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jimol 发表于 2017-9-7 11:08:48

请教各位,这句英语的意思>_< (体验英语七)

最后一行,right over的确切意思:$ 谢谢~~~

天天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7-9-7 12:34:47

ELEPHANTS CAN LIFT THEIR TRUNKS UP HIGH TO GET AT LEAVES AND BRANCHES
大象可以把树干抬得高高的,以获得树叶和树枝

THEY CAN PUSH TREES RIGHT OVER
他们可以把树推过去

RIGHT OVER 在这里表示 上面的原因,造成后面的结果是“ 这样就可以”

个人这样理解,不知道对不对,:loveliness: 请高手爸妈回复下,我也想学习,哈哈

zhaojinrui 发表于 2017-9-7 13:12:46

个人理解 : 大象可以把象鼻扬得高高地,以够到树叶和树枝。
            他们可以推开树枝走过去??? 同请教下面的高手爸妈。。哈哈

cranberries515 发表于 2017-9-7 13:32:36

TRUNKS是大象的鼻子
大象可以把象鼻抬得高高地,以够到树叶和树枝。
            他们可以推倒树

cszxc098 发表于 2017-9-7 13:49:29

本帖最后由 cszxc098 于 2017-9-7 14:09 编辑

词典里的含义很清晰,一查就有。:P







补充说明一下,right在这里是副词,强调用,和right now,right there同理。{:1_1:}



liujufang 发表于 2017-9-7 13:50:47

学习了,感谢

aihacanada 发表于 2017-9-7 14:01:22



大象这种动物不是很厚道。为了自己或者小象能吃到树叶,有时不惜把树推倒。缺少公德意识。

tonghua930 发表于 2017-9-7 14:01:25

学习了,感谢~

cranberries515 发表于 2017-9-7 14:11:48

cszxc098 发表于 2017-9-7 13:49
词典里的含义很清晰,一查就有。




用的是什么字典啊

cranberries515 发表于 2017-9-7 14:13:19

aihacanada 发表于 2017-9-7 14:01
大象这种动物不是很厚道。为了自己或者小象能吃到树叶,有时不惜把树推倒。缺少公德意识。

肚子都填不饱,还跟你讲公德么,:lol

yukiman 发表于 2017-9-7 15:04:31

断句就断错了,短语在“push……over”,我的关注点在“right over”,我的水平真是差啊,这后头的亲子英语可咋办呀

phoebe_xiao 发表于 2017-9-7 16:10:21

知道push over是个短语,但真的看到的时候却联系不起来,学习了

cszxc098 发表于 2017-9-7 16:28:00

本帖最后由 cszxc098 于 2017-9-7 16:31 编辑

yukiman 发表于 2017-9-7 15:04
断句就断错了,短语在“push……over”,我的关注点在“right over”,我的水平真是差啊,这后头的亲子英语 ...
不要紧,上面列出来的,差别只在于懂和不懂,但都是属于学得范畴。

而我们最初的想法应该是让小孩走习得的路子。

说句得罪你的话,看了一下你的启蒙贴,感觉还是偏向学得,进度也有点急,当然,这也是你的骄傲所在,继续这样走也没什么问题的,就是家长会像现在这样,要辛苦点,这样走以娃现在4岁的年龄,再学几年去考剑桥什么的,成绩应该会很好,又会是一个牛娃。

如果基本是纯习得娃,家长的参与不会有那么多,娃的进度也不会有这么明显,静待花开会很煎熬,但是你现在担心的问题将来对小孩来说是不存在的,她不会像我们这样去想这个句子,听到即时就能明白意思了。

kojimol 发表于 2017-9-7 19:36:15

cszxc098 发表于 2017-9-7 13:49
词典里的含义很清晰,一查就有。




太感谢了~~~原来我是断句断错了 TAT

kojimol 发表于 2017-9-7 19:37:24

yukiman 发表于 2017-9-7 15:04
断句就断错了,短语在“push……over”,我的关注点在“right over”,我的水平真是差啊,这后头的亲子英语 ...

一样一样的啊:'(

kojimol 发表于 2017-9-7 19:45:30

本帖最后由 kojimol 于 2017-9-7 20:04 编辑

cszxc098 发表于 2017-9-7 16:28
不要紧,上面列出来的,差别只在于懂和不懂,但都是属于学得范畴。

而我们最初的想法应该是让小孩走习 ...
亲说的启蒙贴是指我那贴 巧巧英语启蒙记录(19M~44M) 吗~~谢谢指点~~我也不太清楚学得跟习得怎么区分,纯习得的话,是家长只管念书不翻译吗?(我口语完全拿不出来跟娃说日常,只能念书:'()

cszxc098 发表于 2017-9-8 00:52:46

本帖最后由 cszxc098 于 2017-9-8 06:56 编辑

kojimol 发表于 2017-9-7 19:45
亲说的启蒙贴是指我那贴 巧巧英语启蒙记录(19M~44M) 吗~~谢谢指点~~我也不太清楚学得跟习得怎么区分 ...
晕,看错了,以为上面楼层的宝妈是你。
是的,是指那篇记录贴。
以我自己看到的,出过书的牛妈说说自己的看法:

习得比较纯的有想想妈,想妈硕士文化,英语估计不会差(肯定懂主贴的句子),在家长参与不多的情况下(肯定比你少),想想靠按坏几个MP3的代价,打通听力关,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不过娃极牛,启蒙又早,普娃不容易复制(书里对资源的分类总结详尽)。还有大家骂得比较多的廖妈,TW英语教师,自己基本没参与,单靠书中说的听书单,突然某一天,小孩翻书把一直听到的对上号了,顿悟后也达到了地道高水平,这个对娃的悟性有一定要求,成功率也不高(书单基本都能找到对应的JY音频,别人也都弄好了,方便)。当然还有你知道的汪妈,一句英语三次翻译,她的书单难度较高,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以汪妈纽约读大学,香港金融机构天天用英文工作的水平,带出来的娃,她自己都感觉不那么地道(书单内容小孩比较喜欢,也容易开展亲子互动)。对比之后,会感觉中式英语水平的家长参与越多,离地道越远。习得是用原汁原味的原版资源在家里创造一个英语小环境,力求让小孩沉浸在其中自然习得英语,中式英语的家长主要是负责盖老师说的导入功能,成为一个合适的资源提供者。效果可以接近或者达到在大环境中浸过的鲜花小孩的那种水平,听家长读说或者其他中式资源会感到别扭,不自然。而不是像学得那样,反过来,要家长深度参与,用蹩脚的中式英语去纠正小孩的错误,带着小孩走向星辰大海。
现在比较接地气比较完善的就是盖老师的混合版方法,500以内,家长类似OPOL那样带入门,500-1000用原版资源解决,1000后在保持原版输入的同时引入外教,直到累积3000听力词汇,才开始进入拼读、阅读,并配合体制内教育逐渐加大学得的比例,直到习得学得一半一半。

但是坛里各有各的招,总体上是以各种国内外考试成绩为标准,不论是走什么路线,只要能走通就是好路子,所以,你按你自己的方法就行。

kojimol 发表于 2017-9-8 09:36:41

cszxc098 发表于 2017-9-8 00:52
晕,看错了,以为上面楼层的宝妈是你。
是的,是指那篇记录贴。
以我自己看到的,出过书的牛妈说说自己 ...

看到亲举的习得的例子,我这英语渣应该是没戏了。:'(我一直以为坚持给娃听原版故事,而不是从this is a ..这种开始让娃跟读,就算习得囧。我娃不肯自觉听音频,而且一本书听个三五次就腻了,我只好先给她念上几遍,然后播音频。给她念的时候,她还经常打岔,看图说话(中文)说的比我念的还多。音频感觉她没怎么在听,就是玩她自己的,只能是聊胜于无。
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听力词汇应该有一千以上,故事,科普基本照念不解释,个别不认识的单词她会拎出来问我。数学类的要解释一下,可能是数学概念本身就有点难度。
非常感谢亲的提醒,我以后一定多注意不要参与太多,能不解释的就不解释,尽量让她向地道靠拢。

kojimol 发表于 2017-9-8 16:23:52

cszxc098 发表于 2017-9-8 00:52
晕,看错了,以为上面楼层的宝妈是你。
是的,是指那篇记录贴。
以我自己看到的,出过书的牛妈说说自己 ...

谢谢鼓励~~{:8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各位,这句英语的意思>_< (体验英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