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绘本
孩子在听了他叔叔阿姨要结婚的事情,就说要写个your life的书,这大题目...想了解娃真实想法的,请看英文;想看人生的,请看中文:lol
做的太棒啦,非常有想象力!
很好玩!! 哈哈哈哈哈好玩 喜欢画画懂英文的小男孩 真棒! 做的太棒啦,非常有想象力! 本帖最后由 灿祥07 于 2017-9-21 11:03 编辑
把画和话结合起来,是很好的路子.随着孩子的长大,就会做文字较多的绘本和书了.把这个兴趣保持下去和保护下去.我猜想你家孩子画画涂鸦发展的很好.我个人的看法,不要出去学画画,()如果真有天赋和特长,并且要走画画专业的话,十岁以后再出去专业学习,高中学也不晚),鼓励孩子自由涂鸦就可以了,给孩子丰富多样的画材.看些手工艺术方面的英语的视频,一举多得.学画画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会磨掉孩子的兴趣.儿童的画,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故事性,和兴趣.20130620 记录的,当时是五岁七个月时画的.
第一张好象与后面关系不大啊
看她当时写的字母,很多都是反的,并且不断开. THE BOOK YOU WANT TO READ .THIS BOOK IS WRITTED BY CANDICE.封面画的是啥啊?公园的门?有个大锁子?
坐公交车去公园
半路公交车坏了,换了一辆车
在野餐
她在追赶鸭子
我给抓了一条鱼,放到瓶子里..(我是用手抓的)
另一个拿网抓鱼的都吃了一惊,我是手抓的,
喂鸭子?
后来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好喜欢青蛙的画).......
看到你家孩子写的空心字,我家从小中英文也写空心字很溜.
本帖最后由 vivin06hi 于 2017-9-21 16:32 编辑
谢谢灿祥爸爸的指导。灿祥这个时候的画内容比较丰富,我们是画车和机械类的比较多,可能因为是男孩子:lol。他几乎每天都要画,我确实不干涉他,我也干涉不来。。看过一些文章,了解一点孩子绘画发展的阶段,所以没有强求或建议他怎么画。他现在不喜欢涂色,一笔画到底,因为他只想表达思想,所以他下笔快且大胆,。绘画课我也很认同灿祥爸爸的说法,过些年再说吧。
再次感谢灿祥爸,我很受益。
1、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风格,一般来说,到六七岁时,孩子的风格已经很明显了。只要画画兴趣大,孩子之间没可比性的,我见过只爱画火柴人的,也一样画的很好,线条的功力练得很好了。象不象在儿童画里根本就不重要。
2、飞飞在天曾经说过,真正成功的人,都是男女潜质同在。不要过分地把孩子限在男性或女性的事物中,如女孩子可以画怪物,可以画汽车,可以画打打杀杀。。。男孩子可以画公主。。。不管画什么,大人都要鼓励孩子,主动和孩子交流。不要过多的以大人的喜好来影响孩子。当然,很多男孩子女孩子还是有一定的顷向的。相信你做的很好。孩子喜欢画,画的有故事性,这是最好的了。你家已经很好了。
3、在这个阶段,我也看了我家当时画的,确实是大量画画的时期,进步很快。好象放假时,一周可以画三四百幅,当然有些画一半不画了,孩子有完美追求。这些都是满足供应,不要怕浪费。
4、我们大人不会画,也不会教,也没学过。只和孩子积极的交流画的内容就足够了,孩子需要一个能了解她内心的人,有一个欣赏他的人。画画本身也是一种表达。如果他的表达没人能看懂,慢慢就不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了。如果反馈较多,他会处处留心,自己不断地在悟,慢慢就画画就提高了。
5、关于涂色,小时,孩子还玩些色彩,腊笔,彩笔,水彩,水粉。。。大了,孩子基本就是学校用什么笔,她就喜欢用什么笔来画,基本也就是单色画了。涂色也太慢,影响她表达,太费时间她的灵感就变了。
为什么非要让孩子涂色?
下面是我以前写的,复制过来:
在学校,尤其是在幼儿园,遇到有节日或什么的,学校就会要孩子的画,来展出。就象我下面拍的一样。实际上相当于是教学成果展示。让前来参观的家长看到这个幼儿园或学校素质教育是如此之好。
孩子从小到大的交上去的画或是小报,大部分都不合格。以至于有时,老师说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我们就干脆不做。我家孩子这么会画,这么爱画,我自认为画的也很好,并且一年级就在家自制中英文的绘本书了。为什么不合格呢?主要问题,第一,是要涂色;第二,要涂底色。每次交上去,因为这两件事给打回来重做,我都很气愤。
关于涂色,我觉得小孩子画画,就是画画涂鸦,就是玩,就是真正的兴趣,孩子爱涂,就涂,孩子不爱涂,就不涂,一切由孩子决定。只要是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都值得表扬。
就孩子能力来说,幼儿园小班,大班。。。的孩子,画不了这么好的画,也涂不了这么好。孩子的能力还达不到,为什么要这么要求呢?因为要“好看”,这是一般的老师和家长认为的好,在我眼里,这都是些死画,毫无稚趣。只有害处,把孩子的想象力给拿走了。把孩子的信心给打击了。孩子做不了,怎么办呀,家长代办,孩子顶多是看客。也是要潜意识中告诉孩子,你画不好,你不行,我给你做吧。社会中,太多这种不懂教育的老师和家长了。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不懂的什么是好,不懂的孩子的发展特点,不懂如何引导孩子。。。不懂教育的老师,迎合不懂教育的家长。
其实,要学会欣赏鼓励孩子,画成什么,都是孩子独立完成的,在不断的鼓励下,家长发现亮点就表扬,孩子越来越有兴趣。现在,孩子的作业,还有学校布置的小报,都是她一个人独立完成,就是有些查资料,都是她在用手机查。根本不用我管。我相信,就小学,孩子的小报,大多数还是家长的作业。这,就是从幼儿园没有放手造成的。这些孩子,这些方面已经毁了。独立性也没有培养起来。 灿祥07 发表于 2017-9-21 20:46
1、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风格,一般来说,到六七岁时,孩子的风格已经很明显了。只要画画兴趣大,孩子之间 ...
我们幼儿园从没有绘画作业,所以不用应付什么:lol 倒是被叫去过学校帮老师画些画,画完由老师涂色。
灿祥爸爸说的这几点我很同意,只是在交流上我有时候会不耐烦,挺无聊的哈哈。
贴的文章写得很好,很有感触。家里买了各种水彩颜料,人家不喜欢玩,还是直接画带劲,所以现在就偶尔玩一玩。
孩子有他自己的步子,我跟着配合就是了:lol
把孩子的兴趣激发出来,是孩子主动和你交流。主动给你讲。有时大人会烦。而大人和孩子交流,也切忌死搬教条,让孩子失去兴趣。比如,逼着孩子讲故事。就好比学英语,逼着孩子复述,背诵一样。
再贴一个我写的关系怎么和孩子交流画,怎么表扬孩子。
从画手说起,怎么表扬孩子?
从画手说起,怎么表扬孩子? 在奥数课前,有点时间,正好完成这副没有画完的画。她的同学看了她的画,说,我喜欢你画的这个手。她不紧不慢地说,我天生就很会画手。真的是她发自内心这样认为的啊。这是多么的自信啊。我以就说了,孩子在六七岁,画画,就很有自己的风格了,也建立了足够的自信,外界对她的影响已经不大了。比如,别人画个啥,画的不好的,她绝不会学。别人批评她的画,她根本不在乎,因为她觉得他们不懂画。即使搞些应试的,对她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画人画手难,她的确画手很好的。她同学本来表扬她是拿杯子的手,后来我细一看,她叉腰那个手画的才更好呢。
在交流她画时,经常,有可能我会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或建议,为了不打击她的兴趣,我一般会说,我不懂画,只是我自己一些外行的看法,听不听由你,你才是画家,听画家的。所以,她也美滋滋的,以为她真就是画家了。这些自信从何而来?就是和家长的交流中来的。以画手人例吧,她小时画画时,我常表扬她,你这个手,画的真好,不同的姿态,观察,看这个又是这种样子。然后,她画时,常注意她画的手,经常在画画时,不断地摆弄她手的姿态。家长的交流,引起了她的注意,然后她再自己观察,悟。当画的真有进步了,她就慢慢产生成就感,就自信了。所以,不是家长直接教孩子怎么画手,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去观察发现去。家长起的作用就是交流,让她产生兴趣,有个懂她的人,欣赏他的人,很重要。这样兴趣越来越强,越来越自信。其实很多孩子后来不画画,都是让同学,老师等别人打击后再不画了,因为他们的自信没有建立的很强,也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没悟到,都是别人教,或是临别人的画,怎么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大人的这样交流,强化,引起她的兴趣,可能孩子某些天赋慢慢就枯死了。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如何表扬?就是表扬一定要具体。比如,我表扬她画的手,有进步了,有变化了。。。在前十来年,流行一种说法,赏识教育,其实那些人根本就没理解透人家的真实意思。把赏识教育变成了宠爱教育。我见过一个家长,孩子在课上乱的不行了,家长嘴里还一直念叼着,你真棒,你最棒。。。其实,赏识教育也是要有规则意识的,就是在美国,上课也有罚站,因为有班规,谁违反,就会执行。规则,一定是提前制定的。临时来的,那是滥用家长的权威。宠爱孩子,也是有底限的,如果孩子犯了,家长绝不能让步,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真正的道理。或许是冷静时给孩子讲清楚。冷处理,冷处理并不是不理孩子,是让孩子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流。要说太多了,这里主要就说,表扬孩子一定要具体,少些空洞的表扬。
还有一种表扬,就是要找靓亮来表扬,而不是找错误来批评。比如孩子写字不好,从孩子写的好的字里边,说,这几个字写得真好,都象这样就好了,而不是把写的不好的,让孩子擦了重写十次。孩子写出来的好词好句,成语,可以重点提出来强化表扬一下。再写时,孩子就会很注意的。过多找错,纠正,这些会影响孩子的兴趣。其实小学都不要怎么挑错。
。
交流一定是真心和孩子交流的。如果大人只是应付,或是过来奉承(有时别的家长会这样做),其实孩子扫一眼,听你的话,看你的眼神,就知你是不是真心来交流的。
要想好交流,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父母才有可能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当然不用心,没时间陪孩子玩的父母是很难真心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指望老师来了解孩子也是不靠谱的,老师对着多少人啊?时间才多点啊?当然老师最可能了解父母不在的情况,和人相处的情况。只有真正了解,才能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也需要家长努力学习些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当然,家长自己悟,学习别人的经验都可以。
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她说出来的话,父母能听懂,孩子很小时,说话不太清时,那时,只有父母能懂,为什么,因为父母了解啊。画画也一样,只有父母才最可能了解孩子画的是什么,因为父母也知道她最近干了什么事,是从哪里触发来的灵感。有了这些基础,父母猜孩子的画,才能准确率高。当你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啊?孩子心里可能在打鼓,我画这么象了,难道他们真的看不出来,是我画的不象吗?或者大人真接猜错了,都会让孩子心里起变化。越了解孩子,猜对的越多,孩子也就怀疑自己了。当然,交流不一定非要是从画的是什么?这是什么开始,可能旁QIAO侧击,慢慢就明白孩子的画了,从很多方面都可以打开话题的。交流对孩子画的促进作用我就不说了。 灿祥07 发表于 2017-9-22 06:51
交流一定是真心和孩子交流的。如果大人只是应付,或是过来奉承(有时别的家长会这样做),其实孩子扫一 ...
学习了,尤其是手的那个例子,好像开了点窍。因为他画的都是机械,他自己觉得每个都不一样,在我看来都差不多没什么意思。听了你一席话倒觉得越是同一种东西越有值得交流的地方。回头在实践中领悟,谢谢灿祥爸爸的仔细回复:loveliness:
vivin06hi 发表于 2017-9-22 08:39
学习了,尤其是手的那个例子,好像开了点窍。因为他画的都是机械,他自己觉得每个都不一样,在我看来都差 ...
重复的力量
关于重复,只要孩子喜欢,就要重复啊.五岁多或是之前的孩子,一般是喜欢重复的.因为重复能给她带来新的感觉,新收获,只要孩子喜欢,重复二百次也可以.有的看动画在重复,卡由可能我家重复过五十次以上.亲子阅读可以重复.讲故事可以重复,记得小时,她过生日时,我送到幼儿园蛋糕,她让我不厌其烦的在讲,讲四岁生日时,五岁生日时.当然,与讲的人的水平也有关系,我总是能找到她的笑点,夸张化,让她开心的笑.每次讲都会有所变化,慢慢的,可能用词也发生变化,也注意书面语的表达了.这些都是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得渗透给孩子的.还有一个孩子喜欢重复的原因,忘记是这里哪位坛友说过的,就是孩子喜欢那种掌握故事发展的能力,听讲过的故事,她能想到如何结局,如何发展,这种掌握的成就感,也是孩子需要的.有些动画,重复多了,孩子很多会背出来,比如,动画一卡,她接着就说出来了,这是一种无意记忆的能力,这点孩子很常见,你不能强调孩子非要专心的,一心一意的在看或听,她无意中,也能记住不少.但是我们不能强调背诵来学习.重复也是有技巧的.记得小时,我不停地和孩子反复说,听的外人都烦了,还说我,我说,孩子不烦啊,他们喜欢啊.不能以大人的感觉来判断孩子.孩子不断地重复画,说明他的兴趣还是有的,在不断的重复中他的水平提高了,悟到了,线条的功力提高了.分级读物的重复,常见的高频度词是重复出现,这也是一种重复.
关于重复我以前写过的,这个发到过论坛的.贴过来.
孩子学语言动画片的重复
在上一次有关《学语言的爆发》文章中,我提到了如何重复及重复的重要性,有坛友对此感兴趣,当时我在点评中也做了一点回复,现拿出来讨论一下。
每个孩子学英语介入的年令及孩子的表现、特点有不同,所以,这类操作性的东西只是给你启发,千万不要照搬。要根据孩子的表现不断地进行调整,我也是经常调整的。主要说说动画片的重复。
重复的目的绝不是要背诵!对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我是很不赞同的。所以也不要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重复。少量背些精品是可以的。但是以背诵为主要吸收模式的,也有人能学出来,但是太痛苦,或者说一般人学不来。
学语言,应该不是简单的记忆.重复是因为孩子每看一次有新的理解,有新的收获。孩子先对大局的掌握,爱上了,看懂了,慢慢再具体到理解每句话,放到那个意境里面逐摸每句话,每个词。也就是可理解性输入。重复多了,可理解性越来越多了。当然好多孩子看多了,会不自主地,无意识地背下来。但这不是目的。
为什么要重复动画,而不是电影。动画:尤其是教学片,是按语言学习的一定规律来的。所用的词汇也较集中于常见的。并且动画每集中的人物较固定,事件的发展等都是相似的,孩子易于理解。电影,当然是针对孩子的电影,是娱乐为第一目的。时间也较长,孩子有了一定能力,每周看一两部还是可以的。
3岁以前的小童,尤其是越小的孩子(我家是一岁半开始的),在孩子刚接触动画时,找到一部动画片,先一集,第一次孩子可能不怎么看,但是放多了,孩子越看越感兴趣,可能这是懂了。最后又不怎么看了,可能是厌烦了,就放下一集,一定要观察孩子的表现。当然,尤其是越小的孩子,家长一定要陪孩子看,一起发现笑料,一起找里面的兴趣,和孩子交流,提高兴趣。绝不是把动画一放,大人跑了,逼着孩子看。当她不看时,孩子就是和孩子在动画的那个家玩也行,孩子不时地会看的,孩子的注意力也不可能一下子专注好久的,不看,或许她在听,在用无意记忆。尤其是小童,无论读书还是看动画,孩子只要愿意重复,那怕重复200次也可以,千万不要以大人的烦躁为标准。给孩子读书,一定还是充满激情。在孩子小时,我不断地和孩子重复说一些事情,别人都听的烦了,可是孩子喜欢呀,这样才能加深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孩子和大人是不同的。
另一种重复方式,是孩子有一定的英语能力了,就是会说点了,能理解的多了,有了一定词汇的积累了。找到动画后,一部可能有50集,从第一集,看到50集,然后再从第一集重复到50集,重复三次后,再换别的,等过一段,再重复,但是这次重复就是一次就够了,隔一段再重复。在以前,可能卡由,重复了几十次的孩子,多的是。当然孩子得喜欢,不要强迫孩子做,看孩子的表现。越是大一点开始的孩子,对大人提供的材料越挑。
还有一种是三位一体的重复,看动画,读文本,再提出音频反复听.这也是一种办法.
再一种复复方式就是启蒙以后的事了。我主张还是要按一定的分类来看,主题化,专题化。这个我有相关动画分类的文章了。这样才能避免信息的碎片化。其实在这种意义上,分类化,也是一种重复,知识点或是词汇。按分类来,然后相对精的东西,重复的频率要高一些,比如《可怕的历史》等。这种重复就是学知识,巩固知识,把英语当成工具在用了。
孩子可能对重复不太感兴趣。得和孩子斗智斗勇。可以找一些短的精品的动画来看,来重复。这些短的,可以一天重复两次,一周换一个新的。或许每周下来,孩子会不自主地背会或者复述好多。英音,粉红小猪的确很经典。美音也推荐一些短的吧,或许孩子喜欢:Max_And_Ruby,乔治猴,小鸟趣事多。在每天晚上熄灯后,我会让孩子给我编故事,她为了迟睡,肯定是一个劲地编。在学了西语后,我说,给我也编点西语故事吧,刚开始不会,后来,说,我给你背点西语粉猪吧,我说可以啊,至少可以让孩子开口了。到后来,孩子就成为自编故事了。但是无论是背诵,还是复述,一定不要给孩子压力,当孩子刚开始,只能说两句,我照样显出很激动的样子,抱一下孩子,你真厉害啊,都会说句子了。不要给孩子任何压力。要认她真实地感受到,她开口说,大人是很开心的,大人也是容错的,是宽容的。这样孩子一旦开口,会说个不停的。
同样,听的东西,也要分类化进行,精品也要重复。
对分级读物的重复,(章节书我家还没有大量上,还没有想过)有很多分级读物,一次次的重复,不要着急阅读升级,只要每天读,每天接触文字,简单的也可以,孩子或许在读图,或许在理解。当孩子对所读的有难度时,一定不要强迫孩子,降低难度。
20150129添加:孩子小时重复,主要是为了学语言,孩子启蒙后的重复,主要是为了学知识20161016小童来说,完全看懂,也可能找到快乐了.那种收获感,成就感,能掌控了一本书或一个动画.也是孩子愿意重复的原因.这个成就感,掌控一说,孩子能知道掌控故事发展的过程和结局.也是在另一个地方看到一位坛友说的,认同.可能也是很兴奋的,所以有的孩子一直不愿意换资料,一个反复用不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