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狼和7只小羊》的启示
本帖最后由 妮可妮子 于 2010-10-31 18:23 编辑感谢tyty提起我的忘却的纪念——孩子几岁可以单独留在家里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33
有个故事的名字叫《狼和7只小羊》女儿从2岁多时,第一个接触的故事是《狼和7只小羊》,而且天天是这个故事,每天是这个故事。不喜欢喇叭,喜欢人工讲——我讲:L,我妈讲:L,我婆婆讲:L。女儿百听不厌。当时就光听。(:$惭愧,我女儿阅读启蒙很晚,当时就2个故事,一个是这个故事,另一个是《白雪公主》,真正的阅读是在5岁时:$)女儿渐渐长大,到了 5岁,还在听这个故事。:dizzy:有一次,她自己自言自语了:“唉,如果小羊不开门就好了。”我说:“是啊,所以才会被吃。”女儿说:“吃后,羊妈妈再到狼的肚子里把宝宝拿出来。”我问:“真的?”女儿说:“假的,骗骗孩子的。”我说:“你终于长大了。”我接着问:“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该怎么办?”女儿想:“不开门呗。”我问:“那我回来了,你开门不?”女儿问:“你自己有钥匙的,干嘛要我开门。”我举起大拇指:“YES,正确!”女儿莫名其妙的跟着开心。我接着解释:“你答的非常好。自己家里的人都是有钥匙的,只有不是自己家里的陌生人才会敲门。记住,一定要记住,哪怕声音听上去熟悉,也不要敲门,因为我们都有钥匙。”女儿:“哦~,我不会跟7只小羊一样的。”我:“对。你肯定不会。”
有一天,雨,女儿生病在床,我急着出去有事。我试试她一个人在家行不行。我交代:“记住,一定要记住,哪怕声音听上去熟悉,也不要敲门,因为我们自己人都有钥匙。”女儿说:“知道了。不过要快点回来。”我出去前后30分钟。就从那一天,女儿学会了一个人在家,很多次。不过,每次没超过1个小时。
从此女儿,不再常听《狼和7只小羊》,因为她觉得幼稚,她觉得羊太笨。 我家对有坏角色的这种书是一概不看的 说害怕..... 我妈也在给女儿讲类似的故事:
女儿经常学着说:小羊乖乖,把门打开,妈妈回来,带了鲜奶。
看来可以灌输有人敲门的概念了。
赞一下用心的妈妈和聪明的女儿。 双是把一本书读透了。这是反复读一本书的好处,大吏没什么惭愧的哈 武汉飞鱼 发表于 2010-10-29 16: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家对有坏角色的这种书是一概不看的 说害怕.....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答案:1.狼聪明;2.羊笨。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假象:1.狼根本不会一下子吃掉7只羊;2.羊妈妈也不会剖开狼的肚子再封好。
那你是相信真相,还是喜欢假象呢~{:87:}
武汉飞鱼 发表于 2010-10-29 16: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家对有坏角色的这种书是一概不看的 说害怕.....
我家是对坏角色(他心目中的),看见了就拍打它,还做出狠狠的表情:“我不许他吃...” 秋天妈妈 发表于 2010-10-29 16: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妈也在给女儿讲类似的故事:
女儿经常学着说:小羊乖乖,把门打开,妈妈回来,带了鲜奶。
看来可以灌 ...
别急,我们那时候也是玩“小羊乖乖”或者“小兔乖乖”的游戏的。是后来逐步逐步启发的,这个启发在我女儿5岁时。
以前我们读过的故事寓意都满深的,譬如三只小猪,小马过河。还有唱过的歌,小兔子乖乖,我在马路边捡到1分钱。
和现在的绘本比是一点也不逊色的。 啊,钩起我的怀旧了,回家把买过的小朋友学唱歌翻出来继续听 本帖最后由 玥儿妈 于 2010-10-29 17:00 编辑
几次接到大吏的话题邀请都没有认真的发些言,实在是因为那几个故事我家都没有猎到,不好随便发言。《狼和7只小羊》的故事是女儿非常喜欢听的故事。女儿对这个故事也是百听不厌。那一阵子几乎天天都是必听项。她是听音频和老妈讲的,因为这个故事的很多细节我是不太熟悉的。后来,我们还一起演狼和7只小羊的情景剧,一个人演狼,一个人演小羊,一个人演羊妈妈。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女儿特别喜欢藏在一个地方让我们来找她,有时候也藏她的玩具(假装是她的孩子)让我们来找。不管是听还是演或是玩,我通常都会问一声,如果玥儿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你会开吗?玥儿通常会说不知道。我说,当然不能开,她就通常会问为什么。感觉女儿的心里对坏人的理解还不是很深。特别是看了翡翠森林的狼和羊之后,她常常会说儿狼也有好狼和坏狼,然后但凡是有狼的故事,她就会和我探讨,故事里的狼是好狼还是坏儿狼,比如狼大叔的红焖鸡,这只到故事的最后也算是好儿狼。:L怎么这么多的好狼?所以再探讨一个人在家的问题,我更会强调不管是谁,也不能开门。这个问题算是比较深刻的被重复了许多遍。所以《狼和7只小羊》的故事对玥儿来说,一点安全的启示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个爱好,藏猫猫!她对坏人的概念实在是有点不清,比如电视里演警察抓坏人,她常常会问,为什么抓他们,他们怎么了,他们为什么坏。唉真是没有办法! 回复 walkonrain 的帖子
推荐中国优秀图画书,詹同、陈永镇、何艳rong等都是很经典的中国传统故事,看了画面就怀念起儿时,虽然物质匮乏,但是也有个快乐的童年。 你女儿真聪明!!! 很聪明有想法的宝宝。哈哈哈 我家的三岁半开始独自留在家里,早晨我要买菜没办法,觉得她也没问题,就在前一天晚上问她妈妈早晨去买菜,你去么。她说没意思我不想去,我说那我就自己去可以么,她说可以,然后我又说你自己在家可以么,她说好啊。第二天早晨我出门买菜,告诉她,她跟我再见,我说一不能开门,妈妈有钥匙不会按门铃的。二不能爬窗台,很危险,会掉下去的。她重复了一遍。我就出了门。回来看她在床上看书,她说,妈妈我没下床。从那后我就经常早晨出去买菜她在家。到了9月份上幼儿园,她在幼儿园,就从来没有哭过,当然被人咬了打了除外呵呵。 这个问题没有发生在我身上过~:L
第一,我LG不允许孩子单独留在家里。
第二,我家的们非常难开,孩子是开不了的。
第三,我们是小区,有物业,基本上没人敲门。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女儿只是问我怎样开门……
大吏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对孩子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自愧不如!
记得千千第一次留在家时,是小班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已经做好饭正吃呢,可是突然单位打电话
让过去,于是,给千千姥姥打电话过来,千叮嘱万叮嘱千千自己吃饭等姥姥来,于是就走了.
等我回到家后,姥姥说:我过去后,自己在楼外哭呢. 阅读不在乎时间早与晚,而且不同的时期时同一本书理解也不一样。我家阅读也开始晚,不过我们还是一路坚持了下来。坚持就是胜利,呵呵, 我弱弱的问一句,为什么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我只知道小兔乖乖的故事 记得小班时,儿子幼儿园开展了社会交往的活动,专家主动与很多幼儿打招呼,大部分幼儿也很热情地回应还礼.现在,我回答不认识的人的话时,儿子会在第一时间跟我说:"妈妈,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向向妈 发表于 2010-10-30 2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记得小班时,儿子幼儿园开展了社会交往的活动,专家主动与很多幼儿打招呼,大部分幼儿也很热情地回应还礼.现在 ...
我也跟女儿这么说过,但我觉得“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说不清。
因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吧,很多爸妈会说自己的孩子怕生;和陌生人说话吧,就是担心有危险。
——那究竟要不要和陌生人打招呼呢~
玥儿妈 发表于 2010-10-29 16: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几次接到大吏的话题邀请都没有认真的发些言,实在是因为那几个故事我家都没有猎到,不好随便发言。《 ...
“所以《狼和7只小羊》的故事对玥儿来说,一点安全的启示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个爱好,藏猫猫!她对坏人的概念实在是有点不清,比如电视里演警察抓坏人,她常常会问,为什么抓他们,他们怎么了,他们为什么坏。唉真是没有办法!”
呵呵,你女儿也挺有意思。每个小孩的想到的都不一样的:D
这的确是这样的,是没什么安全启示。我女儿小的时候,最喜欢听的一段是:羊妈妈可以把狼的肚子剪开,然后再缝上。。。。。
只是女儿后来大了,就觉得这个就是胡说~~~
千千妈 发表于 2010-10-29 2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吏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对孩子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自愧不如!
记得千千第一次留在家时,是小班的时候,有一天中午 ...
唉,没讲明道理啊。你看看15楼的,光嘱咐没用,还要讲明、讲的通俗,至少孩子容易理解,主要是2种安全:1.安全意识;2.人身安全。
女孩子,应该讲得通一点呢(个人觉得)
几年前我们单位一个同事的小孩一个人在家就从四楼掉下去了,还好命大,不过有后遗症了。现在还是不敢让儿子一个人在家 我儿子也很喜欢听这个故事 这让我想起了和儿子的一段话,也是说不给陌生人开门。
…………
我:要是陌生人说:“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你爸爸正在买菜叫我先到你家来休息一下。”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儿:“不开门,我打电话给爸爸问清楚。”
可如果真发生了,孩子还会如此淡定吗? caone999 发表于 2010-11-4 14: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让我想起了和儿子的一段话,也是说不给陌生人开门。
…………
这,有点虚~,不切实际,难说~
如果我到你家,我会说:“阿姨有手机,你就拿阿姨手机打吧。” 或者:“阿姨的手机开着,你接下电话,是你爸爸的。”
你继续~
凯凯 发表于 2010-11-1 1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几年前我们单位一个同事的小孩一个人在家就从四楼掉下去了,还好命大,不过有后遗症了。现在还是不敢让儿子 ...
嗯,是的。人身安全是也要教育。似乎人身安全,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容易说服。因为女孩行动之前就知道哪些“不要”,而男孩要行动之后才会说“不”。
换句话说,女孩在行动之前就知道了危险;而男孩通常在体验行动之后才知道危险。
我家妞对坏角色的书是想看又怕看后心里害怕。 清茶 发表于 2010-11-7 23: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家妞对坏角色的书是想看又怕看后心里害怕。
那你这讲故事的时候,不要宣扬狼的坏角色呀?:P。
狼吃羊是狼的本性。狼一般吃弱小的羊、生病的羊,不就是为了保护农民吗?!要不然,我们吃得都是病羊肉。
羊还吃草呢,把绿色变成沙漠。那就是狼保护了人类,维持了生态平衡。
。。。。。。。。
。。。。。。。。
。。。。。。。。
这叫“食物链”。
本帖最后由 迷恋卡卡 于 2010-11-8 10:07 编辑
其实要培养孩子一些真正实际的观念,前阵子,儿子回来告诉我,品德课上,老师出了个题目,让大家按自己的想法回答,说是有两个低年级的小朋友在打乒乓球,而有两个高年级的却想过来霸占他们的位置,他作为中年级的小朋友该怎么做,班长的回答是义正词严的那种,后来高年级的小朋友低着头离开了,而儿子的回答是:刚看到时很气愤,大声地说高年级的同学不该这样做,请他们离开,而高年级的同学却看着他说,小不点,怎么,想多管闲事,他看到比他高大半个头的高年级同学,自觉自己和两个低年级同学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拉着他们跑开了。你太胆小了,我笑他,他说,这是事实,我肯定打不过他们,而且,就算打得过也不可以这样动手,他们不讲理,我们没有必要和他们这样计较,又不是非得那个地方,可以带小朋友们上别处玩。其实,对于孩子,有时候是需要这样的变通的理念给他们,毕竟,自己的安危也是重要的,也许,这样有些自私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