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苦差事?那是没用对方法!
学习是苦差事?确实此时此景的教育却让我们的孩子感受不到乐趣何在。语言学习陷入了知识点的机械重复。没错,分数很重要:语文作文只要写满600字就能得基础分,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写满篇口水话?英语知识点很重要,所以随便拼凑一篇阅读语段也可以当做试卷测验?孩子们,千万别去顾及文字的正确性?!急功近利的教育,失去探究的孩子,那就是空谈综合素质培养!看看学校用的教学、教辅材料:
动词like(喜欢)的用法:单元测验的阅读理解抓住了“明星效应”,说到了Lady Gaga、林书豪、刘诗诗。不过仔细看就知道说得不痛不痒。Lady Gaga真的不喜欢蔬菜?刘诗诗早餐只吃蔬菜沙拉?毫无依据!
然而,其实我们的阅读篇章可以和科普知识相结合。例如下面这篇《青蛙的食物》读完以后,孩子超级喜欢这只执着于吃虫子的小青蛙,相信like也一定会用了。不仅如此,拓展了更多孩子们喜欢的词汇。更关键的是,还学到了青蛙的饮食习性。
学习应该是有趣的,是有创造性的,有挑战性的。语言材料应该有真实性、有效性、实用性。注重知识的社会功能,基于学习者的基本需求,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英语知识点很重要,所以随便拼凑一篇阅读语段也可以当做试卷测验?”
因为今天我刚跟别人说卷子(我怎么老是碰上这种巧?),所以很好奇的问,绝不是抬杠。主要是我看的不十分懂,但我又喜欢这个话题。--这年头不来个disclaim会被误解。
国内卷子确实有这个特点。该骂!得狠骂,出的那么弱智!
但是--
1)考like的用法?
我觉得卷子出这个题目的不是考孩子会不会用like啊? (⊙o⊙)。你说青蛙吃虫做材料,可以达到同样教会like?可是like的用法可不是只有“喜欢”啊,后面项多着呢。你换青蛙一样只练习到一项啊。
如果你说只考“喜欢”这一项。那么青蛙“喜欢”吃虫,刘诗诗“喜欢”吃菜,不都一样么,考察语言角度讲,没毛病。你一定要长个知识的话。。。没准刘诗诗就是这么吃饭额。至少她秀马甲线那一阵子,还真就得这么饮食,健身蔬菜沙拉可以放肉,但戒碳水和不健康油,我就是很八卦di。╮( ̄▽ ̄")╭ 就算刘诗诗不这么吃,题目换成Lisa了,你不就没想到去吐槽了么?
就一定要做卷子长百科知识才可以?!考卷是衡量语言技能用的嘛。真每一个都还要兼具科普教育出题的话,老师累死了(每天得google不说,还得地提防有好事小孩不写卷子专挑刺。我干过,吐槽过国内语文书“鲨鱼凶猛”的文字旁边配图是鲸鲨)。ets的考官是有全世界考托福的人钱养肥呢。一套题贵死了。
2)考点到底是啥?
这个卷子考点:profile提取信息的能力。三个人,每人几个项(纬度)。四选一里面考的是对应项。并不涉及语言技巧。说白了更像是数学逻辑matching。
实际上pet考试阅读题就这样啊(英国佬也这么做):几个人有多维特点,你需要配对上符合他们不同需求的节目/活动/景点。当然了,词组变换等语言技巧上要远超出体制内这种婴儿闪卡级别的题(只干读,不讲逻辑筛选的话,晕死你)。因为要考虑多数孩子的英语语言水平,体制内不能出得太复合native水平,但是结构可是一样的。我觉得你这里没骂到点上。
3) “语言材料应该有真实性、有效性、实用性。 ”
可你的解决方案是这个拟人化的青蛙。这个哪里真实了?它是吃虫了。但哪只青蛙就着soup和pancake吃饭呢?这不也胡编么。┐(′-`)┌
再说考试就是很快查出孩子的英语语言能力。(你不是在考sat,gre)。如果都限制在语料真实题材的话,那所有幻想类的不用考了,课后讨论不用做了。“lockheart给所有看见他囧事的人点遗忘咒,这样是什么心理?”这样的问题可是连国外老师精读都深扒的。但那是罗琳宇宙世界的事啊,我特么也想要遗忘咒啊。
你这个界限画的,让我想到上周我看到有人说蒙特梭利强调了:不要给小孩读虚假的拟人化的绘本,比如穿衣服干人事的彼得兔。不然会小小孩分辨不清现实和虚拟。╮(╯▽╰)╭不知道科学性,但我觉得没必要。nonfiction,fiction哪个不能做语言考试考点材料啊。
----
应该是有趣的,是有创造性的,有挑战性的。
...
注重知识的社会功能,基于学习者的基本需求,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汉堡包的这两层buns倒是真说到我的心坎里了。我一直努力在这么做,因为我认为国内孩子学习英语的时间太少,而且只有少数是到了“用中学+学为用”。英语这么有用的东西,你们这么学,捉急。多数人嘛。。。就连爸妈网这里都够呛。
所以我想知道你怎么做,怎么出题,怎么用材料。新人写得好,版主会大大的奖励呐。因为每次理论版主体焦虑抓瞎贴,是不是吵架斗嘴贴,就是干货给小鱼贴,外加晒娃贴,少有动脑分析问题贴。看的人很不精神。(ಡωಡ)
我这次超级认真的!改了错字,连标点符号都补上不少呢。希望某人收到电波。
看楼主贴出来的这个阅读资料,是给几年级的孩子看的呀? 我的猜想是针对中学生的吧?而您用的是针对学前孩子的资料,在心智上感觉差的比较多。 大孩子可不一定会对青蛙吃虫子感兴趣的呀,会觉得太低幼了吧。 我看了一下楼主您孩子的年龄,您孩子是一定会喜欢这个青蛙的资料的。
再一个楼上sara 说的非常到位,这个阅读资料,目的可不是动词like 的用法。这类阅读理解题目,并不是要求孩子去考证明星们是否真的吃salad 呀。 阅读理解是考察孩子的阅读技能和技巧哈。 赞同2楼的观点 学习一下噢 xuanjiangsara 发表于 2017-6-2 00:20
“
因为今天我刚跟别人说卷子(我怎么老是碰上这种巧?),所以很好奇的问,绝不是抬杠。主要是我看的不 ...
初来乍到,爸妈网确实出乎我意料。一小文段,能得到您花精力写的回复,很是兴奋。比起那些只言片语,探讨能使人进步。您回复的切入点很到位,也提醒之后的帖子尽量呈现完整。
在这里说明两点:
第一,国内教材重知识点,国外重能力和实践。各有千秋。选取的材料并不是要以偏概全的“骂“国内教学材料,只是想让父母们能多找一些趣味性、真实性甚至是跨学科融合的材料来辅助孩子学习。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不可能练习材料都追求趣味、真实,但我们还是可以为此努力。如果我们用心寻找,善于为孩子积累,甚至联合愿意这样去做的父母和老师,我想我们孩子未来的学习一定是值得期待的。
第二,一个like的用法有再多,孩子也需要时间去渗透吸收。这里只是举例说明like+名词复数的运用。如果,感兴趣的人多,我很愿意把自己的材料拿出来进行探讨。
材料选取自然是不能兼顾趣味、真实、有效、实用。您提到的fiction当然是可以作为趣味性材料的,而且谁说fiction里面没有实用性的内容呢?人们爱看fiction不是因为它编造得有多完美,而是小说将现实加工后依然能触动人心。
最后谢谢您认真回复。非常期待与您能多做交流。
可否具体些讲"能多找一些趣味性、真实性甚至是跨学科融合的材料来辅助孩子学习。"
拿个材料举例,说说你怎么做综合。跨学科我最喜欢啦。
但真请别讲语言点之类的了,因为我觉得这都是小鱼。家长老师干综合运用引导消化这样的事。因为很多家长觉得加州语文教参都写的明明白白了,照着念就得了,不大想自己做综合料理给孩子。所以我觉得知难而上还是很可贵的。
我不明白的话就是习惯认真问的。多数情况都是,别人对我提问爱搭不理的,反正我这方面皮糙肉厚。我动脑我学到。这点谁做谁知道。
high5 发表于 2017-6-2 01:53
看楼主贴出来的这个阅读资料,是给几年级的孩子看的呀? 我的猜想是针对中学生的吧?而您用的是针对学前孩 ...
谢谢版主搬板凳来。:P
您的部分疑问在回复sasa的留言中做了说明。
教育在不同城市、不同程度的孩子中差距还是挺大的,比如这篇青蛙吃虫子的文章,在我们西部城市14岁的孩子还是能get到乐趣,即便他们早就知道青蛙是吃虫子的。而且越是“与众不同”的材料,越能让他们记忆犹新。
其实,就是小小的探讨了一下用不同材料去刺激记忆或者激活知识。
如sasa所说动脑才能学到更多,无论用何种方法,我们都是为孩子去搭建阶梯。
能够探讨并学习的论坛真的太棒了!
xuanjiangsara 发表于 2017-6-2 16:13
可否具体些讲"能多找一些趣味性、真实性甚至是跨学科融合的材料来辅助孩子学习。"
拿个材料举例,说说你 ...
太过谦虚!能够提出疑问的才是学习过、研究过并乐于思考的!思想碰撞的火花也是进步的最快方法。
我会多花时间在电脑前多说说学习材料。
望坛友到时候都各抒己见,咱们不斗嘴,不吵架,不受情绪绑架:lol
14岁,初中生吧。 你上面贴的那个黑白的,是中考的资料吗?
您下面贴的,应该是最简单一级别的分级读物。
如果您能贴在难度和心智都相当的资料来对比的话,或许能更好的说明问题。 学习一下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