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令秋菊花防燥护容颜
入秋后,皮肤容易干燥,保养肌肤首先要做好保湿工作,平时可以多涂一些保湿效果较强的保湿产品,还要注意饮食上的调养,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酒等辛辣上火之品最好少食,以免加速体内津液的流失。平时可以多食一些白色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山药等,这些食物都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对抵御燥邪侵袭有很好的效果。中医有条原则,叫做“食在当令”,也就是说吃当时当季产的食物其养生效果是最好的。就秋季而言,哪怕只是开在当令的花朵对我们的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菊花茶,除燥的效果就比较好。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每年的秋天,也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而菊花茶也在这一刻悄然上市。特别是在浙江一带,闲暇之余沿着古老的青石路信步而走,到处可闻“杭白菊”的叫卖声。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菊花,它的药用功效也是不可低估的。
《本草纲目》认为,菊花在春天发芽,夏天繁茂,秋天开花,冬天落子,饱受四季之气,经霜雪而怒放,花枯槁而不零落,味甘苦,性平和。《本草求真》也认为,“甘菊,其味辛,故能祛风而明目,其味甘,故能保肺以滋水,其味苦,故能解热除燥。”可见,菊花茶润肺防燥的效果也相当好。每次取四五朵菊花,用沸水冲泡,便成清香四溢的菊花茶。也可在菊花茶中加入几粒冰糖,这样饮起来口感更佳。
但是菊花茶属寒性,对于阳虚体质的人而言则不太适合。另外,孕妇也不提倡饮用,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
其实,菊花不仅限于泡茶饮用,吃起来也是相当美味的,只是知道的人比较少罢了。中国自古就有吃菊花的风俗。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清代名医陈士铎也认为“夫菊得天地至清之气,又后群卉而自芳,傲霜而香,挹露而葩,而花又最耐久,是草木之种,而欲与松柏同为后凋也,岂非长生之物乎。但世人不知服食之法,徒作茶饮之需,可惜也。”
那么菊花如何吃呢?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道“素食菊花丸”。可将鲜菊花瓣切成小段和入肉末或鱼末当中,制成肉丸或鱼丸食用。如果没有鲜菊花的话,也可以用现成的杭白菊煮10分钟(将菊花用布包起来煮),然后用汁液调食鱼丸。鲜菊的话,还可以将菊花瓣混入蛋液中炒着吃,或是和大米煮成粥等,都是美味的佳肴。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