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教小朋友,虽然只有幼儿园大班,但买了新加坡的数学教材教他(强烈推荐,后面专门来写一篇),他也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很多答案都迎刃而解。
我也自认为他上小学一年级数学没啥问题,直到无意间看到了这套汉声数学,它打开了数学最底层的,比公式还基础的,为什么的,数学原理。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cc6579fcb26fb0a181f9851194d5a04d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85ebb032a185de41cf13d5ff5025d251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e9397ac4d4f138d9fa774d46e18646b9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bd78bae6efcd1f267e2bf85bf01f5132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bdb05a684fe6d62de280464042ddfbad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da597283613f6a898abf8fb1d8a3cc33
一共有41本书,都是数学知识,其实也都是我们日常中的生活知识。
像概率,你也许会说五六岁的小孩需要了解概率吗?他们应该用不上吧,但其实——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a57f283ca599dc2e14bbe8b046bda60a
明天天气怎么样,会不会下雨,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概率。一页页读下来你可以较小朋友,概率可以用到很多场景当中去。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bd606f1640a18c45abac4c68778c5872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d7af1100f303d12536b376845f4c6f34
这套学习教材非常的通俗易懂,拿《长短高矮》这一本为例。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e9af2b68254c200c3cbf97359e6d9ee8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7b7f0b9544dce6b5f2d15e3560ff55f1
你会看到一共有37页,讲什么呢?不是长篇大论的厘米、毫米、米的换算,而是不断地发问,不断地还原场景,不断地让你跟这他的节奏去试他是怎么做的,你能不能这么做,答案是什么。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4ad66f3ce249a09b0ce83b7ad975f147找来妈妈的鞋子,和小孩的鞋子比一比,要多少个才量出一样的长度。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f51e18fddd50cd5f12cb65443d1e36e5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80c7c799e208cce43e26de54ea27f1cf
再想一想,每个人的步子都是一样长吗?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c922bd241db0543ecd32cd143d7fc635
数学就是一个反复思考、辩证的过程,这套书厉害的点,就在于对数学思维的启蒙与对问题思考的引发。
也有很难的,我们都讲不清楚的东西,0是不是代表没有?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ce43b8e22fcbcea813dfab9e4e68f82f
书里给出的答案是,0是一个临界点,区分0之前与之后的,举了好几个例子,小朋友一看,说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bebff0a3d13fa6a886f7c0c6663ff0ff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2db02162b4c331d672b9370bc776e7ca
在这个部分,也讲了个位10进到十位的事。我家三宝现在10以内加减会了,但是一出十,简单的要用手来帮忙,复杂的不会了。这里的讲解很仔细,我就需要多找些豆子或者弹珠,我们一步步数数数下去。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f9e0adf6886acbe55fc9dbe0444c6101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24a86d4473b1b0a478d01030e9755baa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094c286ab51713471ee5773ae153c302
三角形,大人觉得挺简单,小孩子随手也能画出来,但是画出来以后再继续延伸、寻找中心点就是非数学家们想不到的了。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b4564bce5520fb34eb9f9fcf0bc7cbd7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7cd50797b633511643dd6ed97e0eb261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14bd6d75cf88e23f81f6b47742001699
数学从来就不是做算术题,不是背乘法表,而应该是了解乘法表是怎么来的,为什么3加9等于12,为什么3乘以9等于27。
新加坡教育把这个叫建模,建立一种数学的思维模型,不仅知道99乘法表,还知道乘法表是怎么来的底层逻辑,这好像是我们那个年代学习数学老师没教过的。所以当我拿到这套汉声数学的时候,觉得很新鲜,补了很多脑洞本。
孩子长大以后或许也会学奥数,刷题准备考试,但在此之前,我想教给他的是讲概念,理清他思路的步骤,做题的日子还长他就自己刷老母亲可就不管了。
终于找到链接了
楼主的理念很赞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感谢分享! 太棒了哈哈 谢谢 太棒了哈哈 谢谢 链接失效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