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参加国内高考,做原版娃到底值不值?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2017-8-19 07:00 编辑既然大家有兴趣,那就继续吧。
不过,讨论之前,请先定义一下什么是你理解的原版娃。可以参考链接:
http://www.ebama.net/thread-314757-1-1.html
High版做裁判,大家应该都服气吧!
演出开始了!
---------------------------------------------
8月19日更新:
我误判了形式,原来High版对这个问题也有立场。我错了,我改!
已经变更成无裁判了,High版请畅所欲言。
另外,欲从事本帖裁判职业的,也请快速联系lz。
谢谢大家,演出继续!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2017-8-17 18:26 编辑
首先明确立场:即使参加国内高考,而且并无在国外长期生活的规划,做一个原版娃也是值得的。
我的原版娃定义:无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如果要和母语者同台竞技,英语综合能力(听说读写),需要达到或者接近母语国家同龄者中位线水平;如果要在英语为母语国家生活得不错(并不只是物质条件),英语综合能力(听说读写),需要达到或者接近母语国家同龄者合格线水平。
按照以上的定义来说,原版娃并不是 看看原版卡通、听听原版小说、读读原版教材 就可以做的。如果一个非母语国家的所有小朋友都可以这样就做一个原版娃,那母语国家的小朋友情何以堪?事实上,做一个原版娃,需要在英语的几乎所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以获得足够的英语应用能力。
那我们再回来看看英语的高考。
如果想在高考的英语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比如说90%或者85%的总分?),有哪些方案呢?
方案一:学习学校的英语课本+练习。无可否认,确实有少数英语考试天才仅仅就看学校英语课本就考高分,但是这并不具备代表性。
方案二:学习《新概念英语》或者类似的以所谓“语法”为核心的教材+练习,提高语言的应试能力。理论上讲,《新概念英语》也是一套原版教材,所以按照一些人的逻辑,学习《新概念英语》的也是原版娃?
方案三:学习以语言应用为核心的教材+练习,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这些教材的作者,可能是中国人,也可能是外国人。
方案一小朋友的家长我们只能表示祝贺。然后,我们比较一下方案二和方案三吧。如果以高考分数为标准,方案二和方案三很难直接进行比较,或者说是可以等效的,并没有哪一种方案一定会比另外一种方案更好。
你们在忽略个体差异的情况下,那我们来看看投入和产出吧。
方案二:
投入:大家可以到各大鸡血论坛看看目前主流的《新概念英语》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难道觉得这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吗?
产出:这里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学习《新概念英语》的大致结果是什么,你们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英语也是这样吗?
方案三:
投入:方案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很可能是超过方案二的。但是如果考虑到其中的知识性和娱乐性,那就很难说了。比如说,用业余时间来看各种英语视频和看各种英语书籍,和用业余时间来看各种脑残剧和玩各种游戏,你觉得那种更值得?对于小朋友而言,不学英语的时间和精力,也并不一定就会去学习其他更有价值的东西。
产出:我相信,除了个别人以外,应该不太会有人觉得自己英语学得太好了吧?事实上,无论在人生的什么阶段,方案三总会给你多一种选择的可能。
总结一下:即使参加国内高考,做一个原版娃也是值得的。
当然值得。有深厚的基础,稍加刷题,高考不会多难,在读原版过程中收获的是绝对值得的。 主要看做到什么程度程度以及孩子的本身的情况 哈,这个问题从某个角度上看,就和学钢琴值不值一样,全国学琴的几千万人,每天花1、2个小时练琴的娃比比皆是,可中央音乐学院每年只招20几个学生。对于很多娃来说,除了小时候在培训班安排的表演中上过舞台,成年后可能一生都未必能再踏上去,但是没见过哪个父母说不值的。英语也一样,很多娃大学毕业后,打着几千块钱的工,可能真的很多年都用不上,当初的一番苦心打了水漂,可父母那时候也没心思去想值不值了。:dizzy: 我是选择支持的。原版娃过渡到应试娃应该是轻而易举的,原版娃和应试娃相比,在单词记忆句型记忆作文模板记忆等等方面,原版娃要有优势得多。 就是拼个小升初,牛娃都奔FCE去了,还有什么值不值的呢。看竞争在哪个层面 根本不是值不值得问题,而是在国内的语境下,怎么发挥最大值的问题。 高考是一个重要的关卡,很重要,但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各种交流中应用,包括政治,商务,科技等等各个领域,不是只为高考准备的,假如只希望孩子待在只有国人的小圈子里,也许没有问题,混也可以混过去,但是只要他触及任何领域高水平的圈子,国际间的交流就不可避免,现在不学,将来就补学吧。 走体制必定有学科作业量和任务量,那么原版的时间从哪里来?尤其是到高考时。高考就3000词汇量。原版读深了增加的词汇量对高考无益。 这里面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从小就走原版路线的孩子,所受到的思维文化熏陶不一样了,很可能长大就不太愿意参加高考了,而是中学就会坚定的走出国路线。即便如果父母逼迫参加高考的,可能会叛逆不好好学。所以能力够不够和愿不愿意学还是两码事。 我是过来学习的 让孩子看着有营养的原版书、纪录片、电影,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有比这更值的吗?;P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2017-8-18 13:19 编辑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7-8-18 09:01
阅读不一定原版,原版肯定也不是最高的效率。
上面我说的不是假的,就是我给我儿子设计的阅读教学计划。 ...
首先,除了刷题以外,做你规划的这些事情,你觉得每天需要占用多少时间呢? 这些时间用来学其他原版的东西,行不行呢?
然后,在高考党看来,你这也是浪费时间。
有反方了,欢迎继续讨论哈!
瑞希妈 发表于 2017-8-18 00:44
走体制必定有学科作业量和任务量,那么原版的时间从哪里来?尤其是到高考时。高考就3000词汇量。原版读深了 ...
第一:时间是没有办法存储的,不用来干这个,就用来干那个。时间不用来学英语,也未必是用来做你认为更加值得的事情上面。
第二:除了“英语要为其他学科让路”的以外,想要获得满意的分数,英语学习也是需要相当多时间的。这些时间如何有效利用就看个人的规划了。
另外,你们反方的同志们已经举例说明了,不是单词认识,题目就会做对的。3000词汇量,并不等于你能考满分。
欢迎继续讨论。
duoduofish 发表于 2017-8-18 09:17
这里面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从小就走原版路线的孩子,所受到的思维文化熏陶不一样了,很可能长 ...
说得好像不走原版路线的孩子,就愿意参加高考一样。。。
很多时候,参不参加高考,并不是小朋友自己能决定的。
如果假设万一不幸要出国读高中的话,你觉得哪种孩子比较容易一点?英语学好,始终给你多一个选择。
要不到我们正方来吧?
神廟你太功利主義啦!
雖然孩子都是自己的,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想怎麼培養別人管不著。不過你講的小神廟的情況也不是普遍情況,可能真要有一個大前提:孩子乖,不反抗,不挑食,還學的快。
我也沒覺得英文重要到什麽什麽地步,曳沒覺得看原版是必須。
不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培養出愛閱讀這個習慣,終身受益。無論讀原版英文還是中文,雙修更好,偏食也算了,只要喜愛閱讀,別的都當bonus
至於刷題,扣語法,背單詞,這的確是考試高分的速成法。不過,這些好像運動員打激素,副作用不小。催肥的時候適當應用,不適合變作常態。
2017-8-18 09:01
棬Ч
...
高考4000词就够了,你追加上了4-6级词汇实际上还是花费宝贵时间去超纲了。背这些单词是需要重复重复再重复,时间付出也是。另外,4-6级包含很多抽象动词,小学生理解起来痛苦。
而且你也知道,这其中很多词汇不仅是背了就行,还需要学习并最好在文章能多次碰见,才能算作掌握。时间和精力消耗巨大。
逃离神庙 发表于 2017-8-18 16:50
你说的意思我能理解,
我家就算时间全给数学,要实现我的数学教育目标也是很难的。
这种情况下没法悠哉 ...
嗯,也能理解你的想法。
覺得背單詞不用也挺可惜的,如果有和所背的單詞配套的書,順便看看,或者試試寫作,把學的詞寫出來用,可能會更加立體一點。
知道小神廟主力在數學,其實也可以刷英文奧數啊,英文數學其實更容易掌握。這樣弄幾個國際獎項是不是對升中高考提前錄取啥的都有些幫助?
由于楼主的限制,我只能选中立。
只是,还是有句话特别想说出来。
每次我有时间去北京,都会到王府井或是西单的图书大厦去逛逛。 每次看到整整一层(不止)的英语教補书, 想想孩子从学英语起就开始泡在这些书中, 简直就是浪费生命! high5 发表于 2017-8-19 00:39
由于楼主的限制,我只能选中立。
只是,还是有句话特别想说出来。
我跟您有相同的感觉,这些教辅书就是国内孩子的英语学习啊!所以,在体制内学习之余,我绝不让我的孩子再染指这些毒素,无论它对高考有多重要,我希望孩子能快乐地学习,英语是可以做到快乐学习的,因为他是语言,承载着思想智慧和灵感,通过自己的眼睛,洞穿别人的灵魂和世事万千,难道不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吗?至于那些为了高考而一味刷题的人,在他们眼中孩子就是牲口就是机器,喂什么就吃什么,没判断没选择,我不知道这样的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作为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如何承受这种生活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样长期被格式化的孩子,即使赢得了高考,也不可能赢的漫长的人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