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9-23 03:11:56

【轉貼】叶嘉莹教授谈吟诵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1-9-23 18:19 编辑

叶嘉莹:从小养成吟诵习惯才能与古典文化真正接轨

10月17日15时,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门前,至少200人的龙摆尾长队吸引了每一个路过此处的行人注目,这是叶嘉莹先生讲座开始前一小时的情景。16时整,偌大的东方艺术系演播厅,不仅座无虚席,还有近百名学生因没有座位,只能坐在过道和演播厅的舞台上。讲台上的叶嘉莹先生身披藕荷色披肩,举手投足间,优雅大方。在南开大学90年校庆之际,叶嘉莹先生的演讲以《我与南开三十年》为题,回顾了她从事古典诗词教学与研究的经历。
    站在几百观众面前,没人相信她已86岁高龄。演讲结束后,在嘉宾休息厅,叶嘉莹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从小养成吟诵习惯才能与古典文化真正接轨
    10月12日晚上参加南开大学举办的诗歌朗诵会,13日一早到北京参加中华吟诵周活动,16日晚从北京赶回南开大学参加次日上午的校庆活动,下午站着演讲近两个小时,叶嘉莹先生有些疲惫。但当本报记者问及关于吟诵问题时,她精神为之一振。
    叶嘉莹先生认为,要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绝,保持诗文吟诵的传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工作。“因为如果只是应付考试,只是写论文、敲一敲电脑,搜集很多资料,它与你的生命不发生真正的关系。可是吟诵呢就不一样。中国的语言,它有一种节奏,特别是诗歌的语言,它有平仄、格律、韵字,而声音能够感动人、打动人的心灵,你如果透过这种声音,是可以跟生命结合起来的,所以我觉得要从小养成吟诵的习惯,这样才能与古典文化真正接轨。 ”
    如今,很多地方出现古典诗词诵读热,叶嘉莹的讲演也让人更加喜爱古诗词,叶嘉莹表示欣慰的同时,也对记者说:“如果我的讲话能够引起对古典诗词的热爱,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我希望这不是五分钟热度。而且我觉得,热爱古典诗词还包括要让古典诗词里边那些古代诗人的精神、品格、修养,能够在年轻学子心里产生共鸣,这样才好。 ”
    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吟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叶嘉莹先生就提倡吟诵古诗词,无论是在加拿大温哥华,还是在渥太华女儿那里,叶嘉莹先生都到幼儿园去讲过课。她也曾经在南开大学幼儿园讲课。叶嘉莹先生一直有这样一个理想:在幼儿园开设“古诗唱游”科目,以古诗词为主,教学方法以唱歌和游戏为主,一边唱歌,一边游戏就学会了古诗词。用简单、小孩子容易学的,也是合乎中国传统的吟诵方法教给他们吟诵。“因为学习古典诗词开始得越早越好。现在,距离吟诵的传统相当遥远了,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听惯了流行歌曲,你再让他吟诵,他会感觉这真是稀奇古怪,这是什么声音,难听死了,远不如我们流行歌曲、热门音乐好听,就不容易接受古诗词了;小孩子很纯真,而且记忆力强,透过吟诵,可以长久记忆,所以我曾经有这样一个提议。 ”
    这个想法一直在叶嘉莹先生心里,未曾变过,她也在一直为之而努力着。 “如果在幼儿园有两年,小学一二三年级再有三年,那小学生长大以后,不管学工科、理科、商科,学任何科目,他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就扎根在心里了。 ”
    北京中华吟诵会让叶嘉莹先生有了新的希望。 “我个人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我是说要国家呼吁,要国家推广才是好的,现在国家已经开始了,我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在百忙之中要来北京参加这个吟诵会的缘故。 ”


唱歌不是吟诵
    即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叶嘉莹先生偶尔也会吟诵起诗来,展示给记者她是想以怎样的方式教孩子们古诗唱游。叶嘉莹先生一再强调,一方面应该保留方言的吟诵传统,同时也应该想到一个现实的、简单的方法来教小孩子,可是“绝对不能是唱歌,唱歌绝不是吟诵,你唱歌唱得再好听,永远不会做一首诗,因为你的重点在音乐的美感上,可是诗歌吟诵的重点却在诗歌本身情意的感发上。他的声音是在传递这个感发,而不是以声音的美化为主。 ”
    叶嘉莹先生认为,以唱歌的方式教孩子们吟诵是扭曲的,她所希望的是“真正结合着诗歌情意的感发和平仄的一个基本的方法”。 “从小让老师带他这样吟诵,我觉得是最简单可行的办法。这样,将来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才不是肤浅的,而是有修养的。这才是重要的。 ”
    不喜欢谈自己的叶嘉莹先生,在谈到培养孩子古典诗词诵读时,似乎有着太多的话要说,她说诗词“不是我的职业,也不是我的乐趣,而是我的生命”。


    ■链接
    叶嘉莹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1941年,叶嘉莹以优异成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后开始教学生涯。1948年,叶嘉莹结婚随丈夫迁居台湾。上世纪50年代初,任台湾大学专职教授,其后又被淡江大学、辅仁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专业人才。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叶嘉莹赴美国讲学,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用英语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国学者之一,为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1969年,叶嘉莹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叶嘉莹开始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30多年来,她应邀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几十所大学讲学,同时,应社会各团体的邀请,举行了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专题讲演。1991年,创办比较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所长和博士生导师。叶嘉莹还为研究所捐出退休金的半数(10万美金),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活动基金”。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并受聘为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代表作品有《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有《迦陵文集》10卷,《叶嘉莹作品集》24卷。(见习记者关艳玲)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9-23 03:12:48

叶嘉莹教授的诗词吟诵网站叶嘉莹学术网站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9-23 03:15:17

非常值得一看的叶嘉莹先生讲座视频诗词吟诵 叶嘉莹讲座

http://www.tudou.com/v/WKLIOiXMmgY/v.swf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9-23 03:18:04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1-9-23 03:18 编辑

叶嘉莹教授为国内第一套儿童吟诵教材《我爱吟诵》作序。

序言  叶嘉莹
  为小学生们编选一套古诗文的读本,而且教给他们怎样去吟诵,一直是我多年来常存心中的一个愿望。我抱有这个愿望,还不仅是为了保存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宝贵传统,更是想藉着教导小朋友们吟诵的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我深信孩子们如果能在童幼年时代就学会了吟诵,不仅能使他们长大后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对社会和人类都更为关怀的人,而且能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富于联想和直观的能力。这也是我为何会在自己身处大洋彼岸、诸事繁杂的情况下,仍然接受“亲近母语”与中华吟诵学会之命,为国内第一套小学吟诵教材——《我爱吟诵》的即将出版写几句话的缘故。
  我以为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真正想要重振中国吟诵之传统,私意以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付之实践,也就是从童幼年开始就以吟唱的方式诱导孩子们养成吟诵的爱好和习惯。因为童幼年之时的记忆力好,而且直感力强。也许有人以为学习古诗文是要通过讲解说明,使孩子们理解了古诗文的内容意义,然后才能教他们吟诵的。可是幼小的孩子们怎么能完全理解古代那些作家们的思想和感情呢?其实这种顾虑乃是不必要的,因为有时候孩子们不需要理解就能学习。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在一篇题为《谈谈我的读书经验》的访谈录中,就曾提出一种不必先求理解的所谓“渗透性”的学习法。他说:“渗透性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还不太清楚,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并且还说:“这种在还不完全懂的情况下,以体会的方法进行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我认为杨先生这段话说得极好,因为一般而言,教育和学习大概可分别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偏重于智性的知识的灌输,另一种则是偏重于感性的直觉的感化。前一种教育方式,学习者之所得往往只是一些身外之知识,而后一种教育方式,学习者之所得往往可以对其心灵与品格发生莫大的影响。教孩子们吟诵,正是属于后一种教育的一种最为简单易行而效果却极大的,极值得重视的教育方式,这种渗透性的教育,是挽救单纯的知识灌输之教育缺失的一个最为简单有效的办法。
  吟诵既是口耳相传的一种艺术,因此最好的学习方式应该就是聆听别人的吟诵。值得注意的是,《我爱吟诵》这套丛书不但附有文字版的“吟诵建议”,而且由中华吟诵学会组织多位吟诵专家进行了录音、筛选和审定的工作,每篇作品都配选了不止一个吟诵录音,更好地呈现了吟诵应渗透着吟诵者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的特性。吟诵乃是一种实践的艺术,而不是可以从理性去学习的一种知识。
  希望此套吟诵教材的出版,能够在学童间引起普遍的兴趣,使他们以后无论在学文或学理,无论在为学与做人各方面,都受用不尽。
××××××××××××
《我爱吟诵》介绍
图书信息  《我爱吟诵》(小学初级、中级、高级,配光盘)
  主 编:徐健顺 陈琴
  顾 问: 周有光 叶嘉莹
  领衔吟诵:陈少松 戴学忱 徐健顺 程滨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中华吟诵学会授权项目 八位吟诵名家联合录制
  国内第一套儿童吟诵教材
  首次从吟诵角度赏读诗文,并撰写吟诵建议
  让我们像古人一样吟诗
  传习雅言之道,养成君子之风
  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
  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
  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 叶嘉莹图书特色  1.初、中、高三册,分别对应小学低、中、高年级,循序渐进。
  2.按诗词曲文赋标注文体,便于读者掌握不同文体吟诵特点。
  3.全本大字注音,便于学生阅读。并由吟诵专家按文读、入声
  的要求逐一正音。
  4.由中华吟诵学会组织徐健顺、陈少松、戴学忱、程滨等著名
  吟诵家录制吟诵调,并撰写吟诵建议。
  5.由亲近母语组织国内著名的小学语文老师选定篇目。
  6.由叶嘉莹先生等担任本书顾问。

suyuemama 发表于 2011-9-23 07:14:27

我同学也是叫这个名字,也是教语文,还以为她啥时候评教授了

cloudfill 发表于 2011-9-23 09:19:06

听了一下,果然,长大了要再接受有些困难啊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9-23 15:00:55

徐健順老師的文章里常引这么个段子。
“郭德纲喜欢说传统相声。有一个双簧的段子,被他翻出来,是讽刺老话剧的。郭先生把笑点放在了男扮女装忸怩作态上。这不怪他。因为他不知道这个双簧的创作背景。这是老北京天桥的相声。在一百年前,所有的中国文人都是吟诵的,而只有留日、留欧的学生学了外国的朗诵,带到了中国来。外国人朗诵的是外语,所以汉语要如何朗诵,那时也是不清楚的。老话剧之怪腔怪调,可想而知。当时台上朗诵,台下哄笑一片----见惯了吟诗,没见过这么念诗的,也没见过这么在台上说话的……一百年以后,台上吟诵,台下哄笑一片----中国的诗怎么叫他念得这么怪腔怪调的?我们的诗不是历来就是朗诵的吗?”

呵呵。因为一百年来,传统吟誦法也差不多断了。初聽起來确实可能不習慣。不过多聽聽多學學多練練,慢慢,就有感覺了。最後像我,现在凡读诗,特别是近体诗,不吟诵的话,都感觉哪里不对,因为平仄和节奏不对。最近在学唐调的吟诵,主要是针对“文”一类的,也很喜好,听着吟诵的大学、易经,那种感觉真不是朗诵可以比拟的。

晨风 发表于 2011-9-24 19:49:01

这个我很感兴趣,看看那个教材哪里有的卖,我家还在幼儿园,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只是,叶嘉莹教授提倡了这么多,为什么不把想法写下来落实到实体幼儿园教学中去呢?很多事,不是参加个活动搞个讲座就能推广的,如果她能够做到实处,从教材要专业人员培训,做出一套系统的教育模式,那将对我国的国学教育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9-24 20:32:00

晨风 发表于 2011-9-24 19: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我很感兴趣,看看那个教材哪里有的卖,我家还在幼儿园,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只是,叶嘉莹教授提倡了这么 ...

葉教授年過八十了。她為國學和吟誦做的貢獻已經很多。目前國內吟誦學會在做具體的推廣工作,但是畢竟傳統中斷了近百年年,恢復起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吟誦學會從政府得到的支持也有限,現在所有成員都是超負荷工作,要采錄吟誦資料,整理,辦培訓,出版……

因此回國看到吟誦學會的老師們辛苦工作的情形,我一是為我們的孩子感到慶幸,能有緣接觸到傳統吟誦;二是希望盡自己的力量也參與進來。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學習到傳統吟誦。

晨风 发表于 2011-9-24 21:33:04

我着急的是,按照这样的推广速度,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根本来不及接受到吟诵课程,因为至少在我居住的这个小城市,英语的培训班铺天盖地,吟诵的培训却是从未见过,等他们推广来不及了,我还是自己做吧。刚刚已经去京东订购了《我爱吟诵》的初级,打算先自己学习,然后试着让孩子接受。——我一直认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传承从未间断的国家,能够延续几千年的文明必然累积着古人博大的智慧。从个人讲,学习国学必将是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从民族讲,我们有义务将国学精华传承下去。然而摆在面前的问题是:不知道该怎样做。缺少专业教育家的指导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得我的国学教育一再搁浅。——所以,楼主若能接触到吟诵学会的老师们,如果可以的话,有劳转述我的困惑。此外,虽然政治之事本不该多言,但国情之现实,乃是走政府推广之路为上,自古如此,何不效之?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9-24 21:45:47

您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也令人感動。本人是吟誦學會海外志願者部的負責人。

吟誦學會的老師們已經是一個人在做兩個人的在工作。但是政府和教育部的支持如果不夠給力,社會大環境都是英文比中文重要,他們再努力也確實是杯水車薪的感覺。

吟誦學會去才在徐健順教授的多年努力下成立。不是他不想早點讓大家知道,而是傳統斷絕,也不是我們任何人想看到的情况。可是,事實已經如此。只有全力挽救,盡力恢復。而我們,就正好趕上了這個傳統文化百廢待興的時代。

請關注吟誦學會網站www.yinsong.org,加入吟誦學會,成爲會員,帶孩子們開始實踐是我們首先可以做的,這也是為吟誦的恢復做貢獻。有機會再推己及人,幫助更多朋友瞭解吟誦。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9-24 21:47:02

晨风 发表于 2011-9-24 2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着急的是,按照这样的推广速度,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根本来不及接受到吟诵课程,因为至少在我居住的这个 ...

您可以關注吟誦學會的培訓信息,爭取參加培訓。一次六天的培訓就可以入門,而且您會從此愛上吟誦。呵呵。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9-24 21:53:43

晨风 发表于 2011-9-24 2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着急的是,按照这样的推广速度,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根本来不及接受到吟诵课程,因为至少在我居住的这个 ...

“虽然政治之事本不该多言,但国情之现实,乃是走政府推广之路为上,自古如此,何不效之?”

這點吟誦學會的老師比您還急。吟誦學會是教育部下屬的學會,就這一點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教育部對吟誦和傳統的認識不是一天兩天達成的。只能說,情况在好轉,今年吟誦學會得到的支持力度比去年就大。但是這也是因爲去年吟誦學會努力工作的結果。

今年11月11-14日是中華吟誦周,又是一個向社會各界介紹吟誦,也讓政府教育部門進一步瞭解吟誦的大活動。
大家一起努力吧。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9-24 21:57:54

不能等著培訓到家門,那是非常困難的。

必須主動到其他地方參加。每期培訓班,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現在各地也都紛紛要求和吟誦學會合辦培訓的課程。但是那樣是需要一些資金和組織工作的投入的。對個體家庭并不現實。

我們德國的朋友們,明年就打算請徐健順老師來歐洲,辦吟誦培訓。

ykuaiji 发表于 2011-9-25 04:45:44

在百家讲坛上看了一期叶教授的节目,很喜欢.谢谢家有春夏提供的网址

相视而笑811 发表于 2011-9-25 20:41:15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9-24 2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葉教授年過八十了。她為國學和吟誦做的貢獻已經很多。目前國內吟誦學會在做具體的推廣工作,但是畢竟傳統 ...

向所有为国学复苏做努力的人致敬!

相视而笑811 发表于 2011-10-10 16:29:09

顶一下,有需要了解吟诵的爸妈!

春天的小少女 发表于 2011-11-8 16:21:53

我居然被海外华人带领着开始关注吟诵!春夏妈妈的工作卓有成效啊!
我决定参加11月的北京的活动了。

琪花瑶草 发表于 2011-11-9 00:11:20

"...无论是在加拿大温哥华,还是在渥太华女儿那里,叶嘉莹先生都到幼儿园去讲过课。"

看到这个好兴奋啊,我就与叶先生的女儿同城,如果有机会认识就好了,如果叶先生再来渥太华,一定想办法去听她的课。

宫小燕 发表于 2013-6-25 11:45:39

支持!!!!!!!!!1

菲比寻常1983 发表于 2013-6-25 14:41:38

“因为如果只是应付考试,只是写论文、敲一敲电脑,搜集很多资料,它与你的生命不发生真正的关系。可是吟诵呢就不一样。中国的语言,它有一种节奏,特别是诗歌的语言,它有平仄、格律、韵字,而声音能够感动人、打动人的心灵,你如果透过这种声音,是可以跟生命结合起来的,所以我觉得要从小养成吟诵的习惯,这样才能与古典文化真正接轨。 ”

这段话爱得不得了。

sunni 发表于 2013-6-25 15:50:20

关注,支持;可是好多网站打不开了,链接也不行,怎么办?

yqzjs 发表于 2013-6-27 07:20:20

开始关注谢谢提醒

fanxingliu 发表于 2013-8-28 12:22:08

邻居家有学吟诵,也是当玩着学。我也听过。那个调调,乍一听,不习惯。不过经常听就习惯了,呵呵。

端庄的佳倩 发表于 2013-12-10 22:56:30

我听过吟诵,真是不习惯。

畅畅滴妈咪 发表于 2018-11-19 11:57:33

哪里可以下载吟诵的材料呢?谢谢

q123456 发表于 2020-1-14 11:37:59

学习了从现在开始

byegood 发表于 2020-7-17 18:12:20

感谢分享好资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轉貼】叶嘉莹教授谈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