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母语可能么?
以前听说新加坡是双语教育,后来在外企工作,发现他们英文是很不错,华语也会说。但有一次一份中文合同,我新加坡同事竟然看不懂,觉得大概他们也不是都精通。暑假带孩子去新加坡玩,和在新加坡的老同学吃饭,她孩子上中学了。说新加坡号称双语教育,其实主要是英语,华语(中文)很弱的。所有的课都是英语上,同学之间交流也大部分用英语,每天一节华语课,扫盲而已。当然,肯定比美国的华人二代中文强一些。
那么,中文和英语双语都母语水平是不是不太可能达到的?
不是不太可能达到,而是普通人不太可能达到。。。 陪伴成长 发表于 2019-9-15 21:07
不是不太可能达到,而是普通人不太可能达到。。。
的确,个人语言天赋不同。我女儿天赋一般,估计还是中文为主,英文为辅。
大概女儿三年级以前的时候,看的书和英语母语小孩同步甚至超前,那时还幻想是不是可以双母语。现在想想算了。
有意愿,有努力,可以的。 可能是可能,前提是弱势母语输入时间占比至少百分之三十以上。不过在中国的一般环境下,对于普通家庭基本上不可能。我觉得没有必要,只要能不断保持被动能力的提升就足够了。
一直上国际学校的肯定没问题,不过那时候就要担心孩子的汉语而非英语了。
以前语言交换的时候,认识了一个越南女孩,一直上国际学校,她说自己的越南语比英语差多了。 普通孩子很难,牛娃可就不好说了 达到母语水平,这个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但是达到双语(或多语)思维,这种人应该是有不少的。就是在什么环境下就用什么语言来思考。我在老家就用方言来思维。当然我自己不会多语。 在一个强势语言环境下,只会使该种母语得到思维强化,少用的语言被弱化。能达到1:1各50%左右强化的环境,在新加坡也不多。所以通俗的双语可以理解为,二语或三语持续保持应激,在去到另一个强势语言环境后,这种二语有能力成长为强势母语,并取代原有语言的思维模式。这种持续语言应激的最小量有论文指出是28%,低于这个值以后就难成母语。 双母语如果指两种语言都达到日常口语、文学欣赏与写作、学术三精通,那是蛮难的。 有意愿,有努力,或许可能吧! 双母语几乎不可能。身边有条件双母语的太多(学校一种语言家里另一种语言),时间精力的有限不允许双母语,一定是此强彼弱,且弱的那方弱得足以令你怀疑还算不算母语。比如青春期以来的所有学科都是英文学的,相对应的中文部分还有母语水平么?网上所谓的双语同高大概率地意味着双语都不太高,就只有那么多时间。 感谢分享 中文如果没有环境和强烈需求,估计很难达到母语级别的书写能力~
我听说的是说可以双母语。但是思考肯定必须用一种最强势的语言工具。所以首先是对双母语概念的澄清和明确。 普通孩子很难,牛娃可就不好说了 能。但需要家庭具备一些先天条件。
本帖最后由 oranje 于 2019-11-5 13:07 编辑
荷兰双母语的很多啊。荷语+英语有些人甚至还+德语+法语或其他北欧语言或西班牙语。尤其是学术圈和精英阶层里。我几个导师都是英荷混血,英荷两种语言无论从哪方面评价都是母语。去个party,研讨会,座谈会什么的都是先互相问说什么语言,然后就各种语言交叉地聊。虽然用的最多的是英语。只有美国人很可怜地在一边,因为只会英语。
最有趣的故事是我们有一次讨论什么是母语,导师A说他母亲90多岁,有些老年痴呆了,既不会荷语也不会讲英语了,只会讲印尼语!他说他恍然大悟,他母亲的母语原来是印尼语。他母亲是出生在印尼的荷兰白人,从小印尼保姆照顾,1953年才回荷兰。老了,生病后,忘记了荷语和英语,儿时印尼语却没忘记。他说他自己到了90岁不知道会不会发现原来母语也是印尼语。他1947年生于印尼
oranje 发表于 2019-11-5 13:03
荷兰双母语的很多啊。荷语+英语有些人甚至还+德语+法语或其他北欧语言或西班牙语。尤其是学术圈和精英阶 ...
荷兰双母语的很多啊。荷语+英语有些人甚至还+德语+法语或其他北欧语言或西班牙语。尤其是学术圈和精英阶层里。我几个导师都是英荷混血,英荷两种语言无论从哪方面评价都是母语。基本上荷兰作家和学术圈的都能双语写作。我导师都是两种语言的著作都有。去个party,研讨会,座谈会什么的都是先互相问说什么语言,然后就各种语言交叉地聊。虽然用的最多的是英语。只有美国人很可怜地在一边,因为只会英语。
最有趣的故事是我们有一次讨论什么是母语,导师A说他母亲90多岁,有些老年痴呆了,既不会荷语也不会讲英语了,只会讲印尼语!他说他恍然大悟,他母亲的母语原来是印尼语。他母亲是出生在印尼的荷兰白人,从小印尼保姆照顾,1953年才回荷兰。老了,生病后,忘记了荷语和英语,儿时印尼语却没忘记。他说他自己到了90岁不知道会不会发现原来母语也是印尼语。他1947年生于印尼
欧洲多语的人很多的,比较高层次的都是至少三语,德国大城市的幼儿园老师也普遍能说很好的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当然各种语言之间可能还是有差别。多语对于中国人来说稍微难一些,首先语言环境单一,其次中文太难了,和主流外语之间也太不同了。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少年时期最主要是加强听力,多听长篇,反复听。读可以稍后加强。 分孩子吧,有的孩子语言天赋高,给这个环境,双母语运用不难。都是听说读写这个顺序的路线。 双母语很难哦,是少数顶尖牛娃才能达到的。 oranje 发表于 2019-11-5 20:14
荷兰双母语的很多啊。荷语+英语有些人甚至还+德语+法语或其他北欧语言或西班牙语。尤其是学术圈和精英 ...
谢谢这么详细的回复,让孩子的学习有了信心和希望
本帖最后由 searchcc 于 2019-11-7 16:49 编辑
欧洲那边语言的结构比较接近,所以两种语言切换要比中英文切换容易很多。我以前在美国读研时同实验室的德国女孩,她说她来美国之前几乎没讲过英语,但是她从德语切换到英语非常简单。我想可能就跟我当年去广东一样,虽然去之前从来除了tvb电视剧以外没接触过粤语,但是在广东待了半年听力就没问题了,开口说粤语也可以,就是不太流利比较慢而已。同一种语言体系,双母语的可能性比较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