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oner 发表于 2019-5-10 14:22:52

已有 24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2 贝壳 才能浏览 购买主题

samponer 发表于 2019-5-10 14:23:10

葛传槼 编辑 讨论
葛传槼(1906~1992),男,复旦大学教授,上世纪50年代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三巨头”之一,中国研究英语惯用法的先驱,著有久负盛名的《英汉四用词典》,《新英汉词典》(主要编纂者之一),以及《英语惯用法词典》。1983年,葛老出版葛传槼英语系列,分别是《葛传槼英文写作》和《葛传槼英语惯用法词典》,为我国的高阶英语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两本高质量的工具书。
中文名 葛传槼 出生日期 1906 逝世日期 1992 性    别 男
葛传槼的学生和他的趣闻轶事
葛传槼是一个神话。1906年9月5日生于上海。没有读过大学,基本上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硬是靠在商务印书馆做学徒自学成才,变成了英语泰斗,乃至后来成为复旦大学英文系的big three(另两位是系主任杨岂深和教授徐燕谋)。
知道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新英汉词典》的主编葛传槼的人可能不多,知道他的学生,《英汉大词典》的主编陆谷孙的人可能多一点。他俩的英语都地道得看不出一点外国人的痕迹。
说葛传槼最牛,那是《King's English》字典主编H.W. Fowler在1933年说的,当时陆谷孙尚未出生。葛传槼给Fowler写信,挑出他字典里的几十处错误,Fowler回信称赞:
… your letter is in faultless English, and, long as it is, nowhere betrays, as nearly all foreigners’ letters do by some trifling lapse in idiom, that its writer is not an Englishman. I receive many letters in English from foreigners, but do not remember ever having had occasion to say this before.(大意为:你的信用完全无误的英语写成,并且,虽然很长,没有一处透露出来你的英语非母语,大多非英语母语的外国人的信都有一些习语上的细微错误。我收到了很多外国人用英语写的信,不记得哪一次能有机会说出我跟你说的这些话。)
惯用法
惯用法
陆谷孙先生以前上课,也是说一个词,就能顺口说出字典里的例句。《英汉大词典》里的每个例句,都是他从各种报刊杂志书本里挑选出来的,十分辛苦。但他说最辛苦的还是帮葛传槼先生编《新英汉词典》,那时还没有电脑,所有字词例句都抄在小纸条上,布满整个屋子。夏天时每个人汗流浃背,却不敢开电扇,怕把十几万张小纸条吹飞了。陆先生常常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再也没有他们当年的耐心和吃苦精神,干不了编字典的苦活。
葛公专注于研究用法,成为此方面专家。“学生戏称葛先生有三大法宝:即断定名词是可数不可数,前面应加定冠词不定冠词,动词是及物还是不及物。”后人回忆葛公,也说他“爱读书,但是只是爱好字词”。每当发现一个新用法,就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也可以从这本字典中看出来。这本书是葛老的心血结晶,据说曾经是英语学习界神
话中的神话。严锋撰文说过自己是如何逐字抄写这本词典的(载《万象》)。更近的例子是,我父亲就读同济大学数学系期间,曾经去复旦拜访过葛先生。据他说,交谈内容虽已不记得,但对老先生在英语词汇方面无所不知的风范崇拜得五体投地。这本书被他提起,我立刻到处找,忽然发现这本书虽然出了新版,但是很难买到。我问了外语书店老板,据说此书很不好卖,所以曾经有过也被退货,遑论再进了。
说到葛公,有一件逸闻。文革中葛公被迫检讨,检讨书里写自己有“求名思想”。举出的例子是他读到名人的姓有专门的形容词,于是他就想自己的姓的形容词是“Keian”。这又是“狠斗私字一闪念”的事。红卫兵叫三名三高提问题以掌握思想动向,葛老问:“‘地修反’是单数名词还是复数名词?”

御前带刀侍卫 发表于 2019-5-10 16:34:49

谢谢楼主分享!

皮皮的娘亲 发表于 2019-5-11 15:50:25

谢谢楼主分享!

ere 发表于 2019-5-12 09:36:27

感谢,惠存了!!

zzw918 发表于 2019-5-23 22:28:47

感谢分享!

湖州长风 发表于 2019-5-23 23:05:45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语惯用法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