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t: 小升初之后思考奥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21318f0101drka.html原文地址:小升初之后思考奥数作者:因为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
以前写过关于奥数的好几篇文章,今天写这篇之前,又翻出来读了读。说实话,好久没看过那几篇文章了,也是因为最近在奥数学习上又有困惑,才想起来去看看。
抚今追昔啊!
当初的讨论,是和远爸展开的。到今天,也还要谢谢远爸引起了我的思考。因为有了和他的讨论,使得我首先是记录下来了当年的很多想法,其次是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远爸当时的远见卓识今天得到了初步的印证:叮是极其有数学天分的,而天一更擅长文科。
而我自己也有很好的预见性:天一的一点点数学天分,当数学家远远不够,小升初或许还够用。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他也算是凭借着奥数成绩,考上了一所中学,完成了小升初之路。
但是我和叮妈当初所希望的:按照孩子的兴趣来学习,不强迫,不题海战术.....恐怕在经过小升初之后没有人还能说我们做到了这些,面对小升初的巨大压力,我退步了,唯一幸运的是,天一成长了,他没有被这些压力压倒,而是战胜了这些困难,过了这一关。
除了能够帮助小升初之外,学奥数有没有好处?
回答是肯定的:有很多好处!
如果没有这几年的奥数学习,天一会缺乏这几样很重要的东西:
1)学习习惯。包括记笔记,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听讲。这些习惯,在公立小学是完全不能培养的,因为那里没有作业可以写,上课的内容也不太需要认真听讲,更不需要记笔记。
2)对学习的理解。坚持学习奥数让他明白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无论是学习什么,无论有没有天分,努力都是必须的。给孩子有挑战的课程,使他们进步还是使他们自卑,关键是一个度的把握。但是只给孩子完全没有挑战的课程,就不可能进步。
3)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借着学习奥数的机会,他知道了好的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如何在知识之外,给学生人格上的引导,让他们成为自信并有自我约束力的人。
4)对同学的理解。让他明白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是能够影响自己的。
5)刻苦学习的精神。我从来不认为孩子不应当刻苦学习,过完小学阶段之后,天一至少是能够认同我的观点。正像哈佛那句校训说的: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而未学得的痛苦是终生的。现在的天一还是比较愿意忍受暂时的痛苦的。
基于上面的原因,我感谢天一学习奥数的经历,感谢他的同学和老师,感谢一起走过这几年的叮妈和别的妈妈们!
以上都是题外话,算是开篇感言的部分,今天要写的主要问题是:奥数,要走到多远才停下来?
小升初之后,学习奥数的大军至少减掉了十之八九。继续学习的,很多是准备参加初中和高中联赛的孩子。在这个队伍中,我还要继续混多久?
我想让天一学习奥数的目的并非联赛,一方面他没有这个天分,这点我非常清楚;另一方面他明显喜欢语言类的学习,我也想让他在这个方向有所发展,因此我们的长远目标也不在奥数方面要学到多好。
但是我还让他继续学习也是基于下面的一些考虑:
第一,现在的课程内的数学过于简单,高考所考察的范围十分有限,一旦他将来决定学习理工类的专业,特别是到国外学习,数学基础的作用不能忽视。曾经作为理工科的学生的我,不愿意他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就把数学学习的难度和广度降低到高考的水平。
第二,他现在有机会跟着极好的老师上数学课,这太难得了,特别是对于天一来说,他是靠一点点运气才得到这个机会,并不是完全有实力。就是因为机会难得,一旦放弃了可能就再也没有,所以格外珍惜,不敢轻易主动放手。
第三,如果在国内参加自主招生的各大学考试,想去拿名牌大学的自主招生的加分,数学内容是考察奥数而不考察高考范围内的数学知识的,这个还得有所准备。
不过现实情况是:课内数学知识和联赛之间的差距过于遥远,而天一适合的学习难度介于两者之间;只学课本实在太简单,学联赛对他来说又太难。适合他的课程首先很难找到,几乎没有,中学阶段绝对没有小学阶段那么丰富的奥数班型可供选择;其次就算勉强找到一个,老师也很难和现在的老师水平相当。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普通班-提高班-超常班,还有提高班-华数班-尖子班那一系列丰富的班型啊!
如果要在现在的班里混下去,或者降低一些期望值,准备混一两年再多学点儿东西,他就必须付出相当的课余时间来完成作业和补充练习。而这些时间的付出,都会影响到他的阅读计划和语言方面的学习。想到这些,我真是万分纠结,难以取舍!
在这两件事情之间找平衡,既不想过早放弃奥数学习,又必须在适当的时候退出竞争回到他原本应该走的路上来,真是太难了。在小升初的阶段,没有选择直接上国际学校,就意味着在英语上不但输母语的学生很远,还要输国际学校的学生相当距离,所谓优势,如果能有,也就只在STEM课程方面。
反正是,万般纠结之中,还得先去上奥数课。
感觉好遥远 有道理,细细品味 感谢分享心得体会 感谢分享心得体会
感谢Giant的精彩分享
页:
[1]