不被通过的。论语的成书经过了很多年的不断完善,主编可能也一直在变化。不过至少第一章应该是有子还在任院长时就开始编成的,所以有子在第二句出场,有可能当时他就是主编。但是有若万万没想到,《论语》非但没有让他刷足存在感,坐稳校长宝座,而是成为了他一生杯具的起点。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论语》非常诡异的事情出现了,我们来看《学而》的第三句,
  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这句话其实很好懂,但奇怪就奇怪在这句话居然在《论语》一书里重复出现了两次,《论语》本来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不得不说是诡异之处。“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字句完全相同。那么这个重复是无意还是有意的,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编写时的失误,因而出现重复。有观点认为,因为孔子特别不齿这样的行为,编写者为了强调这点,所以在后面章节又一次提出来。还有观点认为,虽然两次的内容一样,但记载的是两件事。究竟哪种观点更接近历史事实,有待于继续的研究。
  我不相信《论语》这么多年没人发现这个事实,却没人去重新修订下,这不合常规。有则改之可是孔门的传统,那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句话的重复是有特殊含义的,为了强调某种事实。我个人觉得这是一场针对有若的阳谋。
  首先,论语第二句用了有若的话,这是因为当时有若是孔子学院的院长,按理第三句应该是再来个重量级人物的话,符合出场顺序才对。突然用了孔子的话“巧言令色鲜矣仁”,非常奇怪。有若的话里也有鲜矣,明面上是在用孔子话来为有若说仁的根本做说明,但仔细分析,看上似乎就像是有若刚说了一句,马上就被孔子的话啪啪啪打脸马,孔子对有若下了个评语,说的就是有若巧言令色,不要以为长得像孔子就可以得瑟了,编者的用心由此可见,而能够顶着压力黑主编的,居然还成书了,没被删,那实力也是逆天了。
  当然也有可能开始是没有“巧言令色鲜矣仁”的,是有若下台后再加上去的,这种可能是对有若第二位出场的一种马赛克处理,让他成为了反面教材。但不管怎么说,有若的反对者们通过《论语》成功高级黑了有子老师是不争的事实,有若终于受不了这种名誉上的打击,辞职了。
  主编都被黑,对手太强大,那么长得像孔子的有若招谁惹谁了?他的对手们到底是谁?其中之一马上就要登场了,他会是打倒有若的幕后黑手吗?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8-29 14:34:43

【歌吟天下】和女儿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四)棍棒底下出曾子
上回说到杯具的有若被学生赶下台了,这算是一场有预谋的政变。而《论语》接下来,有若最坚定的反对派曾子闪亮登场了,曾子,名参,字子舆,是鲁国南武城人,这个可是根正苗红的孔门二代,他父亲曾点就是孔子第一批好学生,有史料记载比孔子小6岁,在年龄上堪称大师兄。而曾参比孔子小46岁,按理曾点40岁晚来得子,应该很宠儿子,但表面上喜欢唱歌跳舞的曾点实际上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他教育儿子很有一套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大棒伺候,而且是往死里打。
有一次,曾参去帮他爸爸到瓜田里锄草,不小心把一根瓜苗给弄断了。你想啊,一根瓜苗才多大点事啊,曾点却拿着大棒就往他身上狠命打,直到把他打晕倒地不省人事为止。儿子晕了,也不抢救,等他苏醒还得赔罪才罢手。我怀疑曾子是亲生的吗?这种暴力教育,使得曾参从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称乡里,不孝不行啊,这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恐惧。
后来“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流传至今,还经常被奉为教子圣经,其实最早就是讲的曾子爸爸。曾子从小就被打怕了,而且可能打的时候太狠,脑震荡造成发育不良,所以刚入孔门时,孔子说他天资鲁钝,和有若一样一直没有进入十大优秀学生行列。
【原文】: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白话易解】:
一天,曾参与父亲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劳作,曾参稍不留神,斩断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爱惜物力,做事不谨慎,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的背部打去。
曾参见父亲因自己做错事而生气,心里很惭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罚,可身体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参刚睁开眼睛,就想到了父亲。为让父亲安心,他欢欢喜喜地爬了起来,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亲面前行礼,向父亲问道:「父亲大人,刚才孩儿犯了大错,使得父亲费了很大的力气来教育我,不知您的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
问候完父亲,父亲见曾参似乎没有什么大碍,稍放了心,曾参于是退回了房间,拿出琴开始高声弹唱起来,他希望欢快的音乐与歌声能传到父亲的耳中,让父亲更加确认自己的身体无恙,可以安心。
听到的人都很敬佩曾参对父亲的孝顺,可当孔子听说了此事后,反而不高兴,对门下的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
弟子们有些奇怪。曾参知道后,内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师如此生气,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细检点反省,却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于是,就请了其他同学去向老师请教。
孔夫子此时便向前来请教的弟子说道:「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从前,有一位瞽瞍,他有一个孩子名叫舜。舜在侍奉他父亲的时候非常尽心,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都能及时地侍奉在侧;但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当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时,就应该先避开。这样,瞽瞍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舜也极尽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你难道不是天子的子民吗?杀了天子子民的人,他的罪该又怎么样呢?」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开导后恍然大悟,当曾参听到了夫子这些话后,也一下子醒悟过来,感叹地说:「我犯的错,真是太大了啊!」于是就很诚恳地去向孔夫子拜谢并悔过。
曾子从小有心理阴影,所以做事非常谨慎,就怕出错,因为小时候一出错就是挨揍。挨完揍还得赔小心,怕父亲累着。打得狠了还得强掩疼痛,假装活蹦乱跳的表演弹琴唱歌来让父亲不心疼。结果这么做,孔老师还不理解,要将他开除说他不孝,说应该小棒就挨打,大棒就逃走,不能害父亲获杀人之罪。你说他悲催不悲催,里外不是人,横竖都是错。所以曾子以后干什么事都要想半天,唯恐哪里有疏漏。勤能补拙,他拼命思考学习,居然也成就了一代宗圣。
我们来看《学而》第四句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这句话从表面来看是曾子每天反省自己有没有疏漏,其实是讲忠信,如果接着有子第二句的孝悌,孝悌忠信就连贯了,而且曾子的话也比较通俗易懂,也就对应了孔子第一句的三个反问?。所以我才认为第三句重复的“巧言令色鲜矣仁”是后编者故意黑有若的。
另外从这段话可以感觉曾参这人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这样的性格居然坚决反对有若,最后还采用政变的手段赶有若下台我觉得有点反常。曾子是一个从小生活在父亲暴力阴影下,看见孔子老师他就哆嗦的可怜孩子,不能再接受一个长得像孔子的有若老师来管着它了,其实曾参也不一定想当新领袖。但论语第一章里偏偏只有有子和曾子两个人称子,一山不容二虎,一下子把两个人的矛盾摆在了台面上。
我们来看看《孟子》里是怎么说曾子反对有若这件事的。
《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孟子》中称,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像孔子,想用侍奉孔子的礼节侍奉他,还强迫曾子也认可,但曾子坚决不同意,说:孔子的道德学问就像在长江、汉水中洗涤过,在盛夏的太阳底下晒过,光明洁白,没有能够赶得上的。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也就是支持有若的几个学生子夏、子张、子游都是孔子非常优秀的学生(以后会慢慢讲这些人的故事)。而这些人联合起来成为最大的一个势力集团来扶持傀儡有若,曾参还能顶着压力反对,说明曾参背后也是有一个势力集团支持,而这个支持者实力也是相当强大。可以说曾参有可能也只是被人推到前台的傀儡,最后赶有若下台也不可能是曾参策划的,真正的幕后黑手另有其人。
曾参由于棍棒下成长,处事小心谨慎的人生态度,故而曾参既无能力,也无兴趣成为孔门弟子的新领袖。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曾参反对子夏等人推举有若的建议时,孔门弟子的分裂便已从一种潜在的危险而表面化,弟子中的强者实际上都各奔东西,自谋前程,自立门户去了。而最后有若被赶下台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孔门分裂已经不可逆转。那么谁才是扶持曾参的真正后台老大?他的目的何在?他和论语编者又有何关系?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youdan20 发表于 2017-9-1 08:41:20

【歌吟天下】和女儿学不一样的好玩《论语》(五)孔子不堪回首的治国梦
上回讲到被父亲棍棒打怕了的曾参亮相,编论语时他大概是相当于孔子学校副校长的角色,也是编委会一名主要成员。虽然反对有若,但表面上还是要团结的,校长有若讲孝悌,曾参就讲忠信。那称子的几位基本上都介绍完了,就像开学典礼,校长、副校长等几个巨头都露脸致辞了,然后就得说说孔子学校的出路,做学问的目的了,学以致用嘛,你们毕业了准备干什么啊,出仕当官还是第一选择啊,那就得讲讲治国之道。
来看《学而》第五句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释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孔子这段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这段话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看上去好像治国很简单,但其实孔子一生都没机会施展他的政治抱负。我们来简单八一八孔子的黑历史。孔子的一生,是很不得意的。35岁前,教教书,只做过大夫家的管仓库一类极低微的小官。此后,在鲁、齐两国之间流浪了7年,虽然受过齐景公的召问,但终不见用。到41岁逃回鲁国,又教了八、九年的书,到了五十岁才有机会当官,他在鲁国做过类似于县长、经济部司长、司法部部长等职务,干得都挺不错的,却最终被“好色而不好德”的国君排斥。55岁因故离开鲁国,开始了他十四年的又一次流浪生涯,他虽然一直想做官,但一直没人用他,只能像丧家狗一样流浪直到68岁,在四处碰壁之后,孤寂地重新返回鲁国。余下五年直到去世一直在山东老家努力于学问。所以孔子绝对不是一个治国之能臣,他喜欢从政,但政治是个粪坑。他在鲁国很失败,在卫国很失败,周游列国也一无所获,回到鲁国也没人理睬,从政的经验很失败。他的治国之道成了白日梦。
所以这里很有意思抬出孔子讲治国之道,明显是那个专门高级黑的《论语》小编又在这里耍了一花枪,把孔子老师坑了一把。孔子那个时候,穷兵黩武是主流,诸侯拼命造兵车,扩军,千乘之国已经太普遍了,像晋、齐、楚、吴等大国都实际已是万乘之国。但在孔子的眼里只有周朝是完美的,他是周礼制度的卫道者,所以春秋时期虽然已经礼崩乐坏,但孔子还是沿用周制,只有天子才能用万乘之国,所以孔子只说治理千乘之国。其实孔子是想说治理大国,但是他连小国都没机会治理好。这不是最大的一个讽刺吗?
很奇怪的是这个《论语》小编偷偷黑啊黑,骂主编有若巧言令色;嘲副主编曾参一日三省;讽已故导师孔子治国无道,是没人看出来?还是没人敢说?他有什么惊人背景?到底想干什么?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歌吟天下】陪伴女儿一起学文化(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