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2017-8-17 13:08 编辑

大家先投票,然后开始讨论哈!

我只想说:放过原版娃吧。。。
单选投票, 共有 170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32.35% (55 票)

    31.18% (53 票)

    14.71% (25 票)

    0.59% (1 票)

    4.12% (7 票)

    17.06% (29 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60 理由 收起
high5 + 60 好!
3306 查看 29 收藏帖子 (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逃离神庙

    2017-8-17 13:27:05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逃离神庙

    2017-8-17 13:39:51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flying7501

    2017-8-17 13:59:49 使用道具

    “原版娃”这个标签很重要吗?这是桂冠吗?我觉得选项3就可以了。表明选择倾向就可以了。太重视一个对孩子的称号,???;里面有?可图?!
  • high5

    2017-8-17 14:00:44 使用道具

    原版娃, 或者说用原版资源喂起来的娃, 和体制内刷题起来的孩子不同。 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但也不是纯洁到,原版娃绝对不刷题,而体制娃绝对不读书,不看原版片。 只是说,原版娃是以大量输入原版资源为主线, 考试前刷刷题了解题型。
    原版娃重在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原版娃从培养的力度来分,大概分三种
    1, 出国党 和 双语党
    出国党就是从小家里有目标明确的要将孩子送往国外,不管是什么时候出去,反正是要出去。 既然目标是要出去,英语肯定是重要培养能力。
    双语党,家里至少有一方家长英语不错,跟孩子说英语。

    2,没确定,走走看
    一些家庭并没有做出是否出国的决定,开始就是带着孩子进行亲子英语,做做看。 做着做着发现孩子进步非常快, 于是就决定让孩子考考托福啥的试试。

    3,确定大本之前不出国,工作或是研究生是否出国,留给孩子自己决定
    培养力度显然不用向1,2 那么大。

    从实施方法来看, 原版娃应该具备下面至少2项
    1,在家经常和孩子说英语的
    2,在家里读原版书籍的,并培养孩子能自主阅读原版书的
    3,听原版书音频
    4,看原版动画娱乐或是用动画片来提升听力的
    5,用英语来学东西,搜资料获取信息
    6,上外教的非ESL课程, 比如 科学课,历史课,原版书阅读课,原版教材课等等

    作为走原版之路的原版娃,个人认为至少要达到read to learn 的阶段。 也就是美国G3的阶段。
    也就是: 听能裸听中级章节书, 能流利朗读600L的文章(没有事先听过的), 能自主阅读700L左右的书籍(孩子认知相当的内容)

    是否原版娃并不一定是要达到美国同龄孩子的平均程度来衡量,而是看是否重在培养英语能力, 如何使用原版资料等。
  • cszxc098

    2017-8-17 14:59:2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szxc098 于 2017-8-17 15:38 编辑

    选4,和H版的定义相近。

    是指从小童中童开始,用原版资源喂出来的,英语比父母地道,接近欧美小孩,说话的时候能用英语思考,具备一定的英语思维,就像我们说地方方言,和母语切换自如。在这个定义下,如果还要只会中式英语的父母去纠正语音语调,那么原版娃启蒙失败。原版娃更多是指听说方面,读写不算,老美有25%的人存在阅读障碍,他们可是原装娃。

    启蒙成功的年龄一般不会超过初中,走高考线的肯定会刷英语题,在启蒙成功具备一定英语思维的基础上,原版娃比体制娃能有多大优势呢?目前在辩论中。

    看过新浪的采访视频,一些著名的培训班老师说,做高考英语的题目需要用理科思维去思考。
    个人认为,原版娃和体制娃在高考英语面前,在大纲的范围内,他们基本是站在同一条线上,在这个战场上,内容限定,考点限定,原版娃学的超纲内容无用武之地,地道也无从发挥,几乎还是要把体制娃走的路走一遍才行。

    体制娃一直是跟着大纲跟着老师的方法学得英语(当然也包括课外阅读),还有和学校学得方法相近的培训班提分加成,原版娃如果要像体制娃那样学,需要一个华丽大转身,把原来快乐习得的英语变成一个和其他学科差不多的学得,需要时间去适应,更多的是像坛里中学版里看到的,到了初中,没转过来,英语基本上是在吃小学的老本。

    国际学校初中后期全面展开英语授课,没有体制娃原版娃之分,上课学知识用英语,做作业用英语,刷题用英语,甚至生活上都要用到,英语是一个天天要用到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这和高考线完全不同。我附近的那间国际学校,同时开设西班牙语,韩语,法语教学,对那些小孩来说,这些语言等同于高考线的英语。

    最后想说,如果启蒙成功,那自然是最好,但如果不成功,高考线迟早要走上体制娃的路子,启蒙失败跟着学校老师的步调走就好,不需要强求,不要看到坛里的牛娃就慌了神,天没塌下来。国际线更不用在乎了,只要能跟上国际学校的教育进度,启蒙成不成功不重要,以后会堆出来的。

  • 陪伴成长

    楼主 2017-8-17 16:00:29 使用道具

    占一楼做数据分析
  • lulu2013

    2017-8-17 16:21:31 使用道具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7-8-17 13:27
    原版娃,准确的说,是应该叫原版书娃。必须加个书字。

    我理解就是业余大量时间都花费在看原版书上,以看 ...

    感觉不是这么定义的吧
  • 逃离神庙

    2017-8-17 16:29:35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soasis

    2017-8-17 16:49:19 使用道具

    个人认为:原版娃的英语学习之路类似中文学习,无论小时候自主阅读了多少中文书籍,看了多少中文动画片,在国内的学校,必定是要跟着考试走的,学习做题技巧,走应试之路。既然是学习一种语言,从小开始接触,优势就在于发音、听力和一种文化积淀。在考试面前,大家的起点是一样。
  • feilongzaitian

    2017-8-17 20:02:5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7-8-17 20:37 编辑

    原版娃,首先体现的不是什么资源的喂养,不是什么达到或者接近母语国家同年龄小朋友中位线水平,而首当其冲的是——儿童在先,成人在后,儿童成为完全自主的习得学得的——主人!

    原版娃,首先考察的是——完全不同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吧!

    否则你用国内教授新概念的方式喂养孩子原版的资源,也能喂出一个——貌似达到或者接近母语国家同年龄小朋友中位线水平的——外在形象!

    中看不中吃!
  • lmjcle

    2017-8-17 21:02:06 使用道具

    应该是1和2之间,低龄时期达到1不难,但随着年级增高,压力增大,作业增多,分配在英语阅读上的时间减少,能维持2已经很好了。

    毕竟本土的孩子的英语能力是不断向升的,而我们这里是逆水行舟,勉力维持。
  • 阿春1008

    2017-8-17 21:11:08 使用道具

    我支持H版主的观点。
  • b3410

    2017-8-17 21:19:06 使用道具

    我覺得最簡單的答案就是可以用英文來學習,也就是 read to learn

  • feilongzaitian

    2017-8-17 22:07:0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7-8-17 22:32 编辑

    其次,原版娃,通过英语原版的人文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的启蒙,有着过人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对真实世界热切观察的渴望,他们喜欢探索真实世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并自己选择,学习那些对自己真正实用的——知识和能力!

    所以原版娃的观察判断,选择分析和动手操作及与人分享的合作能力,都从原版中,直接受到浸润和洗礼!


    而大陆的原版娃,生存和教育环境受限,许多都只是刚进入——原版娃的初级阶段


    但是初级已经进入了,中高级还会很远吗?
  • sun01759

    2017-8-18 00:28:38 使用道具

    选择6,让我来说,根本没有原版娃。“我们生长在中国”,要有,也只有“原版中国娃”。我也认为好的教育就如同美妙的音乐,入耳入心,是共同通的东西,所以这本就无国界。但由于人种,地理,历史政治等等我们又有着各自的语言文字和文化背景。所以中国人都要读中国书,美国人都要读美国书,想开阔视野则都多读读外国书,多学习外国的文化。“原版娃”定义如果变更为“原版书娃”觉得不好,这不由得会让我联想起了,“土鸡”,“土杂鸡”以及“三黄鸡”的区别,开个玩笑。
  • 瑞希妈

    2017-8-18 00:31:53 使用道具

    非常想问下我们论坛那些坚持原版喂养的娃,走体制的有多少?高考英语是多少分?
  • 王辉

    2017-8-18 10:06:36 使用道具

    我还是过来学习的
  • RubyAtCuisine

    2017-8-18 10:21:06 使用道具

    以看原版书为主的孩子,因为求知欲强,但凡遇到中文的好书也会如饥似渴。

    因为英文 non-fiction 看多了,所以不太会轻易被人牵着鼻子走,自己会判断、会找依据、喜欢 hypothesis,很少非黑即白。

    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不一定是科学方面的,还包括人文。比如,跟娃爸说这事有点危险,娃爸说“没事的,试试看”,娃说“Don't risk your life”。

  • michalie

    2017-8-18 15:01:53 使用道具

    学习一下,不懂没听过
  • cream1023

    2017-8-18 16:11:51 使用道具

    学习,谢谢分享
  • 灿祥07

    2017-8-19 08:01:30 使用道具

    对原版娃来说,学英语已经不是主要任务了,而是通过英语来学各种知识,英语的资源更适合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三观影响是巨大的.哑巴娃的视野绝不能和原版娃相提并论,原版娃是国际视野.哑巴娃只能局限在课本里.
  • chppchy

    2017-8-19 17:30:37 使用道具

    百家争鸣,精彩纷呈
  • 高小宝

    2017-8-21 07:20:38 使用道具

    我家Max应该算是原版娃,因为中文不认识! 他从小听英文书,看英文动画片,5岁半来美国,衔接的时间比较合适,所以没有经历任何障碍就switch 到英文频道了。如果还继续留在国内,我很难想象他今天的英文程度会怎样。他5岁半来到LA时,中文已经完全可以自由表达了,应该说是他的母语,而且我们在家也是说中文的,但是对小孩子来说环境对语言的冲击力太大了,他在学校没有中文环境,连穿衣戴帽到搞不清了。我们每年暑假回国两个月,就是为了加强他的中文。在国内孩子小时候可以给他模拟一个原版的小环境,孩子的语言优势也会让他迅速地提高到一定程度,但是随着孩子们上学后所有的知识都是中文授课,课外时间被挤压,想达到母语国家同龄孩子的水平还是不现实。孩子们小的时候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优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Max也是受益者,但是后续的语言环境一样重要,想两种语言齐头并进是很难的。
  • yblily

    2017-8-23 15:49:34 使用道具

    我是来学习的。
  • ersiezh

    2017-8-24 01:41:08 使用道具

    原版娃又如何呢?孩子身体健康,开开心心就好了
  • aboliqiu

    2017-8-24 14:14:44 使用道具

    我要求低,孩子能不把英语当回事,能用来看书看电视听广播就行。
    初级文盲但是能运用自如的水平。
    高级思维我觉得孩子如果不出国的话,还是要靠中文建立。
  • oakalvin

    2017-9-4 22:08:54 使用道具

    谢谢楼主!还是非常有诚信的,就是这百度云的失效时间也太快了
  • oakalvin

    2017-9-4 22:09:11 使用道具


    赞0
    我要求低,孩子能不把英语当回事,能用来看书看电视听广播就行。
    初级文盲但是能运用自如的水平。
    高级思维我觉得孩子如果不出国的话,还是要靠中文建立。
  • nfaye1025

    2017-9-11 11:14:09 使用道具

    我也要求低。原版娃就算了呵呵。。能听说读写都OK就好,  毕竟是生活在大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